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下高校團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思考

2024-04-06 06:19魯漢杰張瑜宋建武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愛國愛國主義大學生

魯漢杰 張瑜 宋建武

一、高校團委開展愛國主義的現實意義

(一)充分理解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選擇的必然要求

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中國共產黨從全國一大的50 多名黨員,在當時人數少、力量小、實力弱的情況下為什么能夠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正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團結帶領各族人民浴血奮戰,進行了廣泛的社會革命,為當時苦難的人民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所以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此,高校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可以使廣大團員青年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進而擁護黨的領導,堅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

(二)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現實需要

黨的十八以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國際上的話語權也逐漸的提升,中國理論和中國智慧正在不斷地影響著世界其他國家。但是,這引起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警惕,他們一方面不斷地通過網絡進行文化滲透,加大對我國的意識形態的斗爭,企圖消磨當代大學生對于國家的認同感。另一方面西方國家開始施加各種限制,強化高科技技術的封鎖,試圖遏制中國科技的發展。如何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正確方向,破除迷思,應對當下的風險挑戰,是當下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只有堅持正確理論,把握發展規律、運用科學的方法論和世界觀,才能不斷克服困難,開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高校團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敗的關鍵,是通往強國夢的唯一路徑。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客觀需要

當代大學生是生活在新時代的年輕人,他們朝氣蓬勃,富有活力,思想開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這些特征也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對于很多外來錯誤觀念抵抗力不強,斗爭精神不足,斗爭本領不強,他們極其容易被西方的價值觀所侵蝕。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還沒有完全達到客觀需要。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擔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歷史使命,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青年一代的價值觀嚴重影響著祖國未來的發展,如何使青年一代正確認識愛國主義教育,與人民同行,與國家同向,與時代同進步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3]高校團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客觀需要,它有助于青年一代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正確關系,正確認識愛國主義、踐行愛國主義,將自身的奮斗與國家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相結合,自覺地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

二、高校團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愛國主義教育手段和形式不足

我國目前的愛國主義教育主要集中于學校,主要是通過課堂的灌輸教育給學生傳達愛國主義觀念,期望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雖然很多高校也進行了很多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比如在特定的愛國主義紀念日進行儀式活動,在活動上進行升國旗,奏唱國歌等愛國教育,但是明顯效果不佳,很多學生沒有真正深入了解這些儀式背后的意義,而是簡單地認為這是學校在應付工作進行的作秀,因此在情感上和行動上存在抵觸情緒。[4]

這些現象的產生主要是由于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手段和形式簡單空洞,愛國主義教育沒有落到具體的實處,平時的教育過程只是簡單地說教,尤其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往往都是宣傳英雄人物的具體事跡,沒有將愛國主義與愛家庭、愛班級、愛學校、愛社會等這些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進行有機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很多情況下脫離了生活實際,使學生覺得愛國主義是很難完成的事情。這也導致了當代大學生認為愛國主義是優秀的人才能做的事情,普通人沒有必要進行愛國行動,使愛國主義教育難以植根于學生的內心深處,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

(二)愛國主義教育環境日趨復雜

黨的十八大以后,世界局勢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大了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斗爭,他們借助自身的經濟優勢,不斷地向我國輸出西方的價值觀,來不停的影響著我國青年一代,企圖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這也導致了很多抵抗力不強的大學生對于西方的文化趨之若鶩,認為西方的民主、西方的價值觀遠遠優勝于中國,造成很多大學生對于祖國的安全意識喪失殆盡,不知不覺地被境外勢力所利用,充當西方價值觀的宣傳員和傳播員。[5]殊不知,這些西方的價值觀也有著腐朽和落后的一面,西方的經濟發達是建立在殖民掠奪的基礎上,而當代大學生對祖國的歷史文化、經濟成就缺乏足夠的認識,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同時,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抖音、快手等平臺的迅速興起,使人人都成了自媒體人,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聲?,F代化信息傳媒技術雖給當代大學生更多的信息獲取的選擇,但是它也為西方國家文化和價值的輸入提供了載體,導致了網絡聲音的魚龍混雜。尤其一些不良媒體為了提高關注度與流量,往往刻意歪曲客觀事實,借助一些個別的社會現象抨擊政府、散播一些煽動性的、偏激性地言論來誤導大學生,導致很多學生的價值觀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形成了錯誤的愛國觀念。如此復雜的愛國主義教育環境使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給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造成嚴重的影響。

(三)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不完善

學校是我國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場所,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載體。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目前我國的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家長和學生更多關注個人的成績,因此,中小學校更多的關注自身的升學率,高校更多的是培養專業技術性人才。這些培養目標的偏差也導致了愛國主義教育成為了第二課堂教育,很多學校將愛國主義教育當作學生的課外活動,嚴重影響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的學?;径际菍蹏髁x教育放在公共課程進行課堂講授,沒有單獨的設置愛國主義教育課程。[6]并且,很多教師在談到愛國主義教育時更加關注的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沒有深入地解釋這些文化背后包含的家國情懷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使學生能夠置身于情景之中來領略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跡。

此外,目前我國的學校也沒有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重點工作來進行落實,在人才培養的指標體系上也沒有明確的要求。尤其在教師體系的培訓上,更多的是關注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對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重視程度遠遠不足。這導致了教師在愛國主義教育時專業水平和能力不強,對愛國主義教育與專業知識結合上研究欠缺,愛國主義教育質量無法保障。

三、高校團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

(一)著力打造新媒體陣地,創新學習形式

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是發揮政治思想核心引領作用的重要渠道,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并非一蹴而就,新時代新征程要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發揮高校共青團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主力軍作用,找準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青年在網上,我們就在網上,著力打造新媒體陣地,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力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實效顯著。[7]依托團組織“三會兩制一課”制度機制和“青年大學習”主題團課,通過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學習動員,經常性地舉辦愛國教育主題團日活動,結合身邊小事、時事熱點用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內容有機地融入團日活動之中,幫助大學生在梳理歷史發展脈絡的同時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去和未來,在生動鮮活的歷史篇章里深刻感受新中國所取得的不凡成就,并結合自身實際,從中汲取個人發展的巨大動力和奮發向上的力量。如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等融媒體平臺在“學雷鋒紀念日”“五四青年節”“國家安全教育日”“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通過線上展播+ 線下展覽、拍攝愛國教育主題微視頻、投稿“我身邊的愛國小事”等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凝聚共識、強化責任,使之常態化、高效化。此外,堅持把愛國教育融入學生日常,以新媒體陣地為載體,圍繞學生管理“常規管理、安全穩定、就業工作、特色亮點”的四個關鍵環節,以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常態化,確保愛國主義教育出成效。立足日常管理,突出以價值觀教育武裝人;以安全穩定為標準,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引領人;以就業服務為抓手,突出愛國實踐教育塑造人;以特色亮點為目標,突出歷史文化教育鼓舞人。

(二)緊密結合三支隊伍,抓好分層分類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把團員青年作為重要群體,狠抓青年隊伍建設是持續激發共青團活力和戰斗力的必要手段,要始終把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著力點,充分發揮組織動員優勢,抓好基層團支部、學生會隊伍、研究生會隊伍,激發青年大學生隊伍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高校共青團要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愛黨愛國教育,積極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要做到愛國教育深入人心,就要幫助青年學生把對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學習落到實處,通過有目的、系統的學習與培訓,不斷強化當代大學生政治思想與個人情感方面的認同。共青團自成立百年來,始終把為黨和人民奮斗作為初心使命,為黨的建設輸送新生血液,為黨的發展履職盡責。[8]共青團要在新的時代新的征程中,繼續以“引領凝聚學生、組織動員學生、聯系服務學生”為工作宗旨,圍繞學生成長成才過程,深入融合愛國主義教育,提升愛國主義教育的高度和力度。一是強化團干、學生會、研究生會隊伍的引領作用,著重以各班級團支部為基本單元,把愛國教育專題學習作為常規活動,同時深入基層團組織開展互動式的宣講宣傳活動,引導青年學生轉變角色身份,講活黨的奮斗史,講透新中國的發展史,用“青春的火炬”點燃廣大青年的愛國教育熱情,激發廣大團員青年強烈的愛國情感,使廣大團員青年從思想上、行動上忠于祖國,奮發作為。二是充分發揮團干、學生會、研究生會的表率作用,深入挖掘宣傳“三支隊伍”中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先進典型,選樹青年典型,加強同輩對廣大青年的引領,讓青年的力量影響青年,以此帶動更多的團員青年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向榜樣靠近、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在實踐育人、感悟愛國情懷、匯聚磅礴力量等方面發揮作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三)推進建設第二課堂,強化育人效果

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把青年學子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校黨委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安排部署上來,加強第二課堂教育,全方位打造“五個陣地”。以班級為基本單元,以課堂、寢室、實驗室、運動場、新媒體五大陣地為載體,積極推進“愛國教育+網格化”管理模式,加強青年學生理論學習陣地建設,充分發揮“五四紅旗團支部”“文明班級”“文明寢室”等陣地的育人作用。以提高學習熱度為重點,營造全方位、廣覆蓋、高頻次的學習氛圍。同時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加強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把握新生入學、升學畢業等多個關鍵節點,從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學習、課外實踐、道德修養等多個指標對學生進行考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愛國主義實踐活動。

猜你喜歡
愛國愛國主義大學生
愛國擁軍矢志不渝 扶危濟困不遺余力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愛國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愛國主義教育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愛國主義教育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