?

雨聲淅瀝,如夢如詩

2024-04-01 08:27王淦生
學苑創造·C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雨聲鐵皮春雨

王淦生

最好的描寫,是“繪聲繪色”。在寫景散文中,“繪色”者居多,而聲音因為訴諸聽覺,不可觸摸,也就成了描繪者的難題。但在寫景名篇中并不缺乏“繪聲”的作品,它們以獨到的表現角度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將聲音轉化為文字呈現給讀者,比如“聽雨”。下面我們一起來賞文聽雨。

◢名家名作

聽雨

◎季羨林

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倍矣衷诤币姷拇蠛抵?,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無聲”,春雨本是聲音極小的,小到“無”的程度。但是,我坐在陽臺上,頂上有塊鐵皮,樓上滴下的檐溜打在鐵皮上,打出聲音來,就不是“細無聲”了。按常理,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感到一種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時如金聲玉振,時如黃鐘大呂,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時如彈素琴,時如舞霹靂,時如百鳥爭鳴,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是雅人的事。我自認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算是雅人,卻很難說。我大概介乎雅俗之間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很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床”,頗有詩意。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枯荷聽雨聲”。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然是宋代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

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

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雜的。他用聽雨這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從少年、壯年直到老年,達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同我比起來,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鬢邊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更有資格。我已經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么聽雨竟也興高采烈?這里并無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麥苗。我生在鄉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活,但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淌的是農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民和農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民最高的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絕不下于農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看到的也是細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了。我坐在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然是不缺的。但是細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也不停。

點到為止

《聽雨》一文,圍繞雨聲,由實而虛,又由虛而實,從現實中的雨聲,聯想到了與之相關的經典詩詞,引發出聽雨時的種種感受;后又回歸現實,交代了喜雨的原因。

作者的聽雨與喜雨,與古代文人雅士的“為賦新詞強說愁”截然不同,而是與自己曾經的生活、與民生息息相關,所以這份愛雨之情中包含著一個沉甸甸的內核——愛雨,實為悲憫天下蒼生!

◢片段欣賞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里風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雨時大時小,捉摸不定。索性不想其他事了,專心賞雨。雨聲小的時候,聽起來像黃鸝清脆的歌聲在樹林里不斷回蕩,輕快活潑。雨聲大的時候,聽起來像野獸在低吼,警告著入侵者,威嚴嚴肅。

多美的秋雨??!那么透明、閃亮,透明得像空靈的水晶,明凈的美玉;閃亮得像燦爛的碎銀,耀眼的鉆石。不,用什么來比喻都不像。雨絲,比水晶還要透明,比美玉還要純潔,比碎石銀還要透明,比鉆石還要耀眼!

——余秋雨《秋雨》

雨下得又一陣緊了,黑暗里一切都在放肆開來,路旁的楊樹鼓掌,一聲兒啪啪啦啦,白日里泛著暗紅的垂柳或高或低或寬或窄地變化,蚯蚓在鳴,螞蟻在叫。望著黑際中還有著的兩顆星子,竟然還有星子,是別的什么嗎?并不大的,但美麗絕倫,忽隱忽現。

——賈平凹《晚雨》

猜你喜歡
雨聲鐵皮春雨
雨聲說些什么
鐵皮俠的裝備
聽雨聲
鐵皮園
《雷雨》中的“雨聲”
春雨
春雨
鐵皮石斛家庭種植技術探索
雨聲說些什么
我的爸爸(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