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北京上海都沒有的奶茶品牌,是行業第二?

2024-04-06 11:42胡曉琪黃茜琳
商界評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蜜雪冰城加盟商

胡曉琪 黃茜琳

剛過去的2023年里,茶飲品牌們的“萬店”口號喊得一個賽一個響。但沒想到,半路殺出的古茗,已經悄悄跑進了后半程。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古茗坐擁9 001家門店,光是去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就超越了2022年一整年。據灼識咨詢數據,按門店數和GMV(商品交易總額)算,古茗已經成為2023年中國第二大現制茶飲品牌,約等于1/4個蜜雪冰城。

而僅在2年前,古茗還只有6 000多家門店,與茶百道、書亦燒仙草水平相近。但到了2023年,古茗猛增了新近3 000家門店,總數一下子比茶百道、書亦燒仙草高出一兩千家。

盈利能力上,古茗比起“雪王”也是不遑多讓。2023年前9個月營收55.7億元,凈賺10個億,18%的凈利率,比雪王還多了2個點。古茗特地在招股書里將它的二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占比大寫加粗,似乎鉚足了勁想要證明自己才是那個“下沉之王”。

但令人頗為費解的是,比起反攻陸家嘴的“蜜雪冰城甜蜜蜜”,古茗是那個許多精致白領們聞所未聞的奶茶店:在北京、上海沒有一家門店,甚至整個黃河以北區域都鮮有涉足。

這樣一個五環外的小角色,怎么就突然變成了行業第二?

古茗的財富密碼

和茶百道、蜜雪冰城一樣,古茗也是靠著加盟商兄弟開疆拓土的,它的直營門店僅6家,加盟店占比高達99%。

據招股書顯示,古茗超80%的營收都源自向加盟商兜售原材料和設備,比如新鮮水果、果汁、制冰機。但不同于蜜雪冰城的大包大攬、茶百道的倒手賺差價,古茗綜合了二者的優勢,走出了一條新路子:既想賺足差價,也想試著自己種檸檬。

2022年,古茗采購了超30種、81 600噸新鮮水果。在它的銷售成本里,光是從上游供應商采購的成本就占了近95%(茶百道同期該項成本占比為94%)。

盡管采購規模不小,但倒賣原材料的成本優勢自然無法與蜜雪冰城相提并論。據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賣給加盟商的原材料(如檸檬)里有60%都是自產,2022年的采購成本較同行業平均低約20%、10%。

不過,古茗也沒打算徹底在上游躺平。2016年,其開始在云南種植檸檬,隨著不斷擴建,目前已經是國內種植香水檸檬面積最大的品牌。

成本優勢并不突出,古茗卻能做到更高的凈利率—因為賣得足夠貴。

古茗身處10~18元的價格帶,有著更高的毛利空間,不必在上游死摳成本也能賺更多。拿2023年來說,古茗要做到單店年流水250萬元,只需每天賣出370杯;而蜜雪冰城要做到這個數,需要賣1 070杯。

結果就是,在前期開店成本和閉店率上,古茗介于茶百道和蜜雪冰城之間。它的加盟商在2023年能做到單店經營利潤37.6萬元。

拋開價格帶選得好,古茗能賺大錢,更離不開消費者和加盟商的自覺“充值”。

一方面,古茗吸引消費者的手段可謂簡單且直接:瘋狂上新,給你一個到店的理由。

2023年前9個月,蜜雪冰城月均上新也就上了5.2款,而古茗月均上新11.8款,堪稱“卷王”。古茗瘋狂的上新速度其實不難理解,它的門店密集分布策略,注定了它的消費群體相對固定,熟客生意模式下,要想增加營收,就只能靠上新來提升復購。

但古茗并非是真的用新品去賭一個勝率,而是直接拿高線城市驗證過的新品稍作修改,就送到縣城的各大門店,主打一個時間差。

這種做法像極了快時尚:我只要能快速復制就行。

另一方面,以最快速度把新品鋪到門店里,讓加盟商吃到這波熱度紅利。

2012年,雪王門店數破千,開始琢磨自建原料工廠,2年后著手做物流配送。這時的古茗還沒開始賺錢,但創始人王云安就自掏腰包買了一輛貨車,送貨上門,讓加盟商只用把心思放在開店上。

時至今日,古茗已經建立了3個果汁和茶葉加工廠、21個可冷藏鮮果倉庫以及327輛配送車。一顆楊梅從云南到成為門店出品的芝士楊梅,不超過7天;更耐儲存的香水檸檬,從采摘到制成飲品,也會控制在16天以內。

率先做起了送貨上門的古茗,不僅讓加盟商輕松了,也為它日后的門店擴張埋下了伏筆。

向便利店學開店

盡管在五環內是無人在意的小透明,但古茗卻活成了浙江人民心里的白月光。

在古茗的門店分布地圖上,能夠看到其門店密集分布于東南區域,以其大本營浙江省為圓心,逐步擴散至福建、廣東、江西、江蘇、安徽等多個省份。

不同于其他品牌遍地開花、多點布局的門店策略,古茗的打法是:先吃透一個區域市場,再以“傳幫帶”的方式各個擊破。

古茗內部有一個說法,即在單一省份的門店超過500家,表示該地區具備了凸顯規模效應的基礎,稱之為“關鍵規?!?。目前,古茗已在8個省份建立起了超過關鍵規模的門店網絡,這8個省份也撐起了古茗2023年GMV(總銷售額)的87%。

古茗的這種密集開店策略,像極了便利店。

事實上,做大眾生意的平價奶茶店和便利店面向的是同一類消費群體。奶茶也是一種即時性消費,門店就決定了品牌的生死。

以如今通過一己之力撐起了全日本6%零售額的7-11為例,它的地毯式開店策略被無數零售商奉為圣經。事后來看,便利店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有3個:

1. 小范圍的密集開店,等同于用燈箱招牌給消費者強勢洗腦,提升品牌效應的同時,也可避免被其他品牌搶生意。

2. 店與店的距離更短,配送效率更高,節約了物流和人工成本。

3. 加盟商省事,還能賺更多。鼓勵同一個加盟商“承包”一個核心地段,短距離內開多家門店,可從店長退居幕后做管理。

古茗在選址上看重區域密度的邏輯也是類似。門店越集中,越能夠聚攏流量—視線范圍內,能看到的奶茶店門頭最好都是同一個名字。古茗說自己要成為當地的路燈,就是把這種門店即品牌的策略運用到極致的案例。

與此同時,這種密集開店策略還使得古茗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供應鏈配送效率。

以浙江為例,古茗在杭州、寧波、臺州、湖州4個城市設有倉庫,92%的古茗門店都分布在倉庫的150公里范圍內,基本能做到一天一配。

得益于密集分布的門店網絡,古茗的配送成本其實并不高。據招股書披露,古茗的到店平均配送成本僅占總銷售額的0.9%(同行基本都在2%的水平)。

有了浙江經驗在前,古茗對自己這套“先建倉后開店、挨個吃透區域市場”的策略寄予了厚望。幾年前王云安有過這樣的判斷:下沉市場至少還容得下20個古茗。

“地頭蛇”的天花板

2023年初,古茗的最新計劃表上寫著“新增3 000+門店,總數破萬家”,并將區域市場的重點放在了山東、廣西、貴州、安徽。

但到了2023年底,古茗的萬店計劃停留在了9 001家。在它壯志未酬的那些區域,盤踞著強大的對手:

古茗在山東濟南和青島分別建了倉,對應的是1 000家門店的規模,而至今門店數仍不過300家。在山東,蜜雪冰城就有2 000多家,還有1 200多家阿水大杯茶和1 000多家滬上阿姨。

今時不同往日。在古茗快速起勢的那幾年,奶茶市場尚屬藍?!膊?、奈雪初露頭角;草根出身的雪王帶著厚重的小鎮氣息,“蜜雪冰城甜蜜蜜”也尚未風靡全國。而彼時的古茗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生于浙江,這里遍地都是膽大心細的小老板;在人均消費能力上,浙江人民也是走在前列。

到了今天,古茗要想在其他早已紅海的區域市場,復制它的“浙江經驗”,可謂困難重重。

參考便利店的發展路徑,在近20年的發展后,盡管如今便利店仍以年均雙位數的速度高速發展,但“一超多強”的行業格局已相對穩固。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2022年中國前十大便利店品牌里,門店數量過萬家的只有美宜佳和易捷、昆侖好客這兩個加油站限定款,余下的存量市場里,日系便利店和區域“地頭蛇”各自占山為王。

例如新晉便利店一哥的美宜佳,在全國坐擁3萬多家門店,其中超半數都分布于廣東省內;第6名的湖南芙蓉興盛和第7名的成都紅旗,以及第9名的浙江十足,大多數門店都位于省內。

便利店品牌們割據一方,易守難攻。奶茶品牌們的競爭也是類似。且不論區域奶茶品牌們風風火火,西南有茶百道、書亦燒仙草,還有新勢力虎視眈眈。更可怕的是,古茗舉目四望,雪王所到之處,幾乎寸草不生:僅過去一年里,雪王門店數就從26 725家躍升至36 153家。以極致性價比為矛,雪王的增長似乎看不到盡頭。

另外,奶茶市場早已變了天,“卷”成了新常態。

混戰中端價格帶的奶茶品牌們正面臨著“品牌力不敵喜茶,性價比不敵雪王”的尷尬。許多奶茶品牌慘被大浪淘沙,存量市場里的爭奪愈發激烈。

為了爭搶加盟商和點位,從“帶店加盟”到“定向點位加盟”,就連加盟方式都迭代了好幾個版本。

不只是入駐陸家嘴、挺進東南亞,“下沉之王”蜜雪冰城還想要更多。2022年6月,蜜雪冰城正式開放鄉鎮加盟,而它的招股書里直接給出了一組極具想象力的數字: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茶飲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的732億元,增至2028年的2 73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4.6%。

如果雪王夢想成真,那么未來的下沉市場的確能容得下20個古茗。蛋糕是變大了,但留給古茗的又能剩下多少呢?

猜你喜歡
蜜雪冰城加盟商
汪潔:一定要去一線關注加盟商的需求
汪潔:一定要去一線關注加盟商的需求
LAND OF MILK TEA AND HONEY
冰城“方艙”開建!
如何開一家蜜雪冰城店?
No.1 “血洗”B站的蜜雪冰城BGM
盟主背后的貓膩,加盟商可得小心
攻戰誠邀加盟品上照明特約加盟商2016
第61名“同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