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設計中的應用

2024-04-03 00:46陳倩倩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關鍵詞:預制構件裝配式住宅

陳倩倩

(江蘇省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1 引言

BIM 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設計中的應用,可為設計人員提供全面的設計數據,幫助設計人員可視化解決設計中的問題,進而提高設計方案合理性,為施工團隊踐行綠色施工理念與提高施工質效等提供方案指導。為強化BIM與預制裝配式住宅設計之間的融合,設計人員應從設計需求入手,制定針對性的技術方案。

2 工程概況

以某住宅項目為例,建筑面積為35萬m2,建筑采用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實施工業化制造,要求預制率大于或等于30%,三板應用比例大于或者等于60%。

3 BIM預制裝配式建筑與BIM傳統建筑區別

1)應用優勢側重點不同

與傳統建筑設計方法相比,BIM 技術融入預制裝配式住宅設計中后,更傾向于提升建筑可視化程度。BIM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可提升設計工作智能化與規范化水平,直觀地展示設計細節,有利于設計人員及時發現設計方案中的不足,制定針對性的整改方案。此外,通過BIM技術,設計人員可將傳統的圖片、文字信息等以直觀的三維圖像形式呈現出來,體現設計要點。在可視化平臺基礎上,設計人員或者建設人員可結合現實需要,實時調取項目周邊環境情況,如地基條件、地下管線或附近建筑物、機構等信息,以此全面掌握施工現場情況,選擇出最佳的施工工藝,防止施工中出現不規范操作,將施工對周圍建筑物或者設施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

而BIM 在傳統建筑中的應用,重在體現協同性。從傳統建筑保護與利用建設實踐來看,傳統建筑設計圖紙與基礎資料存在不同程度缺失,或者局部建筑出現形變或者破壞等問題。引入BIM 技術后,可將實地測繪調查作為新型模型構建的重要環節,依托詳細的建筑信息合理應用BIM 技術。而建筑信息采集方式多體現為常規人工測量+二維CAD、無人機成像、三維掃描、攝影測量等,而融合應用三維激光掃描與BIM 技術,有利于進一步彰顯BIM協同性。

2)BIM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具有便捷性

以此次研究的工程項目而言,預制裝配式設計重在突出高耐久性以及低成本性。因裝飾與安裝內容眾多,為便于實現既定的預制裝配式施工目標,特引入BIM 設計平臺,提高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與施工一體化水平,為建筑施工管理提供了便捷性。

如策劃階段,融合應用BIM、GIS 與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構建BIM模型,有效評估建設區域構件生產與施工裝配能力,現場運輸情況或者吊裝條件等,合理規劃交通運輸流線,便于施工順利進行。在施工圖初步設計階段,依托BIM 平臺強化相關數據互通互聯有效,進行預制裝配率指標統計、預制構件拆分、設備管線預留預埋以及成本評估等工作。此外,運用BIM 平臺,實現了減少單體預制疊合板、剪力墻、預制空調板規格以及有效節約建設成本目標。

4 BIM 技術在預制裝配式住宅設計中的應用路徑

4.1 創建預制構件設計庫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各行業中得到了較為廣泛地應用。將兩項技術與BIM技術相融合,可構建起BIM建筑預制構件設計庫。在數據庫中,存儲著大量的裝備建筑設計資料、預制構件設計數據等。設計人員可結合設計需求,及時獲取、整合、分析與處理所需的數據資料,進而推動設計工作順利進行。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創建預制構件設計庫[3]。

1)做好數據分類

在建設實踐中,并不能將裝配式預制構件應用到所有的建筑結構體系中[1]。因此,設計單位需以精細化設計理念為支撐,有效構建預制構件數據庫。從建筑結構體系入手細化預制構件,確保選擇的預制構件符合建筑結構建設需要。如,設計單位可將裝配式混凝土細分為裝配整體式框架混凝土結構、剪力墻結構與整體式框架,并結合模數選擇構件。

2)創建信息

單位需將入庫后的每個預制構件編碼、幾何信息與非幾何信息等錄入數據庫。構建編碼可提升構件庫的標準性,主要包括預制構件尺寸,其在建筑結構中的定位等。幾何與非幾何信息包括了預制構件材質說明、載荷說明與安裝說明等。

3)審核入庫

專業審核人員須核對預制構件信息的精準性,數據無誤后方可被上傳至預制構件數據庫。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需審核構件編碼、構件信息是否與構件相契合。

4)實現管理

設計人員有效發揮預制構件數據庫管理功能,方可全面賦能BIM技術構建數據庫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價值。在預制構件審核入庫后,應合理劃分業主、施工方、構件生產方等不同建設參與主體的數據庫使用權,并享有查看數據權利。而設計單位則享有數據庫管理權,既有權限查看數據信息,亦可刪除、上傳、修改或調取數據信息。

4.2 協同設計

協同設計方法的集成性較強,設計單位可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并憑借相應的協調機制共同協作完成裝配式建筑設計工作。在BIM技術的協同作用下,不同設計單位可在遵循統一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在同一BIM 平臺從事設計活動。此外,在各設計單位可互通有無,共享裝配式建筑信息與設計成果[4]。

4.3 優化住宅設計方案

統籌優化預制構件是提升住宅設計方案合理性的重要環節,設計單位需認真遵循設計規范,同時需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4.3.1 全面掌握預制構件類型、尺寸與重量

1)構件類型

在裝備式建筑住宅項目中,各建設參與主體需全面剖析設計方案、明晰構件類型,判斷構件是否滿足住宅建設需要。預制構件生產廠家需綜合考量構件生產進度、模具周轉情況、原材料供應情況等,確保能及時向建筑單位供應預制構件;運輸單位則需綜合分析預制構件運輸成本、車輛運載能力等,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預制構件運至施工現場;裝配施工單位應綜合考量預制構件生產時間、運輸時間,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進度,實現預制構件供應與現場施工的緊密銜接。

2)合理把控構件尺寸

預制構件生產方可結合BIM 構件數據庫與模型,確定每個構件的尺寸,并綜合考慮工廠模臺尺寸、場地尺寸、可周轉性等因素,全面評估預制構件生產方案的切實可行性[2]。運輸方則需結合施工現場道路限寬限高情況,有效評估預制構件方案可行性。

3)明晰構件重量

裝配施工方則應從施工起吊設備承載能力入手,評判構件是否可滿足裝配施工需要。

4.3.2 合理設置節點連接與預埋

為提高BIM 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模型合理性,各方參建主體應全面融入預制構件深化設計檢查階段,查看構件節點連接方式是否合理,確保構件成為完整的裝配式結構,且需做好各個構件連接節點的預留預埋施工處理。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構件吊裝離不開預埋吊點支持[3]。各參與主體需全面整合建筑施工中的工作內容,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設計單位,制定設計優化方案,確保節點連接與預埋的科學合理性。

4.3.3 實施空間碰撞實驗

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可結合施工需要,協同或者單獨將BIM 裝配式建筑模型導入Navisworks 中進行空間碰撞試驗。各參建主體可結合模型中顯示的信息確定碰撞次數與碰撞位置,將構件裝配施工中潛在的碰撞問題找尋出來,并優化設計方案,降低后續裝配施工中的碰撞發生概率。

4.4 實施現場監管,實現節能發展

施工現場管理是預制裝配式住宅施工的重要工作內容,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住宅工程施工質量與效率。因現場施工內容繁雜,加大了現場監管難度,此時傳統的管理模式儼然滿足不了全面的施工管控需求。將BIM 技術融入現場監管工作后,可拓寬管理路徑,確保施工現場管理工作有序性。以BIM 技術為支撐進行現場施工材料、施工設備管理等,可幫助施工團隊動態化管控材料與設備使用情況。此外,施工團隊可應用BIM技術導入建筑現場、建筑單體、場地與設備等信息,以此動態化設計各個施工環節,直觀地展示建筑整體情況,為工作人員實時獲取施工現場信息提供便利。施工管理人員可結合掌握的數據信息判斷施工中潛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防控方案,從整體上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成效,推動預制裝配式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4.5 合理管控建筑成本

在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階段,施工團隊可借助BIM 技術有效統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量,實現對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4]。此外,施工團隊可結合工程建設目標,合理編制施工材料、機械設備使用方案,有效調整施工人數,實現對施工準備、施工過程以及竣工結算、運營維護等各個階段的成本管控,達到降低資源損耗與節省人力、物力、財力的目的。此外,BIM技術具有參數化屬性,在施工階段,可通過BIM設計處理施工設計變更問題。在對施工階段進行成本管控時,需強化各部門專業間的協作與溝通,商討出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BIM 技術具有協調性,為各個部門及人員互通互聯提供便利,規避了成本信息孤島問題,保障了施工階段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與全面性,有效管控住宅建筑建設成本,助力建筑建設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憑借BIM技術,設計團隊可構建預制構件設計庫,為設計工作順利進行提供數據支撐。在技術協同作用下,各設計主體間互通互聯,從整體上提高設計方案的可適用性與合理性。此外,BIM技術在優化設計方案、現場監管與建筑成本管控等方面亦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后續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指導。

猜你喜歡
預制構件裝配式住宅
裝配式建筑設計中BIM技術的應用
裝配式EPC總承包項目管理
混凝土預制構件外觀質量提升探討
Jaffa住宅
對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施工技術研究
掛在“樹”上的住宅
軌頂風道預制構件力學性能加載試驗研究
MHS住宅
A住宅
關于裝配式建筑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