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殺菌劑對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比較

2024-04-01 11:35翟永青李景偉韻麗娜尹鑫躍劉雅萍王宏利葛麗遠
南方農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呼倫貝爾殺菌劑田間

姜 超,翟永青,李景偉,韻麗娜,尹鑫躍,劉雅萍,王宏利,葛麗遠

(1.呼倫貝爾學院,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2.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兒童福利院,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3.內蒙古牙克石市森峰薯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L.)是茄科茄屬一年生糧用兼飼用型作物,是世界第三大主糧作物[1]。中國是馬鈴薯生產大國,其生產面積和總產均居世界首位[2]。馬鈴薯具有抗逆性強、分布較廣、適應性良好、生長周期短、高產穩產、塊莖營養充足、產業鏈條長等特點[3-4]。近幾十年,北方農牧交錯帶地區馬鈴薯播種面積和總產量持續增加,占該地區糧食總產的46.8%左右[5],但馬鈴薯的平均單產水平仍顯著低于歐洲和世界的平均單產水平,其中,病蟲害問題是制約我國馬鈴薯單產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6]。

馬鈴薯早疫病(Potato early blight)是國內外馬鈴薯生產中的第二大真菌病害[7-8],造成早疫病的病原菌是由茄鏈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和交鏈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9],主要為害馬鈴薯的葉片,也可以侵染塊莖,病原菌侵染寄主組織后,快速形成病斑,之后當條件適宜時1~2 d 就會產生分生孢子,導致循環侵染[9-11]。早疫病隱匿期短、二次發作頻繁,馬鈴薯田間生長期及儲藏期均可發??;通常于出苗期開始發病,隨著時間推移,馬鈴薯葉片病斑逐漸增多,開始出現同輪紋,并且當田間濕度較大時,病斑上出現絨毛狀黑色霉層,在成熟期病斑不再增加,而同心輪紋和霉層仍較為明顯[12-13]。在塊莖膨大期,由于植株大量的營養被輸送到塊莖,葉片的養分減少,導致馬鈴薯容易被病原菌侵染,所以馬鈴薯早疫病在這一時期發生最為嚴重[14]。選育抗病品種是防治馬鈴薯早疫病的基礎,而在生產中殺菌劑防治是最直接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呼倫貝爾嶺西地區氣候冷涼,屬農牧交錯帶,適宜馬鈴薯生長的習性,是馬鈴薯的優選種植地之一。由于本地區近年來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重茬問題嚴重,7—8 月雨熱同季、降雨量較大,早疫病為害越發嚴重。為了更好地指導馬鈴薯早疫病的化學防治,本試驗以早疫病敏感馬鈴薯品種V7 為試驗材料,在海拉爾、牙克石和特尼河3 個地點,擬設置不同的殺菌劑種類和濃度處理,觀測計算不同處理下馬鈴薯早疫病病情指數,統計田間防效,開展早疫病防控效果對比,以期篩選出早疫病防控的最優殺菌劑處理,為呼倫貝爾嶺西地區馬鈴薯生產過程中早疫病防控提供適宜方案。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馬鈴薯品種為早疫病敏感品種V7。供試殺菌劑為拜耳公司產品露娜森和先正達公司產品阿米妙收。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在內蒙古海拉爾、牙克石、特尼河共3 個試驗點開展,行距0.9 m,株距0.2 m,土壤為黑鈣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法,共設4 個處理(見表1),清水作對照(CK),每個處理3 次重復,小區面積為135 m2。采用電動背負式噴霧器施藥,于馬鈴薯早疫病發生盛期前[14]噴施2次(見表2)。

表1 不同處理殺菌劑濃度配比

表2 不同試驗點施藥時間及取樣時間

1.3 調查項目及方法

施藥14 d 后,觀察馬鈴薯葉片皺縮變色的情況并調查各處理病情指數,計算防效。調查時處理方法為5點取樣,每點選5株,調查全部葉片,按下列分級標準統計每小區調查葉片病級數(見表3)[14]。

表3 馬鈴薯早疫病分級標準

病情指數及田間防效計算公式如下[14-15]:

式中:CK 為空白對照區施藥后病情指數;PT 為殺菌劑處理區施藥后病情指數[16-18]。

1.4 數據處理

基礎數據記錄和處理利用Excel 2021 軟件進行,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殺菌劑對馬鈴薯安全性的分析

試驗期間馬鈴薯生長正常,沒有任何藥害癥狀,殺菌劑對馬鈴薯作物安全。殺菌劑的安全性經田間藥效試驗及日常觀察表明,該試驗設計的各種殺菌劑處理均未對馬鈴薯植株產生藥害,且在用藥的試劑范圍內對馬鈴薯植株生長未表現不良影響,表現出了良好的用藥安全性[16]。

2.2 牙克石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對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分析

牙克石試驗點各個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發病情況統計和田間防效見圖1 和表4。對于葉片中上部,第1次和第2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均是Q3處理,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田間防效最好,分別為96.62%、71.54%。其他處理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為Q1、Q2、Q4,第2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為Q4、Q2、Q1,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1、Q2、Q4;第2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為Q4、Q2、Q1。

圖1 牙克石試驗點殺菌處理后馬鈴薯早疫病病情指數

表4 牙克石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

對于葉片下部,第1 次和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均是Q3 處理,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田間防效最好,分別為64.28%、63.75%。其他處理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2、Q4、Q1,第2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2、Q1、Q4,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2、Q4、Q1,第2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2、Q1、Q4。

對于整株,第1 次和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均是Q3 處理,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田間防效最好,分別為74.91%、70.54%。其他處理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2、Q4、Q1,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2、Q1、Q4,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2、Q4、Q1,第2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2、Q1、Q4。

2.3 海拉爾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對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分析

海拉爾試驗點各個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發病情況統計和田間防效分析見圖2 和表5。對于葉片中上部,第1 次和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均是Q3 處理,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田間防效最好,分別為80.03%、82.98%。其他處理中,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為Q1、Q4 和Q2,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4、Q2、Q1,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1、Q4、Q2,第2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4、Q2、Q1。

圖2 海拉爾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早疫病病情指數

表5 海拉爾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

對于葉片下部,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是Q4處理,田間防效最好,為61.41%;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是Q2 處理,田間防效最好,為65.76%。其他處理,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3、Q2、Q1,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4、Q3、Q1,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3、Q2、Q1,第2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4、Q3、Q1。

對于整株,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是Q3 處理,田間防效最好,為62.62%;第2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是Q2 處理,田間防效最好,為68.63%。其他處理,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4、Q1、Q2,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3、Q4、Q1,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4、Q2、Q1,第2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3、Q4、Q1。

2.4 特尼河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對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分析

特尼河試驗點各個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發病情況統計和田間防效見圖3 和表6。對于葉片中上部,第1次和第2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均是Q3處理,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田間防效最好,分別為88.69%、74.15%。其他處理,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2、Q4、Q1,第2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4、Q1、Q2,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2、Q4、Q1,第2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4、Q1、Q2。

圖3 特尼河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早疫病發病情況

表6 特尼河試驗點殺菌劑處理后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

對于葉片下部,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是Q3處理,田間防效最好,為56.18%;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是Q2 處理,田間防效最好,為55.37%;其他處理,第1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2、Q4、Q1,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3、Q1、Q4,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2、Q4、Q1,第2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3、Q1、Q4。

對于整株,第1 次和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最低的均是Q3 處理,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田間防效最好,分別為64.50%和56.47%。其他處理,第1 次和第2 次施藥病情指數從小到大依次為Q2、Q4、Q1,均顯著低于對照處理;第1 次和第2 次施藥田間防效從優到差依次為Q2、Q4、Q1。

3 討論

近年來,馬鈴薯早疫病愈發肆虐,國內外大批學者對馬鈴薯早疫病開展了多方面研究。吳志會等學者研究發現馬鈴薯早疫病田間防效受早疫病的發病情況、周圍環境等因素影響,同時也受所使用的處理殺菌劑的影響[19]。本試驗在田間自然條件下對呼倫貝爾馬鈴薯早疫病防治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殺菌劑處理在不同試驗地點、不同噴施部位的田間防效不同。

選育抗病品種是防治馬鈴薯早疫病的基礎,而在生產中殺菌劑防治是最直接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徐小虎發現試驗殺菌劑20%烯肟菌胺·戊唑醇懸浮劑對馬鈴薯早疫病的田間防效較好[20]。師芳等發現世高、科博能有效降低馬鈴薯早疫病的發病率,建議這2 種殺菌劑交替使用,不會影響馬鈴薯的產量[21]。周遠平等發現75%肟菌·戊唑醇WG 對馬鈴署早疫病相對于其他殺菌劑具有十分明顯的田間防效,并且對農作物安全無藥害,可以放心在未來的生產應用上推廣使用[22]。鄭雯等發現阿米西達300 mL·hm-2在早疫病發病初期施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不僅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還可顯著提高產量[23]。由于受試驗條件和時間限制,本試驗僅在呼倫貝爾3 個試驗點開展不同處理對馬鈴薯早疫病防治的研究,后期有待于擴增試驗點,為馬鈴薯抗早疫病提供更多理論支持,保障呼倫貝爾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

4 結論

在牙克石試驗地點,經過2 次施藥后,Q3 處理(露娜森25 mL/667 m2+露娜森25 mL/667 m2)的綜合田間防效最好;在海拉爾試驗地點,經過2次施藥后,Q2 處理(露娜森20 mL/667 m2+露娜森20 mL/667 m2)和Q3處理(露娜森25 mL/667 m2+露娜森25 mL/667 m2)綜合田間防效最好,二者差異不顯著,在生產中可選擇Q2 處理(露娜森20 mL/667 m2+露娜森20 mL/667 m2)防治早疫??;在特尼河試驗地點,經過2 次施藥后,Q2 處理(露娜森20 mL/667 m2+露娜森20 mL/667 m2)的綜合田間防效最好。

猜你喜歡
呼倫貝爾殺菌劑田間
春日田間
12種殺菌劑對三線鐮刀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田間地頭“惠”果農
“碼”上辦理“田間一件事”
田間地頭有了“新綠”
新穎殺菌劑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舌尖上的呼倫貝爾
銀色的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之行
真菌病害怎樣正確選擇殺菌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