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年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2024-04-10 04:40申季維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 2024年1期
關鍵詞:河湖水利

申季維

(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

一、充分肯定成績,提振精神、堅定信心

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水利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水利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樓陽生書記、王凱省長多次調研指導水利工作,親自組織研討、部署推動。李國英部長4 次深入我省調研,并對河湖長制、流域防洪及水庫運行管理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全省各級水利部門緊緊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與安全,積極擔當,務實拼搏,河南水利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

——水旱災害防御奪取重大勝利。我們及早備汛,明確各類防汛責任人11.8萬人,修編河南省四大流域防洪預案、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預案、13 處蓄滯洪區運用預案,開展防汛演練18.7 萬人次,完善172 支9 400 余人的行業搶險隊伍、8 個專業406 人的水利專家隊伍,儲備價值4.64 億元的防汛抗旱物資,基本建成省級(駐馬店)防汛抗旱物資倉庫。強化隱患排查整治,完成124 處水毀工程設施修復、33 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439處主要防洪河道險工險段整治,排查整治水庫、堤防、淤地壩、在建工程等各類問題453 處。精準測報調度,及時發布預警,有效應對了18 次較強降雨過程,特別是在迎戰臺風“杜蘇芮”、抗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過程中,科學調度水工程,適時依規啟用共渠西蓄滯洪區,避免啟用良相坡蓄滯洪區,全省水庫無一垮壩、河道無一決堤、人員無一因洪災死亡;落實山洪災害防御“叫應”機制,在17次山洪中安全轉移2.17萬人,無一人員傷亡;派出4 支水文應急測報突擊隊,千里馳援京冀防汛抗洪一線,圓滿完成應急測報任務。堅持汛旱并防,有效應對了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和局地階段性旱情。抓住汛末秋雨有利時機充分蓄水,全省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68.7 億立方米,較多年平均值增加60%。

——水利建設投資和規模創歷史新高。2023年是貫徹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的開局之年,我們前瞻30 年編制了《河南水網建設規劃綱要》,謀劃了27綱83目108結,搭建了現代水網的四梁八柱。平頂山市入選全國第一批市級水網先導區。完成“四水同治”年度投資1 393.9億元,落實全口徑水利投資623 億元。賈魯河綜合治理、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小浪底南岸灌區、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等4 項工程建成達效,引江濟淮(河南段)、小浪底北岸灌區、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工程、洪汝河治理、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等5 項工程基本建成。分兩批集中開工重點水利項目196個,總投資700億元,全年共新開工項目1 038個。抓住國家增發國債機遇,強化項目前期工作,加大資金爭取力度,已落實兩批406 個項目、257.47 億元,爭取國債資金規模居全國前列。

——“五水綜改”成效顯著。加大水源置換力度,集約利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優質水資源,通水9 年累計向我省調水208億立方米,受益人口3 050萬。健全水權交易常態化機制,印發《河南省水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累計達成水權交易水量8.9 億立方米。創新水利投融資機制,河南水投集團發起設立規模100億元的水利產業投資基金,是我省水利行業首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基金。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省人民勝利渠灌區成為第一批通過水利部標準化管理評價的大中型灌區;做好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理順支撐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了“一廳、一中心、一集團”政事企協同高效新體制。持續推進農村供水工程規?;?、建管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94 個縣(市)累計完成投資248 億元,受益人口1 200余萬。

一年來,各項水利工作進展順利,圓滿完成了年度主要目標任務。

(一)國家江河戰略深入落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面貫徹黃河保護法,打好黃河流域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黃河流域節水型縣域達標率87.7%,超過全省平均值;聯合省檢察院開展水資源保護專項行動,排查問題線索350 個,整改完成310 個,立案查處95 起;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78平方公里,實施坡耕地改造6.2萬畝,完成淤地壩除險加固37座;整治655處妨礙河道行洪安全問題,建成10條省級美麗幸福黃河示范河段。桃花峪工程專題研究報告通過黃委科技委咨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組織編制《河南省南水北調供水配套工程提升規劃》,加快防洪影響處理和新增配套供水工程建設,在沿線省份中率先建立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和企地協作機制,完成丹江口庫區“守好一庫碧水”專項行動,整治574 處影響庫區水質問題,累計拆除違法建筑16.8 萬平方米,恢復有效庫容540萬立方米。

(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持續提升。剛性約束不斷加強。135.78 萬個取水口、7.1 萬個取水項目納入日常監管。分批次治理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數據4.39萬套。實施54條河流水量分配、29 條河流水資源統一調度和生態流量保障。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快推進。累計建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縣118個,達標率75%,提前超額完成2025 年達標率70%的目標任務。全省用水總量始終控制在230億立方米左右,用水效率連年優于全國平均水平。水權交易成果持續擴大。全年新增交易水量1.96 億立方米。大力推廣合同節水,完善節水財稅政策,創新金融支持節約用水模式,我省首筆“節水貸”成功落地。

(三)水生態治理保護成效明顯。河湖長制全面發力。設立省市縣鄉村5 級河湖長5 萬余名,省級河長巡河46 次,帶動全省河湖長巡河280 萬次。推廣“河長+檢察長”“河長+警長”機制,修訂河湖長述職、工作交接等10 項制度,常態化開展河湖問題“兩暗訪一排查”行動,排查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 854個。河湖環境持續改善。嚴打河道內非法采砂,查處案件140起。堅持“一河一策”,選取7 條河流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基本生態流量得到保障,重點斷水河段全線過流。建成沙澧河等6條淮河流域幸福河湖,306條省、市、縣級美麗幸福河湖,更多河湖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遏制地下水超采趨勢,完成19個縣(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年度建設任務,南水北調受水區累計壓采非城區地下水3.55億立方米。全省淺層和中深層地下水水位較5 年前分別上升0.89 米、2.17 米。水土保持工作成績顯著。提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我省首個水土保持與碳過程科教融匯試驗基地、黃河流域首個部級水沙過程觀測研究站。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67平方公里,成功創建7個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工程)。

(四)鄉村振興水利基礎不斷夯實。農村供水成效明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2.5%,高出全國2.5 個百分點。農村供水工作入選我省第一批主題教育20個典型案例。灌區供水保障有力。編制完成《河南省農田灌溉發展規劃》。實施34個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191處大中型灌區累計供水45.36億立方米,灌溉面積2 646萬畝,補源面積471萬畝。內鄉打磨崗、林州紅旗渠2處灌區納入全國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第一批試點。助力鄉村穩定發展。完成13項重點水利工程征地16.6萬畝,安置水利移民3 773人。下達移民后期扶持資金28.92億元,為近五年落實資金最多的一年。打造300個“美麗移民村”,12個移民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組織實施唐河等5個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

(五)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立法工作扎實有效?!逗幽鲜∷こ坦芾項l例》《河南省農村供水管理辦法》頒布實施。衛河沿線五市“四條例一決定”,開創我省流域協同立法保護的新路子。5 部涉水法規列入省人大立法規劃。執法效能持續強化。聯合公檢法司開展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巡查河道39.4 萬公里、水域面積4 萬平方公里,排查水事違法問題線索1 006個,立案330起,一大批侵占河湖、妨礙行洪、非法取水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查處。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加快?!鞍宋濉逼辗樌ㄟ^中期評估?!胺殴芊А备母锍掷m深化,全年共辦理省本級政務服務事項4 124件,按時承諾辦結率、服務事項好評率100%。

(六)行業發展能力全面加強。規劃體系不斷完善。四大流域防洪規劃、中小河流規劃、水旱災害防御規劃、水土保持規劃等一批規劃正在有序推進。工程管理持續加強。29座大中型水庫、12 座大中型水閘完成標準化管理評價認定。建成小水庫安全監測省級平臺。完成1 253座水庫、157座水閘、6 046公里堤防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數字孿生加快推進。編制了《河南省數字孿生水網實施方案》。推進袁灣、漢山水庫等在建重大水利工程的數字孿生與主體工程同步建設,啟動出山店水庫、前坪水庫、河口村水庫、紅旗渠灌區、人民勝利渠灌區等工程數字孿生建設。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四預”應用被水利部評為全國優秀案例,在水利部先行先試中期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次。安全生產態勢良好。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六查一打”專項行動,強化安全生產日常管理,水利安全綜合風險度大幅下降,全年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萍紕撔轮斡辛?。3項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10項水利先進技術得到推廣應用,發布水利地方標準13 項。財務管理更加規范。修訂完善水利發展資金、水利救災資金管理辦法,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監控,水利發展資金績效評價工作被財政部、水利部評為優秀,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被評為省級先進。干部能力素質持續提升。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援疆、駐村幫扶、水利部掛職、廳屬單位鍛煉,新增高級以上職稱127 人,培訓干部3 531 人次。水文化建設持續推進。完成《河南水利年鑒》2023 卷、編纂改革開放以來河南水利事業發展綜述、河南重大防汛抗旱減災情況綜述等。新增2處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總數達到全國第一。

(七)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政治建設不斷強化。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及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廳黨組會議學習“第一議題”31次、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8 次,引導全廳黨員干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抓實基層黨組織建設,2家單位被認定為省直基層黨建示范點。推進機關處室與廳屬單位支部共建工作,將現代水網和洪澇災害防御列為機關黨建“書記項目”,統籌部署落實黨建與業務工作,推進機關黨建和水利事業發展融合互促。主題教育扎實開展。廳黨組開展專題輔導報告14 次、集中學習交流研討15 次,舉辦專題培訓班5 期,讀書班2期,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到基層聯系點講黨課38次,各級黨組織累計開展主題教育專題學習活動200 余次,受教育黨員5 000 多人次。圍繞水利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梳理問題45 項,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2次,座談會764次,走訪1.91萬戶,征求意見3.4 萬余份,群眾滿意度達97.8%。我廳經驗做法被省主題教育辦簡報編發,被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水利報多次報道,省委第十六指導組給予充分肯定。正風肅紀深入推進。開展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回頭看”,對8 家單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推進政治監督精準化常態化,進一步促進領導干部守紀守規盡責。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斷強化清廉河南水利機關建設,涵養新時代水利人的浩然正氣。意識形態工作持續加強。高度關注涉水輿情,編發《河南水利輿情周報》50期,開展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及時化解矛盾問題,牢牢守住意識形態安全防線。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刊發我省水利稿件463 篇,政務信息被省級以上黨委、政府采用116條,鞏固壯大宣傳思想陣地。

綜合政務、新聞宣傳、離退休干部、群團、后勤保障、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提升政治站位,把握大勢、保持定力

在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水利部總結了“六個必須堅持”的寶貴經驗,這是水利行業科學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成果,應在深入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實踐中堅持和發揚。一是必須堅持治水思路。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治水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確保水利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二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省情水情,聚焦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善于發現、科學認識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精準施策、有效解決水利發展中的問題,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三是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樹牢極限思維,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對水安全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見微知著、心中有數,立足最不利情況,向最好結果努力,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線。四是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遵循“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預”字當先、以防為主、防線外推,建重于防、防重于搶、搶重于救,以工作措施的前瞻性、治理措施的確定性應對風險隱患的突發性、不確定性,打有準備之仗、有把握之仗。五是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把握治水規律,從生態系統完整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統籌流域與區域,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近期、中期、遠期,加強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六是必須堅持創新發展。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以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方法創新,塑造水利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不斷提升水利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

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是水利人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全省各級水利部門要準確把握新時代面臨的新形勢、新征程賦予的新使命、新實踐提出的新要求,理清思路,強化舉措,銳意進取,在“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新征程上書寫更加出彩的治水篇章。

一要胸懷國之大者,在堅決貫徹重大國家戰略中敢擔當、爭先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水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先后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國家江河戰略等重大戰略。我們要強化使命意識和擔當意識,在融入國家戰略、支撐國家戰略上下功夫,爭取各項工作在全國水利改革發展大局中有出彩表現。一是在落實國家江河戰略中強化擔當。河南位于中原腹地,黃河橫穿東西,南水北調縱貫南北,在國家江河戰略中地位重要。黃河之險,險在河南,雖然經過長期治理實現了歲歲安瀾,但依然存在洪水風險威脅大、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等問題,必須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50%以上總干渠在河南境內穿越,維護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責任重大,必須扛牢守護“一庫碧水”和“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責任。二是在建設美麗中國中有所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水作為生態環境的基礎支撐和控制性要素,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提升水生態保護治理能力作為重要目標,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并舉,持續提升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三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水利工程作為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必須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加大農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水利實事,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貢獻力量。

二要牢記省之要者,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中扛重任、強保障

當前,我省正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河南水利要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治水工作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提高水安全保障標準、保障能力、保障質量。一是扛穩防范化解水旱災害風險重任。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水旱災害極端性、反常性、復雜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強。2021 年,鄭州“7·20”特大暴雨最大小時降雨量突破我國大陸氣象觀測記錄歷史極值,賈魯河、衛河、白河上游夏季、秋季出現區域性洪水;2023 年,臺風“杜蘇芮”北上深入內陸,導致京津冀地區遭遇連續5天極端強降雨,海河流域發生60年來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水旱災害防御是水利部門的天職,必須主動適應極端水旱災害頻發“常態”,有效應對水旱災害“黑天鵝”“灰犀?!笔录?。二是扛穩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糧食生產是河南的一大優勢、一張王牌,也是河南必須扛穩的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河南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省委、省政府強調要樹牢“一滴水就是一粒糧”的意識,要求在確保水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蓄水保水,為糧食豐收、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水利作為農業的命脈,必須緊緊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這個頭等大事,統籌協調推進灌區骨干工程與高標準農田灌排體系建設,不斷夯實糧食安全的水利基礎。三是扛穩保障城鄉供水安全重任。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匹配,是我省的基本水情。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必須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加快構建興利除害現代水網體系,提高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為生活、生態、生產提供更加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三要聚焦短板弱項,在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中出實招、解難題

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省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水網構建方面,基礎設施網絡不完善,工程標準不高,區域間、流域間統籌運用、協調一致、精準到位的調度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尤其是在“21·7”“23·7”等洪澇災害中充分暴露了防洪工程體系的薄弱環節。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方面,供給結構不合理,配置不科學、調度不精準、計量不精確、地下水超采等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地下水超采問題,5個市被水利部約談或技術會商,1個市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作為典型案例通報。水利信息化方面,數字化水平整體偏低,透徹感知能力不足,模擬演算功能不強,業務應用智能水平不高。人才隊伍方面,干部隊伍年齡老化,素質和綜合能力有待提高。高精尖人才數量少,特別是領軍人才、大師級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匱乏,基層技術力量薄弱,同時存在認識局限、思維固化老化等問題。實現水利高質量發展,必須正視短板弱項,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有解思維,持續在補短板、強弱項上下功夫,不斷變問題清單為成果清單。

四要注重守正創新,在厚植行業全面綜合發展上提素質、增效益

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水利治理管理體系,實現水利高質量發展,必須準確把握階段性特征。一是提升戰略思維水平。強化大局觀,充分認識水利的基礎支撐保障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立足全局看水利,尤其是在水生態保護、城市防洪、城市水源保障、內河航運等任務中謀劃新布局、實現新作為。強化系統觀,堅持多目標規劃引領,做到統籌兼顧,努力實現涉水效益“帕累托最優”。強化生態觀,把自然界河流視作生命體,尊重河流生存與健康的基本權利,強化規劃、治理、調度、管理等環節的前后協調,著力建構河流倫理。二是強化數字賦能。當前,治水管水已進入信息時代、數字時代,水利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必須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水利業務的支撐驅動作用,強化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以數字賦能、數字孿生帶動水利建設,加快培育水利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三是把握政策導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范圍,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提出明確要求。國家增發1萬億元國債,重點用于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這些重要部署為持續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我們要充分準備,搶抓機遇,推動更多水利項目落地。

三、錨定發展目標,積極進取、開拓新局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 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保障國家水安全重要講話10 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的關鍵之年。全省水利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落實國家“江河戰略”,錨定“兩個確?!?,著力深化“四水同治”“五水綜改”,以現代水網建設為抓手,持續推動新階段河南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一)扎實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貫徹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123”“321”防汛工作要求,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憂患意識,筑牢防洪抗旱減災安全屏障,確保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保障城鄉供水安全。

夯實防洪減災基礎支撐。完成四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印發《河南省防洪規劃》和《河南省洪水干旱災害防護標準和防治規劃》,編制《河南省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總體規劃》,科學確定防洪標準,合理制定防洪措施。修訂完善流域防洪預案和蓄滯洪區運用方案,優化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案,復核主要水文斷面防汛特征值,提高預案的實用性、科學性。持續優化完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基層群測群防體系,常態化落實“叫應”機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時更新補充防汛物資,制定技術手冊、倉儲管理規范等相關標準制度,規范物資管理。完善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庫,做好歷史典型洪水復盤推演,組織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及搶險實戰演練,提升隊伍綜合能力素質。

提高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水文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三道防線”先行先試,建設6 部測雨雷達試點,完成20 處國家基本水文站提檔升級改造,新建50 處水位站,建設538座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和11座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設施,持續優化完善雨水情監測站點布局,提升“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感知能力,進一步延長雨水情預見期、提高精準度。以山洪災害防御為重點提升監測預報預警水平,開展小流域山洪災害防御“四預”能力試點建設,完善105個小流域可視化洪水淹沒圖,提升數字化、智能化預報預警水平;全面排查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內村莊的跨溝道建筑物、阻水體、溝口橋頭等高風險點,調整監測方式和預警條件,細化險情搶護和避險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山洪致災風險。

完善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全面落實責任制,及時明確水庫、險工險段、蓄滯洪區、淤地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建工程、山洪災害防御等各類防汛責任人。壓緊壓實各級各環節責任,全面落實防汛備汛措施。做好汛前隱患排查,消除度汛隱患,制定安全度汛措施,做到“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堅持流域統一調度,遵循依法、科學、安全原則,強化水工程調度運用,“攔、分、蓄、滯、排”并用,最大程度發揮防洪減災效益。強化防洪工程日常維護、巡查防守和險情搶護,提前做好蓄滯洪區運用準備,抓好在建工程汛期管理,確保工程安全度汛。加強旱情、墑情動態監測分析,科學制定應急供水方案,精細調配抗旱水資源,有力有序有效落實抗旱各項措施,統籌安排好生活、生態和生產用水,確保城鄉供水安全和糧食安全。

(二)持續落實國家江河戰略

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起草我省實施《黃河保護法》辦法,加大“母親河”保護力度,全力打好黃河流域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推進黃河流域高耗水行業強制性用水定額管理,提高黃河水利用率。加快推進引黃設施提升改造和后續渠系銜接,提升引黃能力。開展桃花峪工程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立項。推進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爭黃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5.9萬畝、淤地壩除險加固10 座和新建淤地壩3 座。完成黃河流域209 座小水電站分類整改,實現黃河流域小水電站生態流量在線監管。

扎實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編制完成《河南省南水北調供水配套工程提升規劃》。聚焦工程安全,全面開工建設南水北調中線防洪影響處理工程,加強防汛風險點排查整治,及時更新南水北調防汛責任人名單,壓實防汛主體責任;加強水費收繳,落實收繳計劃,保障工程運行經費。聚焦供水安全,加快推進觀音寺、沙陀湖、魚泉等調蓄工程和周口等地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商丘供水工程開工建設,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建成通水。聚焦水質安全,組織實施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專項行動,加強藻類防控,強化水源區及總干渠兩側飲用水源保護區監督管理,加強水土流失防治,確?!耙汇逅览m北上”,我省受益人口達到3 500萬。

(三)著力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

堅持項目為王,推進聯網、補網、強鏈,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現代水網,著力提升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效益。落實全口徑水利投資不少于600億元,“四水同治”投資不少于1 200億元。

建設水網骨干工程。提請省委、省政府印發《河南省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編制完成市、縣水網建設規劃。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5月底前試通水,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完工驗收,小浪底北岸灌區年底前驗收投用,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年底前完成竣工驗收。加快建設漢山水庫、袁灣水庫、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白果沖水庫、金盧水庫等工程,開工建設昭平臺水庫擴容、東方河水庫、洪汝河薄弱環節綜合治理、白龜山水庫除險加固和前坪水庫灌區、出山店水庫灌區、故縣水庫灌區等工程,推進合河水庫、晏河水庫、周商永運河、大逍遙滯洪區等一批重大防洪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平頂山市全國市級水網先導區建設,促進市、縣水網建設全面提速。

抓好增發國債項目。全面落實“6 月底前全部開工,年底國債資金使用完畢”要求,加快實施國債水利項目,完成國債資金使用。按已定時間節點完成項目前期及審批工作,水毀項目要確保汛期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年度水利項目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跨年度水利項目年底前完成國債資金對應的實物工程量。投資5 000萬元以上的國債項目要安裝實時在線視頻監控設備,并接入國家重大項目庫和河南省增發國債水利項目管理平臺,實行常態化視頻監控管理。謀劃和啟動一批水利項目前期工作,為爭取后續國債資金儲備一批水利項目。

規范工程運行管理。建立健全常態化安全鑒定、除險加固機制,開展安全鑒定水庫大壩137座、水閘64座。推進20個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試點水庫,葉縣、西峽縣2 個試點先行區域。推動水庫、堤防、水閘、灌區、引調水工程等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水平提檔升級。統籌防洪、供水與航運用水,在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滿足內河航運用水需要。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確保河道、水庫安全。落實水利部關于加強水庫庫容管理的意見,加強水庫庫容管理。

(四)切實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管理和節水管理,用好地表水、保障生態水、保護地下水、留住“天上水”、多用再生水,變水瓶頸為水支撐、水保障。

持續強化剛性約束。組織編制全省水資源保護規劃。分解落實區域、流域水量指標,推動完成市級主要河流水量分配。強化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管理,實施水資源精準調度,組織開展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三年行動,每個省轄市至少建成1個水資源管理規范化示范縣(市、區)。完善取水計量監測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灌溉機井“以電折水”,規模以上取用水戶在線計量數據接入率實現100%。依據新一輪地下水超采區劃定成果,加快劃定地下水禁、限采區。加強地下水監測和動態預警,全面落實地下水取水總量和水位控制。加強地下水超采區自備水源工程管理,依法關閉違規自備水井。編制實施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完成16 個縣級地下水超采治理項目年度建設任務。推進南水北調受水區地下水壓采,加強引江濟淮、引黃入冀補淀等重大調水工程和29 條跨區域主要河流水資源統一調度、精準調度。

深入實施節水行動。修訂《河南省計劃用水管理辦法》,嚴格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節水評價、計劃用水管理。推動全省年用水1 萬立方米以上工業服務業計劃用水全覆蓋。探索建立節水型社會建設動態評估與退出機制,深入開展節水載體創建活動、水效領跑者行動、非常規水利用提升行動。持續推廣合同節水管理,不斷擴大“節水貸”范圍。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60.7 億立方米以內,非常規水利用量達到11.43 億立方米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8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27。

加快推進水權改革。持續擴大區域間流域間水權交易成果,培育與水資源稟賦相適應的水權交易市場。探索水權綠色金融,選定相關金融機構聯合開發水權收益權綠色債券產品,探索供水工程水權資產證券化、取水權抵(質)押、水權入股等方式,拓寬企業綠色融資渠道。堅持“近期水權交易、遠期指標調整”原則,通過水權交易,逐步解決鄭州、開封、商丘、周口、駐馬店等地新增南水北調用水問題,研究南水北調用水結余指標的統籌調配問題。積極探索大中型水庫多蓄水量和大中型灌區節約水量水權交易。

(五)深入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蘇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強化水源涵養保護,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

全面強化河湖長制。建立省內河長制工作協作機制,并與周邊省份跨界河湖協調聯動,強化流域河湖、跨界河湖上下游、左右岸聯防聯控聯治,著力構建河湖管理保護新格局。提請發布省第6 號總河長令,督請各級河長盡職盡責,開展基層河湖長規范履職行動,探索建立村級河長制工作室,健全村級河湖管理保護體系,暢通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積極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等技術手段,全面排查河湖“四亂”問題,利用“河長+檢察長”“河長+警長”機制,推進167個重點難點河湖歷史遺留問題解決。

持續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完善河湖生態流量監測,嚴格閘壩生態流量泄放管理,健全生態流量預警響應機制,開展浉河、澗河等河流生態流量核定與保障先行先試,持續推進淇河、賈魯河、史河、灌河、浉河、潢河、唐河等7 條河流母親河復蘇行動,保障復蘇河段全線全年過流。加強生態流量調度管理,加快29條主要河流53個控制斷面水量、流量監控設施建設,力爭斷面水量、流量全年達標。出臺我省幸福河湖建設地方標準,舉辦首屆美麗幸福河湖命名儀式,爭取建成20 條省級美麗幸福黃河示范段、20 條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和300 條市、縣級美麗幸福河湖。選取一批基礎相對較好的中小河流,開展全水系美麗幸福河湖試點,進行全段治理、系統治理。選取3—5 個縣(區)開展全域美麗幸福河湖試點工作,力爭打造更多讓人民滿意的美麗幸福河湖。

扎實抓好水土流失綜合防治。貫徹落實《河南省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實施方案》,編制河南省水土保持流域規劃、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規劃、侵蝕溝治理規劃、水土保持監測規劃等,健全水土保持規劃體系。強化水土保持責任落實,建立省水土保持領導協調機制,加強部門協同和水土流失聯防聯控聯治。研究推進水土保持碳匯工作。以黃河流域、丹江口庫區及上游為重點,大力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全口徑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積1 250平方公里,其中水利部門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448 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5.9 萬畝。以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創建為切入點,在重要水源區、城鎮周邊建設20個生態清潔小流域,創建5個以上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工程)。

(六)不斷夯實鄉村振興水利基礎

因地制宜做好鄉村振興建設水利工作,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涉水問題。

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廣東海事局局長陳畢伍表示,通過本次演練,進一步加強了海上應急聯動機制,全面檢驗了湛江海上防污應急救援能力,有效驗證了轄區應急設備資源、應急技術力量、應急組織決策的有效性,有助于推動全省海上人命救助和海洋污染事故方面的應急響應能力建設。

強化農村供水保障。宣傳貫徹《河南省農村供水管理辦法》,健全農村供水問題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繼續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百日攻堅行動,確保問題動態清零。按照“建大、并中、減小”原則,持續推進94 個縣農村供水“四化”工作,新建水廠16座,新增受益人口600萬。優先用好南水北調水及河庫水等優質地表水,積極推進地下飲用水源置換,深入實施水質提升行動。千噸萬人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達標率達到80%以上,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3%、規?;┧こ谈采w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以上。

強化灌區建設管理。出臺加強大中型灌區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堅持“一灌區一辦法”,實現299 個大中型灌區管理制度、計量設施建設全覆蓋。將灌區骨干工程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落實灌區、灌片管理責任人,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灌區效益。完善全省大中型灌區信息庫,梳理分析引黃灌區運行效果,強化與農業農村部門對接會商,協同推進大中型灌區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水源、輸水、用水環節工程同步改造。實施中央預算內大型灌區和國債68個大中小型灌區新建續建改造項目,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00萬畝。爭取創建10處省級以上標準化管理灌區、灌排泵站和2處國家級節水型灌區。

強化征地移民工作。做好袁灣、漢山水庫等重點工程及新增國債項目建設用地組卷報批、移交和移民搬遷、安置補償等工作,組織引江濟淮、趙口二期等工程征地移民驗收,完成征地2.67萬畝,搬遷移民5 200人,完成投資37億元,保障工程順利實施。推進小浪底水庫庫周地質災害影響處理,年底前基本完成避險搬遷任務。落實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下達移民后期扶持資金不低于26 億元,完成后扶資產清理登記,實施2 800 個移民后期扶持項目,新增50個美麗移民村,不斷改善和提升移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發展穩定。

(七)全面增強行業管理能力

堅持依法治水、科學管水,打造適應河南水利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增強水利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水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水利行業管理水平。

深化法治建設。完成《河南省水資源條例》《河南省河湖保護條例》立法調研任務,開展《河南省紅旗渠保護條例》立法前期研究。推進賈魯河協同立法。落實水行政執法“四項機制”,實行河湖重點問題掛牌督辦制度,開展打擊影響河湖安全、擅自取用水等專項執法行動。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開展黃河保護法、地下水管理條例等法治宣傳活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質效,力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狠抓質量管理。開展水利工程質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嚴格落實質量終身責任制,建立質量安全激勵機制。開展標準化工地試點,加強質量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監管效能。深化質量工作考核,推動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推進科技創新。制定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總體方案和流域、水網、工程3個實施方案,形成“1+3”方案體系。制訂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標準和運行管理機制。推進廳屬水利工程、已列入國債項目清單和水利部先行先試范圍的數字孿生項目建設,省級水利數字孿生平臺(一期)、衛共流域防洪“四預”能力提升項目年底前完工。成立廳水利科學技術委員會,在重要規劃編制、重大工程論證、水利關鍵科技問題研究等方面發揮參謀作用。落實科技獎勵政策,搞好優秀科研成果評選。助力標準河南建設,力爭制(修)訂10個以上河南水利地方標準。編制完成《河南省水利先進技術推廣目錄》,推進新技術應用。

確保安全生產。落實“三管三必須”和水利安全生產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六項機制”,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開展水利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專項整治,突出抓好隱患問題整改,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改進監督檢查方式,實行問題交辦、臺賬整改、核實銷號、責任追究等舉措,推進問題整改落地落實。開展小水電站大壩安全提升專項行動,確保466個小水電站安全規范運行。

建強人才隊伍。編制水利人才三年規劃(2024-2027),探索水利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加強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建立完善年輕干部儲備庫。推進廳機關干部到基層鍛煉和廳屬單位干部到機關跟班學習,推進廳機關處室之間、廳機關和廳屬單位、廳屬單位之間干部有序交流輪崗。完善干部培訓機制,探索與高校等機構共同開展“訂單式”培養,鼓勵支持水利人才積極創新實踐。探索建立事業單位領導班子、科研技術人員激勵機制,完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辦法。

弘揚優秀文化。開展重要水利遺產摸底調查工作,重點認定一批治水特色鮮明、歷史文化及科技惠民價值突出的水利遺產。深入挖掘省內黃河、淮河、漳衛河、唐白河等主要干支流治水實踐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價值。修訂完善《河南省水利志編纂辦法》,推進史志資料信息化建設。依托已建水庫、灌區、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工程設施,舉辦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水文化展陳活動。繼續推進水情教育基地建設。

(八)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重要思想和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河南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強化政治建設。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持續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嚴格落實省委和省直工委加強黨的建設有關要求,不斷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加強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健全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引導全廳黨員干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打折、不變通、不走樣,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全面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健全輿情搜集、研判、處置等工作機制,加強正面信息宣傳引導。

改進工作作風。以釘釘子的精神,加固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的堤壩,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堅持不懈為基層減負。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大興調查研究,著力解決基層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實事求是,錘煉務實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整治新形象工程、統計數據造假等問題,持續弘揚新時代水利精神。

夯實基層基礎。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開展模范機關創建。堅持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推進“三型兩高一新”機關建設,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廉潔型模范機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增強創新意識。抓實全國文明單位重新申報考核迎檢工作,擦亮全國文明單位“金字招牌”。以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為重點,組織“水利先鋒支部”“星級支部”評選活動,選樹10個具有水利行業特點、單位工作重點、黨建融合亮點的水利先鋒黨支部。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以黨建帶群團,統籌抓好工會、共青團、婦女、統戰、離退休干部、精神文明等工作。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全廳開展一次集中性紀律教育。健全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配套制度。制定新一輪政治巡察規劃,推進政治監督精準化常態化。持續推進清廉河南水利機關建設,抓好警示教育和水利重點領域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堅持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查處“靠水吃水”腐敗問題,促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猜你喜歡
河湖水利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打造“三晉”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級河湖長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
加強河湖保護治理 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為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實水利保障(Ⅱ)
為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實水利保障(Ⅰ)
黑龍江:河湖治理保護成效明顯
河湖事務
水利信息化
水利宣傳
河湖長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