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圓滿收官

2024-04-08 01:52
中國畜牧業 2024年4期
關鍵詞:保種場基因庫種業

農作物、畜禽、水產等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氣候環境變化以及農業種養方式的轉變,地方品種消失風險加劇,群體數量和區域分布發生很大變化,野生近緣植物資源急劇減少,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底數不清。農業種質資源長期處于動態變化中,具有可變性,一旦消失滅絕,其蘊含的優異基因、承載的傳統農耕文化也將隨之消亡,生物多樣性也將受到影響。

作為種業振興行動的首要任務,2021年,我國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各地各相關部門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聚焦種質資源普查收集、育種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領域,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政策支持,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推動種業基礎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圓滿完成“三年打基礎”階段性目標任務。

這次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覆蓋了全國2323個農業縣、62.5萬個行政村、92萬余家水產養殖場戶,通過全方位摸排、拉網式普查,新收集農業種質資源53萬余份,同步對746份瀕危農作物資源開展了搶救性收集保護,發布了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農作物、畜禽、水產優異種質資源80個。

在畜禽遺傳資源普查方面,分三批確定了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單位227個,包括保種場191個、保護區25個、基因庫11個,涵蓋了159個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和人工養殖的家蠶、柞蠶,逐一明確了每個品種的保護主體,落實了省級主管部門、市縣屬地政府和保護主體三方責任,實行活體保護和遺傳材料保存相結合,構建了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區域級基因庫、保種場保護區國家保護體系“三道保護屏障”。

普查收集是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第一步,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再利用,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用好普查成果,對新收集的資源開展精準鑒定,挖掘一批高產優質、抗逆抗病、節水節飼等品類更加豐富的優異資源,推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從源頭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猜你喜歡
保種場基因庫種業
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我國最大藜麥基因庫落戶山西農谷
8個基因庫逾萬分種子10月入庫Svalbard全球種質庫
保種育種場種牛編號方法與應用
山西省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現狀與對策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種業名企展示
種業名企展示
種業名企展示
種業名企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