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總體規劃設計探究
——以嘉善縣思賢學校為例

2024-04-12 03:44張萬斌
關鍵詞:設置建筑設計

張萬斌

浙江工業大學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1 新建嘉善縣思賢學校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況

為了進一步發展嘉善縣的教育事業,貫徹科教興縣的戰略,根據《嘉善縣學校布局專項規劃》及《2019年度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善發改重〔2019〕32號)精神,決定新建嘉善縣思賢學校。

建成后的嘉善縣思賢學校布局合理、功能科學,建筑含有上海大學文化元素、綠化呈現園林特色,空間秩序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力求社會、經濟、環境等綜合效益的整體結合。

項目主要新建54個教學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其中初中30班,小學24班,學生總計2580人,教職工179人??偨ㄖ娣e56438.78平方米,其中地上計容建筑面積40794.36平方米,地上不計容建筑面積1204.8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5729.42平方米,并配套相關設施??傆玫孛娣e116畝??偼顿Y3.52億元。

1.2 設計思想

嘉善思賢學校作為與上海大學合作的教育機構,應當傳承其“自強不息”、“求實創新”的校訓校風,又與嘉善地區的建筑與文化特色相融合,將其文脈沿襲至現代教育中,形成現代多元化的教與學的模式,并注入大量園林式的公共交往空間,彌補家庭教育中的社會性不足,在適應當代都市密度的同時,做到布局合理,功能科學,空間秩序真正體現“以人文本”。

思賢學校作為嘉善縣的重要學校,擁有獨特的定位和情懷,當前教育的理念迭代加速,我們提出“垂直園林,共享學園”的理念。垂直開放式的園林庭院強調室內外空間與景觀的無縫對接,分層次營造,注重物理空間的趣味性,讓學習變得輕松且親近生活,以適應新時代的學生[1]。

1.3 總平面布置

合理劃分功能分區,最大化的減少城市噪音對教學的干擾,塑造校園空間秩序是設計的首要出發點[2]。本案用地分為東、西兩個地塊,小學部、初中部教學區相對獨立,分別在河道的兩側??紤]上下學分流需要,北側與東側分別建設校門。中小學區域以中間河流為界分別布局,共用部分生活設施。

在小學部用地東側設置校園主入口,以校前廣場、校園廣場為中軸,南北分列小學教學樓及實驗樓,迎接師生的到來。在校前廣場北側設置非標200米運動場及籃球場,隔絕部分東側及北側道路噪音。

在初中部用地北側設置初中部出入口,將行政、報告廳及實驗樓布置于用地北側,方便對外交流的同時,有效阻隔北側道路的噪音。將景觀環境最好的位置留給教學樓建筑。用地南側設置共用食堂及體育館兼顧初中、小學師生的便利性。在初中部用地西側設置300米運動場、籃球場及籠式足球場,同樣方便師生到達。

1.4 景觀環境

本案充分考慮用中間的河流景觀,將中小學教學區分別布置于河流兩側。能夠將優美的室外景觀引入建筑之中,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教學區的內庭院根據功能的需求設計不同主題,充分適應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行為心理特點,滿足學生游戲、交流、興趣活動等需求。通過院落空間組織校園景觀,使得教學區、公共區擁有良好的景觀視線,將風景引入建筑。充分運用借景、對景、造景等傳統造園手法,實現庭院景觀與周邊環境的交融與對話[3]。靈動的水體景觀與建筑相輔相依,凝聚著傳統文化的韻味,活躍了校園氛圍,培養童真童趣。

在室外景觀的構造上結合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將室外的排水、滲水、儲水功能有機融入景觀,結合多種本土植物的立體栽植,使整個校園景觀能夠完全融入整個濕地生態系統中去。

1.5 交通組織

在交通組織上,本案貫徹以學生為本的設計原則,通過合理的設計打造一個便捷舒適的教學生活環境。

小學部地塊東側人行主入口作為校園的主要出入口,寬大的校前廣場擁有良好的人流集散作用。主入口南側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通過綠化與人行入口隔離。家長送學生時,利用道路展寬端,即停即走;接學生時,分時段全部安排在地下室。初中部地塊北側設置人行主入口,同樣設置尺度適宜的校前廣場。人行主入口東、西兩側設置機動車出入口,車輛就近進入地下室。與小學部相同,家長送學生時,利用道路展寬端,即停即走;接學生時,分時段全部安排在地下室。后勤車輛通過校內道路進入食堂后勤區,道路通過運動場與教學區相分隔,減少對教學區的干擾。

校內沿道路盡量多的設置教工停車位,滿足校園停車位需求[4]。

本案充分考慮到校園生活中流量大、時間集中的行為特點,主要出入口空間都做了放大處理,預留了足夠的集散空間,以主教學區為使用核心,便捷的步行交通體系保證學生學習、就餐、運動、集會、放學等各種活動都有序進行。建筑都通過連廊連接,便捷高效,避免了惡劣天氣對教學生活的影響。

2 新建嘉善縣思賢學校的建筑總體規劃設計

2.1 建筑單體構思

本案的造型設計上尊重地域文化,從傳統建筑中提取設計元素,融入到現代化的教育建筑中,以現代書院定義我們的設計。多重內院式布局打破了傳統校園簡單行列式布局的單調感,起承轉合的群體空間關系和簡潔的現代坡屋頂延續了傳統建筑肌理和空間意象[5]。單元式立面、深挑臺、虛實處理手法,輔以庭院、林木、水體等景觀要素營造了新江南風格的校園格調。白墻、黛瓦、花架、游廊,建筑處處彌漫著似曾相識的親切感,仿佛一直生長于這片土地上,只是換了新顏。

2.2 建筑平面功能

初中教學樓一層為活動教室,二至四層設置普通教室,小學教學樓一至四層設置普通教室。并就近布置教師辦公等功能。食堂、體育館建筑一、二為食堂,三層為室內運動館。

傳統教育理念往往將輔助教學視作一個孤立的部分,在重要性上落后于班級教學,導致圖書閱覽、信息展示、興趣教室、電化教學等往往集中布置在一個偏離的區域,從而將輔助教學與班級教學割裂[6]?,F代教育理念則將班級教學和輔助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課內與課外、教學與自學、互動與交流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均不可或缺?;谶@樣的出發點,本次設計中將興趣活動室、社團活動室、信息展示等均靈活靈巧的散落式布置,路線便捷,各教室形態均結合景觀自由多變,從而使輔助教學成為校園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2.3 立面效果

建筑形體端正典雅,簡約內斂,建筑細節精細優美,建筑邏輯理性嚴整。通過簡約的形體和細節對比,透射出博雅大氣的建筑氣質[7]。建筑從立面的開窗排布形式到建筑細節的肌理都采用相同的建筑語言和建筑母題。

2.4 無障礙設計

本項目從室外場地與道路標高設計、停車泊位、室內細部設計始終貫徹以人為本這一原則。

無障礙出入口設置于地塊南側建筑主入口,行動不便人士通過無障礙樓梯到達各層[8]。建筑內設有無障礙廁所,門扇、潔具的設計都符合行動不便人士的使用要求。

2.5 建筑節能

本項目通過立體綠化系統、水源綜合利用、能源合理配置、節能材料全面應用等手段,從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等各個角度達到星級綠色建筑的標準。

我們的生態理念為強調主動型的生態節能措施,充分利用周邊綠地、建筑內庭及廣場植被,營造建筑周邊微環境,夏季可顯著降低小區域溫度。建筑體塊的分離與傾斜有利于區域氣流的穿越與引導,同時也不破壞校園總體風場流暢性。通過綠地與硬質鋪地的交錯布置,緩沖了鋪地原有的生硬界面,吸收環境中的塵土,吸收陽光輻射,從而達到降低地表溫度的目的。

2.6 結構形式

本項目為三至四層建筑,根據建筑的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特性,所有單體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報告廳、體育館部分豎向構件采用預制構件;其他單體樓板采用疊合構件,所有樓梯采用全預制構件;以上各樓預制構件以外的構件均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各教學樓等單體之間有連廊相連,從沉降和抗震以及溫度伸縮方面綜合考慮,連廊與各單體之間均應設沉降縫脫開,縫寬同時滿足伸縮縫和抗震縫要求。

3 室內外環境及無障礙等要求

3.1 空間布局

本項目用地緊張,各建筑單體根據其不同使用功能合理、緊湊地排布在地塊內,在建筑所需間距間用地內設置集中綠地、開放庭院、運動場地等內容,空間利用率較高。在進行總圖布置時考慮周邊高層建筑的日照及視覺影響。教學區域各建筑間距均滿足相關規范要求,均可取得較為良好的采光及通風條件。各建筑單體內樓梯間均有自然采光及通風。

3.2 建筑光環境

本項目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進行日照分析設計,項目內需進行日照計算單體均滿足小學、幼兒園冬至日(09:00~15:00)日照兩、三小時的要求。建筑室內依據相關規范,根據其不同使用功能設置合理的照度。同時積極采用天然光照明,學校教學用房窗地比可滿足國家及地方規范要求。由于地下室往往需長期人工照明,耗能較大,因此我們在地下室局部采用光通導管照明,平時可關閉局部區域地下室人工照明。

3.3 室內風環境

通過建筑總圖的合理排布,在園區內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除局部儲藏室、工具間及設備用房外,各功能房間均可自然采光通風。電梯間、樓梯間、走廊等均以自然通風為主。

3.4 圍護結構

建筑的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外窗氣密性指標、屋頂透明部分面積比等,符合現行國家和地方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外墻設計選擇合理的構造措施,保證房間在自然通風情況下,東、西外墻的內表面最高溫度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要求。屋頂設計傳熱系數滿足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性指標要求。

4 智能化系統設計說明

4.1 通信網絡系統

本工程通信網絡系統設語音通信系統和數據通信系統,語音通信系統和數據通信系統均接入至學校網絡中心設備,數據通信系統包括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無線網接入層交換機采用POE供電交換機,與有線網系統接入層交換機分開設置,最終在一個統一平臺上進行管理。網絡采用星型以太網方式,設置匯聚交換設備。計算機網絡布線采用綜合布線,在設備間通過跳線方式實現語音與數據的互換。

4.2 計算機網絡系統

計算機網絡系統采用星型以太網構架,建立有線和無線局域網絡,系統采用三層結構即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網絡機房建議設在網絡中心。接入層設在樓層弱電間,匯聚層設在網絡機房及專用區域,機房配置萬兆核心層交換機,匯聚為千兆帶寬,接入層達到百兆傳輸,計算機教室和圖書館單獨配置匯聚層交換機接入網絡中心。

4.3 綜合布線系統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系統采用綜合布線。本工程所有信息點均采用6類單孔或雙孔面板的RJ45標準插座,各辦公室按6~8平方米設置1個有線網絡信息點和1個語音信息點,在各功能區域布置信息插座,水平配線采用六類4對UTP雙絞線,公共部位并配置無線AP點。接入網絡中心主干采用12芯單模光纜,局域網達到100/1000M帶寬。通信網絡采用12芯單模光纜,由運營商引入。計算機教室和圖書館單獨敷設12芯光纜至網絡中心。本項目綜合布線系統均采用六類系統,在重要區域預留水平光纖信息插座。

4.4 安全防范系統(視頻監控、入侵報警、無線巡更)

根據安防的規范要求,在各教學樓、綜合樓、食堂、報告廳的各出入口、走廊等場所進行實時、有效的視頻監視、視頻傳輸、顯示和記錄,并具有圖像回放功能。視頻監控系統前端采用全數字高清攝像機,室外重點部位設置快球攝像機,多媒體教室設置半球攝像機。

視頻圖像存儲按照國家規范要求配置,本設計的視頻存儲采用企業級硬盤作為存儲介質。根據采用的攝像機數量、單塊硬盤的容量、本項目要求的存儲時長等,錄像系統完成對指定部位圖像的記錄,主要對主要出入口、重要通道、關鍵機房、電梯內等重要區域進行全天24小時不間斷錄像,存儲時間不小于30天,重點區域可滿足不小于3個月的存儲時間。

主干傳輸采用光纖,前端傳輸采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系統供電方式采用機房集中供電。對重要場所非法入侵、盜竊進行實時有效的探測和報警,主機設在安防、消防控制中心內。在公共部位及地下室設置無線巡更點,采集器記錄保安巡更時間和線路。

4.5 公共廣播系統

本工程公共廣播包括背景音樂廣播和消防緊急廣播兩部分,消防緊急廣播由電氣消防專業設置。背景音樂后臺配置廣播主機、前置放大器和功放等設備,通過廣播系統軟件可設置廣播體操等常用的日常廣播,當發生緊急事件時可緊急廣播。教學樓內采用IP廣播,每層走廊、教室為獨立分區,每間教室均設置音量控制器,可播放不同音源內容,可自行控制開關。包括教室內廣播、走廊廣播、室外立桿音箱、音箱,實現靈活分區。系統所有廣播終端均配套模擬應急線路,支持網絡中斷時應急廣播。室內廣播揚聲器主要設置在教室及走道內,教室內采用壁掛式音箱,距地2.5M敷設,走道內采用吸頂音箱。廣播系統實現網絡/模擬自動切換,并支持手機APP遠程控制操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選取合理的建筑總體規劃方案,結合實際工程的特點和地理特征,才能把建筑工程設計得更加可靠和經濟。

猜你喜歡
設置建筑設計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建筑的“芯”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本刊欄目設置說明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