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繪新方法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分析

2024-04-03 17:56
關鍵詞:全站儀控制點繪制

曹 洋

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 鞍山 114000

為真正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打造出具有生活富裕、鄉風文明以及村容整潔特點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開針對新農村建設區域的測繪工作極為關鍵。從測繪技術的應用層面來看,諸多新設備與新技術的出現,為測繪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保證測繪精度的同時,方便了數據后續的整理與分析,提供了相應的參考條件。為此,聯系新農村建設期間測繪方法的應用要點,制定具體的測繪方案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測繪新方法的應用

1.1 全站儀

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的關鍵,在于強化農村區域的規劃工作,進而起到對農村人居環境予以改善的重要作用。而規劃的前提在于繪制地形圖,當下諸多農村地區合適比例的地形圖處于缺失狀態,對后續的農村地區規劃工作的順利展開極為不利?;趥鹘y經緯儀繪制地形圖,需首先測量水平角,配合鋼尺量出距離,并聯系起始坐標與方位角等數據獲得不同控制點的坐標數值。最后通過展繪控制點與極坐標法繪制出包含各類地物符號的平面圖,此過程一般需要聯合使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1]。相較此類傳統繪制方法,基于全站儀進行地形圖繪制,可充分發揮其集成功能優勢,在定位基礎坐標點后,可同時上測量出水平角、垂直角以及高程等數值,是當下新農村建設期間經常使用的測繪工具,可替代經緯儀展開施工放樣與坐標測量。通過將測站點坐標與儀器高度等數值輸入,即可實現方向定位與觀測點校準,瞄點坐標可全部顯示,進而將作業效率大幅提升,并顯著節約了人力測量成本,無論是在新農村建設期間的路線設置還是設施放樣,均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2 RS技術

RS技術可在遠離目標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平臺中傳感器的應用優勢,獲取到不同對象的特征信息,并對獲取信息進行判定與提取,屬于一類綜合性遙感技術。探測范圍較廣以及約束較少是RS技術的主要應用特征,可滿足在新農村建設期間對測繪時效性與周期性的技術使用需求。再加上伴隨技術的持續更新,多光譜航空攝影與具有高分辨率特點的遙感衛星已經與RS技術相融合,現已成為對地觀測比用獲取到需求基礎地形地貌信息的核心手段[2]?;讷@取到的額遙感資料可展開快速的觀測點定位,確保了地理信息的精準度,并省略了人工測繪環節,進而有效節約了測繪成本。

1.3 GIS技術

GIS全稱為地理信息系統,集成了獲取、存儲、顯示以及分析應用等諸多功能,屬于一類包含綜合性地理信息的計算機系統,可對獲取到的海量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從新農村建設的角度來看,GIS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數據進行采集與編輯,數據形式主要為圖形與屬性數據,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與全面應用;其次是對數據的存儲與科學管理,相關技術人員可在基于GIS技術獲取到相應信息后,根據實際要求對存儲數據庫進行定義與維護,并可聯系現實使用需求對數據庫進行操作與通訊等,其同樣是建立數據信息共享渠道的基礎;再次是制圖,技術人員可基于GIS技術所獲取到的一系列信息,以及繪圖儀的具體使用型號、獲取數據形式等,繪制出需求的矢量地圖,又或是柵格地圖;最后是對空間信息的定位、查詢以及分析,包含了建立數字高程模型、緩沖區的全面分析、對拓撲空間的科學查詢以及針對覆蓋地形進行深入分析等。

1.4 GPS技術

將衛星作為基礎用以獲取到實時信息的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被稱之為GPS技術,具有全球性、全能性以及全天候的應用特征,并兼顧了實用性的導航與定時功能,確保用戶在使用此類技術后,可獲得較為精密的時間、速度以及三維數據坐標等信息的及時性。對于新農村建設工作來說,類似于經典大地測量工作,GPS控制測量工作可基于性質劃分為外業與內業兩部分內容。外業工作包含了選點、觀測標志定位、野外觀測以及成果檢驗等內容。而內業工作主要集中在圍繞GPS技術應用的技術設計、數據處理以及技術總結等方面。從GPS測量技術應用工作流程的角度來看,可分為技術設計、選點、標志建立、外業觀測、成果檢驗五個部分。

RTX技術的應用基礎為GPS技術,從而保證了基于流動站制定指定坐標系獲取三維定位結果的及時性與精準性,可達到一定范圍內數據獲取的厘米級精度,屬于一類新型的GPS定位測量方法,也是GPS技術更新發展的一個關鍵階段。通過使用RTX測量技術,可省略各級別控制點的布設環節,依靠基準控制點即可保證對界址點、地形點等坐標信息的測定精準性,并可聯系測圖軟件生成相應電子地圖,所獲取到的數據成果可快速展開施工放樣工作[3]。同時,也可將RTX與全站儀技術聯合應用,對地形要素信息進行自動化存儲,在內業流程中將數據信息匯總至計算機,利用相應軟件即可展開針對地形要素的處理工作與編輯工作。野外數據采集期間,需要對居民、開闊地勢等要素進行基于GPS RTK模式的作業;對于具有農作物較多、居民區等內部區域,一般應使用RTK技術首先進行圖根點布置,隨后聯合使用全站儀對地物與地形特征點進行測定。測記法是外業測量過程中應用的主要方法,可在實地進行草圖繪制,從而基于草圖使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的統一處理與編輯,進而確保所生成數字化地形圖的完整性與有效性[4]。新農村建設期間,可充分利用RTK功能展開地形圖測繪,在作業組人數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同樣可進行全天作業,省略了各個觀測點之間的通視流程,且不會積累測圖點位誤差。

2 測繪新方法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應用實例

2.1 項目概況

文章所舉例項目的區域位于某市區西南方,與高速公路相鄰,具有交通便利與環境優美的特點。此村莊地勢相對較為平坦,且具有較小的高差,屬于平原地區的一類,提供給了村民適宜的生活條件。但從村莊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在村莊內建筑建設規劃之初缺乏統籌安排,使得村莊房屋錯綜復雜且較為凌亂,部分長期無人打理的宅院被荒廢,存在著較多的空地。

2.2 測繪技術簡述

相較城市規劃建設,新農村建設工作與其存在著諸多差異,使用的測繪技術的對象主要為農戶與村莊。而從村莊的現實情況來看,由于與城市之間存在著一定距離,可利用的控制點較少,且測繪范圍較小,使得想要獲得測繪數據較為困難。針對此種情況,可根據村莊的現實情況選擇使用假定獨立坐標系的新方法,并可圍繞磁北方向進行坐標縱方向的實測工作,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是選擇一片視野開闊地,分別選擇點A與點B,設置點A假定坐標為(1000,1000,50),并在該位置架設羅盤儀,B點可架設立棱鏡,進而測算出AB兩點坐標方位角;其次是在A點布設全站儀,圍繞B點這一后視方向進行控制點測量;最后是對控制點予以明確的前提下,展開對地貌與地物的碎部測量工作。針對房屋較為復雜的區域,一般需要聯合使用距離測量或支導線點的方式聯合測量。

2.3 測繪流程

2.3.1 外業施策

(1)外業控制測量

測繪的基礎在于控制網的布設,目的為基于精密儀器與方法進行少量分布點位的精確位置測量,其中包含了高程、平面位置等數值。為確保每一個測繪組均能夠明確不同控制點的所在位置,同步完成測繪任務,步驟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是進行探勘與選點。工作人員應沿著村莊內部道路方向,勘察村莊的具體范圍與地形,從而選擇并定位20個控制點進行油漆標記;其次是需要對控制點進行實測[5]。針對已經選定的點位進行測量,可保證測繪精度。實際的測量過程應提高對誤差的重視,例如通過對中與整平儀器、固定棱鏡等方式減少誤差產生;最后是數據平差與成果計算。針對施加測量的數據展開計算并做平差處理,可將其精度進一步提升。

(2)碎部測量

完成控制測量任務后,即可依照控制測量所獲得成果數據展開碎部測量。碎部測量通常需要分組展開,以劃分三個測量小組為例,需確保不同測量區域應具備重合部分,從而將不同組的測量結果進行整合分析,即可拼湊為較為完整的村莊圖形[6]。碎部點簡單來說就是地貌地物特征點。從地物角度來看,設置的碎部點應處于地物輪廓線方向變化的位置,例如道路轉折點、河岸線轉彎位置、交叉點等;從地貌角度來看,碎部點的選擇應位于山谷線或山脊線,例如山頂、山坡、山腳等。通過碎部點高程數值可進行等高線勾繪,進而在繪制的地形圖中展現完整的測繪地貌。

對碎部點進行測定的關鍵,在于對地物輪廓點與中心點進行測定,可獲取到地貌特征點的具體坐標數值。圍繞全站儀對碎部點進行測定的具體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是應在架設全站儀于控制點上部,并急性對中與整平工作;其次是在后視控制點上直立棱鏡,選擇使用全站儀進行瞄準后展開方向定位;再次是應在碎部點位置豎直放置棱鏡,作為觀測人員需要選擇使用全站儀展開觀測,獲取到的觀測數據將會在全站儀內存中進行自動化保存;最后是繪制草圖的工作人員,可基于棱鏡豎立位置進行繪制草圖,用于在內業中進行電腦成圖。

(3)草圖繪制

對于數字化測繪工作來說,草圖繪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繪制人員需確保草圖中內容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也就是設定的符號、繪制的線條、得出的點位相對關系以及標記等,均應匹配現實情況,過程中所搜集的關鍵信息需進行及時記錄,并應確保內容的完整性[7]。而測量站點的信息則應包含測站點、定向點以及測圖的具體日期,在草圖中所包含的地物線條符號可不嚴格按照比例進行繪制,關鍵點在于需保證得出相對關系的正確性。點號方面應清晰且正確,不可重復或遺漏點號。對于建筑物來說,繪制草圖信息應對其性質進行標注,例如磚制、具體建設層數等。從地貌特征點的角度進行分析,需將采集密度進一步增大,進而將地貌的微小變化予以及時體現。除去需要在設定坡度變換點與地貌變相點進行棱鏡測定以獲取到三維坐標外,若測繪位置為陡坎,則需要做好基于立鏡測量的坎上與坎下的數據測繪工作,并應在此期間對陡坎的具體走向與坎向進行記錄。而對于高于地面的道路點,由于其不能夠對所測繪位置的實際高程進行過代表,因此應確保剔除這一點位的及時性。

2.3.2 內業繪圖

最終所輸入軟件的數據均為點的形式,因此需要明確測量數據的轉換要點,應基于草圖內容進行點的圖形拓展,具體可分為以下4部分內容:

首先是展點。工作人員應利用專業軟件中提供的繪圖處理功能,對顯示區進行確定,用以對窗口顯示范圍進行控制,可將東北角、西南角的數據值定位于窗口內。同時,需要使用繪圖軟件中的繪圖處理功能,對野外測點的點號進行確認,也就是需要將搜集的所有外業數據進行至專業軟件平臺的轉移;

其次是圖形編輯。工作人員需基于繪制草圖中的專業內容聯系專業繪圖軟件中的屏幕菜單工作,進行針對各類圖示的操作。例如對河流、房屋、電桿、院墻等進行編輯,也可對居住地、房屋、河流以及國道等位置進行相應文字標準,需做好這一期間的數據存盤處理;

再次是數據檢查。實際的測繪過程中,出現遺漏或錯誤在所難免,因此進行編輯的過程中實際上是查漏補缺的關鍵環節,可起到數據校驗的作用。若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問題,則需要與技術組成員共同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又或是回到問題位置進行重新測量或補充測繪,保證最終所產出地形圖與實際情況的匹配度。每日所進行測量獲取到的數據,均需要進行分類保存,例如將日期、地點作為數據文件的名稱,為后續繪制地形圖提供參考,直至完成所有的數據采集工作;

最后是圖形整飾。為保證繪制地形圖的清晰性與美觀性,工作人員需要在對數據進行校驗與修正后,才能夠展開圖紙整飾工作。通常情況下,整飾的過程需要嚴格遵循由圖內至圖外的原則,并應以先地物后地貌的順序進行地形圖內數據的標注與符號建立。地形圖中所包含的高程、地物等內容,均應依照規定圖示符號進行統一的標注與繪制,隨后對地圖名、測繪日期以及比例尺進行標注,即可完成所有的繪圖工作。

2.4 測繪總結與建議

首先是在此次舉例項目的測繪區域內,未能存在有效的已知坐標點,獲得的測量成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僅適用于當地規劃,因此可選擇使用假定獨立坐標系方法。但這一假定坐標系與省市的實際坐標系未能完整吻合,但其中關鍵的地物位置卻并未發生改變。因此,此種方法可應用于規劃范圍相對較小的區域,整體來看,此類方法大大簡化了測繪過程,并具有科學性與實用性價值;

其次是針對同一類的地物或地貌應該預先進行分組與分類測量,進而避免在內業中出現后續的測繪誤差。針對測量范圍相對較小的區域,則應在對同類地物進行測量后,才能夠對另一類地物進行測量,確保所獲取數據的清晰性與準確性,為后續的地形圖繪制與錯誤糾正提供支持。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農村建設期間,需根據村莊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測繪方法,進而將測繪工作效率予以進一步提升,并可保證測繪的精準性。如此,即可基于高精度的地形圖順利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提供給后續工作規劃與整改工作相應的資料支持,為獲取到相對較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奠定堅實基礎,其同樣是在展開新農村建設工作期間,作為測繪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猜你喜歡
全站儀控制點繪制
Art on coffee cups
基于快牙平臺實現全站儀與計算機的數據通信
放學后
NFFD控制點分布對氣動外形優化的影響
基于風險管理下的項目建設內部控制點思考
基于全站儀二次開發的覆冰厚度測量與實現
相似材料模型中控制點像點坐標定位研究
SDCORS在基礎地理信息控制點補測中的應用
在轉變中繪制新藍圖
論GPSRTK和全站儀在山區地形測量中的配合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