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路徑探討

2024-04-12 07:13李亞娟
市場周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籌資財務人員公立醫院

李亞娟

(鄂倫春自治旗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165450)

0 引言

我國正式推動醫療衛生改革是在2009 年,在一系列的政策指引、方案和意見出臺下,為參與改革的各大醫療主體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 新醫改涉及的內容和要求順應實際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民需求,其中根本任務是實現醫院內部財務管理工作變革,減輕廣大群眾就醫經濟壓力。 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衛生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其實現財務管理改革是整體改革的重點,也是推動其他醫改政策落實的重要基石。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到2025 年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要基本落定,到2030 年全面實現醫院醫保支付、籌資運行、基金監管等領域的改革。 如此時間跨度足以證明國內公立醫院推行醫改、實現財務管理改革面臨諸多挑戰,亟待有關醫療主體解決。

1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1.1 籌資角度

1.1.1 籌資路徑窄

新醫改后在國務院發文要求下,各大公立醫院要加大數量及質量建設,盡力緩解群眾一床難求問題,還要保障公共醫療發展均衡。 這就要求各大醫院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擴建或建設新院區,由此對資金的需求也會加大,醫院僅依靠自有資金、本身營收遠遠無法滿足其資金需求,必然會考慮爭取財政撥付或其他借貸。 從各醫院籌資現狀看,財政撥付并沒有明顯漲幅,多數會考慮銀行借貸獲得資金緩解資金壓力,其他借貸方式選擇較少,籌資方式相對單一。

1.1.2 籌資成本高

公立醫院獲得資金的途徑有財政撥款和銀行借貸,前者屬于專項補助,主要用于醫療技術創新,不涉及成本問題;后者是經過銀行審批后提供的需要償還本金及利息的借款方式,一般有長期或短期兩種。 盡管長期借款利率較低,但是考慮到借款伴隨的利息支付,如若醫院本身資金相對較緊缺,就會加大籌資成本[1]。

1.2 資產管理角度

1.2.1 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

涉及的固定資產一般是大型醫療設施設備,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主要是實現資產的維護保障,避免頻繁維修,或者人為損壞,甚至無故流失等情況。 然而部分醫院并未對固定資產進行嚴格規范管控,對其使用頻率、使用程度、使用人員等的信息統計不完整,以至于存在資產賬實嚴重不符情況。 對資產計提折舊不合理,不同型號資產可使用年限、殘值等有著很大差異。 從理論上講,醫院要為每一臺設施設備配置管理人員,并定期對其使用情況進行分析,還要及時將資產相關信息匯總給財務人員,要求財務人員對資產實際價值有準確判斷。 但是實際上醫院并沒有精細化所有設施設備管理人,也無法精準判斷資產價值,所以經常存在資產價值虛增或降低的情形。

1.2.2 流動資金不充足

部分醫院內部非流動資產占比較大,資金流動慢,容易造成流動資金不足,出現大量設施閑置、藥品耗材擠壓,從而加劇醫院財務管理風險[2]。

1.3 成本管理角度

1.3.1 忽略成本管理

公立醫院排名時,需要對其綜合能力進行考評,如醫療技術水平、服務質量、營收情況、統一協調能力等。 其中營收情況的考察不僅有盈利能力,還包含成本管理能力考察,但是新醫改的出臺取消了藥品加成收入,醫院原本的全額收入也轉變為差額收入,收入大大減少,部分醫護人員也會忽略對各環節成本費用的管控,從而可能出現虛報成本等不良現象。

1.3.2 成本核算機制不完善

部分醫院并未制訂先進的、完善的成本核算機制,進行成本核算時依舊是以科室為主體單獨核算,并沒有對科室內成本類別進行細化、分類,所以經常存在重復性核算或漏掉部分內容的情況,無法保障核算結果的精準性。

1.3.3 信息系統功能存在缺陷

調研發現,現階段醫院內部使用的信息系統種類較多,基本上每個科室都會有單獨的信息系統,且這些系統并未實現連貫,無法實現集中化、統一化管控,如此繁雜的系統應用會增加各環節人員日常工作量,影響其工作質量和效率。 而且過多的信息系統會導致數據信息分散,不利于醫院進行統一、精準的成本核算分析。

1.4 收益分配角度

1.4.1 當前收入結構單一,可變性不足

公立醫院收入有醫療收入、科教收入、財政補助或其他收入,其中醫療收入指藥品差價和醫療服務收入兩部分,但是在新醫改取消藥品加成后,藥品差價收入驟減,絕大多數收入依靠提供醫療服務獲得。 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收入的確定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管下制訂,各醫院并不能為了營收自行確定。

1.4.2 傳統績效分配弊端明顯

績效分配是用于分配薪酬的有力工具,公立醫院內部績效制度會依據其經營現狀制訂,但是因為沒有嚴格的標準,所以很難判斷其薪酬分配合理與否。 部分醫院會選擇傳統的績效分配方式,這種方式的弊端體現在各科室接受病例治療難度不同,但是考核指標相同,顯然不夠合理;依據財務指標分配績效,變相地鼓勵醫護人員增加營收來提升個人業績。

1.4.3 收益分配方式有漏洞

部分醫院設置收益分配方式時并未充分考慮醫生和護士實際工作內容,很容易形成“一刀切”現象,這樣的分配無法公正地體現醫護人員個人價值,經常會出現價值高估或低估情形,最終的收益分配自然也存在著不公平問題,不利于鼓勵醫護人員積極工作,體現個人能力[3]。

例如從圖1 中匯總GH 企業部分財務指標數值可知,該企業近幾年的資金周轉速率、償債能力、資產變現能力、盈利能力等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 尤其是償債和運營需要的資金體量較大,導致其面臨的長期資金壓力較大。 從整體看該企業面臨中等程度的財務風險,有關管理層人員要對此給予一定重視,避免因前期風險預防管理漏洞導致后續出現嚴重的經營風險。

圖1 GH 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指標值變動(%)

2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路徑

2.1 開拓資金籌集途徑

2.1.1 拓展籌資渠道

公立醫院可以考慮與其他高校、研究院等合作,共同研發技術、產品,由此獲得其他參與主體的籌集資金,從而緩解籌集資金壓力。 醫院也可以依據公眾需求開展公益性講座募集社會資金;在承擔臨床科研任務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方關注,拓展籌資渠道,增加籌集資金體量。 在多種籌資方式選擇中,醫院要考慮本身償債能力、償債期限,避免同一時期內償還大量債務,增加償債壓力。

2.1.2 強化運營資金管控

對醫院內部運營資金結構進行改革,實現運營資金化零為整、科學處理投資收益。 可以把醫院閑置資產進行變現或投資,得到部分投資收益,緩解籌資壓力。 設計科學嚴謹的藥品庫存管理機制,主要可以借助信息系統,實現所有藥品入庫線上管控,如此能夠很好地避免藥品管理雜亂。 利用系統的自動核對功能、自動分析匯總功能極大地提高相應環節工作質量和效率,也降低了人為核對誤差率。

2.2 健全成本核算機制

2.2.1 明確成本核算內容

醫院可以考慮引入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其中涉及的作業成本有人員經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水電費以及其他費用等。

2.2.2 優化成本控制體系

公立醫院要制訂健全、可行的成本控制體系,認真記錄所有醫療服務、藥品消耗量及成本,并對入賬后成本費用進行統一核驗,逐一核對,避免出現漏掉或重復核算的情況。 醫院要實行統一的招標采購機制、藥品集中管理采購制度、設施集中采購機制等,遵循預先制訂的采購流程,實現資金統一管控,提升采購管理質量和效率。 國家相關衛生管理部門可以建設統一的招標、采購、支付系統平臺,所有產品價格公開化、透明化,這也能夠防止醫院違規操作。 一旦被監管部門查處或公眾舉報醫院存在價格不合理增加、偽造報表等情況,要受到經濟和刑事兩種處罰,最大限度地保障群眾利益[4]。

2.3 強化資產管控

2.3.1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完整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包含資產盤點(手工盤點、系統盤點、統計)、資產轉移、資產查詢(查詢、統計、分類入賬)、資產報廢申請(報廢審核)、資產外調(捐贈、外售、調出等)、資產折舊(計提、明細、匯總)六大板塊,每個板塊都涉及諸多精細的操作。

2.3.2 強化流動資產管控

醫保政策的實施,使得醫院現金收入越來越少,應收賬款比例越來越大。 醫保在醫院中應用,病人及家屬只需要繳納個人部分,剩余部分由醫?;鹬Ц?,一般情況下醫?;鹬Ц稌嬖谝欢ǖ难舆t,并不能和個人支付同步,由此就會存在部分賬款掛賬在醫院,對醫院而言也存在著一定的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所以醫院方面要加大財務管理人員醫保方面知識學習力度,可以針對醫保知識開展專門的競賽活動,不斷提升財務人員專業技能,采取有效措施規避應收賬款風險。

2.4 優化收益分配

2.4.1 精細化考核指標

公立醫院在設置績效考核指標時要考慮全面,不僅要考慮財務類指標,還要考慮非財務類指標。常見的考核指標設置有:住院病人數、住院人數周轉率、科研水平、耗材消耗率、手術數量、出院率、死亡率、治愈率、醫療專利數、醫技晉升數等。

2.4.2 健全考核分配制度

縱觀整個醫療服務體系,臨床服務獲得的收益是最大的,當然臨床醫療相關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也最大,且工作難度較大,所以醫院在設置收益分配制度時,可以適當向一線醫護人員傾斜,秉承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 醫院的發展還要與市場結合,判斷其行業動態、改革方向、自身競爭優勢等,進行相應醫療服務改革,盡可能保障本身擁有行業領先的競爭力。

2.4.3 優化收入結構

新醫改的落實對醫院醫護人員薪酬有了更多規定,要求醫院要重視醫護人員薪酬待遇的調控,尤其重視績效管控部分,可以適當降低固定薪酬比例,劃分為績效比例;可以增設其他年終福利待遇、獎金等創收方式,實現醫護人員薪酬和工作量的正相關,由此更好地鼓勵醫護人員發揮個人價值[5]。

2.5 提高財務人員綜合技能

2.5.1 加強人員培訓

醫院要為現有財務人員提供專業的知識技能培訓活動,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與行業內開展的知識講座,要求各財務人員能夠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理論知識,提升實踐操作技能,高效地完成崗位財務管理工作目標。 醫院管理人員也可利用自身人脈資源,邀請國內外優秀的財務管理專家入院交流。

2.5.2 增強財務人員風險防范意識

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在進行財務管控、成本管控、成本核算等工作時都要堅守底線、嚴防紅線,依據預先設置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規范開展業務活動。 財務人員還要不定期接受專業性技能培訓,不斷學習先進的知識技能,適應復雜多變的財務環境,提高個人綜合判斷風險能力。

2.5.3 采取輪換制上崗機制

醫院進行財務管理可以實行輪換制,要求各崗位人員互相學習、了解彼此工作內容,一方面有助于培養綜合性財務管理人員,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前防范各類型風險,降低風險發生概率,減少醫院因此遭受的負面影響[6]。

3 結論

綜上所述,新醫改的持續深入及醫療環境的持續變化,對公立醫院發展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保障群眾就醫經濟壓力降低,也要保障醫院本身穩定運營,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這就要求醫院找準定位,順應醫改變革,找到合適的財務管理改革路徑。 希望文章的相關研究能夠幫助更多醫院順應新醫改,實現財務變革,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供參考思路。

猜你喜歡
籌資財務人員公立醫院
義賣書法 籌資助學
基于民營企業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研究
守紀律講規矩是財務人員立身守職之本
公立醫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醫院的管與放
外派財務人員績效考核與績效激勵
淺談財務人員如何參與工程項目投資控制
公立醫院“聯”還是“不聯”?
離開公立醫院這一年
多管齊下籌資 齊心協力助學

市場周刊2024年9期

市場周刊的其它文章
約稿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