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的心理護理對卵巢癌患者心理韌性、癌因性疲乏及應對方式的影響

2024-04-11 02:17朱育豐
中國醫藥指南 2024年9期
關鍵詞:因性程式身心

朱育豐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婦科,廈門 361004

卵巢癌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臨床發生率極高,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故該疾病的早期準確診斷、診療率較低[1]。卵巢癌的治療時間較長,患者不僅要經受疾病折磨,同時還要經歷手術、放化療不良反應帶來的困擾,還會擔憂疾病復發,因此治療期間普遍有抑郁、焦慮、煩躁情緒,極易影響治療依從性。故重視此類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2]。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在近年來受到了臨床高度重視,該理論以語言、身心相互關系為基礎,通過了解和分析個體語言、身心特點予以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從而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心態,改變其消極行為,實現減輕心理壓力、提升治療依從性與生活質量的作用[3]。本文將醫院在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60 例卵巢癌患者為研究主體,旨在評價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的心理護理的應用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來源于本院收治的60 例卵巢癌患者,收治時段為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經奇偶法將其分成試驗組(n=30)、對比組(n=30)。對比組中最大年齡是64 歲,最小為26 歲,平均(45.58±3.71)歲;病程4~8 個月,平均(6.02±1.59)個月;BMI 為20~38 kg/m2,平均為(29.04±1.49)kg/m2。試驗組中最大年齡是80 歲,最小為31 歲,平均(55.52±3.69)歲;病程5~7 個月,平均(6.06±1.47)個月;BMI 為21~37 kg/m2,平均為(29.08±1.53)kg/m2。組間資料通過SPSS 23.0 軟件比較后未見統計學價值(P>0.05)。研究遵循醫學倫理基本原則,符合倫理審核委員會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資料無缺失;均為卵巢癌患者,且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存在多種惡性腫瘤;認知功能障礙;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對比組 為患者采取常規護理,遵醫囑落實相關護理措施,密切監測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為患者提供用藥、飲食方面的指導,護理期間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加強病房環境干預,合理調節溫濕度,每日對病區環境、物品進行消毒,為患者創建安靜、舒適、安全的治療環境。

1.2.2 試驗組 為患者采取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的心理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2.1 心理護理知識培訓 護理人員深入學習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的心理護理知識,內容涉及判別患者異常情緒、正確護患溝通、異常情緒處理等,通過培訓充分提升自我綜合素養,予以患者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1.2.2.2 心理評估 收集入院患者的一般資料。為患者闡述不良情緒對于疾病治療效果的影響,同時講解心理護理的價值,詳細記錄患者訴說內容,對其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列舉既往成功治療案例,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消除不良情緒對疾病的影響。

1.2.2.3 肯定情緒合理性及干預 對患者負性情緒合理性進行肯定,鼓勵患者表達工作、生活、治療帶來的壓力,建立有效溝通,平和、專注地傾聽患者訴說,配合非語言技巧(眼神、撫摸、點頭)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感,通過將心比心實現共情。

1.2.2.4 正性思維建立與反饋 消極意識、行為、信念等均屬于局限性信念,患者往往會潛意識提醒自我癌癥表示著死亡,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措施均在“活受罪”,且治療時會給家庭增加負擔,此類信念均可加重負面情緒,進而讓患者產生阻礙生存的行為,例如自殺。積極意識、信念、行為等屬于支持性信念,如癌癥并不意味死亡,通過積極配合治療可實現帶瘤生存,放化療的不良反應伴隨的是治療效果的提升與生活質量的改善,通過積極治療,可促進疾病轉歸,進而為家人帶來更多價值。

1.2.2.5 心理壓力干預 對患者語言模式實施分析,明確局限性信念并將其作為重點干預內容,根據情況予以一對一護理,為患者樹立積極、正確支持信念。護理期間協助患者進行心理壓力釋放,指導選擇舒適體位后微閉雙眼進行節律腹式呼吸,訓練時長為20 min,可促使身心放松。在護理期間,也可為患者播放輕柔、舒緩(以患者喜好為主)的音樂,緩解心理壓力,強化治療信心。此外,親友支持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可對患者親屬實施宣教,鼓勵參與積極參與患者的治療,通過關愛、陪伴消除負性情緒,幫助創建溫馨、舒適的環境,從而減輕患者壓力。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韌性。采取CD-RISC(心理韌性量表中文版)評價患者護理前后的自強、堅韌、樂觀維度,分值越高說明心理韌性越好。②癌因性疲乏。運用CFS(癌癥疲乏量表)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的情感疲乏、認知疲乏、軀體疲乏情況,分值越低說明癌因性疲乏癥狀越低。③應對方式。采用MCMQ(醫學應對方式問卷)評估患者應對方式,包括屈服、面對、回避情況。④生活質量。采用QLQ-C30(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評估各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分值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3.0 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描述性分析結果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差異性測定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差異性測定采用t檢驗。所有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韌性評估 試驗組CD-RISC 評分均較對比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心理韌性評估表結果(分)

2.2 癌因性疲乏分析 試驗組CFS 評分較對比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癌因性疲乏分析結果(分)

2.3 應對方式分析 試驗組面對評分較對比組高,屈服、回避評分較對比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應對方式分析結果(分)

2.4 生活質量評價 試驗組QLQ-C30 評分均較對比組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4。

表4 生活質量評價表結果(分)

3 討論

卵巢癌對患者生命安全存在嚴重威脅且治療難度較大[4-5]。易出現體重減輕、尿頻、疲勞、消化問題等癥狀,為改善預后,需積極接受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卵巢癌的早期確診率和治療成功率有所提升,但是受疾病本身、手術、放化療等因素影響,患者不良情緒嚴重,若未合理干預,極易影響患者護理依從性和治療效果[6]。

研究顯示,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存在認知局限問題,極易引發不良情緒,常規護理主要通過健康知識講解患者疾病認知水平,進而改善不良情緒,但是未深入剖析不良情緒的原因,故護理措施缺乏針對性[7]。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以傳統心理治療中的精神分析動力學、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的心理療法為基礎,可調整患者的消極信念與價值觀,可解決存在的行為問題與情緒問題[8]。將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的心理護理用于卵巢癌中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增加治療信心,增強積極應對能力。此外,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的心理護理強調有效的護患溝通,通過語言、非語言的交流,可增進護患信任關系,從而引導患者樹立積極信念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對積極面對治療與康復均有益處。

綜上所述,針對卵巢癌患者開展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價值,可有效改善機體癌因性疲乏癥狀及心理韌性,可幫助患者積極應對疾病與治療,對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因性程式身心
林雁健脾益腎針刺法治療結直腸癌術后癌因性疲乏臨證經驗
增程式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的延長優化
大自然的聲音療愈身心
集郵養生 身心兼顧
英語程式語可學性的語言模因論解讀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電動車發電機設計
睡前音樂療法對乳腺癌放療患者睡眠質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響
九句因理論的形式語義學
給身心降個溫
癌因性疲乏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