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2024-04-06 06:19蔣祥熙袁登銀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特色理論

蔣祥熙 袁登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的成就,概括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其中“十個明確”重點突出,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之路的理論基石;“十四個堅持”為我們穩步前行,扎實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方法論指導;“十三個方面的成就”梳理了十八以來的成果,向世人莊重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可行。

一、主要創立者

在十九大召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王曉暉表示:“實際上用黨的領袖來命名理論或者指導思想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個通行做法,比如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比如我們國家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實際上在西方思想理論界用主要創立者的名字來命名某種理論也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睂O賀、李寧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新飛躍的邏輯向度》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新飛躍,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堅定的理論自信。[2]我們認可“全黨智慧孕育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科學論斷,但它的主要創立者是習近平同志,他為這個理論的創立做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重大作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程度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這一理論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而且也體現了我們黨在理論上的成熟和自信,守正和創新。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

(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線圖”

在《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總結,與十九大報告相比“十個明確”既是對黨的理論的繼承,又是對黨的理論的創新。既與中華傳統文化“揚棄”所契合,又拓展了新時代我們黨理論創新的視野和空間,對于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路線方向。

(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法論”

如果說“十個明確”解決了認識論的問題,深刻詮釋了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在全黨思想方面進一步統一,形成高度共識,那么“十四個堅持”則為解決實踐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提供了方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做主”無不體現“合和共生、天下大同”的中華傳統理念,與西方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中國正在用一種與“華盛頓”為首的西方國家所不同的方式,影響世界,改變世界,其中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與現實的“中國方案”。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試金石”

“十三個方面的成就”既有實踐方面,也有理論方面,涵蓋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層面,涉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內容極為豐富,從實踐層面驗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穩步實現,在理論思想方面進一步提升了新思想在全球的影響力,讓西方民眾更多感受到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通過不斷交融,提升我國被世界感知的能力。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歸納

通過認真學習中央黨校陳曙光教授課題,結合自身理解進行歸納總結,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共十項內容。

(一)基礎層面

一是政治保證?;卮痤I導力量的問題,明確了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自然而然,要求我們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二是核心主題,回答舉旗定向,總體而言可以概括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卮鹆朔较?、道路、目標的問題。三是思想精髓?;卮鹗澜缬^,方法論的問題。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用“六個堅持”進行概括。

(二)主體層面

一是戰略安排?;卮鹪趺醋叩膯栴}。主要是分兩步走,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是“五位一體”回答“總體布局”的問題。三是“四個全面”回答“戰略布局”的問題。

(三)支撐層面

戰略支撐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安全戰略,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二是強軍戰略,堅持習近平強軍思想“十一個關于”;三是統一戰略,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要回答好祖國統一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不可避免的問題。四是外交戰略,要求我們要堅持習近平外交思想。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理論飛躍不是理論本身的要求,而是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實踐推動了理論的飛躍。也就是說,只有當歷史方位、使命任務、社會主要矛盾發生重大變化,整個時代背景不同了,理論創新的空間才會打開,才有可能提出一整套原創性的思想觀點,建構面貌一新的理論體系。一是歷史方位發生變化,2017 年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用“五個定位”加以描述,明確了中國進入了與以往“改革開放新時期”所不同的新時代。時代的不同意味著課題的不同,意味著深刻回答時代課題理論的創新;二是使命任務有所轉變,“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進入新時代,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使命任務的轉變意味著新的實踐的產生,也意味著需要理論創新和飛躍,提供適應新實踐要求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需要我們走出一條與之相應的道路,新發展理念、雙循環戰略,高質量發展接連成為當下的重點。三是主要矛盾的轉變,改革發展至今,我國綜合國力位居全球第二,社會生產力得以大幅提升,仍用“落后生產力表述”,明顯與事實不符,也不符合新的實踐發展的要求。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也不再僅僅滿足于“物質文化需要”,由此黨的十九大實事求是,作出新的判斷,無疑對我國發展具有更加現實的意義。

五、新飛躍的現實意義

中國仁人志士通過學習沙皇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然而馬克思生活在十九世紀,不可能預測到21 實世紀的中美博弈,給我們貼合中國國情的理論指導。楊偲勱在《準確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溯源》中指出任何偉大的思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必然是時代發展的產物。[3]

而通過黨史學習我們也不難發現,在黨的每一個關鍵時期,都會有一個領導核心,都會形成一系列的指導思想來引領我們向前發展。要求我們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上要絕對忠誠,在思想上要篤定堅定、在情懷上要親民為民、在行動上要擔當作為。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跟黨走,在《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中,有這么一段采訪,記者問鄧小平,兩萬五千里長征那么困難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鄧小平同志的回答很簡單就是跟著走,有的同志為了不讓自己掉隊,把馬尾巴拴在自己的腰上跟著走?;卮鸬碾m然很簡單,但是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很難做到的。

六、結論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踐邏輯為指導,立足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現實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價值導向,建構了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路徑的美好生活藍圖。[4]對當代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李忠鵬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實踐向度》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科學社會主義踐行新路徑,[5]中國正在以自身獨特的魅力,吸引世界的感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行動指南,也必將引領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續寫輝煌。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特色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特色種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論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中醫的特色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