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引領帶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2024-04-02 15:19宋冬林孫尚斌
國資報告 2024年2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國有企業

宋冬林 孫尚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這對國有企業履行新時代新征程重大使命提出了新要求,也為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目標、新方向。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新質生產力之新,在于構成要素新、組合形式新、作用方式新,使其表現出一種高創新性、強引領性、廣滲透性。從產業方向來看,新質生產力主要包含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在后發優勢紅利逐步衰減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歷史節點,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力量、新引擎。

2024年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有關領導在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多次提到“新質生產力”一詞。2023年,國資央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為一項牽引性、全局性工作來抓,有效發揮了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中的引領作用。我們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國有企業加快功能性改革、機制性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形成新質生產力亟須國有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國有企業是國家在共同利益最大化原則下生成的理性制度安排,這在社會主義國家表現為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辯證統一。因此自誕生伊始,國有企業就肩負著滿足應急性需要、彌補市場失靈、維持社會穩定、助推經濟發展等服務國家共同利益的重大使命。這一點在西方國有企業生成史中同樣有所體現。國有企業的使命與新質生產力的基本特性有如下契合點。

首先,高創新性意味著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極富探索性、開拓性?,F實中,創新在跨越產業化的“死亡之谷”后,還需渡過商業化的“達爾文之?!?。由此造成的極高風險和不確定性,使私人部門在面對創新活動時,總會因市場失靈而導致創新供給不足。相比之下,國有企業不僅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和強大的資金實力,更強調長期定位與戰略性創新布局,使其能夠作為國家創新政策的執行者引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其次,強引領性意味著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具有系統性、聯動性,需要契合于國家生產力總體布局。新質生產力并不是對傳統生產力的徹底替換,而是通過基礎性、杠桿性作用與其他生產力發揮整體效能。因此新質生產力能夠形成跨越部門邊界的網絡效應與規模遞增效應,這難以借由私人部門與市場機制得到充分釋放。國有企業作為全民所有制的實現形式,其生產力是人民的生產力,國有企業自身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本就服從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力布局原則及形成規律,使其能夠作為產業政策的先行者,引領國家生產力系統的能級躍遷。

最后,廣滲透性意味著新質生產力具有發揮作用的擴散性、全局性。正如“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也標志著全新生產方式及社會經濟形態的出現,從而塑造出全新應用場景、開辟全新市場空間與技術空間、重構利益格局和競爭格局。此時國有企業的“國家隊”優勢能夠使其克服私人部門及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從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占先機,克服私人部門收益獨占與抑制擴散的壟斷行為傾向,使其能夠作為國家競爭優勢的承載者,引領社會生產方式及經濟形態率先完成革命性變革。

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中形成新質生產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生產力的一元決定作用僅在總體趨勢意義上成立,而在“現象事實”層面,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則普遍呈“相互作用”關系,即一定的生產關系會加速或阻滯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不僅是生產力的增量變革與存量調整,更要借助生產關系的持續改造來為生產力更優更快發展開辟空間,即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堵點卡點,讓各類先進優質要素向著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方向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

黨的十八大以來,基于前期改革積累的有益成果,黨中央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圍繞分類推進、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及薪酬制度、加強黨的建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方面出臺了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使國有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獲得全面提升。特別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引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國有企業積極發揮“國家隊”作用,在新質生產力形成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近年來,中央企業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2023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就達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推進了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如首個萬噸級光伏制氫項目投產、全球首個2.5萬噸級T700/ T800/T1000級碳纖維制造基地建成。在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與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方面,國有企業聚焦自主可控,著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與基礎共性技術攻關,使集成電路、5G通信、高速鐵路、大飛機、發動機、工業母機、能源電力等重點領域“卡脖子”問題得到不同程度緩解。2023年,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首批“重點支持類”國有企業啟動實施“加強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等11項行動計劃,在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加快攻克一批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并取得初步成果。

在接續改革中實現國有企業新質生產力取得新突破

面對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新時代任務,要根據形勢變化和新質生產力形成規律,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謀劃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更高站位、更強責任、更大力度把改革向縱深推進。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承擔核心功能、服務國家戰略既是國有企業的天然使命,也是有別于民營企業的突出特征?,F階段,國有企業核心功能的重要體現在于引領科技創新,通過布局新產業、探索新模式來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對產業鏈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驅動力、控制力。強化國有企業核心功能,需要堅持黨建引領,突出補短板強弱項、突出規范化制度化、突出職能作用發揮,聚焦“兩個維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聚焦“選育管用”建強干部人才隊伍、聚焦壓實責任夯實黨建基層基礎、聚焦凝心聚力抓實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聚焦嚴的氛圍強化正風肅紀反腐,在產學研、上下游黨建聯建共建中全面系統提升黨建質效,為國有企業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根本保證。

在精細化分層分類改革中探索新質生產力的多元形成機制。新質生產力所含內容廣泛,涉及眾多產業領域及業務分支。因此應當立足我國國企與國企之間、企業層級與層級之間存在著功能差異與業務屬性差異的普遍事實,區分改革中功能使命性任務和體制機制性任務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路徑方法推進精準化差異化個性化改革探索,在突出重點的同時也凸顯企業特色,最終探索出新質生產力的多元形成機制。譬如對商業一類國有企業,應當堅持市場導向,強化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的盈利性考量;對公益類國有企業,應當堅持政府導向,強化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的公益性考量;對商業二類國有企業,則應堅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合理兼顧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的盈利性和公益性考量。

在高標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中激發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內生動力。企業位于生產前沿并掌握一手生產需求信息,能夠因時因地因企進行權變性決策、針對性投資,因此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需要以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和投資主體。應當更好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按照“一企一策”實施授權放權,圍繞新質生產力設置針對性、個性化考核指標,出臺相關容錯糾錯機制,充分激發企業形成新質生產力的能動性、自主性及改革發展活力動力。健全國資監管體制,認真履行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加強規劃投資、產權管理、考核分配等各環節監管,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證國有企業在有效投資中形成富有競爭力的新質生產力。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國有企業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