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留心中的蒸汽機車

2024-04-02 12:06黃勇
中國鐵路文藝 2024年3期
關鍵詞:蒸汽機車機車火車

作者簡介:黃勇,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第五期高級作家班成員。供職于濟南局集團公司濟南西機務段。作品散見于《中國鐵路文藝》《人民鐵道》《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齊魯晚報》《大眾日報》等報刊。

有一張風景畫,幾十年來如此固執地留在我的記憶里。畫面上是長白山的原始森林,一條鐵路,蜿蜒地擠進森林的空隙中,鐵軌提供極其光滑堅硬的媒介讓車輪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滾動,這使火車上的乘客感到更舒適。蒸汽機車拉出一道白色水蒸氣,宛如長長的飄帶。搖搖晃晃的車廂里載著形形色色的人生,馬不停蹄地將他們送往下一個時代。

當年,我家居住的鐵路職工宿舍就在鐵道邊,站在我家的院子里,就能看到奔馳的列車。童年的火車,在我的腦子里就是一臺燒煤奔跑的機器?;疖囃ㄟ^的聲音很有節奏,尤其是在萬籟俱寂的夜晚。平時不需要看鐘表,只要聽到某趟列車行駛過的轟鳴聲就知道是幾點鐘了。鐺——鐺——聽到這悠揚悅耳的鐘聲,我知道這是父親駕駛的建設型5040號機車回來了,因為機務段里只有父親駕駛的那臺機車懸掛著銅鐘。父親曾駕駛過多種類型的蒸汽機車,但他最高興的還是駕駛新中國自己生產的解放型、建設型、前進型機車,那感覺特別敞亮。

自幼我便在鐵路人的環境中成長。童年時的托兒所就設在機務段的一座大房子里,它是用一個廢舊的機車修理車間改造而成的。托兒所的院子里停著一臺報廢老機車頭。機車配件已經拆卸沒了,只剩下一個空架子。在駕駛室內玩耍,是我童年最快樂的記憶。還有那兩道長長的生銹的鐵軌架在枕木上,枕木與枕木間隔著碎石,交替著一直鋪向遠方。于是,鐵軌便在我們的眼中變成了一條別致的路。在鐵軌上行走是需要一點平衡技巧的,小朋友們很喜歡在鐵軌上比賽,看誰走得最長最久。這便是我童年的印跡。

在機務段的一個角落里,停著幾臺銹跡斑斑的已經報廢的老機車,路基周圍長滿了野草。每當放學后,這里就成了鐵路子弟的樂園。長長的柳條在微風里搖曳,牽?;ㄒ泊抵染`放了?!坝万仍谶@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濒斞腹P下的小蟲子們在這里是見得到的。油蛉在我們那里叫金鐘兒,是一種形似西瓜籽的黑褐色蟲子,它的鳴聲像銅鈴聲。若是在路基邊的草叢里聽到“鐺、鐺”的歡快蟲鳴,我一定會躡手躡腳地順聲尋去,輕輕地抬起手,迅速一撲,一只涼涼的金鐘兒便在我的手心里了。斑蝥是看不到的,我一直想知道斑蝥是一種什么樣的蟲子,想看它是如何啪的一聲從后竅放出煙霧的。赤練蛇也沒來過這里,也就聯想不到在墻頭上露臉的那條美女蛇了??勺屑毾胂?,也許赤練蛇已經來過了,但它迷戀上了火車頭,只是對又瘦又小又可愛的我,不忍下口罷了。機務段下班的汽笛響了,結束了一天工作的父母們紛紛喊著自家孩子的名字回家吃飯。我坐在自行車的后座上,把手卷成筒狀放在眼睛上對著西沉的太陽觀看,太陽像個紅紅的雞蛋黃,追逐著我,撫摸著我,最后在我的臉上留下一抹胭脂色。

寒暑假里,有關火車最多的記憶是撿煤核。蒸汽機車每天都要進場整備,卸下許多滾燙的爐渣,里面有好多沒燒盡的炭渣,撿回家后,可以繼續當作燃料。那時候,每家都不富裕,孩子們便三五成群地去撿煤核。每天,我和姐姐都會早早地趕去,只等火車的到來?;疖圐嫶蟮纳碥|吼叫著過來,然后喘著粗氣停下,好像用盡了一身的力氣。我可以看見駕駛室里有人揮著鐵锨,往火車熾紅的爐膛里添煤。整備工忙著用水鶴給機車加水,直到水箱的水往外冒的時候,才擰緊籠頭。然后,把機車鍋爐里的爐渣全部卸下。我們一群孩子守在鐵道邊,耐心地等著?;疖囈婚_走,便一哄而上,用手中的筢子在爐渣堆里快速分揀,盡管煤渣還冒著騰騰的熱氣,可大家也顧不了許多,收獲的多少就看這項比拼了。時間長了,我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都被煤渣“咬”破了,鉆心地疼,寫字都握不住筆。媽媽知道后,心疼得不得了,就給我織了副漂亮的細線手套。

當時,電影院正上演一部名叫《火車司機的兒子》的電影。我覺得自己和電影里的孩子特別像,心中總有把火車開走的欲望。在機務段里長大,耳濡目染,甚至對一些機車配件如數家珍。在火車文化的熏陶下,鐵路已然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82年的夏天,我被一所鐵路司機學校蒸汽機專業錄取了。

畢業后,我子承父業,當了一名蒸汽機車乘務員。那時,一個機班三個人,一名司機,一名副司機,一名司爐。司機坐在駕駛座上,不論寒暑風雨,都要將頭探出窗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由于機車鍋爐阻擋,司機只能看見自己一側的前方線路。于是,坐在駕駛室另一側的副司機便成了司機的眼睛,協助瞭望,為司機“導航”。

鐵路兩邊的映山紅競相綻放,粉紅欲滴的花兒開在灌木叢中,花瓣懷抱著粉嫩的花蕊,綠茸茸的花萼恰似溫柔的手,托著那點點絢爛的紅花。一簇簇,一層層,火紅火紅的,像云錦似的漫天鋪去。汽笛的聲音悠長有力,帶著煤的味道和力量感穿過空氣。建設型5751號蒸汽機車吭哧吭哧喘著粗氣,冒出陣陣白煙,拖著七八節車廂,在綿延起伏的花海里穿行。陽光把機車鍋爐上嶄新的銅帶箍和擋煙板兩側的“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八個銅字照得金光閃閃。鐵軌把一個個散落在田野間的火車站連接起來?;疖囈悦啃r四五十公里的速度前行,呼吸著沿途樹木和花草散發出的清新氣息,讓旅客有足夠的時間欣賞線路兩旁的景色。

我是司爐,主要負責鏟煤、投煤、上水、給油等工作。機車運行時,我和副司機輪換著不斷往鍋爐里投煤,一個班下來,要燒八噸煤。司機室內的噪聲很大,乘務員們交流基本靠吼,就算是寒冬臘月,一趟車跑下來,身上的工裝也要被汗水浸濕好多次。為了讓煤炭充分燃燒,需要每三秒投一鐵鍬煤?!袄锶@,外三鍬,左三鍬,右三鍬,中間三鍬”。這是司爐基本的投炭作業標準。最后,還要補充一鍬。這也是最瀟灑的動作——以左手為軸,右手反握鍬柄,用力旋轉鍬身,煤炭便在爐膛里如天女散花般散開。我一腳踩著踏板打開爐門,一股熱氣撲面而來,爐膛內烈火熊熊燃燒,仿佛熾熱的心臟一般。用力把煤投進去,烈焰忽而火紅忽而純青,上下翻騰著。然后,松開踏板,咣當一聲,爐門關閉。這樣的動作要反反復復做無數次?;饌鬏敓崃堪阉呋烧羝?,進入汽缸,推動鞲鞴,帶動搖連桿,驅動紅色的主動輪鏗鏘有力地旋轉。

機車煤炭燃燒后會留下大量灰燼煤渣,我會用爐鉤定時清理。清理完煤渣,還需要提溜一個長嘴油壺對機車走行部的行進部件逐一進行潤滑保養。停留的火車,常常引來一些山民圍觀?;疖囀撬麄冊诖笊嚼镆姷降淖畲蟮臋C械物,它的汽笛聲也是大山里聽到的最響的聲音。很多人趕幾十里山路來車站,就是為了看看火車。人們見到火車時那種激動、喜悅、新奇的心情,不亞于去逛北京城。

數載酷暑寒冬,無數個披星戴月,我從一名司爐慢慢成長為副司機、司機。當時的機車司機被稱為“大車”,這是對火車司機的一種尊稱。提職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具室領取檢點錘。檢點錘不僅是檢車的工具,也是身份的象征,因為只有晉級到司機職名才能得到這個錘子,這也算是個人奮斗的里程碑。領來的檢點錘最初只是個毛坯,八級工匠的母親親自動手,用銼刀銼了個精致的錘頭,又給錘子重新淬火,然后選了一段白蠟木當錘把,打磨上漆,把檢點錘打扮得跟新姑爺似的,都舍不得使用。我知道,這是母親對我工作的認可和鼓勵。

第一次單獨駕駛蒸汽機車,我有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蒸汽機車吼叫著,鉚足勁朝前奔馳著,轟隆隆穿過山洞、跨過橋梁,在綿延數百公里的群山之間繞行。從駕駛室的車窗向外望去,彎彎曲曲的山路伸向遠處的村莊,當地一些叫木刻楞的木頭房子零零散散地分布著。它們大都依山而建,擁綠眠翠。就地取材是長白山舊時民居的基本特點,院墻是木柵欄的,屋墻也是用圓木堆砌成的。圓木從底部一層一層地垛起墻來,再用黃泥填滿抹平。房頂的瓦苫由落葉松的木片制作,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滲出了松節油,晚上又凝固了,在木片上形成了一層保護膜,經得住長時間的風吹雨淋。豎在墻外的煙囪也是最原始的,把一根粗圓木中間掏空,炊煙便從木頭中間悄無聲息地緩緩升起,飄到空中后漸漸散開,融入了藍天。

在森林的深處,除了散落的火車站,還有一些叫乘降所的地方。乘降所是臨時火車站,沒有站臺,沒有票房,更沒有候車室。列車開到那里,我撂一把車閘,隨著哧的一聲,車輪便與鐵軌摩擦著,發出尖利的金屬聲。機車的汽室噴出一團白霧,火車開始剎車減速。列車的速度越來越慢,不久,便穩穩當當地停下了。車門隨即打開,下車的旅客三五成群地涌出了車廂。等待已久的旅客,爭先恐后地上車,很快將車廂填滿。等看到最后一節車廂里的運轉車長揮舞著小綠旗時,蒸汽機車一聲長鳴,撕破了長白山的沉靜與慢條斯理,重重地震顫一下后,開動起來。

列車到達泉陽站,需要補水。水鶴是給機車補水的設施。車子旁邊有一根大腿般粗細的灰色彎管,這就是水鶴。停車“一把閘”對準水鶴,是我的拿手活。如果是拉貨車,停車沒有對準水鶴,可以二次?????陕每土熊囃\嚭?,旅客們開始上下車,即使沒有對準水鶴也不能再動車了,所以拉客車對準水鶴停車絕對考驗一名機車司機的真功夫。停車后,最重要的一個作業程序是給機車補水。隨車的司爐登上機車水柜打開入水口的鐵蓋子,車站上水工把水鶴的鐵鏈子向前用力一甩,碗口般粗細的彎管水鶴便開始轉動了。司爐把水鶴的出水口對準機車水柜入水口,對車站上水工說“可以上水了”,上水工隨即快速轉動水鶴閘閥上的紅色圓形手柄,巨大的水流便從水塔上一瀉而下,經過水鶴出水口傾盆而出,如一道瀑布從天而降……

機車乘務員的背包很沉。背包里有隨身攜帶的三件東西:洗漱用具,裝手電筒、信號旗等行車用品的工具包,裝滿飯菜的飯盒。這三件東西加起來,相當于機車乘務員的半個家。機車上完水,我們便端起飯盒,抓緊時間填飽肚子。

在泉陽站的貨場專用線,經常會看到泉陽林業局的小火車。

森林小火車曾一度成為當地林區走親訪友、趕集買賣山貨的“公交車”。小火車是客貨混裝。貨車就是那種平板車,是拉木頭用的??蛙囶愃朴诂F在的篷車。篷車四周和棚頂都用木板釘制,透過木板之間的縫隙,可以看到車外的世界。林場里的人彼此都認識,在車上相見,更是親切得不得了,閑聊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新聞??蛙嚿蠜]有座位,有人坐在平板上,有人歪坐在麻袋上……乘客們帶的東西五花八門——有自家采摘的蔬菜和喂養的雞鴨;也有松塔、蘑菇等山貨;甚至有人還帶上生豬坐車,準備去縣城賣個好價錢。

經過一路的顛簸,小火車開到了泉陽站的專用線。在車站的鐵道線上,停著大火車,大車司機為顯示自己的威風,沖小火車鳴笛。小火車司機也不示弱,用長長的笛聲“回敬”。大火車和小火車相互逗趣的笛聲,時常引得在場的人們一陣哄笑……

如今,我的新家也在鐵路旁,站在陽臺上,就能看到樓下飛掠而過的高鐵列車,我的照相機還沒來得及捕捉,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它所劃出的那道亮麗而精致的弧線,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記憶中的蒸汽機車離我們遠去了,然而,它那裸露著力量的外表,噴發著激情的動力,無數次游走在我的夢里。那是一種對蒸汽機車揮不去、斬不斷的濃濃眷戀。作為鐵路發展的親歷者,這種刻骨銘心的記憶是永遠難以抹平的。

猜你喜歡
蒸汽機車機車火車
大連機車
蒸汽機車博物館:時光慢遞,后會有期
重載機車牽引計算仿真系統開發及其應用
車壇往事4:引擎進化之屢次失敗的蒸汽機車
基于CTC3.0系統機車摘掛功能的實現
火車
一種機車聯接箱工藝開發
登上火車看書去
最后的蒸汽機車
中國最后一批蒸汽機車今年謝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