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價值、困境及路徑探析

2024-04-09 19:23王珍珍
信息系統工程 2024年3期
關鍵詞: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

王珍珍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對傳統的教育模式產生了沖擊,推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實現,擴展了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學質量,重塑了教學模式。但是,在運用中,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價值、技術、情感方面的潛在風險。亟須從堅守意識形態陣地,避免技術依賴,凸顯人文精神等方面指出兩者融合的路徑,以期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關鍵詞: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困境;路徑

一、前言

當今,智能化手段的快速崛起,重塑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教育方面,以算法和大數據為代表的AI技術正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推動教育的改革創新。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的思政課程與人工智能融合成為熱點問題。教育部等部門印發了加強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方案,強調要“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在教學和管理中的應用,探索實施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教育,推動形成“互聯網+高等教育”新形態,以現代信息技術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變軌超車?!盵1]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教育活動,人工智能的發展為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技術環境,數字化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將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走向現代化。同時,智能化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困境。如何分析和突破困境,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思政教育更好、更健康地發展,是我們當前亟待解決的新課題。

二、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價值意蘊

(一)提供多樣化的手段和方式,擴展教育理念

在云計算、大數據、新媒體等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了大量獲取信息的智能設備,為人們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和方式??茖W技術的廣泛運用,拉大了傳統封閉的教育模式與現代化的教育兩者的差距,學生知識的更新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速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2]人工智能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大勢所趨,同時也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際的聯系。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改變了依托于課本的純文字灌輸式教學理念,借助互聯網和多媒體等技術手段,以網絡公開課、慕課的方式將文字和各種影像、圖片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更加新穎和鮮活,調動起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增加了思政教育過程中師生的互動性。最主要的是擴展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者以開放包容和與時俱進的視角走在時代的前沿,運用豐富、靈活的技術手段和方法講出簡單易懂、生動形象、接近生活的,能被學生所吸納的知識,使思想政治教育變成有溫度課程。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說,他們不再拘泥于從書本上獲取知識,利用手機、電腦等各種智能設備就能獲得大量的知識資源。網絡媒體資源的應用,拓寬了受教育者獲取知識的渠道,滿足了不同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加強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二)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和信息,提升教學質量

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所有的信息日益數據化。一方面,通過“深度學習”和強大算力形成了大量的電子數據庫,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學校以社會、校園熱點問題為契機,針對學生思想上的困惑進行解答和引導,構建了更生動、更形象、更有價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使用,能夠幫助教育者及時有效接收到受教育者的知識需求和教育結果。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動態地掌握和監測受教育者的知識和需求等方面的各種相關數據,教育者依據這些數據,可以提供有效、精確的教學方案,避免開放的教育資源“大水漫灌”,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針對性。

(三)提供了開放便捷的學習平臺,重塑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一定的教學理論、教學思想的結合體,是一定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規范”[3]。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教育者講授、受教育者被動接受的單一教學模式。教育者主導教學的整個過程,掌握著主要的話語權,以理論知識灌輸為主。受教育者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沒有發揮出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所講的知識并沒有入腦、入心。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促使教育領域興起了大規模的網絡課程,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獲取學習資源的平臺,學生借助網絡上的學習資源自學。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模式也要與時俱進發生改變,從傳統的以教育者講授為主的模式轉變為教育者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新型模式,思政課教師以課上重點講授內容為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為基準,利用網絡上提供的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起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

三、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困境

(一)多元化價值觀對主流價值觀的沖擊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出現不可避免地對主流價值產生了沖擊,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實現。一方面,開放包容的信息化時代使得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涌現出來,一些西方敵對勢力趁機進行價值觀念的滲透。由于青年群體的實踐經驗較少,思想相對簡單,對復雜的網絡信息沒有鑒別能力,對意識形態滲透的風險沒有防范意識,導致其被錯誤的價值觀念所影響。另一方面,各種視頻軟件和碎片化閱讀的興起,使得一些偏離主流價值觀的思想被吹捧和效仿,不利于培養受教育者的正確價值觀,給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增加了難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產生過度的技術性依賴

科學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廣泛運用,確實在資源提供、教學模式創新、學生個性化需求滿足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教學過程當中,教育的主客體表現出對科技手段過度依賴的傾向,這將會導致教育主體的“異化”。一方面,教育者依賴技術會使其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弱化。智能技術看起來特別高效、精準,實際上是對人進行了降維處理,將現實的、復雜的人變成了虛擬的、數據化的人。如果教育者沉迷于依靠信息化手段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就會將重心放在信息的輸入和輸出,探究如何通過智能設備展現出更好的教學內容,對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和價值觀引導方面的關注就會減少。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受教育者進行價值觀方面的培育和教化,這是一個動態的長期過程。同時,人工智能重塑了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自主學習專業的前沿知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緊密互動明顯減少,教師自身潛在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也在減少。另一方面,受教育者過分依賴網絡技術,會讓自身主體意識和能力變弱。受教育者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具有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受教育者如果沉浸在智能技術之中,日常生活和學習都依賴于科技手段,那將失去人的自主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人將變成“數據人”和“檢索機器”,被網絡和科技所控制和異化,受教育者的主體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弱。

(三)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情感風險

思想政治教育是關乎意識形態、思想情感范疇的教育實踐活動。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最終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的生命價值,涵育生命的發展。雖然人工智能發展的速度很快,已經研制出了具有表達、模仿人類情感的智能技術,但是它還是無法像人一樣主動思考和行為,只能根據已有的表情和行為去預判人類的情感,這樣就會出現一些情感盲區。一方面,人工智能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借助智能算法對受教育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形成受教育者群體的精準數據,便于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但是,智能技術在對數據的處理過程中無法覆蓋人的心理活動和復雜的思想情緒,智能算法只能將人物質化,當成一個數據客體來處理,忽視了人的生命價值,導致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感受不到情感,受教育者的情感沒有得到關注和培育的現象。另一方面,最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在人工情感技術上有重大的突破。人工情感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模仿、延伸和擴展人的情感,使機器具有識別、理解、表達和生成各種情感特征的能力,從而能理解人的喜怒哀樂并見機行事?!盵4]當人工智能具備了跟人一樣能夠表達、識別的情感能力,就會出現人與機器過度親密的現象,受教育者將會生活在一個虛擬的感情世界中,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往逐漸減少,學生就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實情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就無法感知學生的內心活動,也就無法給予學生情感關懷,最終會導致師生情感弱化。

四、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路徑探析

(一)思想和行動上筑牢意識形態陣地

1.思想上堅守根本的價值和立場

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其他的教育有其特殊性,有恒定的立場和價值。無論時代怎么進步和發展,教育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屬性和理論基礎是不變的,在此基礎上將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方法應用到思想政治教學中,促進思政教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國家領導人關于人工智能、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論述為指引,以立德樹人和以人為本為目標,以主流價值觀為引導,穩固思想陣地,切斷錯誤價值觀念擴散的渠道,不給任何顛覆和破壞意識形態的外部力量提供機會,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穩定的信息傳播環境,要在價值觀領域筑起一道安全的數據墻。

2.行動上筑起安全數據墻

任何技術都是被人設計和控制的,本質上都體現了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首先,在思政教育中應用的技術應該對其進行理性約束、嚴格把控,人為設計的技術都容易摻雜非主流的價值觀,避免技術的設計受技術開發者價值觀影響。其次,大量的數據在智能算法的技術加工下為思政教育打造了一個智能化教育平臺,這個平臺應用到思政教育領域是為鞏固主流意識形態發揮建設性作用。為了思政教育的健康發展,必須把好數據這一關口,“從提升模式識別精度、數據提取準度、數據分析智能化等方面強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數據運用效能”[5]。運用智能算法從大量的數據中進行篩選,防止錯誤思潮的侵蝕和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確保主流價值觀的信息得以傳播。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受教育者對信息的辨別能力。教育者不僅要傳輸給受教育者正向積極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受教育者鑒別非主流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使受教育者具備“排污”的能力,通過問題討論的形式,把其中正反面的問題說清楚,讓他們明白其中的利弊,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他們辨別信息的能力。當面對魚龍混雜的信息時,受教育者能夠從中提取有價值、有營養的內容,抵制不良價值觀的影響,從而堅定其意志。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避免技術依賴

1.人工智能時代準確定位教育者的角色

人工智能的出現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了變革,當然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領域??萍嫉娜谌胫λ枷胝谓逃玫姆较虬l展,同時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教師作為教育的主要主體面臨著地位逐漸被弱化的風險。因此,在新的歷史環境下,教育者應該辯證地看待技術依賴問題,把握好對技術依賴的度,重新找準自己的角色。以往的教學模式可以讓老師盡情地發揮知識講授的優勢,隨著各種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教育者講授理論知識的作用逐漸被各種網絡課程所代替。雖然教育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還在快速發展,但是機器永遠無法在情感上與人相媲美。思政教師的人格魅力、思想品德對學生直接的影響是人工智能無法代替的,老師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將智能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同時發揮自己在學生情感、思想、精神方面引導的作用,扮演孩子心靈、精神導師的角色。

2.正確認識、調整人、技術和教育的關系

AI時代,科技已經高度融入教育,科技助力教育實現現代化。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人依然是思政教育的核心,智能技術是輔助教育發展的工具,不能將主次顛倒。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對智能設備和技術產生過分依賴心理,以防喪失人的自主思考能力成為虛擬的、數據化的人。在整個思政教育過程中,人作為教育的主體,借助智能技術使教育內容更豐富、教育手段更便捷、教育質量更高。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收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教育者可以精準地掌握不同個體的愛好、性格、學習、心理等問題,從而制定一個適合學生水平的學習方案,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教育者智能技術運用的素養和水平,更好掌控課堂的主動權。在數字化隨處可見的大環境下,思政教育的主體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和運用智能化技術,要多向相關技術人員交流和學習。善于利用智能技術所獲取的一切資源和素材,針對學生的興趣點可以有目的地去設置一些熱點話題,不斷提升教學方法和思政課堂的感染力。以人工智能為工具,構建起師生共同學習、相互創造的共同體,這是今后教育的新趨勢。隨著時代的發展,要不斷地、適時地去調整人、技術和教育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突顯人文精神

1.智能化技術參與下思想政治教育要體現情感價值,使得情感盲區沒有存在的空間

在運用技術的過程中要關注和體現情感價值,這就要求教育主體有一定的情感修養,“情感修養是教育主體在人工智能嵌入情境中理解、表達與管理自身情感的一系列素養和能力”[5]。技術只是教育的一種輔助工具,教育主體要提升自己運用技術輸出情感的能力,運用教育的智慧增強對受教育者的情感連通和人格培育,彌補教育過程中的情感缺失。再者,受教育者有情感、性格發展、品格涵養等方面的需求,教育主體要自覺在思政教育過程投入大量的情感,增強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互動,積極回應個體生命成長過程中的發展訴求,解決人工智能嵌入中情感體驗差的難題。

2.避免陷入虛擬情感陷阱,倡導多元化情感表達

人工情感需要科學理性地去看待,看清人工情感中所隱藏的虛假因素,擺脫人工情感的束縛,對人工情感的過度依賴會導致人本身情感能力變弱。從教、受雙方的情感需求出發,倡導積極的情感表達和交流,但是一定要警惕不要被人工情感所控制。一個有情感、有溫度的生命個體不能成為機器的附庸,通過對技術合理、適度地掌控,給予個體生命無限的成長空間,體現人的生命價值。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有情懷、有志向、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如果掉進人工情感的漩渦,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能力會降低,整天沉浸在虛幻的情感世界,這有悖于思政教育的初衷。

3.加強人機交互過程中的人文精神

在借助技術效用滿足教、受雙方情感需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用人文手段的優勢解決情感難題。以人文精神來指引人機互動,加強人文與技術的高度融合,實現情感與技術的結合,從而建立一個和諧、溫暖的教育環境。

五、結語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推動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在思政教育中的賦能已成必然之勢,應當抓住技術賦能的機遇,促使思政教育創新發展。探討技術手段賦能思政教育創新發展,不僅有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也有助于提升思政課程的吸引力和實效性,為思想政治教學的創新提供新路徑。同時,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思政教育存在很多風險,教育主體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努力去規避新技術帶來的風險,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EB/OL].[2020-11-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辛浩.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EB/OL].[2019-08-08]https://www.sohu.com/a/332375315_819391.

[3]劉文博,劉吉.人工智能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變革與挑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3):21-24.

[4]肖峰.人工情感:技術與人文的新融合[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2(01):91-97.

[5]王立群,楊蕓伊.“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生成、風險及應對[J].湖南社會科學,2022(04):166-172.

責任編輯:張津平、尚丹

猜你喜歡
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
困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