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業進化論

2024-04-02 06:25粟靈
國資報告 2024年2期
關鍵詞:王磊種業轉基因

粟靈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提升中國種業的科技含量,成為新形勢下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當務之急。

科技角度來看,當前農業發達國家已邁入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智能育種4.0時代,中國育種行業卻普遍處在由雜交育種2.0階段向生物育種3.0階段的過渡期。

產業角度來看,全球種業早已進入寡頭時代,世界前五大種業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連續多年超過50%,這些種業巨頭自20世紀70年代起便朝著大型化和一體化方向發展。反觀中國,2022年農作物種子企業達到8000余家,但前五大種業公司的市占率不足20%,且產業鏈上科研單位、育種公司、制種公司、經銷商、農戶環環脫節,具有較強育種能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行業占比在2%以下。

為加快推進種業振興,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種業創新攻關、做強國家種業陣型企業等“五大行動”也全面展開。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化”)與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兩家央企在種業振興中扮演了“國家隊”的角色。前者發揮自身全產業鏈布局優勢和全球資源協同優勢,在“研育繁推”四方面齊發力,打造國內種業龍頭企業;后者作為已轉正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正加速從種業領域財務投資者向戰略投資者轉型,目前已基本實現對中國本土生物育種核心企業的投資全覆蓋。

奔向4.0

國銳生物位于北京海淀區的實驗室里,一名科研人員正在平底器皿上如作畫般搖菌。她告訴《國資報告》記者,通過一系列實驗步驟,可將微生物的DNA提取出來,再導入并整合到玉米的基因組中。具備了抗蟲、耐除草劑基因的玉米種子,先后在暗培養室和光照培養室生長2-3個月,可以變成10厘米左右的植株。這些嫩綠的植株將走出實驗室,移植到幾公里外的溫室之中。等生長到一定程度,它們還將跨越數千里,在海南三亞的田間完成最后一段成長歷程。

成立不足一年的國銳生物正在為取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而努力。該公司由國投集團投資控股,其核心成員曾作為技術骨干,參與了中國多張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科研工作。

中國正在穩步向生物育種3.0階段邁進。生物育種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育種的統稱,主要包括利用轉基因、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合成生物等技術,對動植物開展高效、精準、定向遺傳改良和品種培育。轉基因技術是生物育種的重要方面,也是迄今為止全球發展速度最快、應用范圍最廣、產業影響最大的現代生物技術。

自1996年轉基因作物在美國開始商業化,圍繞轉基因的爭論就不曾停息?!半s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曾提出,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對轉基因技術不能“一棒子打死”,從科學的角度看,轉基因是種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中國對轉基因持謹慎而務實的態度。截至目前,農業農村部發放的主糧領域轉基因安全證書共25張,主要集中在中國中化,國投集團投資的隆平生物、糧元生物、瑞豐生物、國豐生物、大北農生物等少數幾家生物育種公司手中。

國豐生物科委會主任、首席科學家王磊率領團隊于2022年底獲得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FL4-2的安全證書。他向《國資報告》記者介紹,安全證書申請是一個漫長而嚴格的過程。中國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申請流程涵蓋實驗室研究、中間實驗、環境釋放實驗、生產性試驗、申請安全證書5個階段,每個階段需要1-2年時間,即便順利整個流程也至少需要6年?!拔覀兛偣埠臅r10年才取得成功?!蓖趵谡f。

試驗結果顯示,其技術成果對多種玉米害蟲表現為高抗,且可耐受4倍以上的草甘膦(一種除草劑),增產效果也較為顯著。于是,王磊在國投集團等公司的支持下,于2023年1月成立國豐生物,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應用。

當本土科學家敲開生物育種3.0的大門,中國中化則將全球智能育種4.0應用到中國土壤。

位于陜西咸陽的中國中化楊凌技術中心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集成式一體化育種研發創新平臺。其中,國內分子檢測能力最高、檢測速度最快的高通量檢測平臺,已實現每年數千萬數據檢測通量,單日檢測通量達數十萬;國內種業行業首個大規模使用的LED無極調光溫室,可根據玉米生長需求和外界光變化,實現光強動態調節,突破季節限制,針對玉米育種可做到4-5代/年的水平,比傳統育種提速2倍多;國內最大的單倍體工廠化生產平臺,年產百萬株單倍體苗和數十萬雙單倍體材料,可以批量化創制優良種質,加速育種流程。

中國中化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種子業務單元總經理應敏杰回答《國資報告》記者提問時說,過去十余年間,該公司已獲得4張安全證書;2023年國家第一次發布生物育種大豆和玉米的品種審定公告,榜單中共有37個玉米和14個大豆品種,該公司4個玉米和5個大豆品種通過國審,排名第一。

“證書代表的是性狀能不能被使用銷售。最后如何變成服務農民的品種,這一環節更值得關注?!睉艚苷f。

形成合力

國銳生物首席科學家鮑曉明提出,把一項科技轉變成產品,這中間有大量工程上的要求,但中國種業產業鏈發展現狀卻是科研單位、育種公司、制種公司、經銷商、農戶環環脫節?!爸袊c農業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不在科技,而在工程;不在科研院所,而在企業?!滨U曉明說。

由于中國特殊的體制與歷史原因,科研資源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中國種業要形成合力,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打通科研資源與企業之間的隔閡。

“真正解決產學研‘兩張皮的問題,一方面,科研單位要建立更加靈活開放的支持科研人員進企業的機制;另一方面,要通過金融投資手段推動科技與企業有機結合?!鞭r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原司長、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說。

從現實來看,行業大致探索出三條可行性路徑。

第一條以鮑曉明及國銳生物為代表,由大型種業跨國公司出身的海歸科學家自主創業。

鮑曉明待客時常常會同時奉上兩杯飲料,一杯是綠茶,一杯是咖啡。這種獨特的待客習慣折射出他綜合性的職業背景和在東西方文化中尋求平衡的嘗試。鮑曉明是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畢業的植物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畢業后,他入職跨國種業巨頭美國先鋒,成為轉基因玉米新品系研發技術科學家。2010年回國后,他先后任職于多家國內頭部種業公司,并主導了多張安全證書的科研工作。2023年,鮑曉明決定帶領團隊創業。

與鮑曉明具有相似背景的還有隆平生物總經理呂玉平、瑞豐生物創始人兼CEO沈志成等。

第二條以王磊及國豐生物為代表,由出身科研院所的中國本土科學家轉型創業。

王磊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從事科研工作30年的他至今仍會像給學生講課般為記者系統科普生物育種基礎知識。10年證書申請之路促使王磊完成第一次蝶變?!翱蒲性核膭撔聫娬{‘專和‘新,產業領域的創新更關注產業需求、流程標準化和學科綜合性。我們只是分子生物學出身,需要與環境等多學科領域的科研團隊合作,這使我們從深度轉向廣度?!蓖趵谡f。如今,王磊正在經歷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第二次蝶變,這將是一場更大的挑戰。

無論是王磊還是鮑曉明,創業都需要來自資本的支持。2023年9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出,推動國有企業當好服務國家戰略、保障改善民生、發展實體經濟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國投集團旗下國投創益受托管理著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等多只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基金。近年來,該公司加大布局力度,基本實現對中國本土生物育種核心企業的投資全覆蓋。目前農業農村部發放的25張主糧領域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國投創益所投企業已獲得其中17張。2023年9月,國投集團注冊成立國投種業,開啟從財務投資者向戰略投資者的轉型,其當務之急是接手基金退出后的生物育種創業公司。

中國中化走的是第三條道路,即與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符合中國特色的企科模式。

“總結起來就是16個字——企業出題,院所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饋。我們用共享的方式確定相關產權和所屬,最后的商業化成果既在內部向科技人員反饋,也在外部向合作院所反饋?!睉艚苷f。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中國中化合作的17家頭部科研院所之一。該校副校長房玉林表示,人才培養是高校在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雙方正在探索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項目合作為牽引、以人才培養為抓手的聯合培養模式?!皩4T的培養一定要放在產業一線?!狈坑窳终f。

打通科研資源與企業之間的隔閡只是第一步,整個產業鏈的暢通還任重而道遠。

作為全球前三的種業巨頭,中國中化為中國同行樹立一體化和大型化的標桿。該公司生命科學板塊涵蓋植物保護、種子、作物營養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并提供現代農業服務。 “2023年,我們在國內市場市占率玉米達到10%,水稻18.6%,小麥8.1%?!毕日_集團中國種業戰略與政府事務總監張曉強說。

土生土長、從零開始的國投種業也將一體化和大型化作為未來發展目標。國投種業副總經理馮越提出,該公司愿景是發展成為一家以生物技術為核心,以數字技術為抓手,種業和農化并舉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農業科技龍頭企業。

以人為本

“德國戰敗后,蘇聯搶走了導彈系統的圖紙和工廠,美國搶走了人才。你說誰抓住了關鍵?”鮑曉明說道。

對于一家科技企業而言,人才往往是核心競爭力。鮑曉明總結出生物育種創業公司發展的4個必備要素:穩定的資本,穩定的戰略發展方向,優秀的團隊,適合創新的文化和機制。其中,后兩項都強調對人才的尊重。

“如果國家真想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社會就應該給予科研人員更多的尊重?!滨U曉明說?;貒嗄?,他培養出了一批生物育種領域的技術骨干,這些當初受到鼓舞的年輕人一部分現在正追隨他一起創業。尊重在于細節,國銳生物成立后,他堅持要將辦公場所作簡單裝修,“讓員工感受到體面”。

王磊的團隊成員還在權衡是否追隨創業,他們面對的是一道中國特色的選擇題。

早在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優惠條件是可以保留體制內身份和待遇3年。此后,江蘇、安徽、山東等地也陸續推出鼓勵離崗創業的相關政策。

然而,受到鼓勵的只是少數。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對離崗創業后崗位不再保留、影響職稱職務晉升、相關崗位待遇會降低的擔憂是主要原因?!?年后怎么辦?”成為橫亙在體制內科學家創業之路上的一道鴻溝。

王磊是敢于“吃螃蟹”的少數人之一。目前他還享受著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離崗創業的待遇。為了幫助他順利創業,控股股東國投集團為其配備了一個搭檔——來自原集團辦公室的國豐生物副總經理杜嵩。公司日常運營中,王磊分管技術研發部、產品法規部、回交育種部,杜嵩分管市場開發部、綜合部、財務管理部,二人優勢互補、各司其職。

“生物育種是一個門檻較高的技術,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幾個團隊系統性地掌握這項技術,其中大部分是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團隊。他們有兩大特點,一是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的行業翹楚,二是對企業運作不太熟悉?!瘪T越介紹,國投種業正在構建具有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特色、適合行業特點的體制機制和公司治理結構,與科學家團隊良性互動,促進這些生物育種核心企業加快攻關,盡快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

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還在等待國家政策取得突破的時候,一些中央企業正借著國企改革的東風,加快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研人員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李凡榮提出“把科技創新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和唯一選擇”。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國中化2023年科技大會上,他為2023年度中國中化科學技術獎獲獎者現場頒獎。生物育種領域一項科技成果,成為4個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之一。

李凡榮在大會總結講話中特別指出,要始終注重營造公司識才、引才、愛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人才高地。要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啟動實施中國中化科技人才培養工程;落實好工程碩博士培養專項工作。

工程碩博士培養專項工作得益于前文提到的企科模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玉米育種專家薛吉全介紹,他的團隊于2022年和2023年先后招收5名中國中化在職員工攻讀博士學位,其中2022年招收的3名學員開題研究均進展順利?!斑@對我們探索未來如何培養人才、如何提升研究,開了一個好頭?!毖f。

猜你喜歡
王磊種業轉基因
探秘轉基因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matrix product operator for transverse field Ising model: An analytic and numerical study
轉基因,你吃了嗎?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不再被“圓”困住
“根本停不下來”
種業名企展示
種業名企展示
種業名企展示
種業名企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