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在腦外傷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分析

2024-04-01 03:21譚瑞琪范雪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武漢430030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24年7期
關鍵詞:腦外傷針對性神經功能

譚瑞琪,范雪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腦外傷患者是指因外力作用而導致腦組織受損的人群,治療過程中常伴有嚴重的并發癥。腦外傷患者治療的圍手術期階段至關重要,對患者的生存和功能恢復具有重大影響[1-3]。以患者個體化需求為導向的目標策略針對性護理是近年來在護理領域迅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模式,通過制定并執行特定的護理目標和干預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本文探討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在腦外傷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并分析其對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通過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4例腦外傷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以下是患者信息的詳細情況:在對照組中,共有17名男性和20名女性,年齡分布為55-89歲,平均年齡為(62.12±17.05)歲。而在實驗組中,共有19名男性和18名女性,年齡分布為55-89歲,平均年齡為(62.85±17.12)歲。經過對比分析,發現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圍手術期護理,而實驗組在圍手術期進行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

針對腦外傷圍手術期患者,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神經功能監測與保護:全面監測患者的意識狀態、瞳孔反應、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等神經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神經功能異常,以避免進一步的神經損傷。②顱內壓監測與控制:對患者的顱內壓指標進行監測和記錄,包括顱內壓平均值和腦室內壓力等,并通過藥物治療、頭位調整、呼氣末正壓通氣等措施控制顱內壓增高。③預防腦缺氧及維持腦灌注:監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腦血流量等指標,確保腦組織獲得充足的氧供和腦灌注,防止腦缺血缺氧。④疼痛控制與鎮靜:根據患者疼痛程度和鎮靜需求,給予適當的鎮痛和鎮靜藥物,減輕疼痛和焦慮,確?;颊呤孢m。⑤導管與引流管理:監測和維護患者各類導管和引流管的通暢性,如中心靜脈導管、腦室引流管、尿管等,及時清除積血、膿液等。⑥液體管理與營養支持:根據患者液體平衡和營養需求,合理評估和監測液體需求和平衡,調整液體輸注速率和種類,并提供適當營養支持。⑦感染與創傷預防:嚴格執行消毒和無菌操作,定期更換敷料,避免交叉感染。同時,預防意外傷害,如跌倒、誤吸等。⑧情緒與心理支持:與患者保持有效溝通,關注其情緒和心理變化,提供支持和安慰,減輕焦慮和恐懼,增強其合作意愿。

1.3 評價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顱腦損傷程度、術后并發癥及護理滿意度。通過應用NIHSS量表,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數越高表明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采用ADL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價,分數越高則表示自理能力越強。采用GCS評分量表評估顱腦損傷程度,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顱腦損傷程度越小。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并以P值小于0.05作為判定統計有顯著差異的標準。

2 結果

2.1 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護理之后,相較于對照組,實驗組的患者在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均呈現出改善的趨勢。此外,實驗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而ADL評分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對比(±s,分)

表1 兩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對比(±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數據比較,*P<0.05。

組別(n=37)NIHSS評分ADL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45.23±2.38 30.47±1.34* 30.27±1.10 35.34±1.99*實驗組45.35±2.30 23.48±0.30* 30.07±1.04 43.17±2.20*t 0.14019.7150.80416.055 P 0.889<0.0010.424<0.001

2.2 術后并發癥和護理滿意度 相較于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和護理滿意度在護理后均有所改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和護理滿意度對比[n(%)]

2.3 顱腦損傷程度 經過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顱腦損傷程度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實驗組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顱腦損傷程度對比(±s,分)

表3 兩組顱腦損傷程度對比(±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數據比較,*P<0.05。

組別例數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378.89±2.8612.54±2.45*實驗組378.90±2.9017.84±2.66*t-0.0158.915 P-0.988<0.001

3 討論

腦外傷患者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損傷,包括但不限于顱骨骨折、腦挫裂傷、腦震蕩和腦出血等狀況。腦外傷患者可能因各種原因(如交通事故、跌倒、運動損傷等)導致頭部受損,進而可能引發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傷。腦外傷的嚴重程度可劃分為輕微、中度和重度,其中嚴重的腦外傷可能引發意識喪失、肢體癱瘓、短期或長期的認知及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4]。

腦外傷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必要性包括:①生命體征監測,及時發現危急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②感染預防,保證手術區域清潔。③疼痛控制,減輕患者不適。④神經功能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報告。⑤液體管理,保證水電解質平衡。⑥心理支持,解釋手術過程及可能風險。護理干預有助于手術順利進行,降低并發癥風險,為康復創造條件。

圍手術期護理不足主要包括:①缺乏個性化護理,固定流程未能考慮患者差異。②護理措施不精細,如監測不足、傷口護理不規范等。③心理護理不足,手術前后患者可能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④家屬參與度不夠,教育和指導不足。⑤多學科協作不暢,溝通和協作不足。因此,在圍手術期護理期間需要加強個體化護理、細致地護理措施、心理護理、家屬參與和多學科協作,以提高患者的手術安全和康復效果。

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是一種以患者個體化為導向的護理模式,該模式強調在護理過程中,根據每位患者的特性和需求制定具體的護理目標,并通過實施高效的護理措施及監測方式,以達成這些目標[5-8]。在腦外傷圍手術期患者中,實施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具有以下優勢:①個性化護理:基于目標策略的護理能夠根據腦外傷患者的具體狀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目標和計劃,有助于提供更加精準和有效的護理。②提升治療成效:通過制定具有針對性地護理目標,能更好地配合醫療團隊進行治療,降低誤差,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根據患者特點和需求調整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術后康復水平。③降低并發癥風險: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監測患者術后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并發癥。通過及時地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確?;颊甙踩玔9]。④提高患者滿意度:個性化的護理目標和計劃能更好地滿足患者需求,增強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主動性,提高患者滿意度,這對患者康復和治療效果具有積極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實施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NIHSS評分降低,ADL評分上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亦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較高。就顱腦損傷程度而言,實驗組的GCS評分更高。以上結果表明,經過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后,腦外傷圍手術期患者的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并發癥減少。此類護理措施在腦外傷圍手術期患者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腦外傷患者而言,在圍手術期采取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并使其并發癥發生情況得到減少。

猜你喜歡
腦外傷針對性神經功能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應時而著,為事而作——議論要有針對性
曉有機化學必考方向 提升備考針對性
學會“針對性”寫作
有的放矢,始得鮮明——議論要有針對性
針灸治療輕型腦外傷康復期失眠46例
早期介入認知訓練改善腦外傷后抑郁的觀察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辛伐他汀對腦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甘露醇治療腦外傷致急性腎損傷及阿魏酸鈉的治療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