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CDIO 理念下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教學設計思考

2024-04-07 10:01陳昕楠
中華建設 2024年4期
關鍵詞:公共建筑建筑設計知識點

陳昕楠

目前“新工科”建設理念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地方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OBE+CDIO的教育理念是完成這一發展目標的基本保證。公共建筑設計原理作為建筑專業一門重要的理論課程,開始嘗試OBE+CDIO模式的應用,本文回顧了課程的改革方法,并根據實施情況進行探討。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是建筑專業一門重要的主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公共建筑設計手法,在進行公共建筑設計時能夠合理協調公共建筑的外部環境、功能、造型、結構、造價等多方面要素。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特點,是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基礎課程,對于建筑學專業學生的設計入門、構筑專業理論基礎平臺,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教學現狀

此前我校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采用的依然是傳統教學方法??偨Y近些年的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發現課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課程時間短,任務重

當前培養計劃中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僅為1.5個學分,24個課時,但課程內容涉及公共建筑發展、外部環境、功能流線、空間布局、藝術造型、技術規范等多方面,在較短的學時內讓學生掌握近十種主要類型公共建筑的設計要點是比較困難的。此外課程知識點難以深入和鞏固,缺少知識點的應用訓練,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學生知識點遺忘現象較多。

2.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參與度低

一方面是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任務多,課時短,導致課程中教師講解占較大比例,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參與課堂互動和實踐環節等,課堂參與度低。學生課上學習感覺內容多且不易記,課程開展六七周后,整體課堂效果逐步下降。

另一方面傳統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按章節內容制作課件,課件中根據時事熱點增加案例等,加強理論知識的應用,幫助學生理解。這種教學方式只能通過課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案例、了解項目,學生在課下也只能借助網絡、書籍、雜志等了解相關項目內容。

這兩者共同導致了學生普遍缺乏實踐,知識點掌握不足。對實際項目缺乏理解,無法做到在設計前期提前規避問題,設計能力無法得到提升。

二、教學改革思路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涉及內容較為廣泛,傳統教學方式下課堂教學效果一般,也容易讓學生產生怠學心理,新的“00后”個性化的思維急需適應其心理的教學方式。同時建筑行業目前正處在調整期,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針對此現象,本文基于OBE+CDIO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細化教學目標,提出理論結合實踐、由基礎到高階的教學體系。課程遵循OBE+CDIO理念提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尋求個人認同感的理念,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踐項目挖掘不同學生的特長,找到合適的團隊位置,培養個人幸福感。

1.OBE+CDIO貫穿其中

OBE理念提出人才的培養要符合社會需求,因此教學過程也應以此為導向設計。為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符合社會需求,也要將CDIO工程教育理念構思、設計、實踐和運作貫穿于教學過程始末。

結合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知識體系的特點,從OBE+CDIO教學理念出發,制定課程改革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改革思路

OBE理念以結果為導向,不但注重專業知識能力,更注重能力培養,從教學目標、教學環節和教學策略各環節制定以學生為主的整體框架。CDIO強調以工程項目為載體,將課程系統有機的與實踐項目結合,重新制定以學生主動實踐的教學框架及內容,進一步優化培養方式和方法。

2.教學目標細化

課程學習從教授知識點轉變為側重于學生學習成果,要以培養學生包括但不限于職業能力、社會能力、學習能力為目標,結合我校目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將課程原有培養目標細化為針對知識、能力、素養三方面。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程對公共建筑分類、外部環境分析與設計等知識講解,使學生掌握公共建筑物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方法、構思途徑等內容。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建筑設計因素辯證統一關系的能力,注重提升學生綜合設計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

(3)素養目標。樹立正確的建筑設計觀和設計思維意識,培養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具備終身學習精神,尋求個人認同感及幸福感。

教學目標中細化了三種職業能力,同時明確了除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外,也要關注學生的終身素養,將OBE理念與教書育人精神落實到教學目標中。

3.教學內容調整

在調整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針對目前課程知識面覆蓋廣、內容龐雜等現象,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將不同知識點歸納分類,形成層次遞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5個教學模塊,主要為不同類型公共建筑概述及設計特點、公共建筑設計流程、公共建筑外部環境分析與設計、公共建筑功能及交通設計、常見公共建筑造型與結構五個部分。改變以往簡單按照設計思維形成的教學章節,建成復合綜合的教學模塊組合,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公共建筑設計的整體規律。

課程中強調CDIO的教學模式,增加實踐內容,讓學生加入進來。以教學模塊為載體,引入實踐模塊,分別是走訪調研、資料分析、設計實踐、討論對話,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走訪調研。針對已建成公共建筑空間,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實際項目運營過程,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在設計中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

(2)資料分析。此部分主要針對調研調查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一方面學生能掌握分析方法,為后續實踐類設計課做好鋪墊。另一方面讓學生學習并借鑒正反兩方面的設計經驗,明白設計時要提前規避實際問題,以免在設計項目實際投入使用后問題百出。

(3)設計實踐。這部分主要加強學生實踐的感性認知,同時考察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注重引導學生設計中探尋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課程不具備傳統設計課老師一對一講解教學的條件,因此在設計實踐中采用啟發式提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設計,逐步完成實踐訓練,代替個別點評的教學方式,注意以探究的方式帶領學生實踐。

(4)討論對話。組織學生將不同階段的實踐成果進行討論分享,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幫助學生啟發開闊思路,主動思考及發現問題,增強實踐能力,加深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建立個人認同感。

課程實踐形式內容多樣化,重要的是對應不同教學內容,檢查知識點學習成果,提供給學生證明自己的多次機會。

4.教學框架整合

基于學生個體之間受教程度、自學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需針對不同程度學生制定循序漸進的教學框架,將教學目標、內容、實踐操作進行梳理,以期針對不同學生培養不同能力,同時推進漸進式教學。因此本課程中重新組織、細化了培養能力、教學內容、實踐內容及教學手段。如下表1所示。課程中將教學內容、實踐環節、培養目標圍繞學生展開,形成環環相扣、互相支撐的閉環系統。

表1 課程教學框架

5.多維度教學方法

改變傳統理論講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采用混合式教學,啟發式和案例式教學,以及翻轉課堂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同時不局限于課程教學,注重實踐拓展訓練,立足OBE+CDIO理念,以賽教結合為載體,多方面促進知識點掌握。

課前教學主要采用問題啟發式+任務驅動式的線上預習方式。對學生預習過程中預設問題,利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進行啟發式課前預習,能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了解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也能鼓勵學生多思考,養成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緊跟OBE+CDIO理念提出的針對社會需求進行培養。

課中采用案例式教學+實踐式教學。在公共建筑外部環境分析與設計、公共建筑功能及交通設計、常見公共建筑造型與結構這三個教學模塊中,利用建筑案例引入知識點,歸納總結設計類型、設計手法等內容,總結相關知識點在實際設計中的應用,強化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在這三個教學模塊中增添自主實踐環節,通過真實的實踐案例讓學生對設計工作有了切身體會和直觀的認識,也提高了學生專業設計能力。

課后采用總結反思式+賽教結合的方式。課后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對課程內容整理,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總結,同時以學院提供的競賽平臺為載體,結合公共建筑原理的實踐訓練項目,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踐訓練,此過程中強化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6.課程考核轉為過程化管理

OBE模式下的專業教學將各個要素和環節編織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同一閉環網絡中,除了教學目標及內容,學習結果也需圍繞學生展開,具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證明自己達到成功要求的多次機會,并找到個人認同感,這是OBE模式專業教學特點。因此在考核中不再由傳統意義的作業、期末考試或論文等終結性評價為主,而是將OBE強調的持續改進過程與課程不同階段結合,從課堂表現、小組表現、期末作業成果、和成果評價四方面入手,由學生個人、同組學生及老師共同打分作為學習成果的記錄(如圖2)。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使得這種過程化管理成為可能。

圖2 課程考核評價

課程改革后課程對于學生學習成果,應側重于分析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轉變,注重學生學習后的增值部分。

7.教學評價

基于OBE+CDIO理念,教學評價是下一輪教學活動的起點,本課程中也設置了兩種不同的教學評價調研方法。

一種主要通過調查問卷對學生在教學中的過程和成果兩個層面進行評價收集。問卷集中發放,采用不記名形式填寫回收。問卷包括知識方面、能力方面、授課方式和實踐效果4個方面的內容,共計12個問題。采用Likert法給出“非常同意、同意、尚可、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個評價等級,分別對應5、4、3、2、1的分值。根據不同內容所獲得分值大小,進行教學評價和分析。

另一種通過后續課程的教學反饋,獲得教學評價和分析,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為建筑設計3、建筑設計4等設計課程做鋪墊,在后續設計課程中可以從學生課堂表現、作業成果、教師評價等多方面獲得本課程的教學評價和分析,使教學活動始終朝著教學目標發展,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

三、結論

目前來看OBE+CDIO的理念對《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改革有一定幫助,通過課前課后的教學環節增加,以及針對學生的教學方法更新,增加實踐環節,都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習途徑。但教學改革中還存在監管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例如同組學生中經常出現分工不均的現象,導致考核評分有一定誤差,需要進一步調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課程能建立起完善的教學框架和考評制度,豐富的線上課程資源,以期用更靈活的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猜你喜歡
公共建筑建筑設計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統造價控制
公共建筑室內綠色環保裝飾的探討
節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應用探討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建筑設計的困惑
淺談大型公共建筑電氣節能及采取的節能措施
關于G20 的知識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