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重要突破口作用,寫好教育數字化“北京答卷”

2024-04-09 17:58伊平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校園數字化智慧

伊平

數字教育既是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支撐力量,在推進中國式教育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北京市充分發揮教育數字化的重要突破口作用,深刻認識和把握國內外戰略環境的新形勢,把教育強國的新使命、教育強市的新任務和人民群眾的新需求統合起來,立足全局看教育數字化、跳出教育看教育數字化,推動重要突破口躍升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近日,北京市教育數字化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召開(圖1)。會議呈現了各區、學校在教育數字化方面的典型應用成果,總結了北京教育數字化發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教育強國對教育數字化的戰略要求,并提出了以數字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工作方向。

北京教育數字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推進機制和政策體系。健全北京教育信息化組織領導,全面實施《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發布《北京市智慧校園建設規范(試行)》,指導各類學校開展智慧校園建設。目前,北京市已遴選出第一批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在內的41所智慧校園示范校,“十四五”期間將遴選100所智慧校園示范校。

二是實施教育新基建,信息化辦學環境不斷改善。校園互聯網接入率達100%,千兆以上帶寬入校占比超過80%,無線網絡廣泛覆蓋,5G校園網絡逐步推廣,IPv6部署基本完成,北京市教育考務專網全面建成,多媒體交互式電子屏成為每間教室的標準配置。疫情三年促進了教育領域新基建的步伐,師生信息素養得到系統性躍升。

三是打造市級信息平臺,教育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統籌建設教育公共服務、教育公共管理、教育公共資源“三大平臺”。上線發布“京學通”,實現教育信息服務“一鍵直達”;整合學生學籍、教師發展、招生考試等業務,支撐管理流程優化與業務協同;匯聚各類優質數字資源,實現“多元匯聚、一站共享”。

四是建成教育大數據平臺,數據支撐教育治理作用逐步顯現。建成“1+6+N”(一庫、六系統、N應用)的教育大數據體系,匯聚57個業務系統的281張數據表,共計5.7億條教育數據,面向各區、學校開放共享。搭建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學生流向分析、加工能力分析、教師隊伍分析、校園安全等專題應用場景,成為輔助教育決策的重要支撐體系。

五是推進技術與教育融合,新型應用場景初見成效。搭建“空中課堂”,匯聚1.5萬節數字課程,支持大單元教學、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開發化學、生物、物理、科學優質數字實驗資源700余節,面向內蒙古、雄安、新疆、西藏等對口支援地區開放,促進區域合作與資源精準對接。大力推進“雙師課堂”試點,涌現了一批典型案例;完成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雙百”示范項目,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教學模式和應用成果。

教育強國對教育數字化的戰略要求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市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支撐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持續培育新技術賦能下的新一代學習環境,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賦能學生全面成長。

一是主動適應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要求。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教育等新業態日益凸顯。教育作為社會體系中的一個子系統,既具有內生性的變革,又受到外部的影響。內部來看,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期盼亟需數字化賦能,特別是在“大減法、小加法”策略下,在減少機械性、重復性的學習活動,鞏固學生基礎知識、豐富興趣和拓展思維方面,數字化可以增強“減”的力度和提升“加”的質量。外部來看,教育也要隨著社會發展、產業調整、技術革命、人口供需等因素不斷演進,數字化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力,將發揮數據要素的基礎作用,形成更具彈性和張力的服務響應機制,滿足學生成長和社會多樣化需求。

二是準確把握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設對教育的任務要求。北京正在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智慧教育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要在育人過程中體現“智慧”,用“智慧”去驅動和變革“五育”融合的進程。數字技術應當主動適應首都教育發展的形勢要求,拉動教育的內生需求與活力,輸出高質量、高品質的教育供給服務。北京市教育系統要充分認識數字教育已成為智慧北京、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中的重要作用,發揮數字技術跨領域、跨時空、跨層級、跨系統的優勢,不斷培育新型育人載體和數字空間。新的一年,要努力打造教育消費新場景,提高學生數字教育消費水平,形成支持孩子成長的“統一戰線”,既要積極拓展教育資源,也要積極改變學生對教育要素消費方式。滿足學足學好和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呼喚著校長和教師主動擁抱教育數字化,主動利用人工智能,主動駕馭更廣闊的資源環境下的廣義教育資源,提升教育的治理能力。

三是深刻理解數字化是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北京作為教育重鎮,要聚焦優化資源配置、區域協同發展、創新人才培養、優質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構建等重要舉措,要關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更加關注“培養什么人”的“那些人”的高質量的問題,提升在線研修、大數據應用、數字治理能力水平。

在此背景下,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北京教育數字化發展也還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比如,區域、校際教育數字化發展有待進一步均衡,教育數字化整體推進還需進一步系統化等。北京教育要堅持“素養為先、融合創新、優質協同、首善引領”的工作理念,找準賽道、重點發力。

以數字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1.筑牢教育數字化發展根基

推進教育數字化發展首先要重視基礎性工作。一是推動教育數字化理念深入人心。校長、教師要深刻地轉變思想,在骨子里把數字素養作為教師職業生涯的基本要求,形成共識,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健全數字化推進工作體系。要建立健全常態化統籌協調與議事決策機制,一體化統籌設計。三是做好智慧校園頂層設計。結合實際出臺區域智慧教育、教育數字化發展規劃,謀定未來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四是打造教育數字化管理服務隊伍。培育具備技術能力和教育教學經驗、善于管理的干部教師參與到教育數字化工作中,提高區域和學校統籌規劃、組織實施水平,更多地支撐保障數字素養作為教師職業生涯的基本素養,形成共識。五是優化教育數字化經費投入配比。要保障經費的精準投入,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鼓勵學校積極開展探索和實踐。

2.找準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數字化“新賽道”

找準“賽道”,說到底是“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要結合實際找準切入點,重點發力。推進數字技術發展,要把握好教育的“變”與“不變”?!安蛔儭钡氖侨说呐囵B目標、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教學的原則。教育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一個心靈啟迪、情感交互、場景浸潤、能力成長的過程,遵循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白儭钡氖墙逃龍鼍?、教育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等手段措施,“變”的根本目的還是實現每個人個性而全面的發展。教育數字化發展要融合已有信息化成果,深入分析當前的問題痛點以及師生的迫切需求,做到有效銜接、集約共享。

3.積極培育智慧校園新場景、新生態

開展智慧校園示范校建設是加快推動教育數字化的有效舉措。北京市將遴選100所智慧校園示范校,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對于整體提升北京教育數字化水平,激發首都教育發展的新動能具有標志性作用。

教育數字化工作具有前瞻性、開創性的特征,也是一項具有系統性、全局性的艱巨任務,北京教育正在用開放包容的態度、銳意創新的精神,在新賽道中覓題、解題、破題,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和新時代首都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鏈 接

1月4日,北京市教育數字化工作推進會召開。市教委透露,2024年北京將開展第二批智慧校園示范校達標認定工作,遴選出60所左右的智慧校園示范校,打造智慧校園新場景、新生態,全面服務學生成長。到2025年,中小學智慧校園覆蓋率將達85%。

“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幫助航海艦隊調整航線,避免觸礁風險?”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北校區,初三年級的“雙師課堂”上,39名學生和八十中雄安校區的40名學生隔屏相見,在雙方教師的引導下,同上一節數學課,互動探討解題思路。

課后,憑借課上掌握的一手數據,八十中教育集團初中數學教研組開展了跨校、跨區聯合教研,實時分析師生課堂表現。教研組組長鄭燕說:“實際上,課堂的背后有一套人工智能分析系統,可以自動分析課上教師綜合表現、學生學習行為、課堂思維培養等,老師可以根據分析報告不斷調整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度和參與度?!?/p>

提升課堂效率的同時,這套智慧系統還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資料,八十中雄安校區教師霍海羅說:“我們和本校的老師一起開發和共享課程教學資源,讓優質教育資源打破空間限制,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需求?!?/p>

這是本市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的一個例子。推進會上,各區亮出教育數字化成績單。

朝陽區組織全區骨干教師研發1萬余個資源包,動態優化教材配套課程資源,整合100多家社會資源單位和學校,推出55門雙師型數字化素質教育課程,覆蓋全區116所學校,12萬余名學生開展常態化學習。

新中考改革背景下,海淀區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拓實驗教學與測評新路徑。該區構建了集教學資源、實驗數據報告、實驗過程回溯、AI(人工智能)診斷測評于一體的智能化實驗室環境,更精準地診斷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生對學科實驗的整體理解和實踐認知。

西城區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掌握的知識能力點,生成個性化、適應性的作業測評圖譜,通過精準的作業設計與評價,減少機械性、重復性的考試內容,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興趣和思維品質上做好“加法”,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近年來,北京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支撐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新技術助力學校治理、教師教學、教師研修、學生個性化學習、綜合評價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2023年,市教委評選出首批41所智慧校園示范校,2024年將進一步推動各區各校開展智慧校園建設,持續培育新技術賦能下的新一代學習環境,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賦能學生全面成長。

(來源:北京日報)

編? ?輯:盧秋紅

猜你喜歡
校園數字化智慧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數字化制勝
開心校園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