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里灣X1 油藏如何提高采收率

2024-04-04 09:08楊小鵬謝依祎張佳磊佘繼完劉小平李曉強
石油化工應用 2024年1期
關鍵詞:采出程度井網驅油

楊小鵬,謝依祎,張佳磊,佘繼完,劉小平,李曉強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廠,寧夏銀川 750006)

1 油藏地質特征

靖安油田五里灣X1 油藏以巖性油藏為主,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一級構造單元陜北斜坡的中東部,為一平緩的西傾單斜(傾角小于1 度)背景上發育的多組軸向近東西向的鼻狀隆起構造,儲層為湖成三角洲沉積,油藏構造比較平緩,坡降小,鼻隆的起伏形態和傾沒方向與斜坡傾向近于一致,與上傾方向巖性致密帶或泥巖相匹配,形成了良好的圈閉條件,對油氣運移和聚集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X1 油藏儲層巖石顆粒細小,加之成巖后生作用,儲層孔喉細微,物性差,平均孔隙度11%~13%,滲透率(1.0~2.0)×10-3μm2。原始地層壓力低,地飽壓差小,天然能量貧乏,天然裂縫發育,但在地層條件下呈閉合狀態。

2 X1 油藏開發現狀分析

五里灣X1 油藏位于靖安油田,開發層位為三疊系延長組X1 油層,屬典型的“三低”油藏。1997 年開始規模開發,先后經歷了快速建產期、低含水率穩產期、中含水率穩產期、中高含水率遞減期,目前,綜合含水率72.5%,已進入中高含水率開發期,地質儲量采出程度25.4%,可采儲量采出程度100.08%。

目前油井開井331 口,日產液1 159 m3,日產油328 t,含水率70.2%,采出程度25.4%,采油速度0.45%;注水井開井148 口,日注3 348 m3,單井日注23 m3,注采比2.57,注水強度1.56 m3/(m·d)。隨著開發進入中后期,油藏遞減逐步增大,近三年月均遞減5.1 t,月度遞減率1.12%。

自2009 年起,隨著注入強度提升,壓力保持水平持續上升,2017 年壓力保持水平達到125.4%,后期通過合理注水政策調整,壓力逐步下降,目前趨于油藏合理壓力保持水平范圍(90%~110%)。

試驗區一次井網完善后,水驅動用程度43.8%;2011 年加密井投產后,實施補孔、分注、調剖等措施,水驅動用程度由43.8%上升到49.6%,近年來加大水驅治理工作,實施補孔分注、酸化調剖、水驅調剖、微球驅、空泡驅等措施,水驅動用程度由49.6%上升到65.3%。但因儲層物性原因,X121層物性明顯好于X112層,導致注水沿優勢方向突進,吸水下移,吸水厚度變薄,尖峰吸水、指狀吸水及不吸水現象仍然存在。

X1 油藏開發預測最終采收率達到25.00%,自2010年以來,隨著X1 油藏的采出程度越來越高,達到25.33%,遠超過預測最終采收率,采油速度逐年下降,由1.21%下降到0.81%再下降到0.45%。如何提高最終采收率是目前技術攻關的方向。

3 提高采收率技術潛力研究及應用

針對X1 油藏隨著采出程度越來越高,采油速度逐年下降以及因儲層物性原因,導致注水沿優勢方向突進,吸水下移,吸水厚度變薄,尖峰吸水、指狀吸水及不吸水現象仍然存在等問題。從根源著手,實施微球驅、空泡驅等各項措施,開展剖面治理,均勻水驅,控制含水率上升速度[1],最終提高采出程度。

X1 油藏目前綜合含水率72.5%,采出程度25.4%,真正意義上的進入雙高階段,油藏共分為6 個管理單元,每個單元開發現狀及矛盾均有所不同,且地下縫洞內部結構和油水關系復雜,導致提高采收率十分困難;為突破此項瓶頸,探索了適用于該油藏的多種提高采收率技術,截至目前,動態采收率提高2.4%,多項技術已逐步成熟并實現規?;瘧?,注采井網調整技術處于試驗研究階段。

3.1 聚合物驅油技術實施情況

目前X1 油藏除南部及空泡驅,其余部位基本實現全覆蓋,正常注入77 井組(包括北部轉注井、不含柳U1 套破停注)。

扣除措施及北部井,微球見效率86.1%,其中增油型27 口(31.4%),降遞減型47 口(54.7%),無效井12口(13.9%)。

3.2 注氣驅油技術實施情況

A 區15 注63 采:總井數15 口,實際注入14 口,目前按正常參數注入,單井日注液10~12 m3,單井日注氣25~30 m3,氣液比2.5∶1.0~3.0∶0,注采比2.96,累計注入0.269 4 PV,在南部開展微球+純注氣4 井組試驗。

F 區7 注34 采:總井數7 口,實際注入7 口,目前按正常參數注入,單井日注液10 m3,單井日注氣30~35 m3,氣液比3.0∶1.0~3.5∶1.0,注采比2.15,累計注入0.154 9 PV,完成方案設計的38.73%。

自2020 年來泡沫輔助減氧空氣驅突出精細基礎、合理注入參數、驅替規律三項研究,開展差異化調整,著力攻關微球+純注氣、氣驅分注兩項試驗,試驗井組階段遞減由14.8%下降到3.3%,含水率上升率由1.0%下降到-2.1%,動態采收率提高2.8%。

3.3 注采井網調整技術實施情況

在注采系統調整論證的基礎上,確定試驗區原井網角井轉注13 口,將菱形反九點井網調整為五點注水井網、油水井數比由3.0 下降到1.0,井排距(480×165 m)及井網密度(12.6 口/平方千米)保持不變;目前轉注已全部完成。

目前單井日注18 m3,對應油井動態上表現為液量、液面上升、油量上升,已初步有見效特征,月度遞減由0.42 t 下降到-0.30 t,但受轉注井改造參數大影響,個別井含水率上升,月含水率升幅由0.10%上升到0.23%。區域目前開井24 口,其中無效型2 口,占比8.3%,增油型4 口,占比16.7%,降遞減型18 口,占比75.0%,總體見效比例91.7%。

3.4 不穩定注水技術實施情況

針對B 區塊非均質性強、隔夾層發育、穩定注水見效差的情況,試驗性開展強弱交替式周期注水,通過周期的改變注水量和注水壓力,改善滲流能力,提高水驅油效率。目前已實施半周期為15 d 的強弱式交替注水15 井組,根據采出端動態來看效果較好。

3.5 精準堵水技術實施情況

在聚合物驅油的作用下,大部分注水井吸水剖面得到明顯改善,但仍有部分井組因非均質性強導致吸水剖面狀況較差,截至8 月底,X1 油藏共計實施3 口精準堵水調剖。

根據調剖前后定點壓降測試井1 口(AA),從解釋結果看,調驅后優勢通道得到一定封堵,探測半徑由364 m 下降到288 m;根據調剖前后吸水剖面9 口對比井結果來看,水驅動用程度由52.9%上升到61.8%。

4 結論及認識

4.1 聚合物驅油技術

(1)綜合分析,含水率>80%效果最好,見效特征主要表現為液量下降,含水率下降,油量上升;含水率<40%見效比例下降,說明微球驅對高含水率井封堵效果較為明顯。

(2)注入壓力上升>0.8 MPa 效果最好,見效特征主要表現為液量穩定,含水率下降,油量上升;壓力下降,井組液量下降,含水率穩定,效果相對較差。

(3)地層壓力保持水平100%~110%井見效比例高,隨著壓力保持水平上升,措施效果逐漸變差。

(4)對比實施前后,微球驅“控含水、降遞減”效果較為明顯,為中高含水率階段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術手段。

4.2 注氣驅油技術

(1)注入第一階段:整體注入后控制含水率及擴大波及作用明顯,實現凈增油。

(2)注入第二階段:停注氣后發泡不充分、封堵調堵效果變差含水率上升,復注后氣液比優化至1.5 左右含水率得到有效控制。

(3)注入第三階段:藥劑供應不足,發泡性及穩泡能力下降,含水率上升,加藥后氣液比優化至1.8 左右含水率得到一定控制。

(4)注入第四階段:開展大氣液比試驗探索,實施大氣液比(3.0∶1.0)試驗以來,含水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近兩年含水率呈下降態勢,后期調整方向以注氣為主、注液為輔。

4.3 注采井網調整技術

(1)通過將菱形反九點井網調整為五點注水井網、油水井數比由3.0 下降到1.0,對應油井已初步有見效特征,月度遞減由0.42 t 下降到-0.30 t。

(2)總體吸水形體以上翹型為主(8 口),但吸水指數第一段K 值較大(70.4),從3 口可對比井吸水指數來看,通過注水調整,吸水指數逐步變小,趨于合理。

4.4 不穩定注水技術

針對B 區塊非均質性強、隔夾層發育、穩定注水見效差的情況,試驗性開展強弱交替式周期注水,通過周期的改變注水量和注水壓力,改善滲流能力,提高水驅油效率。

4.5 精準堵水技術

(1)在聚合物驅油的作用下,大部分注水井吸水剖面得到明顯改善。

(2)調驅后優勢通道得到一定封堵,水驅動用程度提高。

猜你喜歡
采出程度井網驅油
延長油田南部長8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實驗
注氣驅油技術發展應用及海上油田啟示
采出程度對內源微生物驅油效果的影響研究
超低滲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網設計優化研究
聚合物驅油田交替注聚參數優化研究
各向異性油藏菱形反九點井網合理井排距研究
CO2驅油與埋存對低碳經濟的意義
二氧化碳驅油注入方式優選實驗
聚合物驅油采出液化學破乳技術研究
G9區塊井網優化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