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和發展旅游業新質生產力

2024-04-02 05:00劉燁燁郭槿
民生周刊 2024年7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旅游業

劉燁燁 郭槿

河北廊坊,劇場里正在上演《第三十五中學》,58歲的游客張慶華沒想到,到了這個年紀,自己還會看劇看到眼眶濕潤。

這部劇是“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戲劇主題公園里的一部分,“坐在教室里,體驗沉浸式演出,有老師提問,有同學互動,我看到身邊好幾個游客都潸然淚下,他們應該也是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歲月?!睆垜c華感嘆。

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這種借助藝術的表達方式給觀眾更多美感的旅游模式,恰恰是新質生產力的一種表現形式。

為什么旅游業需要新質生產力?在新質生產力推動下,旅游業出現哪些新業態、新模式?如何培育旅游業新質生產力?圍繞這些問題,《民生周刊》記者專訪了戴斌。

民生周刊:一系列旅游新業態涌現,背后有怎樣的深意?為什么旅游業亟需新質生產力注入,以推動行業持續繁榮與發展?

戴斌: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具有強大發展動能,能夠引領創造新的社會生產時代。

從哈爾濱的雪花,到上海黃河路上的繁花,從山東淄博的燒烤,到甘肅天水的麻辣燙,這些城市爆火,靠的不僅僅是山水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

當“呼倫貝爾號”旅游專列飛馳,“水上五星級酒店”長江貳號游輪啟航,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下水,這些都是現代化生產方式在旅游領域中的體現。

再看攜程、同程、馬蜂窩、去哪兒等新型旅行運營商的出現,以及長隆、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主題公園拔地而起,背后正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業態。

一系列彰顯旅游業發展方向的案例,顛覆了我們過去對旅游業的傳統認知。

都市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郵輪旅游等新業態涌現,表明現代旅游業發展同樣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需要科學、技術、人文、創意等新的生產力。

旅游資源就像石油,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叭松饺撕3约t利、圈山圈水收門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果我們繼續抱著“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經驗驅動型的行業”的傳統觀念,將無法立足于文化引領、科技賦能、創業創新的新時代。

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如果還用傳統生產方式來滿足游客需求,就成了刻舟求劍。廣大游客消費需求的變遷,正在倒逼旅游從業者,必須以全新的理念看待今天的旅游業,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民生周刊:如何培育旅游業的新質生產力?

戴斌:首先,不能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發展旅游領域中的新質生產力,培育新質旅游生產力。

其次,旅游從業人員要更新觀念、提升素質,這其中,教育、培訓、研討,必不可少。目前,我國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有2825萬人,導游有70萬人,旅行商有5萬家,要讓旅游從業者打開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果人的思想觀念沒有進步和演化,再先進的生產力也起不到任何效果。就像計算機雖然先進,但是如果把它交到原始人手上,很難發揮應有功能。在生產過程中,人和生產工具、生產方式之間,要有一定的匹配性。所以培育旅游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培育旅游業人才。

此外,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文化創意,以及現代的商業模式、組織方式、生產方式,可以提升工業、農業、商業的效率,同樣也可以提升旅游業的效率。如果這些以科學技術、文化創意、時尚傳媒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改變了所有的生產環節的模塊,那么旅游業不可能置身事外。

比如,在旅游領域,旅游形象推廣很重要。過去,主要靠古代文人創作,“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使得人們就會想去黃山一探究竟;“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吸引人們涌向了泰山。后來,攝影、電影等藝術傳播形式出現,視覺作品吸引人們奔赴景點。但是,無論是傳統的詩詞歌賦,還是現代的攝影作品,都離不開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現在,人工智能出現了。

只要說一段話,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到自動生成一段一鏡到底的視頻。它能以低廉的成本,將一個地方的形象,快速傳遞到受眾眼前。

如果不出名的旅游目的地,各有各的原因,那么出名的國際化旅游目的地,有一個共同點:是品質生活的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

清明假期即將到來,假如只有3天假期、2000元預算,那么去了蘇州,就去不了哈爾濱。在時間和金錢預算約束下,人的選擇是有限的。當一些旅游目的地,通過人工智能,不斷將美好生活新空間傳到人們眼前,對人們進行偏好改變的時候,那些還在使用傳統方式去做市場宣傳營銷的旅游目的地,一定會慢慢出局。

民生周刊:在您看來,人們的旅游方式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一個好的旅游目的地,應該具備怎樣的品質?

戴斌:以前到了旅游目的地,看山、看水、看風景,現在只“看”是不夠的。比如,到北京游玩,可以去三里屯購物,也可以去亮馬河風情水岸,當這些空間變成可消費、可體驗的場景時,人們對內容豐富性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春節假期,有人去看秧歌、打鐵花,煙火氣中的年味兒,是人們到訪的重要吸引力。但是我們還看到,在廣州,2024架無人機做出一幅巨龍的圖案,圍繞著“小蠻腰”,同樣令人驚嘆不已。

這2024架無人機是科技,是文化,也是游客體驗的場景。不是只有“古道西風瘦馬”才是文化,通過高鐵、飛機、自駕同樣可以獲得夕陽西下的意境。

一座好的城市,既要讓人看到文化遺產,更要讓人看到未來。誰能天天活在過去?科技文化建構未來生活方式,沒有文化內涵的科技走不遠,沒有科技支撐的文化,無法讓人感受到幸福和品質。

民生周刊:每當有網紅城市火出圈時,就會有網友提出疑問,“這潑天的富貴”能不能接得住、能不能持久?新質生產力如何助力城市旅游業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

戴斌:雖然我們不能準確預測下一座網紅城市花落誰家,但回看淄博、哈爾濱、天水等,會發現他們有共同點:美好,真誠,溫暖,善意,生活的品質。一座城市有了這些內涵時,哪一天火不知道,但一定會火。

旅游業需要網紅,但網紅不是旅游的全部。當地要有高速公路、火車、機場、碼頭、車站,要有酒店、民宿、旅行社、出租車、共享單車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環境,否則就算有了流量,游客紛至沓來,到了以后大失所望,成了“買家秀”和“賣家秀”,很難讓城市的旅游業長紅。

要認真研究廣大游客的消費新需求,消費是理解旅游經濟的一把鑰匙。當游客的需求發生變化時,會倒逼生產要素、生產對象和勞動者發生巨變。我們只需要把游客的需求變化告訴給從業者,他們會捕捉其中的機會,更能因地制宜。但是,要做必要的引領,比如不能碰文化底線,不能踩生態紅線。

要讓掌握新質生產力的人來做旅游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是旅游者在定義旅游業,誰能為旅游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誰就是我們的主力軍。

發展質量高不高,首先聽游客怎么說。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千方百計提高游客的滿意度。

實現高質量發展,也要看產業發展的動能行不行。我們不可能永遠只靠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來吃飯,要推動創新。

還要看市場主體競爭力強不強。如果成千上萬的旅行社、在線旅行服務商、酒店、民宿、度假區不盈利、沒有競爭力,這個產業不可能持續發展。

所以,游客滿意度高,發展動能新,市場主體競爭力強,才能夠真正實現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旅游業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中國旅游業2017的風往哪吹?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旅游業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