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人民群眾觀及其時代價值

2024-04-06 06:19包格根其爾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群眾時代發展

包格根其爾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都有注重人民、愛護人民、關心人民的優良傳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一系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論,形成了系統的新時代人民群眾觀。梳理研究新時代人民群眾觀的理論來源、主要內容與時代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時代人民群眾觀形成的理論來源

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創建了唯物歷史觀和人民群眾觀。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馬克思恩格斯全面闡述了唯物史觀的核心觀念,并由此提出解放人類的理論。這項理論將人類的解放與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論證了人類解放之路如何可能、如何進行。在《共產黨宣言》一書中,馬克思恩格斯整理了過去的人類解放經驗,明確了解放人類的基本含義,認為只有在以個人自由發展為基準的社會生活中,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列寧強調,“勞動群眾擁護我們,我們的力量就在此,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不可戰勝的根源就在這里”[1]。我們黨源于人民,發展壯大于人民,在人民群眾中持續成長,人民是我們黨最強大的支持,最堅定的依靠。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學說,第一次系統的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思想,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進行了探索,指出了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產生一切社會活動和決定事物發展的基本存在形式。在新的歷史階段,人民群眾觀的塑造與進步深受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啟迪和作用。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我們黨帶領人民面對艱難與挑戰,毫不動搖,銳意進取,成功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險與挑戰。我們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建立了全面小康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成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逐漸增強和充實,并得到了有效保護。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才是有意義的進步;只有依賴人民的發展,才有無窮的動力。

二、新時代人民群眾觀的主要內容

習近平指出,“一路走來,我們深深依賴于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依舊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績”,在前進的路上,我們必然會遭遇各種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狂風巨浪。然而,無論環境多么困難,我們都必須更嚴密的與人民群眾一起,聚集眾多人民力量推動事業不斷發展。人民始終是我們黨最強大的支持,也是我們前行的巨大動力。

(一)尊重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人民是歷史主體。堅守對人民作為歷史主角的信念是我們的不變準則。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構成了歷史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主推力量,保障人民的主觀能動性,充足發揮人民的積極性,成為了我們黨贏得勝利的堅實后盾。我們始終應該把人民放在最優先的位置,讓民眾的想法、群眾路線深深植入全黨干部的思想中,在每一名黨員的行動中實現落地。人民是權力主體。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全國和地方代表大會都由選舉方式決定,他們對人民負責,并受到人民的監督。我們拓展社會主義民主的目標是反映人民的心聲,確保人民的權利,激勵人民的創新能力,并且通過形成規章制度使人民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堅定的決心和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約束和監督,堅持通過體制機制管理權力、事務和人的原則,倡導民眾對權力的監督,并保證權力在公開和透明的環境中運用。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們黨堅持權力源自人民,必然用于人民的執政理念,將人民群眾所想、所需與各項工作緊密相連,將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落腳于為人民辦實事、解難題。

(二)黨的奮斗目標是為了實現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習近平為領導核心,積極調整以適應社會進步的需求和人民對更高生活質量的新期待。站在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的立場,深入研究并科學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特征,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進的號召。國家的繁榮昌盛和全民族的復蘇都是為了更好地符合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人們的生活無憂無慮[2]。習近平的人民理念始終堅守這份信念和使命,將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與政府的奮斗目標和根本任務,在全力服務人民的同時,激發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精神和創新思維。中國共產黨對以人民為本的真誠承諾,就是切實改善人民的生活,實現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習近平新時代人民觀追求的價值和最終目標是全力通過為人民大眾提供服務,不斷地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這樣,人民才能感受到逐漸增多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這是為了保證人民可以在安定的環境中自由發展,同時也有助于社會的穩定進步和國家的長期繁榮。

(三)自覺拜人民為師

習近平提出,“面對廣大的人民群眾,我們應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3]。教師的職能在于傳遞知識、教授技藝,解答疑惑。將人民比作老師,寥寥數語便深刻表達出人民群眾中包含的無窮智慧和無窮力量。在進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要積極主動,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與群眾共商國是,汲取“人民教師”的智慧和力量,重視人民,不能自大自滿,以自我為中心。人民是最好的老師,基層是最大的課堂。擔任總書記后,習近平走遍祖國大江南北,深入群眾生活,和群眾打成一片,主動到廠礦車間、田間地頭聽群眾原汁原味的好聲音。特別是當前,我國已邁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必須下更大的功夫來推動創新發展,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要真正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更要積極帶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配合,深入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只有接地氣才能有底氣。

三、新時代人民群眾觀的時代價值

(一)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觀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的國情結合,形成了新時代的人民群眾觀。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結了新時代的出發點,以人民的基本權益為重心,進一步豐富和擴展了人民群眾觀。自步入新時代,不論是全球狀況,還是國內、黨的現狀,都經歷了空前的變革,黨內也面對著“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風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4]等挑戰。為了提高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習近平強調黨員干部要落實群眾路線,加強黨群以及干群之間的深厚關系。他強調黨員干部不僅要在思想上建立群眾觀念,更應通過實際行動貫徹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只有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以人民為重,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人民才會更加支持和擁戴黨,黨的執政基礎才能更加堅實。顯然,在習近平的國家治理大計中,深深體現的是他真誠的民本理念。

(二)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在新時代,人民群眾觀不只是社會主義建設價值和方針的體現,更是持續進步的理論支撐與實踐途徑。中國夢其實是人民的夢,因此我們應特別注重以人民為中心。新時代為我們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新的起跑線,所以我們務必要與人民為鄰,保持與人民的緊密聯系,積極傾聽他們的建議,匯聚全民的力量,共同打造中國夢。在進入新時代后,我國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轉變。習近平對新時代人民觀的闡釋為我們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問題提供了精確的理論指導,這代表了新的發展思維和新的發展策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發展中,我們需要把推動人全面的自由發展和全民的共同富裕視為重要目標,不斷了解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真實需求,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新精神和主體地位,推動社會向著更加平衡和全面的方向發展。

猜你喜歡
群眾時代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多讓群眾咧嘴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