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研究進展 *

2024-04-07 13:50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乳痛膻中周期性

申 斌 于 川

(1.北京市平谷區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北京 101200;2.北京市平谷區中醫醫院針灸科,北京 101200)

70%的女性會經歷乳痛[1]。乳痛是乳腺門診患者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2]。乳痛癥是指來自乳腺實質的疼痛[3],根據是否和月經周期相關,分為周期性乳痛癥和非周期性乳痛癥;其中周期性乳痛癥約占2/3,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4,5]。大多數患者乳痛的疼痛程度可能與慢性癌癥疼痛程度相似,略低于類風濕關節炎的疼痛程度[6],影響其工作、學習及社交活動。

此病歸屬于中醫學“經行乳房脹痛”范疇。針灸治療乳痛既有特色優勢,也有不足之處。為探索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的方案,本文對針刺治療該病的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并提出“調周舒筋”針刺法的治療思路。

1 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研究進展

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主要有常規針刺、電熱針等方法。在取穴方面,李新光等[7]根據辨證施治,針刺治療乳痛癥52例;肝郁氣滯證采用內關、中脘、太沖、足臨泣、乳根等穴,氣滯血瘀證采用章門、期門、乳根、太沖、內關穴,氣血兩虧證采用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乳根、肓門、百會穴;結果痊愈32 例,有效8例,顯效11例,無效1例。孫慕艷[8]采用前瞻隨機對照試驗方法,觀察46例周期性乳腺痛患者,針刺組取乳根、屋翳、期門、足三里、膻中穴,假針刺組取乳根、屋翳、期門、足三里、膻中等穴位向右側旁開1寸處。該研究于患者經前1 周開始治療,隔日1 次,1 個月經周期治療3次,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共9次;發現針刺可能減輕周期性乳腺痛,但效果不優于假針刺,可能是樣本量太小之故。張學成[9]觀察50例針刺緩解中重度周期性乳腺痛的療效和安全性,針刺組選穴膻中、乳根、屋翳、期門、足三里、三陰交,給予常規針刺;對照組則選擇針刺組穴位的旁開非穴點,微針淺刺不得氣。治療期共3個月經周期,隨訪期共6個月經周期。研究發現與模擬針刺相比,針刺在治療期間可以減輕中重度乳腺痛患者疼痛,特別是黃體后期的疼痛;但停止治療后,針刺組遠期療效并不優于模擬針刺組,緩解疼痛的效果可能無法維持至3個月及更長時間。趙瑋璇[10]對比交會穴處方組和常規取穴處方組治療乳痛癥的效果差異。常規取穴處方組為膻中、屋翳、乳根、豐隆、足三里、內關、太沖,得氣后留針30 min;交會穴處方組在常規取穴處方組基礎上,按患者疼痛的部位加用不同的交會穴,并采用龍虎交戰針刺法。結果表明龍虎交戰法針刺交會穴對改善乳痛癥有較佳的療效,同時對兩脅脹滿、納呆腹脹的伴隨癥狀也有良性的調節作用。在針刺方法方面,王子彥[11]觀察電熱針治療乳痛癥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針刺組取阿是穴或陽性反應點,及膻中、期門、腹結、足三里、神門、間使、太沖、豐隆等穴;電熱針組選穴同針刺組,加以電熱刺激。每周治療2~3 次,共16 次,8 周內完成治療。結果表明,電熱針治療乳痛癥的短期緩解疼痛、改善患者因疼痛產生的不良情緒效果較普通針刺更佳;但長期效果與普通針刺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李昂等[12]觀察國家級名老中醫殷克敬教授運用“通調針法”治療乳痛癥的臨床效果,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口服逍遙丸,每次8丸,每日3次;觀察組采用通調針法治療,每日1次,兩組均為4個療程。結果表明,第1、4次療程結束后,兩組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和Cardiff乳房疼痛量表指數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降低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另外,觀察組治愈率、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從上述有關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的研究中,可發現存在如下問題:(1)診斷時部分研究對于乳痛癥未分周期性和非周期性。(2)研究質量普遍較低,或未說明具體隨機方法,或未提及盲法,或缺乏對照比較,或對照組設置不合理,如設置為常規針刺方法或中成藥物。(3)觀察指標多為VAS評分、McGill疼痛問卷等主觀評分,缺乏客觀指標。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仍需要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并通過觀察經前乳腺腺體厚度、筋膜壓力等客觀指標,來證實針刺效果,為臨床提供可靠的指導證據。

2 調周舒筋針刺法論治周期性乳痛癥思路探討

2.1 以調周為原則指導穴位處方周期性乳痛癥與激素水平的變化、生活習慣、精神壓力及其他因素有關。乳腺組織變化與月經周期相關,乳房形態隨著月經周期激素水平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月經與乳腺在生理、病理方面具有內在聯系和共同的激素依賴[13]。有學者[14,15]認為,在雌孕激素影響下,小葉間水腫、導管腺泡增生,引起經前乳房脹大,乳腺體積可增加15%~25%;乳房筋膜小室中的壓力增加,引起末梢神經壓力增大,導致疼痛。也有學者[16]認為,周期性乳痛發作在黃體后期,其產生疼痛的原因可能與此時上皮細胞變性死亡、炎性介質釋放,以及局部組織充血水腫導致的壓力升高有關。

中醫認為,乳腺氣血在月經周期中呈現經前充盈、經后疏泄的生理變化。經前氣血充盈,乳腺小葉、導管發生生理性增生;行經期血滿而溢,氣血得以疏泄;經后期氣血漸復,乳腺小葉進入復舊過程?!罢{周”是根據現代醫學月經周期-激素變化相關理論,及中醫月經周期-氣血陰陽變化特點而形成的周期性治療方法,廣泛運用于與月經相關的各類病癥[17]。周期性乳痛患者臨床表現為月經前乳房脹滿疼痛,月經來潮后疼痛減輕甚至緩解,因此應根據月經前后陰陽消長、氣血變化的不同,來指導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的穴位處方。

2.1.1 經前期 疏肝養心經前期為女性月經周期的第15~28 天,特點為陰盛陽生。氣為陽,血為陰,陰長至重陰,重陰必陽,當陰轉為陽則進入行經期,陰隨陽泄。

因肝主疏泄氣機,有學者稱乳房為肝竅[18],若在此期陽長極致,氣機郁滯,乳房氣血過度充盈,則出現脹痛?!秼D人規·乳病類》云:“肝經怒火上沖,乳脹而溢者”?!锻庾C醫案匯編·乳脅腋肋部》提出“氣病則乳病”的病機,及“治乳癥,不出一氣字定之矣”的治則,更強調“治乳從一氣字著筆”。故在此期,應以疏肝理氣為治則?!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疲骸爸T痛癢瘡,皆屬于心”,根據“痛屬于心”的病機,應從心主血與心主神志兩個層面分析,心主血的功能失調,則“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而心主神的功能與疼痛感受密切相關,現代醫學認為疼痛的感受以及表現疼痛的行為方式,與過分關注、心理暗示等精神心理因素相關[19]。故此期取穴以肝膽經、心經穴為主。近部穴位可取膻中,其為心包募穴、氣會,有開胸解郁之功;期門,肝經募穴,有疏肝理氣之效;阿是穴,局部脹痛處。

乳痛癥病位在胸部,根據“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則,胸部腧穴是治療本病的首選?,F代研究[20]表明,乳房受第2 至第6 肋間神經的皮支支配,針刺治療乳腺疾病的處方中,胸部常用的屋翳、膻中、乳根、期門、阿是等腧穴,均位于肋間神經在乳房處的分布區域,體現了腧穴的局部治療作用。根據“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的原則,可取上背部與乳房相對的小腸經天宗穴,《靈樞·衛氣》云:“胸氣有街……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天宗同屬于胸中之氣街,可疏通胸乳之氣,善治乳房病變[21]。遠道取穴可取肝經滎(火)穴行間、輸(原)穴太沖,以疏肝理氣;膽經滎(水)穴俠溪、經(火)穴陽輔,以疏調膽氣;心經原穴神門,以安神止痛;心包經絡穴內關,以寬胸理氣止痛。

2.1.2 經后期 建中滋陰經后期為女性月經周期的第5~13 天,以陰長為主,陰長期應藏而不瀉,以使空虛血海漸復。此期經絡輸送氣血以濡養乳腺組織,足陽明胃經“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足少陰腎經“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额愖C治裁· 乳證論治》云:“乳房屬胃經”,《素問· 骨空論》云:“沖脈……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脈……循腹里,上關元”。此期血??仗?、精血耗傷,若陰血不長,血海不復,乳腺復舊不全,則經前期陰血虧虛、陽生不利,氣血失和而出現乳痛?!鹅`樞·經脈》有云:“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故此期應以建中滋陰為治則。

“沖脈隸屬陽明”,脾胃為后天氣血生化之源,中焦脾胃功能正常,氣血化生充足,可助養沖脈,發揮濡養乳房組織的作用。近部取穴可取足陽明胃經庫房、屋翳、膺窗、乳根、天樞、水道,以調陽明經氣血通乳絡?!肚Ы鸱健分刑鞓醒芍巍鞍型?,惡血,月水不以時休止,腹脹腸鳴,氣上沖胸”?!妒備洝吩疲骸吧w婦人沖任,為經脈之海,上為乳汁,下為月事”。水道穴臨胞宮,有利水通經之效,水運則血行,經調則乳通。遠道取穴可取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照海,足三里為胃經合穴,為強壯要穴,可健運脾胃,促進氣血化生;三陰交為脾經穴,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有健脾活血之效;太溪為腎經原穴,可補益腎氣;照海有滋腎養陰之效。

2.2 以舒筋為原則指導針刺手法人體是按一定的層次結構組成的有機體,表里臟腑及皮、脈、肉、筋、骨等,無不貫穿著層次的理念[22]?!饵S帝內經》中早有專篇提出,因人體層次不同,針刺的層次也應有所不同,皮、肉、筋、脈、骨各個層次應該采用不同的刺法。例如《素問·刺要論》云:“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素問·調經論》云:“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

乳腺組織位于皮下淺筋膜的淺層與深層之間,淺筋膜含有豐富的脂肪、結締組織、平滑肌纖維,乳腺腺葉、腺小葉和脂肪組織都有纖維組織包圍,歸屬中醫“筋”的范疇。有學者[23]指出,以調節局部血氣為目的的針至病所更有利于取效。因此,乳腺局部穴位的針刺手法上,應以“舒筋”為原則,針刺深度應刺至皮下淺筋膜層,針刺角度多為平刺或斜刺。在針刺治療中,為達到氣至病所的效果,針刺的方向常朝向病位[24]?,F代研究[25]表明針刺鎮痛應刺向病灶。針刺治療乳痛癥時,針刺局部的腧穴如膻中、乳根、屋翳、阿是時,針尖應指向病灶處。進針后,同一穴位可向疼痛位置進行多向透刺,一來可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系,二來取穴少而刺激量大,使針感容易擴散、傳導,以宣導局部氣血,達通筋止痛、舒筋活血之效。

《靈樞·九針十二原》云:“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點刺放血具有加強活血通絡的作用,可疏泄壅滯、暢通筋脈,筋脈通則乳痛自除。故除針刺外,還可采用點刺放血的方法,常選用膻中、乳根、天宗等穴,以通乳散結[26,27]。

3 結語

針刺治療通過刺激人體經絡腧穴發揮作用,臨床通過穴位處方、針刺手法等來實現治療效果。本文對周期性乳痛的針刺治療方案加以分析論證,以“調周”為原則指導穴位處方,以“舒筋”為原則指導針刺手法,以期為臨床針刺治療周期性乳痛癥提供更多思路。

猜你喜歡
乳痛膻中周期性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頓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頓足”
關愛乳房健康 從認識乳痛做起
每天做做養心操
數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關愛乳房健康 從認識乳痛做起
一類整數遞推數列的周期性
為何會乳房脹痛
基于擴頻碼周期性的單通道直擴通信半盲分離抗干擾算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