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柏年面向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路徑與貢獻

2024-04-14 21:54許嬌娜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社會科學馬克思革命

許嬌娜

(韓山師范學院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廣東 潮州 521000)

柯柏年(1904—1985),原名李春蕃,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翻譯家、紅色社會科學家和國際問題專家,也是新中國第一批外交官之一。他翻譯和編譯了大量馬列原著,編寫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書籍與教材,堅持從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分析中國社會的現實與發展道路。他尤其重視對青年學生的啟蒙與教育,以青年學生群體為傳播對象,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積極引導青年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柯柏年面向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路徑

柯柏年通過譯介馬列經典著作,宣傳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理論,以科學先進、為當時中國所迫切需要的理論形態將馬克思主義呈現給時人。

(一)譯介馬列主義經典著作

柯柏年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了翻譯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生涯。在滬江大學和上海大學求學期間,他翻譯并在《覺悟》上陸續發表列寧的《共產主義與社會底進化》《帝國主義》《農稅底意義》、恩格斯的《空想的及科學的社會主義》以及考茨基的《社會革命論》等著作?!队X悟》雖然是國民黨機關報《民國日報》的副刊,但在當時卻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宣傳陣地,吸引了大批進步青年作家與讀者??掳啬暝诨貞浿姓f道:“上海的《民國日報》和《時事新報》是青年學生喜歡看的報紙”,“比較起來‘覺悟’在進步的青年學生中,影響較‘學燈’來的大”[1]110。從一開始,柯柏年就形成了明確的對象意識。他的譯本既科學嚴謹,又直觀通俗,不少專業術語也都根據青年讀者熟悉的生活內容進行翻譯。譬如在翻譯《空想的及科學的社會主義》時,把“雇傭勞動”譯為“工錢勞動”??掳啬赀€在其譯本中增加了大量的“編者注”和“譯者注”,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與把握作品內容。

在國民革命和延安馬列學院時期,柯柏年翻譯和編譯了大量馬列著作,其中影響最大的有列寧的《國家與革命》、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拿破侖第三政變記》和《法蘭西階級斗爭》等。此外,他還翻譯了狄慈根的兩本著作——《辯證法的邏輯》《辯證法唯物論》,這是這位德國工人哲學家的著作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

在大部分譯著中,柯柏年都會寫作“譯者序”,或者增加“附錄”,對該書的內容加以概括,并說明翻譯該書的背景、原因和目的等,既為讀者提供了相關的背景知識,也表達了譯者自身的觀點和評判。

柯柏年的譯本流傳甚廣,多次再版重印,有效地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同時也為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馬列主義的重要文本,成為他們學習與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來源之一。

(二)介紹馬列經典作家,樹立革命導師光輝形象

柯柏年在翻譯、編譯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過程中,撰寫了多篇文章介紹經典作家的生平、著作和學說,以便讀者從宏觀上把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體系;同時樹立了革命導師的光輝形象,使得馬克思主義信仰對青年具有更多的吸引力。

1940年,柯柏年撰寫了《畢生在窮苦中斗爭的馬克思》一文,發表于《中國青年》1940年第2卷第7期。這一時期的《中國青年》是抗日根據地內影響最大的青年刊物,它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團結青年抗戰,提高青年的政治意識和文化素質,培養青年干部隊伍。在文章中,柯柏年介紹了馬克思的生平,著重介紹了馬克思的奮斗精神,指出:“全世界被壓迫人民的導師——馬克思,他不只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我們不單要研究他的革命學說,而且他的一生都足為我們的模范?!盵2]這篇文章鼓舞廣大青年以馬克思為榜樣,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懈奮斗。

1941年,為紀念馬克思誕生123周年,柯柏年寫作了長文《馬克思之為人》,發表于中共中央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機關刊物《解放》第127期。文章從“學者的風度”“革命的精神”“良師兼益友”“模范的丈夫”“標準的父親”等五個部分,較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的生平與為人[3]。成仿吾和張如心主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解放區出版的綜合性文化刊物《北方文化》轉載了該文。后來,哈爾濱的青年綜合讀物《知識》雜志也加以轉載,內容有所刪減,分為“革命的精神”“良師兼益友”“不硬套公式”三個部分;《青年文化》和《軍大導報》等也以“不硬套公式”為題,節選了部分內容發表①。

柯柏年對馬克思的一生貢獻與歷史地位給予了高度評價,使馬克思在讀者心目中留下了高大而又具體的形象。他撰寫的文章被廣泛轉載與閱讀,使廣大民眾對馬克思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支持。

在介紹和歌頌革命導師、樹立偉人形象的同時,柯柏年還致力于介紹馬克思的治學方法。他寫作了《馬克思的讀書方法》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等文章,全面系統地介紹和評價了馬克思的讀書和治學方法。他提出:“馬克思之孜孜從事于研究學問,不但沒有妨礙他直接、間接地參加與指導實際革命運動,而且正是為著推進革命運動。對于馬克思,理論與實踐是統一的?!盵4]在此基礎上,柯柏年進一步闡述了馬克思的科學觀,指出馬克思把科學看作歷史上推動革命的一種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從事研究與工作,同時把研究所得的豐富知識運用到工人階級解放運動中來。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加上深厚的文學素養和精通多種語言,使得馬克思的學問既廣博又深邃,同時富有批判精神??掳啬甑奈恼抡蔑@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理論魅力,強化了中國先進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認知與認同,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

(三)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理論的研究與宣傳

對新文化運動尤其是大革命之后的中國青年人來說,重新發現社會并改造社會成為一種顯著潮流,因此在當時產生了一股廣泛討論“社會問題”的熱潮[5]。在這種集體性診斷和力圖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的集體氛圍中,柯柏年撰寫了《怎樣研究新興社會科學》和《社會問題大綱》兩本社會學著作,還與吳念慈(杜國庠)、王慎名合編了《新術語辭典》和《經濟學辭典》,編譯了《世界社會科學名著精要》。

1930年3月,柯柏年出版了《怎樣研究新興社會科學》一書,旨在以通俗讀物的形式向民眾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即“新興社會科學”的理論。此書一度流傳很廣,第一版2000冊很快售罄。之后多次再版重印,并與瞿秋白的《社會科學概論》一起,被中共理論宣傳機構作為基本學習材料推廣[6]。

在書中,柯柏年依據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在于經濟基礎。在此基礎上,他勾勒出馬克思主義有關人類社會問題的大致理論輪廓:“人類的社會制度從原始共產社會,變為封建制度,再變為資本制度,再進而變為共產主義社會?!盵7]15唯物辯證法是社會科學研究必須采用的基本方法,因為“只有唯物論的辯證法才是正確的,只有那運用著唯物的辯證法之科學,才能把握著事物底本質”[7]23。而“運用著唯物的辯證法之科學”只能是無產階級的社會科學,也就是“新興社會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理論基礎,指明資本主義制度之必然傾覆。

盡管《怎樣研究新興社會科學》只是一本青年通識讀物,但它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闡發社會學理論,為構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的話語體系作出了最初的努力。

同一年,柯柏年還撰寫了另外一部社會學著作《社會問題大綱》。該書也是面向中等學生與社會知識青年的,具有教科書性質,注重語言的通俗性和可讀性,同時特別強調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修能力??掳啬赀@樣說:

我編這本書時,就抱定了這樣的一個目的:務使這本書可以給中學生做自己研究社會問題之入門書。我要完成這個任務,第一,必須力求內容之淺顯;因此,有許多比較復雜的實際統計和比較專門的學理討論,都不摻入正文,而把它們作為“附注”。第二,每章之首有全章提要,使讀者能夠在讀本文之先就已知道全章底大意。第三,在本文之末有習題和參考書目,使讀者能夠進一步地研究。第四,在全書之末有名詞淺譯,以解決文字上的困難。第五,在全書之末有索引,以備讀者查閱。[8]1

由此可見,該書的體例是科學合理的。在書的前半部分,柯柏年對當時流行的五種非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一一作出概括與批駁,呈現了當時思想界關于“社會問題”的知識圖譜;接著提出對社會問題的馬克思主義理解,并指出這種理解是最真實、準確和全面的?!霸陔A級的社會制度中,生產手段為少數人所私有,沒有生產手段的人們,一定要藉他人所有的生產手段,才能生產;故那些擁有生產手段的人們,能夠藉此掠奪那些沒有生產手段的人們底生產物。這種因階級掠奪而起的問題,就是社會問題?!盵9]25-26柯柏年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以階級沖突與階級斗爭的分析框架為主要范式,闡釋何為社會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社會問題。

柯柏年同時強調,勞動者與資本者是勢不兩立的,是你死我活的沖突關系。他說:“資本家決不肯把勞動時間縮短到完全消滅剩余勞動時間,決不肯把工資增加到完全消滅剩余價值,簡言之,決不肯讓步到完全取消對勞動者之掠奪,在資本制度之下,勞動者們是必然被剝削; 被剝削之程度,雖由勞動者們底戰斗力之強弱來決定,但決不能完全免除剝削?!盵9]460-461在這里,柯柏年準確掌握了“剝削”“剩余價值”“掠奪”等認知資本主義社會性質的主要概念工具,并由此社會認知框架推演得出結論,即要徹底解決被剝削的勞動階級的痛苦,根本消滅剝削制度,一定要堅決、徹底地推翻資本主義,建立一種全新的生產關系,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是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真正的出路。

經由柯柏年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努力,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論述和階級革命觀念成為一種主導性價值理念,吸納了越來越多的具有左翼思想傾向的知識青年投身社會主義革命運動。

二、柯柏年面向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路徑

為了使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更有效深入,柯柏年同時采用了多種實踐形式,走進青年學生和黨員群體,針對他們的革命需求,用他們能接受的話語和方式進行宣傳,使抽象的理論具象化,產生了很大的號召力。

(一)授課與講學

柯柏年一向注重通過講學的形式,在青年學生和共產黨員中普及馬列主義理論。1924年5月,柯柏年譯列寧《帝國主義》一文在《覺悟》上刊出,這使他迅速成為滬江大學里的搶眼人物,同時引起了早期共產黨人張秋人的關注和重視。1924 年夏,上海大學受上海學聯委托,組織暑期講學班,面向全社會招生。受張秋人邀請,柯柏年為講學班主講《帝國主義論》。講學班還邀請了國共兩黨的一些著名人士講課,如國民黨的戴季陶和共產黨的瞿秋白。其間,柯柏年結識了時任上海大學系主任矍秋白,并得到其欣賞和引薦。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澤東重提中高級干部要讀馬列原著,并開出了一張書單,其中包括《帝國主義論》。為此,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紛紛成立干部讀書班。1973年,柯柏年在外交部處級以上干部讀書班上作關于學習《帝國主義論》的輔導報告。經過長年累月對資本主義的研究和在西方國家當大使的經歷,此時他對資本主義的認識絕非 50 多年前可比。他認為,盡管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但資本主義可以通過產業升級和轉移,推遲經濟危機的到來,從而延長其壽命。

柯柏年雖未翻譯《共產黨宣言》,但通過講學和寫作,對《共產黨宣言》的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1938年,在毛澤東的倡導和帶動下,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展了學習馬克思主義運動。為了對運動予以指導,時任中央組織部部長陳云組織成立了一個領導干部學習小組,給他們上課的有艾思奇、吳亮平、柯柏年、王學文等。當時在中組部工作的袁寶華后來回憶說:“他(陳云)主持全體干部學習《共產黨宣言》。這本書是延安出版的,每人一冊。陳云請柯柏年為我們輔導,念一段討論一段,陳云還向輔導員(柯柏年)提問題?!盵10]1941年,柯柏年寫成了一篇長文《關于〈共產黨宣言〉》,在《解放》半月刊第122、123、125期連載,對這本經典著作作了精要的闡釋。

翻譯與講學、研究緊密結合的方式,提供了有效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途徑,啟發引導青年學生和共產黨員創新思想,探索切實有效的救國路線。

(二)參與思想論戰

1924 年6月22日,就在 《覺悟》刊載柯柏年譯列寧《帝國主義》不久,孟森在《申報》發表了同題文章,完全反駁了列寧對帝國主義的解釋,否認帝國主義是由近代資本主義演變而來。蕭楚女、沈澤民等人對孟森的觀點作了駁斥。但7月23日《時事新報》又刊出題為《反對帝國主義問題》的文章,將帝國主義的海外擴張解釋為工業主義。譯介列寧學說的柯柏年便親自撰文回擊。他首先從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最高階段”的結論出發,明確了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工業主義三者之間的關系,強調“資本主義包有工業主義,但單是工業主義,不能成為資本主義”。換言之,工業主義不僅無法代表資本主義,更不能等同于帝國主義??掳啬昀^而認為《時事新報》記者將帝國主義解釋為工業主義的說法是為了掩蓋其“主張帝國主義”和“君主專制” 的立場。他最后呼吁:“反帝國主義的同志們! 我們對于外國帝國主義底‘奴才底奴才’底話,應加以嚴重的攻擊,使他們不能迷惑國人。同時,[整]齊我們底隊伍,向帝國主義進攻! 聯合世界弱小民族,努力地推翻帝國主義!努力——不斷地努力”[11]。

1920年,圍繞“走什么樣的道路”,中國知識界以《新青年》《改造》為陣地展開了一場關于“社會主義”的論戰。論爭雙方是以梁啟超、張東蓀為首的研究系和以陳獨秀、李達為代表的馬列主義者,為中國指出了截然相反的“革命進路”,由此引發了國人的探索和爭鳴。在此背景下,柯柏年翻譯了《國家與革命》,為論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被認為是“標志著五四時期社會主義之爭的終結”[12]?!吧鐣髁x”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與概念逐漸成為指導中國革命的重要理論工具。

(三)加入革命團體,編輯進步刊物

柯柏年不僅在進步刊物上發表譯文及文章,參與論戰;還積極加入各個革命團體,投身革命運動;同時辦報辦刊,使其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以擴大影響。

1923年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學習期間,柯柏年參加了上海非基督教同盟以及上海大學學生會,并帶領全校學生開展各類革命實踐活動。經黨組織考察,1924年9月,柯柏年經同學楊之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10月,柯柏年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之后被周恩來任命為東征軍總政治部駐澄海特派員,負責指導澄海的國民革命運動。1925年11月,黃埔軍校潮州分校在潮州中山路李厝祠成立,周恩來兼任分校政治部主任,選派李春濤、柯柏年到校擔任政治教官。

1925年底,周恩來以東征軍總政治部名義領導創辦《嶺東民國日報》,1926年1月20日正式出版。李春濤任嶺東民國日報社社長,柯柏年任副總編輯兼副刊《革命》主編。在《革命》上,他發表了自己翻譯的馬克思的《1848年6月巴黎無產階級之失敗》(《法蘭西階級斗爭》第一章)和列寧的《國家與革命》。1926年夏,柯柏年被調到廣州,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教官,并協助張太雷編輯中共兩廣區委機關刊物《人民周刊》。1927年2月25日,李春濤被免職,《嶺東民國日報》被右派篡奪。中共即派柯柏年、梁工甫等另辦《嶺東日日新聞》,柯柏年任副總編,辦副刊《怎么干》。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柯柏年避難泰國。1929年輾轉回到上海,接上組織關系后,被編入中共上海閘北區第三街道支部,擔任支部書記。1930年,先后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擔任過“左聯”黨團成員和“社聯”宣傳部部長,主編社聯刊物《研究》和《書報評論》等?!吧缏摗币婚_始就不是一個一般性的文化學術團體,而是黨領導下的政治組織,以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運動為宗旨??掳啬耆温毱陂g,“社聯”面向廣大工農群眾和青少年學生開展了大量宣傳普及工作,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眾化。

三、柯柏年面向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貢獻

柯柏年在面向青年學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一貫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注重教授青年學生學習方法,這是富于啟發意義的。

柯柏年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只有不脫離革命運動的革命理論,才能指導著革命運動?!盵13]這個原則是貫穿其馬克思主義譯介活動的內在脈絡。他在譯介馬列原著時偏重于理論運用于實際的作品,在介紹馬克思時屢次強調馬克思作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雙重身份;同時他非常重視學習馬列主義的態度和方法,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從事學習時應該具備的精神。他指出:

我們反對脫離了實踐的、只背誦理論著作底字句的、教條主義式的學習。理論底重要性是在于理論對實踐起著指導作用,理論脫離了實踐,就成為空洞的理論,就沒有什么用處。但是,如果把反對教條主義式的學習,以為就是反對研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底著作,那就大錯而特錯了!……我們不能滿足于熟讀這些著作,還必須更進一步把這些革命底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我們要善于學會應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底立場、觀點、方法來深刻地、科學地分析中國底實際問題,找出它底發展規律。我們要善于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底普通真理來研究中國歷史實踐與革命實際,創造出合乎中國實際需要的自己的特殊性的理論。[13]

理論只有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開花結果。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由早期的思想理論形態的傳播發展到思想與中國社會各階級人民的具體實踐縱深結合,并最終產生了“合乎中國實際需要的自己的特殊性的理論”,這就是毛澤東思想。它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在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指導下,柯柏年在其翻譯、寫作和講學過程中不斷傳授給青年人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怎樣研究新興社會科學》中,他不僅教授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思想和理論,而且教他們如何讀書、如何給書籍分類等。他在《自修雜志》的“自修方法指導”欄目中發表了《怎樣研究經濟學》《怎樣研究經濟史》等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親切近人的態度,對青年人如何讀書治學進行諄諄教誨②。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做法,也對柯柏年自己的治學思路與寫作風格產生了深刻影響。無論是翻譯還是寫作,他都有非常明確的對象意識,始終重視群眾化路線,文風樸實易懂,能夠把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真理、深刻道理講通講透,為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四、結語

柯柏年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尤其重視馬克思主義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的傳播,重視對青年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教育,通過多種渠道熱心討論和回答青年關心的社會問題,引導青年學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用馬克思唯物史觀分析和解決中國現實問題,不僅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得到更加深入廣泛的傳播與運用,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為當前形勢下加強廣大青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注 釋]

①參見柯柏年《馬克思之為人》,載《北方文化》1946年第5期,第24-28頁;柯柏年《馬克思之為人》,載《知識》1949年第3期,第24-25頁;柯柏年《不硬套公式》,載《青年文化》1949年4月17日第3版;柯柏年《不硬套公式》,載《軍大導報》1949年第154期,第3頁。

②參見柯柏年《怎樣研究經濟學》,載《自修雜志》1936年第1卷第2期,第44-46頁;柯柏年《怎樣研究經濟史》,載《自修雜志》1936年第1卷第3期,第99-101頁。

猜你喜歡
社會科學馬克思革命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云南社會科學》征稿征訂啟事
《河北農業大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喜報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數學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