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團隊服務對社區2型糖尿病家庭護理的實際效果分析

2024-04-11 02:17吳春燕
中國醫藥指南 2024年9期
關鍵詞:全科組間血糖

吳春燕

連江縣透堡鎮衛生院,福州 350518

近年來,糖尿病發生率在環境、遺傳、生活節奏變化、飲食結構變化、生活習慣改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明顯升高,已經在嚴重威脅人們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非傳染性疾病中位居第三位[1]。此病現階段并沒有根治的措施,治療主要是藥物降糖、飲食控制、合理運動。同時,該病存在較長病程,患者在患病后需要始終利用藥物治療,治療依從性很難保持在較高水平,從而影響血糖的控制效果,所以,對該類患者加強管理在療效提升方面意義重大[2-3]。全科團隊服務在社區家庭護理中重視個體差異,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護理計劃,不但充分尊重患者,而且可以讓其形成好的生活習慣,提升生活質量。所以,本研究將100 例社區T2DM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比較全科團隊服務、常規護理在該類患者家庭護理中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20 年9 月至2021 年8 月,在社區選取T2DM 患者100 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 例,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齡(67.25±4.82)歲;對照組50 例,男29 例,女21 例,平均年齡(68.19±3.96)歲,兩組資料對比結果為P>0.05。研究設計符合醫學倫理學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即常規的門診自由檢測、健康宣教,通過三位一體的合作方式達到監控病情、服藥指導、心理指導、飲食護理等多方位服務。

1.2.2 觀察組 給予患者全科團隊服務,內容包括社區家庭指導、社區宣教。全科團隊的成員為4 人左右,包括護士、醫師,其臨床經驗不低于3 年,通過計算機將社區T2DM 健康檔案篩查出來,而且結合檔案中患者的并發癥、血糖狀況等內容制訂針對性的護理計劃。計劃包括多個內容,如飲食、服藥等。同時全科團隊對社區T2DM 患者采取上門隨訪,了解此類患者的家族遺傳史、職業、生活習慣等情況,同時為其測量血壓、血糖水平,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采取家庭指導、社區宣傳教育。將疾病宣傳資料分發給患者,并預約電話隨訪的時間。針對診療時間低于12 個月的T2DM 患者,全科團隊為其講解疾病的病機、預后處理、病因、治療方法,同時重點介紹并發癥的害處,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高依從性。對于診斷、治療T2DM 時間在12 個月以上同時其控制血糖效果并不理想且伴隨并發癥的患者應該采取心理指導,協助患者讓其知曉雖然疾病不可治愈,但可以通過相關措施有效控制,同時講解成功案例,緩解患者、家屬心理壓力,提升治療信心。結合患者的基礎體重、年齡、血糖、身高等對患者總熱量進行合理、科學的計算,同時講解“金字塔”飲食,教會家屬科學配比營養素,同時結合本身需求科學進食,保證均衡飲食。T2DM患者通過合理運動對于糖代謝會產生促進作用,使肌肉末梢存在更強的敏感性,使血糖控制效果增加。對于無心功能、肺功能損傷者,可進行每周不低于5 次的體育運動,如爬山、跑步等,每次時間控制在30 min。針對心肺功能不佳者,可通過散步、打太極等進行鍛煉。為患者介紹相關注意事項,同時叮囑其保證運動時間、強度合理,同時注意規避運動損傷。并且在運動期間需隨時攜帶巧克力等食物,以便發生低血糖癥狀時及時食用,避免意外事件。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的血糖水平、炎癥因子水平、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自我護理能力、治療依從性、疾病知曉情況評分。具體指標及檢測方法見表1。

表1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分析數據,P<0.05表示參與比較的數據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計數資料用例數與率(n、%)表示,行卡方(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HbA1c 水平(9.42±2.14)%、2 hPG 水平(14.74±2.83)mmol/L、FPG 水平(11.83±1.51)mmol/L,對照組分別為(9.31±2.23)%、(14.75±2.36)mmol/L、(11.72±1.46)mmol/L。組間對比結果為:t=0.523、0.412、0.362,P>0.05。

護理后:觀察組HbA1c 水平(5.25±2.11)%、2 hPG 水平(7.62±2.10)mmol/L、FPG 水平(6.61±1.30)mmol/L,對照組分別為(6.88±2.10)%、(9.30±1.85)mmol/L、(7.84±1.81)mmol/L。組間對比結果為:t=6.325、5.412、5.825,P<0.05。

2.2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IL-6 水平(65.58±14.01)ng/L、CRP 水平(7.34±0.77)mg/L、TNF-α 水平(81.54±12.32)ng/L,對照組分別為(65.36±13.56)ng/L、(7.26±0.68)mg/L、(81.45±12.58)ng/L。組間對比結果為:t=0.412、0.562、0.471,P>0.05。

護理后:觀察組IL-6 水平(40.74±11.14)ng/L、CRP 水平(6.06±0.41)mg/L、TNF-α 水平(62.10±10.24)ng/L,對照組分別為(45.70±12.02)ng/L、(6.66±0.50)mg/L、(66.46±10.71)ng/L。組間對比結果為:t=5.201、4.201、5.362,P<0.05。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健康狀態評分(55.88±5.33)分、社會功能評分(58.94±5.65)分、情感職能評分(56.68±5.48)分、生理功能評分(56.77±5.46)分、精神狀態評分(58.92±5.64)分,對照組分別為(56.20±5.40)分、(59.23±5.69)分、(57.32±5.50)分、(57.06±5.49)分、(57.95±5.52)分。組間對比結果為:t=0.714、0.526、0.824、0.362、0.825,P>0.05。

護理后:觀察組健康狀態評分(67.75±7.74)分、社會功能評分(69.34±7.71)分、情感職能評分(72.11±8.27)分、生理功能評分(69.53±7.67)分、精神狀態評分(73.67±8.45)分,對照組分別為(61.46±7.36)分、(63.00±7.17)分、(65.20±7.67)分、(61.32±7.10)分、(66.88±7.56)分。組間對比結果為:t=6.825、4.712、5.825、9.365、8.251,P<0.05。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病情恢復評分(89.38±3.40)分、宣傳教育評分(85.45±3.14)分、護理操作評分(91.24±3.55)分、態度評分(89.78±3.44)分、環境評分(91.27±3.56)分,對照組分別為(67.87±2.08)分、(59.80±1.98)分、(80.13±2.96)分、(77.53±2.29)分、(78.45±2.32)分。組間對比結果為:t=5.825、6.325、7.412、5.025、6.325,P<0.05。

2.5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自我護理技能評分(29.68±2.54)分、健康知識評分(27.54±1.26)分、自我護理責任感評分(20.47±1.25)分、自我概念評分(19.66±2.52)分、總分(97.34±7.57)分,對照組分別為(30.57±2.49)分、(26.88±1.15)分、(21.33±1.30)分、(20.57±1.49)分、(99.35±6.43)分。組間對比結果為:t=0.142、0.325、0.521、0.412、0.320,P>0.05。

護理后:觀察組自我護理技能評分(41.95±4.58)分、健康知識評分(47.55±3.13)分、自我護理責任感評分(32.73±5.71)分、自我概念評分(33.31±4.12)分、總分(153.20±7.55)分,對照組分別為(32.57±3.63)分、(32.48±3.06)分、(25.68±4.37)分、(24.62±3.81)分、(121.31±6.52)分。組間對比結果為:t=5.714、6.325、5.214、7.102、6.825,P<0.05。

2.6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遵醫囑服藥、按時復查、科學合理飲食、定時對血糖情況監測、合理運動依從例數分別為49 例、48 例、49 例、47 例、48 例,占比分別為98.00%、96.00%、98.00%、94.00%、96.00%。對照組上述5項指標的依從例數依次為40例、39 例、41 例、38 例、37 例,占比依次是80.00%、78.00%、82.00%、76.00%、74.00%。組間對比結果為:χ2=13.521、14.502、15.632、15.802、14.302,P<0.05。

2.7 兩組疾病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觀察組防治措施評分(23.24±1.21)分、飲食控制原則評分(23.47±1.12)分、發病因素評分(23.14±1.16)分、并發癥評分(23.24±1.18)分,對照組分別為(18.14±1.22)分、(18.26±1.09)分、(18.35±1.08)分、(18.32±1.12)分。組間對比結果為:t=5.825、6.385、4.712、6.336,P<0.05。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是一組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持續的高血糖可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發生失明、糖尿病足、腎衰竭、心腦血管疾病等,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引起急性嚴重代謝紊亂。但是,截止目前,此病并未明確發病原因,然而現階段的研究表示[6],誘發糖尿病的原因中,占比較高的則是不良生活方式,所以,如果想對我國此病的發生率有效控制,那么就需要將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進行科學的管理、改善。社區T2DM 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病程相對較長,某些患者的病程甚至超過10 年,醫師會重點叮囑其利用藥物、自身管理控制血糖水平。但是一些患者沒有較高的文化程度,并未掌握較多的醫學健康知識,自我管理效果并不好。所以,社區護理服務的存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規護理服務有連續性不足、針對性不佳、教育內容不豐富等問題,而全科團隊家庭護理服務能克服上述問題。全科團隊家庭護理服務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盡量實現一對一的服務[7],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運動、飲食方面的計劃,教會患者如何有效實施自我管理,從根源上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不斷提升其生活質量,緩解患者、家庭多方面的壓力,是理想的為社區T2DM 患者服務的護理模式[8]。

總之,社區T2DM 患者通過全科團隊家庭護理服務,其血糖、并發癥、自護能力等指標均顯著改善,價值較高。

猜你喜歡
全科組間血糖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數據組間平均數、方差關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豬的血糖與健康
全科醫生培養還需添柴加油
突顯獨特之美 發揮全科價值
全科專業招生“遇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