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下的綠色包裝研究

2024-04-12 18:18杜曉蕓
綠色包裝 2024年1期
關鍵詞:廢棄物利用綠色

杜曉蕓

(中國出口商品包裝研究所,北京 100027)

在全球化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資源的快速消耗和環境污染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綠色包裝作為環保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出現,為綠色包裝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研究綠色包裝在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和促進作用,探討綠色包裝的設計、制造、使用和回收技術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出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下的綠色包裝體系構建建議。

1 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下的綠色包裝

1.1 循環經濟的定義和特點

循環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全新的發展理念,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循環經濟的理念最早源于20 世紀60 年代的美國,提出后很快就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1]。循環經濟,即資源保護循環利用型經濟,是以節約資源、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8]。循環經濟的核心是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提高資源的再利用率。而綠色包裝作為循環經濟的一種方式,可以通過使用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材料來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浪費。例如,使用再生紙材料制作包裝,可以減少原木的消耗,并可在回收后再次制作包裝,形成循環利用。

循環經濟的特點包括資源高效利用、減少浪費、節能減排、創新發展等方面。在循環經濟作用下,綠色包裝的追求不僅僅是在設計和制造環節實現環保,也需要在使用和回收環節促進資源再利用和循環利用。

1.2 低碳經濟的定義和特點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通過各方面的創新及不同的手段,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而保護社會發展,到達雙贏的經濟發展形態。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經濟已經受到各國的關注。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的指標;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同時發展新興工業。低碳經濟強調減少碳排放,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低碳經濟的特點包括低碳產業的發展,促進綠色技術和清潔能源的應用,綠色消費和生活方式等。在低碳經濟下,綠色包裝通過推廣生物降解材料、減少化學添加劑、改進制造工藝等方式,實現減少碳足跡、保護環境的目標。

1.3 綠色包裝的定義和特點

綠色包裝是指包裝產品在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中,除了滿足基本包裝功能外,還做到了環保要求,甚至把對生態環境污染和資源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的一種新型環保包裝[2]。它最早起源于1987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并在各國掀起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熱浪。

綠色包裝之所以被國際關注,是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每個人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環境污染[9]。環境污染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社會的繁榮,甚至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健康。在全球慢慢意識到綠色環保的重要性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選擇綠色出行、綠色包裝、綠色產品和綠色設計等,愿意為環保事業出一份力。

綠色包裝特點包括:可循環、可降解、節約能源和資源、物理化學性質穩定等方面。

2 國內綠色包裝的發展情況

早在21 世紀初,我國便提出了要推進綠色包裝發展的倡導。當包裝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隨著包裝需求量的持續上升和包裝廢棄物的不斷增加,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3]。在國家戰略的引導下,政府、行業、企業,甚至每個人都已逐漸開始認識到綠色環保的重要性,也慢慢成為了推行綠色包裝的踐行者。

2.1 國家政策層面

從國家政策來看,綠色包裝和環保一直是國家大力支持的,并多次在政策中提及。從國家“十一五”規劃到“十四五”規劃中都曾提及到“禁止過度包裝”“限制過度包裝”“要全面推行循環經濟理念,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等[4];2019 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綠色包裝評價方法和準則》;202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發布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5]。為了加快推進包裝綠色化轉型,近兩年我國相關部門也陸續發布了多項關于綠色包裝的相關通知,如《關于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關于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瘧迷圏c的通知》《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關于開展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工作的實施意見》等[6]。這些文件通知,都是為推行綠色包裝發展、推進我國環境治理而做出的努力。

2.2 行業發展層面

從行業發展來看,目前已有不少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努力踐行綠色包裝發展并采取相應措施。2019 年5 月開始實施的國家標準《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對綠色包裝評價準則、評價方法、評價報告的內容和格式等進行了規定,另外,部分快遞企業也開始實施環保包裝、優化包裝的舉措。例如:中國郵政推行了膠帶“瘦身計劃”,來減少包裝上的膠帶使用率;部分快遞企業開始使用綠色環保周轉袋,以此來降低包裝箱的使用率和浪費率。由此可見,“綠色包裝”已不僅僅是一種國家的號召,而是一種市場大趨勢,更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

3 國內外綠色包裝發展對比分析

國內綠色包裝發展相比許多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是一些發達國家環保意識較高,很早就開始意識到包裝也是環保要素之一,推進綠色包裝比中國要早得多;另一方面,國外的綠色包裝在政策、技術水平及市場需求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3.1 從政策分析

從政策角度上來說,國外綠色包裝發展得如此順利,主要是因為包裝的法律法規支持力度較大,且已經成熟,可以有效控制包裝廢棄物的產生,這直接影響到城市廢棄垃圾的減少。像美國利用包裝廢棄物處理收費與重復利用的法規,控制包裝生產廠利用包裝廢棄物的回收來免除包裝廢棄物的預收費。日本利用包裝廢棄物支付押金的法令來控制,使消費者做好廢棄物回收[10]。還有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等方式推動企業使用綠色環保包裝。當然,中國也在2008年頒布了全國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的規定,以此來控制塑料袋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但我國的包裝環保法規相比發達國家起步較晚,與國際法規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在加速立法進程的同時與國際標準接軌,構建綠色包裝評價體系,消除綠色壁壘[7]。

3.2 從技術水平分析

從技術水平來比較,國外綠色包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研發較為成熟。如美國某公司就從玉米淀粉中發現了聚乳酸,并研發出了可生物降解的薄膜和天然纖維的深度沖壓紙(伸縮性可達到普通紙的5 ~10 倍),甚至還有被人們稱為“完美塑料”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7]。相比之下,我國使用的綠色包裝材料還是傳統模式,由于綠色包裝的生產成本較高,同時需要以高科技為支撐,所以許多企業并未使用,而我國對環保材料的投入和研究還是略顯滯后,因此整體技術水平仍然較為落后[7]。

3.3 從市場需求分析

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國外綠色包裝更注重材料的環保性和可回收性,市場對綠色包裝的需求普遍較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也較為強烈,因此國外企業更重視包裝的設計創新和差異化,為達到包裝循環利用的目的,從設計構思開始就考慮到了包裝材料的廢料回收再生比率。部分歐盟成員國就通過修訂相關環保標準來提高包裝的可回收性,以減少過度包裝和改善環境與資源的壓力。而國內綠色包裝市場環境相對滯后,環保意識也尚需提高,消費者的環保需求對綠色包裝的市場推動力度還有待加強。

國外部分發達國家綠色包裝發展較為成熟,在政策、技術水平及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優勢較為明顯,而國內綠色包裝發展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力,在提高技術水平的同時還需要加強社會環保意識,以此來擴大綠色包裝市場需求。

4 綠色包裝的設計、制造、使用和回收技術

綠色包裝從其設計、制造、使用和回收等幾方面來看,充分體現了綠色的要求,能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進行平衡,形成綠色循環鏈,在人類獲得良好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使自然資源得到充分得發揮,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4.1 綠色包裝設計技術

綠色包裝的設計需要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需要在設計中融入預防污染措施、同時考慮產品的性質、運輸方式、市場需求等因素。綠色包裝能夠促使包裝成本不斷降低,還能降低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3R1D 是國際上公認的綠色包裝設計原則和方法,其設計要遵循Reduce 輕量化原則,Reuse 重復使用原則,Recycle 循環再生原則以及Degradation 可降解原則,來滿足綠色環保要求,實現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這也是綠色包裝的重要內涵。

4.2 綠色包裝制造技術

綠色包裝的制造技術需要考慮使用綠色制造工藝,推廣水性、高固形、無溶劑涂層技術,保證環保和生產效率。采用印刷技術實現多種顏色圖案,提高包裝品位和美觀度。優化包裝成型和封口技術,提高包裝強度,減少損耗率。

4.3 綠色包裝使用技術

綠色包裝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切實減少資源的消耗,提高利用率。采用智能包裝設計,實現包裝與物流的高度配合,減少包裝浪費。推廣可折疊、可回收、可重復使用的包裝方式,實現包裝的多次循環利用。

4.4 回收技術

綠色包裝的回收技術需要建立統一的回收體系,實現包裝材料的循環利用。推廣建立市場化的廢棄包裝回收機制,吸引已有產業、企業參與建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技術手段提高回收效率,同時對回收后的包裝材料進行分類、清洗等處理,保證不同材料之間的不受污染,實現高效的循環經濟。

5 綠色包裝的優勢和未來發展趨勢

5.1 優勢

綠色包裝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方式之一,開發低碳環保的包裝也將是未來的趨勢,不僅要滿足當前對生態環保的要求,還要提高環境治理水平,對改善生態環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綠色包裝的優勢在于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環保需求,避免難以降解的廢棄包裝對環境的污染,提高包裝材料的再利用率和循環利用率,節約自然資源以及能源,還可以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等。

5.2 未來發展趨勢

綠色包裝在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將越來越注重科技與環保的結合,推動綠色包裝行業的高質量、高效率、低排放發展。從設計、制造、使用、回收等方面實現綠色包裝鏈的完整發展,通過綠色包裝的全方位覆蓋,促進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有序發展。

首先需要做到合理化包裝,要避免過度包裝的問題。隨著商品種類的繁多,針對不同類別的商品和不同客戶的需求,市面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高檔包裝,其精美的內襯和各類防護包裝使得包裝成本逐漸提高,而合理化包裝就是要權衡包裝的美觀及防護性。

其次是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與再利用,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對廢棄物處理沒有準確的分類標準,許多廢棄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其對環境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實行減量化包裝,做好廢棄物的回收與再利用,形成從生產到回收的良性循環,資源的利用率也會得到提升,這是包裝工業的當務之急。

6 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下建設綠色包裝體系的建議

6.1 加強政策支持

政府部門可以加強對綠色包裝產業的支持,例如稅收優惠、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以鼓勵企業采用綠色環保包裝,同時對綠色包裝加強監管;可以加大政府支持環保的決心和力度,同時用政策激勵或獎勵相關企業加大對綠色包裝的研發與應用,共同為環保事業獻策獻力。

6.2 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

國內綠色包裝發展緩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綠色包裝技術的支持,在包裝新材料的研發、可回收、可降解技術等方面還需要加大研發力度。政府可以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合作,推動綠色包裝技術的發展。在解決技術支持的基礎上,擴大企業在綠色包裝材料上的應用,從而帶動消費者使用綠色包裝。

6.3 培育市場需求

國內企業和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較弱,因此需要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指導和教育,提高他們對綠色包裝的認識和認可,引導消費者更加注重環保、健康的消費方式,同時政府可以在采購、招標等方面優先選擇綠色包裝產品,促進綠色包裝市場的發展。

6.4 加強產業協同

綠色包裝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以及消費者等多方面的協同和推動。政府可以組織多方參與,建立產業聯盟或者推出綠色包裝行業發展計劃等,促進產、學、研等多方協同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包裝產業發展。

6.5 推動國際合作

綠色包裝是全球性問題,通過國際合作可以加強技術、經驗的交流、共享和合作,提高全球綠色包裝的標準和水平。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制定綠色包裝標準,以確保所有國家都自愿遵循統一的規則,這樣更有助于推動全球綠色發展。

7 結論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想要建立健全的低碳經濟,想要推進綠色轉型,就必須要發展綠色包裝。因此,綠色包裝是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的基礎,循環和低碳是綠色包裝發展的目標。在循環經濟背景下,綠色包裝的發展之路并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必須勇于探索,堅持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一起推動綠色發展的挑戰,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猜你喜歡
廢棄物利用綠色
綠色低碳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廢棄物的產業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新型醫療廢棄物焚化艙
電子廢棄物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廢棄物”中有孩子的快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