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歷史單元主題學習活動設計開發

2024-04-14 23:45韶關市第五中學賴東明
師道(教研)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程標準核心素養

文/韶關市第五中學 賴東明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20年修訂)》明確提出:教學活動要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新課標也提出要“重視學科大概念,使課程內容主題化、結構化、情境化,最終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边@一明確指向給一線教師備課與授課提供新思路的同時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揮主題的引領作用,以此促進核心素養的培育。我以《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為例,闡述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歷史單元主題學習活動設計開發與具體應用。

一、根據核心素養,確定單元教學主題

教學主題其實是開展教學活動的立意。筆者嘗試根據課程標準、教材以及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方向,采用“大概念+主題+問題”教學,將本單元的第13、14、15 課的內容,根據教材內容的主線整合為四個主題。主題一:帝國治理——政治制度的變化,主題二:帝國疆域——邊疆治理與版圖奠定,主題三:盛世繁華——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主題四:帝國余暉——對外交往與統治危機。聚焦于課堂學習的“內容理解、價值培養和思維發展”三個維度,三者的融通突破,需要教學中以大概念為基,以主題為線,以問題為支,融通共進,同時理清出支撐這些概念的相應核心知識。聚焦核心大概念,建構為教學單元主題,有助于學生基礎知識、主干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深度學習。

二、理解核心素養,確立單元教學目標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推行前,一線教師主要是從從知識、能力、情感等三方面編寫教學目標,分裂了三者在的整體性。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在編寫單元教學目標時,不僅要滲透歷史核心素養,也要充分考慮學情、考情,最終確定本單元教學的重難點,同時在每個課時中確立課時教學目標和每節課的重難點。比如,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的教學目標筆者編寫為:1.通過分析地圖、圖片和文字材料,了解明清政治制度的變化、明清邊疆治理與國家版圖的奠定、明清的對外交流、明至清中葉時期農業、手工業、工商業等領域出現的新現象,知道陸王心學及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主張,識記明清時期代表性的科技、文化成就,了解明至清中葉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局限性,理解社會發展背后蘊含的危機。2.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等理論,理解明清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轉型的關系,培育學生運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落實唯物史觀。3.認識到明清時期是中國農耕文明的鼎盛時期,領先世界,為我國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而自豪;但也要認識到,與同期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趨勢相比較,又存在歷史局限性,專制制度阻礙了中國社會持續發展。通過分析探究,培養學生居安思危的情懷,樹立世界眼光和危機意識,發揮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

三、把握知識結構,整合單元教學內容

在開展單元教學時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根據新課標的內容和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提煉、整合,適當補充一些趣味性強且符合學生認知的史料。此外,單元內容整合還應注意知識和能力的統一,遵循逐步分解和整合協調原則。

一是根據課程標準設計編寫具體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進行知識梳理。比如,將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以知識表格的形式整合梳理教材,將課本內容按四大知識點進行整理,形成與教材相關的知識群落。二是用學業質量水平標準來分解任務,運用材料、圖片、地圖等史料,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比如第15課的內容較多,將這一內容的主題設計為:盛世繁華—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在運用學歷案設計的三個任務的基礎上,設置了兩個問題探究,通過材料分析,認識明至清中葉經濟文化領域發生的變化,理解經濟文化的“變與不變”。三是通過選擇典型材料,創設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化實證意識,培養辨析史料、解釋歷史的能力,培育史料實證核心素養。比如在分析“明清君主專制強化的影響”這一內容時,引用了以下兩則材料:

材料一:朕承天治理若此大國,有幸統治垂60 年,實現四海和平,佑及鄰邦英明偉大之令譽傳遍天下,以龐大國土為榮。

——《乾隆朝上諭檔》

材料二: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支撐權力的正面信息,負面的信息都作為錯誤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此情況下,這個領袖往往無法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世界。

——張宏杰《饑餓的盛世》

通過探究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到明清時期加強君主專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權臣專權,維護社會穩定,但容易造成權力高度集中、專斷,政治黑暗,阻礙了社會進步。

四、落實核心素養,設計單元學習活動

單元學習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既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也要注重核心素養的培育。單元學習活動的實施,要創設歷史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最終真正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單元學習時,主要通過展示幾組圖片的對比,意在從一開始就對學生形成心理沖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圖片內容具體有:1.文藝復興三杰與江南四大才子生活在同一時期;當達芬奇在繪制自行車草圖時,唐伯虎正沉迷于琴棋書畫;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把國王推上了斷頭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開啟了清王朝統治的時代;3.乾隆皇帝與華盛頓總統也生活在同一歷史時期,且死在同一年,乾隆實行閉關鎖國,華盛頓在國內進行了各項改革;4.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誕生時,乾隆皇帝卻拒絕了英國的通商要求……

五、制定單元教學評價,促進核心素養落地

教學評價的出發點是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單元教學評價則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科素養發展為核心,制定符合學業質量水平要求的評價量表,且及時對評價結果作出反饋以便調整單元教學內容,將教學評價置于目標與學習過程之間,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最終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地。根據教學安排與需要,將本單元作業設計為:“根據明清時期歐洲和中國發展形勢對比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之際中國未能實現社會轉型的原因?!?/p>

猜你喜歡
課程標準核心素養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