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中國科幻電影熱潮述評

2024-04-14 02:18郝路延
視聽 2024年1期
關鍵詞:科幻電影外星人流浪

◎郝路延

2019 年,郭帆導演的電影《流浪地球》引起了觀眾的諸多好評。同年,寧浩導演的“瘋狂”系列之《瘋狂的外星人》登場,風格荒誕幽默,為中國科幻電影領域帶來新風景?!读骼说厍颉泛汀动偪竦耐庑侨恕愤@兩部電影從“硬科幻”與“軟科幻”兩個類型對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進行探索。隨后,《獨行月球》《明日戰記》《外太空的莫扎特》《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編輯部》等一系列具有科幻元素的影片也進入了觀眾的視野,令科幻電影這個從前一直被中國大眾視為“兒童向”“小眾化”的電影類型,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接受與喜愛。在影片市場表現方面,《流浪地球》《獨行月球》《流浪地球2》《瘋狂的外星人》都獲得了高額的票房和較好的口碑,但《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海堡壘》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這也反映了我國在科幻電影領域仍需要進一步探索。2020 年8 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十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科幻電影也進一步地在國家層面上被認可。①

當下,第四次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科幻電影作為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而誕生的電影類型,既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理念,也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水平的體現。作為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中國的科幻電影理應得到更加良好且全面的發展。從被觀眾稱為“中國科幻元年”的2019 年至今,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也呈現出類型進一步拓展、體系進一步完善、技術進一步革新、受眾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一、硬科幻與軟科幻齊發力

硬科幻電影主要是指結合技術發展對人類未來世界進行合理想象,著重描繪新型技術發明會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科幻電影,如《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前者講述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中,太陽因急速老化膨脹,將會在短時間內將地球吞沒,人類運用最新科學技術在地球表面建造多個發動機,試圖帶著地球逃出太陽系;后者則是前者的前傳,講述在太陽毀滅之前人類所做的種種努力。在奇觀呈現方面,前者呈現出冰川地貌、太陽毀滅的壯觀景象;后者則在前者的基礎上,構建了太空電梯、月球核爆、數字空間等科幻景觀。由吳炫輝執導的電影《明日戰記》把目光集中在環境污染對未來世界的影響上。面對外星植物潘朵拉的侵襲,人類的戰士們借助機甲的力量與潘朵拉搏斗,最終拯救地球?!睹魅諔鹩洝吠瑯邮菢嫿ǚ礊跬邪钗磥硎澜?,借助對環境問題的未來想象,警示當下的人們重視環境問題?;厮葜袊娪暗臍v史,盡管也有諸如《珊瑚島上的死光》《錯位》等科幻電影作品,但無論是對比同時期世界的科幻電影如《終結者》《銀翼殺手》《E.T.外星人》,還是與中國其他類型電影作品比較,中國科幻電影始終缺少一種對科學新技術的理性思考與深度表達。而如今身處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國必定需要一些能夠體現中國人對未來世界的集體民族想象的優秀的硬科幻電影作品。

軟科幻電影則將表現重心放在哲學、社會學等方面,科學定律與科學技術成果的呈現被放置在作品的后景,創作者想象力的重要性被進一步放大。近年來的《瘋狂的外星人》《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宇宙探索編輯部》便是此類作品?!动偪竦耐庑侨恕分v述一個外星人原本想來和地球人進行合作,卻陰差陽錯地在地球與中國的普通百姓耿浩和大飛相遇,進而發生了一系列搞笑故事。影片對可能存在的外星人與地球人的接觸進行了假想,但影片中的外星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與人類相比,反而還頗有幾分相似之處,這也體現出影片對陌生的外星文明的另類否定,“他者”可能并不存在,外星人可能更多的是自我的映射?!锻馓盏哪亍穭t回歸到孩童與外星生物接觸的類型,與此前具有“兒童向”的科幻電影作品如《長江七號》《大氣層消失》相近?!丢毿性虑颉犯鶕n國漫畫家趙石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月盾計劃是人類為了抵御行星撞擊地球而制定的拯救地球的計劃,參與該計劃的獨孤月意外地被落在了月球,而后又因計劃失敗,成為最后能夠拯救地球的人類。最終,獨孤月為了地球,也為了自己心愛的人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電影雖是改編自漫畫,但仍然在沈騰、馬麗等人的創作中融入了開心麻花的喜劇元素?!队钪嫣剿骶庉嫴俊分?,對宇宙與外星文明擁有強大執念的《宇宙探索》雜志主編唐志軍,懷揣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和未知文明的好奇,召集同伴踏上了尋找外星人的旅途。影片結合“唐吉訶德”式的人物與“西西弗”式的情節,再將科幻元素融入其中進行詩意的表達,力求通過外星文明的他者確認人類自我身份。無論是硬科幻作品還是軟科幻作品,當下的電影創作者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將科幻的元素融入電影中。

對于一些渴望創作科幻作品但又苦于自然科學知識儲備不夠多的創作者來說,軟科幻作品是很好的切入點。硬科幻作品強調較為嚴謹的科學邏輯,軟科幻作品相較于硬科幻作品的一大優勢在于:它可以不用對諸多復雜的自然科學技術進行大量的闡釋,以及對許多科幻奇觀進行著重渲染,而是通過加強對人物的刻畫與情節的安排,讓普通觀眾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電影作品,從而擴大科幻電影的影響力,實現科幻電影的良性發展。硬科幻與軟科幻以不同的內容側重點共同實現了科幻電影宏大圖景的建構。

二、科幻熱潮下的社會背景

科幻電影最初由科幻文學發展而來,科幻文學是伴隨著世界工業革命的興起而出現的。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科幻文學作品《弗蘭肯斯坦》由英國小說家瑪麗·雪萊創作。在電影誕生之后,科幻電影便隨著科技的發展從內容到形式都不斷進行著革新。從1905年《月球旅行記》以樂隊指揮視點在戲劇舞臺上呈現假想中的人類登月情景,到1927年《大都會》通過拍攝建造的城市模型來對未來都市進行想象,再到1968 年《2001 太空漫游》中出現了對人工智能的初步設想和之后好萊塢科幻電影拍攝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如今《阿凡達》系列對3D 特效技術的應用,西方科幻電影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其科學技術的不斷飛躍。

科幻電影在中國開始煥發生機,首先離不開中國科技的發展。如前所述,科幻電影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與工業水準,科幻電影熱潮的出現,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有力證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民族更具有未來感。處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下的中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整個社會正在朝著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2021 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其中就有“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部分。②2023年3月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人,較2021 年12月增長3549 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5.6%。工業互聯網體系構建逐步完善,“5G+工業互聯網”發展步入快車道。③這表明,中國科技的不斷進步讓更多的國人看到了可見的未來。因此,科技元素也將不可避免地融入文化領域。

自1895年誕生至今,電影的內容與形式一直在電影創作者的努力下進行著革新。中國歷史悠久,中國的創作者們可以在其中獲取許多創作的靈感與素材。但隨著改革開放后的中國與世界進一步接觸,來自世界各地、內容多樣、風格迥異的電影使得中國的普通觀眾目不暇接,它們豐富了中國觀眾的觀影經驗,也使得中國觀眾對中國電影的創新需求越來越強烈。對于中國的大眾來說,科幻電影仍然是較為新奇的類型,中華文化理念與科幻電影類型相結合,將更受國人喜愛?!读骼说厍颉贰睹魅諔鹩洝分械摹凹覉@守望”與《流浪地球2》的“移山計劃”便是中華民族“家文化”的體現。此外,科幻電影中關于奇觀的打造,同樣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之一。觀眾可以從科幻電影里虛擬的奇觀景象所帶來的“真實感”中獲得感性的愉悅。電影《獨行月球》中,獨孤月坐在月球仰望地球的畫面,詩意地刻畫了人類的孤獨感與思鄉情;獨孤月與金剛鼠追光的場面更是將科幻的詩意浪漫展現了出來,這也令《獨行月球》斬獲了31.03億元票房的好成績。

當不少觀眾的物質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時,精神的需要也愈來愈被重視。義務教育的普及培養了一批擁有著較高文化素養的觀眾,特別是提升了年輕一代的自然科學素養,使得“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思維、想象已經走出了一般我們認為的中國人的性格和思維模式,走出了奠定國人文化性格的先師孔夫子式的堅執于現世、世俗、感性、經驗的一面,青年人有了更多超驗性的情懷,有了更大的想象力空間。中國人的國民性不再是‘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的經驗主義式人生態度”④。因此,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成長起來的中國年輕人成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受眾群體,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群體還將繼續擴大??苹檬俏磥砜赡艿默F實,我國早期的科幻電影《十三陵水庫暢想曲》中的視頻通話技術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實現?!动偪竦耐庑侨恕放c《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外星人形象也很可能在未來通過某種生物成像技術實現其真實的存在。因此,如今電影中的諸多科幻元素,在不久的將來都很可能會一一成為實際存在之物。特別是在年輕觀眾的眼中,當下電影中諸多科幻元素可能都已是大家司空見慣之物。電影對科技元素的應用也勢必會越來越廣泛,因為觀眾的實際生活中早已經充滿了各種科技元素,如當下的各類AI語音助手、智能機器人、翻譯眼鏡、同聲翻譯器等。

三、技術突破與創意實現

(一)虛擬拍攝構建宏大景觀

科幻電影中宏大景觀的建設往往需要電影特效的打磨,因此,虛擬拍攝與后期特效的制作顯得尤為重要。早在《流浪地球》制作之初,視效團隊就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技術含量不高容易造成類似山寨的效果;二是構建未來中國城市景觀時缺乏真實感,造成違和感。所以,團隊分別制作了設計素材與氣氛素材,從中國城市的視覺圖譜、中國自然風光的視覺風格和中國繪畫的東方視點三個方面入手處理,力圖使該片呈現出區別于西方的科幻視覺體驗。⑤到《獨行月球》的制作時,月球表面景觀的制作就成了一項重要任務?!丢毿性虑颉分兄饕撠熖匦У膱F隊來自MORE VEF公司,由于“月球和宇宙的環境部分涉及大量地形資產與環境渲染工作,對于材質的可控性要求也較高,為提高制作效率,視效團隊首次采用了虛幻引擎來完成主要場景的制作”⑥。虛幻引擎原本是運用于游戲領域的技術,但是現在也運用到了電影的虛擬拍攝中。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機甲片”的《明日戰記》構建了區別于《流浪地球》的末日景觀:藤蔓纏繞的城市里,崩塌的大廈、行駛的裝甲車、空中飛行的直升機等元素組成了一種濃重的重工業風格?!读骼说厍?》團隊在前作《流浪地球》的基礎上豐富其數字資產庫,將太空電梯發射、月球表面爆炸、百姓領取救濟等場景中的細節進一步優化。⑦由此可見,中國科幻電影中景觀的建造水平已趨于成熟,中國科幻電影的創作者們也正在探索符合國人審美的科幻景觀風格。

(二)虛擬生物的塑造

近年來,中國的科幻電影中時常會加入虛擬生物這種非人形態的生命體?!锻馓盏哪亍泛汀动偪竦耐庑侨恕贩謩e從不同的角度對外星人進行“他者”的想象?!锻馓盏哪亍分?,“莫扎特”是來幫助小天的好朋友;《瘋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是被地球人逐漸“同化”了的異族。二者均運用CG 動畫與真人實拍相結合的方式,以及數字建模技術,結合演員的動作捕捉等技術,實現了在影片中虛擬生物與真人互動的場景展現?!丢毿性虑颉穭t進一步發展這些技術,虛擬生物袋鼠“剛子”的制作給團隊帶來不小的困難,制作團隊搜集大量袋鼠的相關資料,如其生活習性、外貌特征等,再結合劇本的設定,通過數字建模等技術確定了“剛子”的形象。并且,袋鼠“剛子”的毛發在銀幕中也顯得更加真實,可見視效團隊在制作中又實現了一個新的突破。⑧數字建模、動作捕捉等技術不僅在游戲領域,也在未來的科幻電影特別是軟科幻電影的制作中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虛擬生物既能夠大大拓展科幻敘事的可能,也能夠作為吸引觀眾的一大賣點,正如好萊塢科幻電影《銀河護衛隊》系列中的格魯特、《阿凡達》系列中的阿凡達一樣。

(三)人工智能的運用

人工智能在電影中的出現可追溯到1927年由弗里茨·朗執導的電影《大都會》,人工智能首次以機器人的形象出現在電影中。此后,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又出現了一系列對人工智能倫理關系、發展趨勢等進行想象的電影,如《2001 太空漫游》《黑客帝國》《她》等。電影中的人工智能元素的運用與否及其程度如何,是與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的發展及其在大眾生活中的應用有關的,只有大眾的生活中已經有了人工智能的參與,電影中的人工智能元素才能更多地吸引國人,才能給觀眾以真實感而不是憑空幻想。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早已普及到大眾生活中,因此,近年來的科幻電影中,《流浪地球2》也加入到對人工智能的探討中。

在主題方面,《流浪地球2》加入了MOSS 人工智能機器人這個角色,并在最后提出了對數字生命、人工智能和人類之間的倫理關系的問題。盡管這個問題在西方的科幻電影如《2001 太空漫游》《人工智能》《源代碼》《她》等中都有出現,但對于國產科幻電影來說,只是剛剛開始。在應用制作層面,人工智能也參與到“演員換臉”的工作中?!读骼说厍?》是《流浪地球》的前傳,按理說,《流浪地球2》中的人物應該比《流浪地球》中的人物年齡小,但實際上正好相反,于是,制作團隊便采用人工智能換臉的方案,制作了784 個數字減齡鏡頭⑨,以便達到同一個角色在《流浪地球2》中的年齡從感官上來看比《流浪地球》中更小的效果。

隨著元宇宙、ChatGPT 的出現,對人工智能發展的種種擔憂使得人工智能話題開始被更多國人關注?!读骼说厍?》開啟了對人工智能問題在電影領域的探討。好萊塢中探討人工智能主題的科幻電影作品有很多,如《2001 太空漫游》《銀翼殺手》《機械姬》《她》《人工智能》等,這些作品對人工智能倫理關系、人工智能存在意義等主題探討得更加廣泛且深刻??梢?,國產科幻電影與好萊塢人工智能主題科幻電影仍有差距。這與我國和美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差距、我國創作人員自然科學知識儲備不足、中華文化“重務實”的傳統等因素有關。

四、關于國產科幻電影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考

(一)立足當下科技發展進行想象,肯定科技的作用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雹馊缜八?,好萊塢科幻作品之所以能夠“百花齊放”,和美國社會的科技實力是密切相關的。20 世紀以來,美國現實社會在科技方面的種種建樹如互聯網技術、AI技術、航天技術等,給予了電影作品大量的靈感與素材。于是,《2001 太空漫游》《星球大戰》《銀翼殺手》《獨立日》《黑客帝國》《人工智能》《源代碼》《她》等一批科幻電影相繼問世。當下,中國的交通物流、通信技術、航天技術、互聯網應用、高速鐵路、在線支付等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電影創作者完全可以基于這些技術展開想象,再將這些科技元素融入電影敘事中。斯派克·瓊斯執導的《她》就暢想了現實中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進而選擇付出更低的成本與人工智能建立親密關系。鄧肯·瓊斯執導的電影《源代碼》就是虛擬世界拯救現實世界的一個典型案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流浪地球2》以啟示。因此,電影創作者們一定要避免陷入“現實主義”與“實用主義”的桎梏,要大膽對人的發展、未來世界、外太空等進行想象??苹秒娪暗膭撟髯钚枰木褪莿撘夂拖胂罅?。

不過,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科幻電影作品對科技的展現更需要偏向積極的方面?!霸谠u價相關內容時,要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不同國情。相比之下,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出于現代化的需要,往往對于科技的積極作用予以更多的關注?!?當然,這并不代表科技的消極方面就不能呈現。世界電影史上關于人工智能失控的作品也有很多,如《黑客帝國》《機械姬》,但這沒有阻止人工智能在現實社會中的發展,反而還促進了人們對科學技術本身存在意義與應用的思考。因此,電影創作者們需要更加客觀地呈現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各種影響。目前,中國的科幻電影即使需要描繪科技帶來的災難,但最終也需要回歸到發揮科技的積極作用這個命題中。

(二)加深科幻電影的哲學深度,拓寬科幻亞類型發展道路

科幻電影,是人類基于當下社會生活與不同民族文化理念對未來世界展開想象的電影類型,其構建的虛擬世界承載著人類的欲望與焦慮,是心靈彼岸的呼喚,也是現實此岸的映射。西方的科幻電影出現了烏托邦敘事與反烏托邦敘事兩種類型,災難片這一大類型便是人們結合科技的發展所創作出來的反烏托邦敘事作品?!逗诳偷蹏贰丢毩⑷铡贰度祟愔印贰逗筇臁贰兜厍蛲^D之日》《終結者》等一系列科幻災難片分別建構外星人入侵、生態環境惡劣、人工智能失控的情節,旨在描繪災難背景下人性的光輝。再看我國,近年來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明日戰記》《獨行月球》都在不同程度上運用了災難這個元素,在地球遭遇危機的情況下展開敘事。盡管《流浪地球》與《流浪地球2》展現了國人面對死亡與末世時的哲學思考,其視聽制作水平也直逼好萊塢,但總的來說,由于缺少更多的科幻敘事的創意和多種亞類型的作品,當下中國的硬科幻電影尚處于模仿階段。此外,一個民族的科技實力與工業水平未必需要通過構建反烏托邦世界來展現,電影創作者們同樣可以通過構建未來烏托邦世界來展開敘事。游戲《原子之心》便是這樣的案例,對未來社會主義世界的想象與描繪也令這款游戲受到很多國人的歡迎。

《瘋狂的外星人》《外太空的莫扎特》《宇宙探索編輯部》等國產科幻電影則是將科幻元素融入電影作品中,客觀上為中國科幻電影探索新的可能性。如果說《瘋狂的外星人》《外太空的莫扎特》更多地將目光聚焦于外星生物的“他者”形象,那么《宇宙探索編輯部》則是更多地借由外星生物來反觀人類本身,是對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及其意義的一次深刻思考。唐志軍對外星人的執念,正如唐僧對西天取經的執念;唐志軍與孫一通在洞穴中對外星生物意義的探討,恰如《三體》中“三體人”與“黑暗森林”法則的描述一般。也可以說,具有科幻元素的《宇宙探索編輯部》也加深了中國科幻的哲學深度。

當下,中國電影工作者完全可以將更多的科幻元素融入電影作品的內容創作之中。無論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都可以在外太空探索、生態環境、人工智能、動物研究、交通、通信、互聯網、元宇宙等各個領域大膽想象。在創作過程中,多去尋找當下觀眾的情感共鳴點,科幻設定也盡量保證與觀眾的距離沒那么遠,加強作品“現實真實感”,以便讓更多的國人理解并接受。

(三)拓展電影形態

當下的科技水平早已衍生出VR 電影、環幕電影等新型電影形態,科幻電影的內容創作,特別是硬科幻電影的內容創作,可以與這些新型電影形態相結合,給予觀眾沉浸式的科幻世界體驗,拉近觀眾與科幻世界中的人物之間的距離。并且,科幻電影還可以與游戲相結合,讓觀眾成為角色參與到科幻敘事之中。近年來,有很多電影作品與游戲作品相互融合的例子,如《明日邊緣》《古墓麗影》等,關于這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地進行探索。

五、結語

一直以來,受國家科技水平、民族文化背景、大眾科技素養等各方面條件的制約,盡管有《六十年后上海灘》《十三陵水庫暢想曲》《珊瑚島上的死光》《錯位》《大氣層消失》等電影作品,但科幻電影在中國電影歷史上長期處于邊緣位置,科幻作品也一直被很多國人認為是“兒童向”類型作品。但近年來,更多科技成果出現并在社會上被廣泛應用,科幻作品受眾增加,創作者自然科學素養提升,各方面條件的變化使得中國科幻電影有了更好的成長土壤?!读骼说厍颉返某霈F,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新階段。雖然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科幻電影作品尚處于起步和模仿階段,但從硬科幻與軟科幻兩方面齊發力,伴隨著虛擬拍攝技術的應用、科幻景觀的構建、人工智能的應用等,電影創作者們嘗試為中國科幻電影從內容到形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當下的中國科幻電影還可以基于現實的科技成果展開想象,增加科幻電影作品的人文深度,進行科幻亞類型拓展,并積極探索新的電影形態,讓中國的科幻電影能夠深入淺出、百花齊放,獲得更多觀眾的認可,成為中國電影的代表類型之一。

猜你喜歡
科幻電影外星人流浪
科幻電影:人類對未來的幻想與憂思
流浪
不就一部科幻電影嗎,為何要等十九年?
流浪的歌
外星人可怕嗎
流浪貓鮑勃
外星人來了,誰當翻譯?
遇見一只流浪貓
多個世界與自我——論西方科幻電影的兩個敘述之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