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四軍烈士墓的那些人和事

2024-04-09 03:12師竹
鐵軍 2024年4期
關鍵詞:烈士墓烈士戰友

師竹

清明掃墓,是中國古往今來的習俗。宋代詩人高翥詩云: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山河肅穆,英靈長眠,緬懷先烈,薪火傳承。清明講述有關新四軍烈士墓的那些人那些事,為的是告慰以鮮血和生命換來幸福生活的萬千先烈,為的是歌頌默默為先烈守陵而盡心盡力的人們。

一座冰冷的墳塋,安臥著一個或一群流盡熱血的英雄。無論墓碑上有名抑或無名,他們都擁有同一個稱謂——革命烈士。讓為國捐軀的烈士有個家,無疑是建墓人的初衷

從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到皖東新四軍無名烈士超大墓群,從南京云臺山新四軍抗日烈士墓,到浙北西南山新四軍烈士墓,再到湖北觀音山新四軍烈士墓,當年新四軍犧牲將士不計其數的墓地,猶如無數紅色印記銘刻在華中紅土地上,無聲地演繹著在那一場又一場戰斗中鐵軍將士的慷慨赴死。

清明前夕,我們冒著綿綿細雨趕往皖東定遠,探尋一處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群。當地新四軍研究會的同志介紹說,地處定遠縣倉鎮鎮馬廠村、占地面積10.6畝王小廟無名烈士墓群,是1942年至1945年間淮南抗日根據地烈士安葬最集中的地方。當時,作戰犧牲的新四軍烈士遺體,由當地鄉親們抬到附近的王小廟村北側的一片荒嶺上掩埋,總共壘起了174座土墳。起初,這174座墳塋中安臥的700多位烈士都是有名有姓的。后來,犧牲人數越來越多,實在來不及做棺木,鄉親們只得挖一個坑穴安放一具遺體,再后來,一個坑穴放幾具甚至10多具遺體。烈士墳前插的是白楊樹、椿樹做的牌子,有一尺高,上面寫著烈士姓名和部隊番號,隨著風雨侵蝕,木牌上的字跡變得模糊了,結果形成了一項特殊的共和國之最——全國最大的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群。為了告慰烈士英靈,1997年年初,安徽滁州市和定遠縣修了4.5公里的水泥路,栽了3000多棵常青樹,當地黨委和政府、社會各界捐款籌資120多萬元,修建了一座象征174座無名烈士墓、高17.4米的無名烈士紀念碑,并把這里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四軍老戰士、原南京軍區政委傅奎清將軍題寫了碑名。王小廟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群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央領導人曾專門作出重要批示:一定要保護好、建設好烈士墓群,教育后人。

在安徽全椒,760名村民不僅自發為新四軍13名無名烈士建陵園,還幾十年如一日為烈士守陵。西王鎮隆興烈士陵園,坐落于全椒縣西王鎮西南7公里處,建有紀念碑、英烈亭、巾幗亭、3座合葬墓等,以紀念新四軍某部13名革命烈士。當地村民告訴我們,70多年前,新四軍一位女干部帶領戰士為掩護戰友撤退不幸壯烈犧牲。當時,村民就地將13位烈士埋在羅塘村東山沿。2012年2月,鄉親們在1977年修墓的基礎上,又自發重修烈士墓,附近其他村及各單位也踴躍捐款,共籌集資金8.5萬元,集中對陵園進行提升改造。后來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還在全網發布尋找無名烈士親屬的啟事??上У氖?,因時間久遠,至今這13位無名烈士的親屬一個也沒有找到。

在安徽天長,人們都知道石梁烈士陵園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座烈士陵園和紀念碑,是耄耋老人畢嘉峰34年前用多年省吃儉用的積蓄建起來的。自建新四軍陵園并幾十年守護烈士的畢嘉峰說,1991年4月,他在天汊公路邊的一片荒崗野嶺中發現有一片散落的烈士墓。當地知情人說:“這些英烈是1942年在石梁與日軍戰斗中犧牲的新四軍?!边@番話深深地觸動了這位有著特殊人生經歷的畢嘉峰。老人早年曾做過童工,受盡了壓迫,新中國成立后才上了學,有了工作,還當上了廠長?!霸垡鲌蠖?!”畢嘉峰決定用自己積蓄為無名烈士們修建烈士墓和紀念碑。他拿出所有積蓄,又向親友舉債,歷經6年終于建成了石梁烈士陵園。從此,畢嘉峰成為了這座陵園的義務守墓人。他和老伴一生節衣縮食,從未過過一個生日,兒女親友給他的錢,也全部用在告慰烈士上。

聽說安徽肥東馬湖鄉有個叫大魯十三墳的紅色遺址與新四軍有關,我們便前往一探究竟。原來,此地因長眠著新四軍五支隊老八團1940年6月24日大魯戰斗犧牲的129名烈士而得名?!霸谀菆鰬鸲分?,129位犧牲烈士中留下完整姓名的僅有兩人,一位是政委劉樹藩,另外一名是青年干事胡斯林?!迸阃稍L的新四軍研究學者孟培中告訴我們,戰斗結束后,當地群眾自發將戰斗中犧牲的129位無名烈士遺體,安葬在大魯村的蘆塘埂上,并堆起13座墳塋。90多歲的村民畢經方動情地回憶說,當天的戰斗打得異常慘烈,戰場火光沖天,遠遠都能聽到機槍的聲音。槍聲平息之后,100多名新四軍戰士犧牲了,鄉親們在烈士犧牲地的水塘邊挖了13個大坑,把烈士遺體集中埋葬?!拔腋赣H當年就參與過埋葬烈士,他們犧牲時都很年輕,鄉親們邊埋邊哭,有的才十幾歲呀?!闭f到這里,畢經方老人哽咽著告訴我們,建黨百年之際,鄉黨委對“大魯十三墳”紅色遺址進行修復保護,建成了這座新四軍大魯戰斗遺址紀念園。

從安徽趕往湖北采訪,我們在觀音山佛教文化旅游區見到一座占地面積只有35平方米的袖珍式的新四軍烈士墓。登上觀音山山頂,只見東北端距佛廟約150米處,有兩座緊緊相挨的墳墓,墓前豎有兩塊石碑,一塊刻著新四軍獨立旅六團一營三連馮連長之墓;一塊刻著新四軍獨立旅六團一營三連無名戰士之墓,碑前還建有一座六角亭。墓碑無聲地訴說著1946年9月21日的那個傍晚,新四軍獨立旅六團一營奉命在匡河、分水嶺村一線阻擊追兵,掩護主力部隊西進。任務完成后一營被敵人死死咬住。為避免全營遭受滅頂之災,三連馮連長主動請纓,帶一個班往偏離主力部隊進軍線路的方向邊打邊撤以吸引敵軍。最后馮連長帶著僅剩的3個人退至觀音山頂陷入重圍,彈盡糧絕后跳崖,馮連長和一個班的士兵全部犧牲。敵人撤離后,觀音山寺僧侶和山下九房沖村村民連夜收殮英烈遺體,修造了墳墓。碑、亭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時任湖北省交通廳長、原新四軍獨立旅六團一營營長譚振彪為紀念戰友而修建的。

為烈士安家,讓烈士歸隊。早在10年前的清明節,江蘇省鹽城市就將4334座散葬烈士墓全部遷入了烈士陵園。消息一經發布,在全國引起不小的轟動?!斑^去的烈士墓,有的損壞嚴重,特別是有的烈士還處于散葬狀態。為了告慰烈士英靈,鹽城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慰烈工程,經費全部由政府支出。鹽城褒揚英烈的善舉贏來一片贊譽?!绷沂坑H屬陳尚元飽含熱淚地說:“黨不會忘記烈士,國家不會忘記烈士,人民更沒有忘記烈士?!?h3>每一座烈士墓都是烈士鮮血和生命的化身,絕不能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湮滅,要倍加珍惜、傾心守護。眾多守墓人坦言,我們守的是牽掛,是感恩,更是一顆良心

我們找到浙北長興62歲的村民胡學健的家,他已帶著砍刀、鋤頭和簸箕上山掃墓去了。沿著山間小道走了六七百米,發現他正在翠竹掩映下的兩座墓地旁,清理完墓堆上的雜草,添上三四簸箕新土后,按照當地習俗,虔誠地在兩座墓地前擺好祭品,開始祭奠。

胡學健是泗安鎮長潮岕村人,一生務農的他,平時要照顧100歲的父親胡阿新,還要不時到祖墳地里看護這兩座墳墓,因為父親叮囑他必須這么做?!白筮叺哪故且幻滤能姛o名女戰士的,右邊的墓是我曾祖母的。無名女戰士雖然和我家沒有血緣關系,但父親和我,都把她當成親人一般祭掃,已有將近80年了?!焙鷮W健說,“2003年左右,村里接連下了幾天暴雨。當時80歲的父親擔心墓地被沖毀,執意上山,結果半路摔了一跤殘了,老人便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我?!?p>

“當年,新四軍在長興縣成立了新四軍蘇浙軍區。我們家曾是新四軍衛生診所,很多新四軍傷員就是在我們家被救治的?!卑贇q老人胡阿新用長興方言回憶道:“1944年的冬天,一名新四軍女戰士因搶救無效在我家去世。當時戰況緊急,女戰士的戰友來不及交代更多,只留下一句話,委托我將女戰士安葬并幫忙照看。我一口答應下來,從年輕時開始一直到摔傷前,守墓將近60年?!焙鷮W健接過父親的話茬:“2021年3月,長興縣走訪排查全縣烈士紀念設施時,我們父子倆默默守護新四軍女戰士墓近80年的事跡才被發現。如果有一天,我也走不動了,會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

還沒有進入安徽省廣德市,我們就聽說新杭鎮橫崗村村民79載傾心守護新四軍烈士墓,烈士家人感恩設立獎學助學金回報鄉親的故事。前年八一,一封手寫的感謝信從安徽省廣德市寄往上海。寫信者是新杭鎮中心小學學生沈星辰,她剛剛獲得鄭大芳烈士獎學金。她感謝的對象,是這一獎金的設立者——鄭大芳烈士的四弟、95歲的新四軍老兵鄭國芳。13年前,為了回報廣德人民對在當地犧牲的大哥鄭大芳的深情厚誼,鄭國芳及其家人在廣德設立了以烈士姓名命名的獎學助學金。13年來,已資助400多名貧困學子。1979年,在大哥的一位戰友幫助下,鄭國芳終于在安徽省廣德縣新杭鎮橫崗村找到了大哥的墓地。令一家人意外的是,大哥雖已犧牲多年,葬在深山之中,但墓地在鄉親們精心呵護下保存完好。當地百姓告訴鄭國芳,那是1944年3月,新四軍六師十六旅在杭村(現新杭鎮)伏擊日偽軍,取得殲敵數十人、繳獲日式九二步兵炮和大量槍支彈藥的戰績。然而在撤退時,三營教導員鄭大芳不幸壯烈犧牲?!八菫榱税傩諣奚?,就是我們的親人!”當地一位老人捐出棺材,將鄭大芳就地安葬。此后多年,當地群眾一直自發守護和祭掃烈士墓。鄭家人原打算將鄭大芳的遺骸遷回上海。然而,念著老區鄉親與大哥的特殊感情,很快又打消了遷墓的念頭。為報達老區鄉親,鄭國芳與家人決定,捐資設立鄭大芳助學金,助力老區鄉村教育。

聽說皖南有戶農家五代人83年如一日接力守護新四軍烈士墓的事跡感動了山里山外,我們連夜驅車趕赴南陵縣何灣鎮南山村。

1940年4月26日,在位于南陵縣何灣鎮何家灣和蘇家沖一帶,打響了皖南反“掃蕩”的第一槍。那場戰斗持續9個多小時,新四軍女戰士張潔亞不幸在戰斗中犧牲。戰斗結束后,60歲的南山村村民宋滿昌在山下的草叢里發現了張潔亞的遺體,并從她身上背著的行囊中得知她的身份。在那個兵荒馬亂、資訊極不發達的年代,宋滿昌能做的就是和兒子宋德玉冒險把烈士的遺體抬回去,安葬在自家屋后。宋滿昌和老伴只有宋德玉一個孩子。老太太也是菩薩心腸,她說:“多可憐的女娃啊,這么小就走了。我們把這姑娘當成自己的女兒吧?!?/p>

宋滿昌夫妻倆叮囑宋德玉,今后如果找到了烈士親屬,就把張潔亞犧牲前后的情況告訴他們;如果找不到,要一直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妹妹,讓烈士永遠不孤單。遵從宋滿昌夫婦的遺囑,“去世后,就葬在張潔亞墳墓邊上護著這孩子”。宋滿昌一句叮囑,成了宋家家訓。從宋滿昌算起,宋家五代人一直守護著烈士。每逢清明、冬至、春節,宋家人都會到張潔亞墓前燒紙磕頭。每年除夕吃年夜飯前,宋滿昌的孫子宋峰其會帶著兒孫十幾個人,去給逝去的長輩和張潔亞燒紙磕頭。不久前,宋峰其的小兒子通過新聞媒體,為張潔亞找到了親人。

在皖北,有這樣一位新四軍老兵為一句承諾,數十年如一日用余生守護著那些犧牲的戰友們。當我們找到守墓人歐興田時,他已被安葬在烈士墓邊7年了。歐興田1925年出生在皖北農村,1939年正值日軍大舉進攻,歐興田的家鄉清涼村成為新四軍穿越敵占區的必經之路。為了保護這條交通要道,很多新四軍戰士先后犧牲。那年歐興田14歲,他毅然報名參加新四軍,成了尖刀班的一名戰士。面對數倍于己、裝備精良的日軍,尖刀班的每次戰斗都意味著犧牲,他們在自己的胳膊上刺上自己的名字,為的就是戰死沙場后便于識別,他們約定:要是誰能活下來,就由誰為戰友守墓。

戰爭是殘酷的,班長、副班長先后犧牲,歐興田也多次負傷,到最后整個尖刀班只剩下了歐興田??箲鸾Y束后,歐興田又參加了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后他被授予上校軍銜。1981年年底,離休后的歐興田自掏腰包為戰友們修建了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從此便在這里安了家。1991年初春,歐興田干脆領著老伴搬進了陵園。2010年,歐興田的老伴離世,整個陵園又剩下他一個人,兒女曾勸歐興田回城,但他卻舍不得離開他的戰友們。2011年,歐興田的故事被媒體報道,2012年,歐興田入選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2016年3月,歐興田病重不得不住進醫院,這是他建陵守墓34年來離開陵園時間最長的一次。不幸的是,因為病情惡化,91歲的歐興田不久在醫院去世。歐興田的孫子歐陽告訴記者,爺爺住院前就立下遺囑,“去世后骨灰埋在陵園邊上,生為戰友守墓,死與戰友相伴”。

清明祭掃烈士墓,不僅是中華優秀文化的賡續,也是紅色血脈的尋根,初心使命的升華。艷陽下的少先隊員說,肅立烈士墓前,仿佛聽到了烈士的叮嚀與囑托

2023年清明,彭雪楓將軍之子、原第二炮兵政治委員彭小楓上將來到從未謀面的父親彭雪楓將軍墓前,與當地黨政軍領導一同祭掃先烈。陪同祭掃的少先隊員說,我們在烈士墓前仿佛聽到了先輩的叮嚀。

同一天,在河南省舞鋼市虎頭山新四軍烈士陵園,前來祭奠先烈的3000多名群眾和學生同樣聽到了先烈的聲音。這天上午,到陵園基地悼念先烈、祭祀革命先驅忠魂的,有舞鋼市實驗中學、舞鋼市第二高中師生,有南陽市社旗縣下洼中學等學校師生,還有舞鋼市院嶺街道辦事處、舞鋼市棗林鎮棗林村的黨員干部,更多的是自發攜家人到陵園悼念革命先烈的父老鄉親。人們在陵園向烈士敬獻鮮花,鞠躬默哀。絡繹不絕的后來人通過聽取戰斗故事介紹、重溫入黨入隊誓詞,仿佛聽到了1945年2月8日至11日新四軍五師河南挺進兵團,為開辟豫中敵后抗日根據地,在虎頭山與日偽軍作戰的槍聲,聽到了鐵軍將士殲敵1500多人的沖鋒號,看到了新四軍指戰員閱讀當年3月18日延安《解放日報》專題報道的歡欣鼓舞。

同一天,同樣聽到烈士叮嚀的還有江蘇省濱??h“代掃墓”的紅色志愿者。由“中國好人”、江蘇省道德模范、濱??h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徐振理帶領的新四軍研究會、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和縣昂立教育學校代表,來到新四軍天溝戰斗烈士墓祭奠,為革命烈士獻上花籃。徐振理告訴大家,墓中安葬的29名烈士,是1945年4月在阜寧戰役犧牲的新四軍無名烈士,當時鄉親們用29具棺木安葬了他們,2005年,鄉親們又在墓前修建了紀念碑。多年來,濱??h新四軍研究會,牽頭組織全國曾經在蘇北抗戰的新四軍后人、紅色志愿者和社會各界前往祭奠瞻仰。今年清明節,他們再次來到墓地祭掃,徐振理在墓前深情講述29名烈士負傷、搶救、犧牲、安葬的悲壯情景,介紹考證挖掘墓中烈士故事的曲折過程。隨后,他們又馬不停蹄分赴黃河故道陳李村何川蘭烈士墓、天場鎮海峰村的陳海峰烈士紀念碑和徐丹村的徐邦杰烈士墓前,代表遠在外地的烈士后代,舉行了深情的祭奠儀式。

同一天,92歲的新四軍老兵朱鵬祥同樣聽到了烈士的心聲。時隔兩年,他再次來到輝山烈士陵園祭掃75年前犧牲的戰友。去年清明,皖北一場雨下了兩個星期。雨中的一天,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輝山村的輝山烈士陵園卻擠滿了人。他們在等待著一位前來祭掃的老人。92歲高齡的新四軍老戰士朱鵬祥被人攙扶著,從陵園門口慢慢走到上山的臺階下。為了與犧牲的戰友“會面”,當天一早他從200多公里外的合肥一路趕來。面對山頂的烈士紀念碑,朱鵬祥自個兒已無力到達。他遙望臺階之上的紀念碑,向當年的戰友深深鞠躬,兩名武警戰士代他將花籃獻給75年前長眠這里的新四軍第四師十一旅的戰友們。為了這一次祭掃,老人準備了足足兩年。最后,朱鵬祥執意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一級一級登上臺階,在烈士紀念碑下,他對工作人員說:“每走一個臺階,我就想一遍我的戰友?!鼻皝砑罀邥r,朱鵬祥特意買了10個白面饅頭,還在水果店挑選了各種各樣的水果。他對長眠的戰友們說:“咱們那時候哪吃過這么好的白面饅頭?這些水果,你們見都沒見過吧?今天帶來讓你們嘗嘗?!边@次祭掃是朱鵬祥自認為給犧牲的戰友們做的最后一件事。他捐贈了3萬元,專門用于陵園種樹。他對陪同的工作人員說,你們要號召年輕人,結婚、生孩子以及遇到其他喜事了,都來種一棵樹。

1945年4月,朱鵬祥參軍入伍,成為新四軍第四師十一旅三十一團的一名戰士。讓朱鵬祥記憶深刻的是發生在1945年5月的宿南戰役首戰——任家集戰斗。這場戰斗中三十一團擔任主攻,朱鵬祥所在的一連越過溝壕與敵人展開激戰。最后迫使偽團長帶著剩下的殘兵繳械投降,然而原本106人參戰的一連只剩下16人。戰后,新四軍第四師授予一連“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朱鵬祥對鄉親們說:“這是我最后一次來了,我代烈士戰友謝謝你們?!眱商焱?00公里的路程,這位92歲的老人完成了心愿?,F在他又準備著手寫回憶錄了。他說,只要活著一天,就會將新四軍故事講下去。

84載為烈士守墓掃墓,祖孫接力參軍報國,茅山腳下的戴榮斌家庭被評為2021年全國最美家庭的故事催人淚下。1940年初冬的一天,日軍從胡家寨一下子抓走了70多名村民。當時,3位新四軍戰士在執行任務的途中經過這里,得知村民被抓后,奮不顧身地前往解救,但在途中遭遇日軍的圍追堵截,3位新四軍戰士不幸壯烈犧牲,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得知此事后,戴榮斌的爺爺戴國寶和幾位村民,冒著被日軍發現后全家被殺的危險,偷偷埋葬了3位犧牲的新四軍戰士。那天晚上,戴國寶立下了一條家規——子孫后代,無論男女,必須每年給這3位烈士掃墓。

2013年初,父親戴相春曾鄭重地與戴榮斌談過一次,希望戴榮斌為3位烈士新修墳墓,并對她提出了一個要求,祖墳修成什么樣,烈士墓就要修成什么樣。盡管父親突然病逝,然而這樁未了的心事,戴榮斌卻始終記掛在心。2015年9月,夫妻倆拿出2200元,請了專門修墓的人,但只是修了個土墳,夫妻倆覺得很不滿意,當即決定再修一次。第二次修墓時,戴榮斌夫妻倆又拿出了5000多元,全家人自己動手,買來水泥、黃沙、磚頭等,在墓的外圍澆筑上水泥,10多人整整忙活了一天。兩次修墓花去7000多元,對于家境一般的農民來說,可不是小數目。但在戴榮斌看來,這錢應該花,花得值,她來到父親墓前說:“你交代的事,女兒辦好了?!?/p>

今年清明前,戴榮斌、陶海君母子早早挎著裝滿祭品的籃子來到烈士墓前,這對母子身后,跟隨著茅山風景區的青年志愿者們以及茅山中心小學的師生代表。掃墓的路坎坷不平,戴榮斌大病后還在休養,在兒子的攙扶下,一路走走停停,出了一身虛汗。2023年12月3日江蘇省句容市委、市政府官方發布介紹了戴榮斌家庭84年堅持為新四軍烈士守墓掃墓的事跡,深深感動了60萬句容鄉親。

華中紅土地上的鄉親們為新四軍烈士建墓守墓掃墓的一串串故事再次證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做好烈士褒揚工作關乎江山永固;強國在民心,民心不可違。

(責任編輯金鋒)

猜你喜歡
烈士墓烈士戰友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絕筆信
給戍邊烈士的一封信
戰友是什么
“請放心……”——寫在2019年清明烈士墓前
無名烈士墓
楊紹棟烈士墓已修葺一新
永遠是戰友
永遠是戰友
無言的戰友
向烈士致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