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2024-04-03 05:59郭招麗翟梓銘黃玉赟
中外醫療 2024年1期
關鍵詞:導向量表血糖

郭招麗,翟梓銘,黃玉赟

廈門弘愛醫院內科,福建廈門 361009

2型糖尿?。―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約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主要與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機體難以有效利用胰島素有關,最終導致血糖持續升高[1]。隨著T2DM患者病程的延長,體內持續的高血糖環境能夠進一步引起微血管、大血管、神經等病變,繼而危及腎臟、心臟、眼睛等器官[2]。由于T2DM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無法從根本上治愈,所以僅能夠通過長期控制血糖,緩解病情及預防并發癥,以期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3]。然而,T2DM病程長,加之多數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不足,自我管理意識與遵醫行為較差,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血糖控制效果,增加預后風險[4]。常規T2DM護理活動中,護理人員主要將遵醫囑合理用藥、飲食與運動指導等方面作為服務的重點,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枯燥且單一的護理模式難以激發患者的疾病管理意識,致使護理效果仍有局限性[5]?;谀繕藢虻淖o理措施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通過明確健康行為的目標導向,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協助患者獲取疾病知識技能與康復信心,使其主動轉變不良生活方式,努力達到預設目標,繼而發揮出促進健康的目的[6]。為了完善T2DM患者的護理方案,本研究選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期間廈門弘愛醫院收治的81例T2DM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取本院收治的81例T2DM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41例)與對照組(40例)。研究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38~79歲,平均(55.35±5.78)歲;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8.65~27.56 kg/m2,平均(23.05±1.56)kg/m2;病程2~15年,平均(6.40±2.30)年;教育程度為小學15例,初中13例,高中及以上13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7~78歲,平均(55.30±6.02)歲;BMI 18.63~27.50 kg/m2,平均(23.08±1.49)kg/m2;病程2~16年,平均(6.42±2.19)年;教育程度為小學15例,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11例。兩組以上資料結果(性別、年齡、BMI與病程)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7]對T2DM進行診斷;患者具有良好的讀寫能力與溝通能力;研究方案完全告知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嚴重T2DM并發癥者;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處于妊娠期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遵循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監督與指導;采用口頭宣教與發放健康手冊的方式進行T2DM健康知識指導(包括:飲食、運動、并發癥防控、血糖監測等);患者出院后每2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其疾病控制情況,認真解答疾病疑問。本組干預時間為3個月。

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研究組采取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措施。

(1)護理評估:根據患者的病歷記錄,以及充分的溝通評估其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年齡、病程、教育程度、經濟能力、病史、家族史、家庭與社會角色,以及T2DM知識認知情況與途徑、對T2DM的態度、患病后的適應性與壓力感等。

(2)制訂護理目標: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與其共同制訂階段性護理目標,例如:堅持T2DM飲食結構、堅持運動5 d/周且30 min/次、遵醫囑合理用藥、監測血糖1~3次/周、控制體質量增長≤0.5 kg/周、堅持足部檢查與護理等。制訂護理目標時應注意在保證血糖控制效果的基礎上充分采納患者的建議,共同分析目標達成期間可能產生的問題、遇到的困難與阻礙,提前制訂出解決方案。

(3)執行護理目標:通過同理心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與尊重,之后采用回授式指導模式向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重點強調血糖的可控性,以及控制血糖的必要性。同時,根據患者制訂的護理目標引導其落實相關健康行為。①飲食處方:根據患者的身高、體質量計算BMI,評估當前體形,之后結合其活動情況明確理想體質量所需熱量。根據每日所需總能量從食物交換份表內列出食物名稱、種類、質量與對應的血糖負荷值,結合3大產能營養素、總能量比例,以及患者的飲食喜好制訂飲食處方。②運動處方:根據患者的年齡與興趣制訂適宜的運動處方,每次運動均在飯后1 h開始,運動項目包括:快走、慢跑、騎行等有氧運動,運動頻率為5 d/周,30~60 min/次。注意運動前評估患者的運動禁忌證,肥胖患者可以配合抗阻力運動促進減脂,注意預防低血糖。③個體化用藥指導:向患者強調合理用藥對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堅持遵醫囑長期規律用藥,禁止自行調整用藥劑量或停藥。開放用藥咨詢電話,及時解答患者對于用藥的疑問并進行個體化用藥指導。④加強自我監測:指導患者定期監測血糖值,其中血糖控制平穩的患者每周檢測1~3次空腹血糖,不平穩者檢測空腹血糖5次/周,血糖波動頻繁且伴有低血糖的患者每周監測空腹與餐后血糖7次/周,每2~3個月檢測1次糖化血紅蛋白。⑤足部檢查:每天檢查雙足,特別是足趾間,定期洗腳并用干毛巾擦拭,水溫控制在<37℃,禁止使用熱水袋,注意穿著舒適的鞋襪,穿鞋前檢查鞋內有無異物。將上述健康行為分解成詳細列表,制作成記錄本,患者每日對健康行為執行情況進行記錄。

(4)護理目標反饋:每間隔2周對患者的護理目標達成情況(基數、完成度、效果等)進行評估,對于目標執行良好者予以充分的贊揚與肯定,激發其下一階段護理目標的達成信心與意愿,目標執行不佳者則進行單獨溝通提醒,明確相關影響因素,再次改進與優化護理方案,護理人員及時跟進與指導,并鼓勵家屬協同監督,以便保證目標達成效果。

(5)鞏固護理目標:在執行下一階段的護理目標前將上一階段的內容進行強化與鞏固,促使患者短期健康行為轉變為長期健康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護理人員應充分鼓勵患者表達自身的主觀感受,協助其感知護理目標達成對于不良健康行為的轉變成效,激發內在動力,建立起積極的價值體驗與康復信心。本組干預時間為3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自我管理情況:干預前與干預3個月后,通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 Care Activities, SDSCA)予以評價,量表包括飲食、血糖監測、運動、用藥、足部檢查等方面,量表評分范圍為0~42分,分值高說明自我管理能力強。②自我效能:干預前與干預3個月后,通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予以評價,量表共10個條目,評分范圍為10~40分,分值高說明自我效能感高。③生活質量:干預前與干預3個月后,通過健康調查簡表-36(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進行評價,量表共8個維度,包括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等,評分范圍為0~100分,分值高說明生活質量高。④護理滿意度:自擬《T2DM患者護理服務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量表包括服務態度、人文關懷、護理效果、工作細節4個方面,共計20個條目,評分范圍為0~100分,根據分值將0~<80分計為不滿意,80~<90分計為較為滿意,90~100分計為滿意??倽M意率=滿意率+較為滿意率。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自我管理情況、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評分)以()描述,進行t檢驗;滿意度為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描述,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情況對比

兩組干預前SDSCA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3個月后SDSCA量表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情況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情況比較[(),分]

組別研究組(n=41)對照組(n=40)t值P值干預前18.65±4.50 18.59±3.47 0.067 0.947干預3個月35.00±2.52 30.65±3.54 6.384<0.001

2.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兩組干預前GSES量表、SF-36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研究組干預3個月后GSES量表、SF-36量表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注: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SF-36:健康調查簡表-36。

組別研究組(n=41)對照組(n=40)t值P值干預3個月86.52±4.22 76.56±5.05 9.641<0.001 GSES量表干預前24.35±3.03 24.32±3.05 0.044 0.965干預3個月35.52±2.85 30.80±3.76 6.377<0.001 SF-36量表干預前67.65±4.50 67.47±3.49 0.201 0.841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3 討論

T2DM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具有并發癥多、終身帶病生存等特點,給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目前,合理用藥、科學飲食與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是控制T2DM患者血糖值,緩解病情及預防并發癥的主要手段[8]。然而,一些研究發現多數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較差,加之病程長,難以從不健康生活方式轉向健康生活方式,致使其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9-10]。因此,亟需通過合理的護理模式調動T2DM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自我管理行為,以便為疾病預后與生活質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措施將患者作為服務核心,重點關注其健康行為方式,通過評估患者的個體情況,共同制訂疾病護理目標,可以將威脅健康的問題具象化、簡單化與步驟化,使其樹立正確的疾病觀念,繼而轉變不良行為習慣,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11-12]。有研究指出,T2DM患者自身生理機能減退,易存在消極的身心狀態,繼而降低了健康行為管理的主動性[13]。師煥芳等[14]對70例T2DM患者進行了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目標導向護理措施的觀察組患者SDSCA評分(24.93±5.31)分高于常規護理對照組的(20.67±4.28)分(P<0.05)。本研究結果略高于上述結果,即研究組經過3個月的干預后SDSCA量表分值(35.00±2.5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0.65±3.54)分(P<0.05),考慮與個體差異有關,但與上述研究觀點一致,均發現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情況?;谀繕藢虻淖o理措施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制訂護理目標,引導其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使患者堅持合理的遵醫行為,提高自我管理意識,為防控疾病進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于完成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同時也是從事某種行為并取得預期結果的自我有關能力感覺[15]。本研究顯示,干預3個月后,研究組GSES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梢?,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措施通過制訂個體化、規范化及切實可行的護理目標,利于調動患者的內在潛能與主觀能動性,激發其自我效能感,增強健康信念,繼而積極參與到疾病的控制與管理中。有研究發現,醫學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健康狀況,以及疾病態度均可以影響T2DM患者的生活質量[16-17]。干預3個月后,研究組SF-36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措施可以轉變T2DM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錯誤認知,使其正確看待疾病,并通過積極的自我管理行為改善身體機能,繼而從多個方面保障了整體生活質量。洪珍珍[18]對57例T2DM患者應用了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干預措施,本組干預后取得的護理總滿意率97.87%高于常規護理對照組的76.60%(P<0.05)。本文結果與上述結果相近,護理總滿意率比較中,研究組結果97.56%較對照組80.00%高(P<0.05)。相較于常規護理模式,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措施不僅增強了護患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且利于護理人員動態發現與督導患者的健康威脅行為,提出專業且實用的行為指導建議,進一步保障了護理服務的完善性與延續性,繼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能夠有效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情況與自我效能感,保障其生活質量,且增強了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由于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加之樣本量偏少,所以基于目標導向的護理對于T2DM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仍需要延長時間、增加樣本量進一步論證。

猜你喜歡
導向量表血糖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偏向”不是好導向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犬只導向炮
豬的血糖與健康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