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分析

2024-04-08 02:10許津津
山西教育·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折線統計圖運算

許津津

單元整體教學是從單元角度出發,根據單元中不同知識點的學習需要,綜合利用教學形式和策略,指導學生通過階段學習建構知識體系的教學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宏觀意識,使之能根據教師的指導,建構知識框架,逐步通過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豐富知識儲備。同時,單元整體教學重點突出,教學環節銜接有序,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結合單元重點難點知識的分布特點,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整合各類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單元學習,鞏固數學學習基礎,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一、合理籌劃,確定單元教學方向

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應做到合理籌劃,在原有教學課時安排的基礎上,變革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強化學生的宏觀意識,從而確定單元教學方向。教師應圍繞核心知識點設計教學,利用核心知識發散,銜接主次學習內容,確定單元教學方向,讓學生在單元學習中,明確學習方向,建立知識體系框架。

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一課時,首先,教師明確單元知識分布情況,明了教材分兩部分呈現知識,在基礎部分以圖案分析、問題、實踐練習等模塊,輔助學生建構基礎概念知識,讓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特點。然后,分析教材第二部分“有趣的七巧板”,可以知道這一模塊是為了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而設計的。在籌劃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單元知識的分布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以確定單元整體教學方向。(1)對現實生活中的圖像進行變形,認識平行四邊形,初步感知平面圖像的特征,發展空間觀念。(2)結合平行四邊形的特點,了解其概念、性質,運用數學符號進行表達。(3)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組成部分,研究實際問題,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感受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無處不在,根據所學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強化運用意識。最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在“有趣的七巧板”實踐中進行交流,設計實踐目標:通過擺放不同的七巧板圖形,研究平面圖形特點,懂得平行四邊形與其他平面圖形的區別。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教師的單元整體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學生也能通過學習,逐步建構知識體系。

二、有效整合,提升單元教學效率

單元整體教學內容相對繁雜,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有效整合各類基礎知識,輔助學生學習概念知識,練習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原則,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通過有效整合單元數學知識,突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能在單元整體學習中,接受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步提升單元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一課時,首先,教師整合概念型知識,引導學生觀察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通過觀察圖形的運動軌跡、旋轉前后變化、軸對稱圖形特點,建構完善的概念體系。然后,教師整合圖形運動技巧,以方格圖為參照物帶領學生進行實操,同時輔以直觀的數字化操作,讓學生明白平移前后的圖形面積不變,圖形圍繞中心進行旋轉,軸對稱圖形以對稱軸為“界”。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能認識平移、旋轉、軸對稱,在原有空間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圖形運動規律,會根據要求完成平移運動,畫出旋轉圖形軌跡,判斷和尋找圖形的對稱軸。單元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質量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利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啟迪學生探究抽象的圖形知識,促成學生之間的經驗共享,由此加深學生的單元知識學習印象,提升單元教學效率。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總結圖形運動規律,利用溜溜球、自制轉盤增強自己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感受圖形運動之美,體會數學的價值,切實提升單元整體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三、因材施教,鞏固單元學習基礎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應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活動,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為其日后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好根基。教學時,教師要構建有關單元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框架,將學生在遷移運用知識時獲得的技能融入框架,鞏固學生的單元學習基礎,讓每名學生所學習的單元知識都與自己的認知水平相對應。

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自主繪圖的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研究學情的基礎上,明確下一步單元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初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然后,教師提示學生自學重點:(1)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總結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2)用折線統計圖分析數據,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聯系教材單元中的“蒜葉的生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究,根據蒜葉生長長度的變化,制作對應的數據表,根據數據表繪制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不僅能直觀反映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也能輔助學生對比多項數據,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思路。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總結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對比單式折線統計圖和復式折線統計圖,結合“蒜葉的生長”數據,研究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提出有關植物栽種的科學建議,由此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能在單元整體學習中,掌握制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能根據實際數據分析問題。最后,教師鼓勵學生交流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在課后讓學生探究其他植物的生長變化數據,由此延展單元教學,根據現有單元教學方式進行開發利用,鞏固學生的單元學習基礎。

四、歸納總結,完善單元知識體系

小學數學單元知識呈現出內容多、較抽象等特點,教師為學生歸納總結知識,能輔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應注重總結,在學生學習重點難點知識后,運用科學評價督促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強化學生的查缺補漏意識。同時,教師要利用直觀化圖形工具,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自己學過的單元數學知識,以完善單元知識體系,達到鞏固學習的效果。

例如,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知識,歸納總結運算順序、法則等知識,讓學生在新舊知識遷移中明確本單元的學習重點,結合自己的舊知識學習,初步建構有關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框架。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合作分析問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方法是否適用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借此機會向學生提供有關分數計算的課外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自主探索、類比推理中,研究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正確順序,懂得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方法適用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根據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一課的核心知識內容,教師可根據知識核心發散學習活動,讓學生獨立完成整數分配律的總結,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學生的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在知識遷移中,自主建構有關分數混合運算的知識體系。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分數混合運算”為中心詞匯,將自己掌握的運算順序、運算律、簡便算法等,用二級分支的形式融入思維導圖,緊密圍繞核心詞匯構圖,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知識遷移能力和分數運算能力。

總之,單元整體視角下的數學課堂,能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對知識進行遷移運用,在實際運用中將知識內化為技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學時,教師應合理籌劃單元教學目標,確定單元教學方向,有效整合各類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學習,建構知識體系框架,切實提升數學單元教學效率。同時,教師應堅持因材施教原則,為學生歸納總結重點難點知識,鞏固學生的數學單元學習基礎,完善其單元知識體系,繼而提升其數學綜合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白馬澗小學)

(責任編輯金燦)

猜你喜歡
折線統計圖運算
重視運算與推理,解決數列求和題
各式各樣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有趣的運算
折線的舞臺——談含絕對值的一次函數的圖象
折線
折線圖案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知識歸納
撥云去“誤”學乘除運算
如何選擇統計圖
與統計圖有關的判斷和說理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