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時代多民族地區高校學生班級團隊化管理方式探究

2024-04-11 04:17王娟紅常衛華孫德剛黃志秋李小艷張橋橋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關鍵詞:輔導員意識班級

王娟紅,常衛華,孫德剛,黃志秋,張 誼,李小艷,張橋橋

(西昌學院動物科學學院,四川 西昌 615000)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才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源動力。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當今大學生思想更加活躍,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廣泛,尋求改變、創新的意識更強烈。他們的生活、學習、交往方式也在發生改變,在面臨選擇時更多關注自我的發展和利益,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優勢和劣勢不同。

大學里班級是學生學習活動和思想交流的重要載體,在班級集體生活中,學生們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和自己班級有強烈的共情,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善于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強烈的自我提升意識,從來都不盲從、不迎合,用自己真實的姿態面對生活,整體呈現出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特質。高校學生班級管理類似于企業團隊管理,要培養學生團隊意識,賦予班級責任,激發干事動力,從而培養學生水到渠成的能力。做好學生班級建設不僅可以縮短學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期,而且對他們的成長蛻變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切實做好班級團隊化建設,幫助大學生培養集體意識,緊跟時代發展的節奏,樹立正確人生目標,用好“班級”平臺,綜合素質得到更高提升,每一個輔導員都責無旁貸。

身處當今信息多元化時代,世界政治、經濟、文化都在發生極大的變化,特別是外界各種不確定因素,教育對于大學生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多的是文化的創新與變革。作為一名基層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立自身之“德”、樹學生學習之榜樣,引科學創新之“法”、領學生正確之實踐,堅持教書育人的初心,以培養學生為己任,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社會需求的綜合素質人才。針對高校班級管理面臨的挑戰,結合多民族地區高校管理現狀,從輔導員班級管理措施的改革和班級凝聚力的創新方面進行了探索,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對多民族地區高校學生班級管理提供借鑒。

1 多民族地區班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西昌學院位于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該地區地域廣闊、較為偏遠,以漢族、彝族、回族等為主,屬多民族地區,西昌學院作為該地區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因位置偏遠等多方面原因使班級學生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1.1 輔導員角色定位不準確 在高校學生班級管理過程中,輔導員通常起到“大腦”的作用,學生干什么、怎么干、完成的怎么樣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輔導員親力親為逐步落實。而學生猶如人的“四肢”,給人一種“做事”的表象,管理模式類似于“下軍之將,盡己之力”和“中軍之將,盡人之力”。輔導員沒有完成角色轉變,長期處于工作緊張狀態,班級管理權責分工不明確,投身于瑣碎事務中,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缺乏對班級學生個性的研究,疏忽了班級學生凝聚力的培養,班級管理效率不高。

1.2 學生慎獨自律缺乏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人們遇到事習慣用向手機、電腦等錄求幫助,個人獨立思考方面出現了惰性。班級學生獨立性較弱、干事情缺乏動力,積極性不高,很少考慮做事的效果。因為學生很清楚,一件事情干了就可以,至于效果輔導員或班主任總會再重復一遍。依賴性過強,動手能力差,思維固定,不敢做和不想做的思想較普遍,缺乏思考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有意識培養學生大局意識,提高團隊觀念,有助于學生在校期間人際關系拓展,從事工作中注重集體榮譽感。

1.3 班級團隊觀念淡薄 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對班級的責任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班級凝聚力的高低。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學生團隊意識淡薄,我行我素。班級中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受到傳統觀念影響,擁有各自的習慣和愛好。新時代環境下大學生接受信息途徑多樣、知識較廣,個性化更加凸顯,個人意識又非常強烈,但是缺乏集體意識,凝聚力較弱,團隊作用不明顯,導致班級部分學生處理事情拖拉、參加集體活動不積極等現象。

2 輔導員班級管理措施的改革與探索

2.1 輔導員引導學生能力的提升(1 提升)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倍o導員在學生的引導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團隊成員從人格魅力、工作能力、戰略思維的培養、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提升引導學生綜合能力,比如,日常打卡體驗: 大聲朗誦篇章,聲情并茂地給親朋好友講一個故事,開展小組內相互命題的5 min即興演講等。每學期開展不低于2 次的撰寫班干部競選文稿、活動策劃書等書面表達能力訓練等。每學期開展一次戶外自由辯論,通過爭辯引導團隊成員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團隊建立學時室,并購買了多量相關書籍或參考書,規定團隊成員每學期都要讀一部書籍,期末以PPT 形式進行讀書成果交流,以提升學習能力。

2.2 輔導員角色改變(1 轉變)為了學生管理工作做得更細致、更周到,輔導員費盡了心血,尤其是專職輔導員,管理班級較多,事事都親力親為,時間根本不允許。團隊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專業培訓與訓練,提升輔導員角色轉變意識,輔導員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做“上軍之將,啟人之智”,培養學生勤思考、多動手的習慣,和做事善計劃、有方法、敢擔當的人格。

2.3 三引導 班級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自己干和帶著學生干有本質的差別。輔導員用管理者的角度和思路,從班委層面和學生層面進行培養和引導。(1)班委層面,從思想上引導,培養班委領導者的思維,形成靈活的的思維意識,落實高效執行的行動,積極參與班級管理。(2)學生層面,用“細心、關心、信心”的“三心”模式深入學生,引導學生在思想上重視班集體團隊,認識到自己是班級中的一份子,在班級這個團隊中發展自己,并維護團隊利益。(3)策略與行為引導:注重學生做事方式方法的引導,只有學生最了解學生,通過班委發揮特長,每一件事找到最有效的完成方式。不要輕易說出事情的解決辦法,常說“我想先聽聽你的想法”,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引導學生學會解決遇到的問題,而不是每時每刻替學生去解決問題。

2.4 規則要細,管理有“度”(1)明確班級管理原則,設立學生遵守底線。在新生入學時,嚴格落實學校學院管理辦法,強調學生必須遵守規定,嚴抓學業、狠抓紀律。(2)把握好一個“度”,做學生的亦師亦友,用“平等觀念”“鼓勵式教育”深入學生,與學生談心談話,走進學生的心理,及時細心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尤其對特殊困難學生要傾注更多的精力,讓輔導員轉變為學生們熟悉的大哥哥大姐姐。

3 班級凝聚力的創新

輔導員要以“誠實做人,踏實做事”警醒自己,牢記“上軍之將,啟人之智”的培養意識,秉著“爭先為競、力爭上游、韶華飛逝、唯有拼搏”的美好憧憬,引導教育青年學生志存高遠、珍惜時光、靜心沉淀、勤奮有為。

3.1 團隊理念指導班級管理 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黨史;引導學生團結奮進,同心協力維護團結奮發的班級團隊。在班級團隊中,每個人都最大限度的釋放著自己的能量,最大可能的享受團隊的資源。定期以團隊形式組織各種活動,每學期不少于3 次,通過團隊活動的舉辦,班級團體意識逐步增強,凝心聚力的合作效率明顯。

3.2 良好班風指引拼搏進取 班會中堅持“會前學思政,會中論專業,會后溫國學”,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定期與學生一起學習“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等求學歷程,在班級中成立學習互幫小組,按月分組開展集中專業課復習,鞏固較為堅實的專業基礎,通過“傳幫帶”,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不定期邀請專業老師開展學術報告,拓展專業知識前沿,與專業課老師一起,激勵學生踴躍參加課程實驗、科研試驗,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方面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輔導員與學生一起在思想上達成“勤奮拼搏”的共識,凝心聚力、務實篤行。在良好班風的指引下、團隊拼搏的努力中,感受班級凝聚帶來的力量,凝練培育班級榮譽。

3.3 溫馨舍風助力團結友愛 堅持崇善致美,篤行致遠的初心,積極探索學生寢室相處模式,以共學習、同研討、比作業、比書法等形式打造文明和諧寢室交往交流模式,實現在生活上、學習上互幫互助,增進室友彼此更多思想的交流和融匯,努力讓寢室成為每位學生休息的家園和驛站,減少班級學生寢室矛盾,培養室友之間團結友愛、提升互幫互助的意識,形成“一共、一同、二比”的寢室舍風。

4 改革效果分析

團隊從2020 年開始,就班級管理模式進行了創新研究,通過對2018 級、2019 級、2020 級、2021級和2022 級本科40 多個班級5000 多名學生,就班級榮譽、個人榮譽、考研率等進行了數據分析,數據可見,2020 年開始實施團隊管理模式研究探索以來,班級榮譽、個人榮譽和考研率均呈上升趨勢(圖1),學生及寢室矛盾解決完成率達100%,研究結果可間接反映出班風顯著提升,管理成效明顯提高。

圖1 效果統計

5 總結

針對多民族地區目前高校班級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就輔導員班級管理措施的改革和班級凝聚力的創新領域進行了研究,形成“一提升、一轉變、三引導、細規則,放管理、樹班風舍風”、加強團隊意識培養的班級管理模式,其成效顯著,對高校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輔導員意識班級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班級“四小怪”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不稱心的新班級
班級被扣分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