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鄉村振興背景分析民族地區教育發展路徑

2024-04-14 18:00蘇建強
知識文庫 2024年6期
關鍵詞:教育資源少數民族民族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地區是黨和國家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關注地區。教育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教育為民族地區的振興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目前,少數民族地區還存在著教育資源不足、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不適應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教育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分析鄉村振興的背景,尋找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路徑。首先闡述了民族地區發展教育的必要性,然后著重分析了民族地區教育的現實困境,最后從建立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民族文化與教育工作融合三個方面闡述了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路徑,以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國家對農村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把實現農村現代化作為新工作時期的重中之重,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需要本土人才進行建設,本土人才的培養需要教育。只有通過教育振興,才能實現鄉村振興。但是,由于地理環境、文化環境和歷史發展的特殊情況,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長期落后,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生活環境惡劣,導致農村民族地區總體發展緩慢。通過對我國農村發展的分析可知,農村的發展水平與教育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因此,有必要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等農村戰略薄弱環節實施教育振興計劃。中國政府重視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把教育資源向民族地區傾斜,使民族地區農村的全面振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1 在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農業工作重心的逐步偏移,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鄉村振興戰略如火如荼地進行,讓鄉村群眾“富起來”,讓鄉村群眾“走得快、走得遠、走得穩”。為了給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應該在民族地區著重發展教育事業,將信息化技術和民族特征教學相結合,培養民族特色鄉村儲備人才,提高民族地區鄉村人口素質,讓民族地區村民能夠主動擔任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1.1 教育是扭轉落后思考方式的內在動力

思考方式對民眾看待問題的角度存在一定影響,引導民眾對生活進行實踐。部分較為落后的民族鄉村地區仍存在因循守舊的文化思想,認為艱難困苦是穩定且持續的,是當地信仰神明帶給他們的考驗,不能依靠經濟支持來對艱難困苦的環境進行革除。受這些因循守舊思想影響的新一代,也會產生落后文化思想,使守舊思想養成閉環。守舊思想塑造了當地民族地區民眾的性格和心理特點,讓民族民眾在可以擺脫自身貧困境遇時,會畏縮不前,最終導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緩慢。奧斯卡·劉易斯在《桑切斯的孩子們》這一著作中分析了人民群眾落后的原因。劉易斯認為落后地區民眾的家庭觀念、人際觀念、時間觀念、價值觀念、消費觀念存在同質化因素,在困苦人群中呈現一種和社會主流觀念相背離的困苦亞文化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落后地區人民的思想進行改革,利用教育來改變欠發達民族地區鄉村民眾的貧困思想。

要持續推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首位,破除落后觀念和不良習慣,提高民族地區人民的發展積極性,讓生活比較困難的群眾擺脫困難,走向繁榮的新農村,從思想上清除困難文化的雜草,讓各族人民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期待。

1.2 教育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必要策略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將教育放在首位,利用教育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教育被視為一種“內部”扶貧措施,與傳統的“外部”支持如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同。這是因為教育注重的是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培養,為個體提供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機會。采用“授人以漁”理念,教育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求職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變革和自主發展。

通過教育系統的建設,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符合民族地區需求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既具備現代產業和科技的知識,又深諳本地區的文化和特色。培養民族專業人才有助于在鄉村振興中形成可持續的發展動力,推動本土產業的創新和升級。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也應關注提升當地勞動者的專業水平和素質。通過成人教育和培訓,使已經從事產業的勞動力更好地適應現代化要求,提高其生產力和競爭力。教育的目標不僅在于提供就業技能,更是在于培養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注重科學、文化、人文素養的全面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潛力,從而推動少數民族地區實現創新發展。

2 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現實困境

在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過程中,盡管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指導與支持,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文化和歷史因素,民族地區教育仍然面臨一系列困境,這些困境對鄉村振興戰略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基礎相對較差,導致了教育資源的匱乏。教育扶貧資源包括教育經費、師資隊伍、教材設備等。由于這些地區經濟水平有限,難以提供足夠的經費用于教育改革和基礎設施建設。因此,一些學校的基礎設施較差,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時,師資隊伍也相對匱乏,由于地理位置的偏遠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一些優秀的教師不愿意到少數民族地區任教,導致教育資源的流失。

部分學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全面的教育,他們對于傳統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持守舊態度。有的家庭更偏向于讓孩子早早參與勞動,認為這是“正路”,并對教育抱有懷疑態度。這種傳統思想的存在導致了學生在接受教育時面臨家庭和社會的雙重壓力,影響了他們對教育的積極性。在推進民族地區教育工作時,融合本地區的民族特色并不充分。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生活習慣和語言,但在教育中,這些特點往往被忽視。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未能有效結合當地的文化環境,使得教育難以引導學生真正理解、認同和傳承自己民族的文化。這導致了教育與當地社區的融合度不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建立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在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和資源分布的不均衡,一些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更為匱乏。這包括教育設施、教材以及師資力量。因為這些地區通常難以吸引到優秀的教育資源,導致了學校之間的差距,學生在教育機會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平等。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由于長期受傳統意識形態的影響,民眾對外來思想的認知度相對較低。這種情況阻礙了新思想的傳播和接受,使得當地社區在面對現代化和教育改革時產生困難。需要在推進教育工作的同時,注重與當地文化和傳統進行對話,使新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融入當地社區。

2.1 教育扶貧資源短缺

目前,由于教育扶貧資源短缺、教育經費和教師后備力量不足等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難以有效推進。教育經費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基礎較差,難以用更多的經費來實現教育改革。因此,一些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難以得到保障。教師后備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地區教學條件差。部分教師不愿到少數民族地區任教,教育資源異常短缺。一些優秀的教師認為“人往高處走”,這導致了優秀教師的流失。這些現象最終導致民族地區教師數量不足,師生比例不合理,部分教師需要管理更多的學生,教學壓力增大。而且,由于教學壓力過大,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很難有機會走出去交流,教師整體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部分民族地區存在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語言。由于家庭環境的限制,部分學生的漢語水平較差,大部分教師難以使用雙語教學,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2.2 傳統思想難以轉變

在民族地區,學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他們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對于教育的理解和信任,這種現象在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尤為突出。由于歷史原因和地理局限,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父母較難接受系統的、完整的教育,這導致了他們對于教育的認知存在較大的盲區,他們可能無法理解現代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對孩子未來發展的積極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的傳統觀念和對教育的認知成為影響孩子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由于長期受到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形成了“小富即安”的觀念。在這種觀念下,民眾更傾向于追求眼前的經濟收益,而對于長遠的教育投資存在較大的懷疑。他們認為,傳統的生活方式,如放牧、種地,才是實現家庭安定和小康生活的正路。這種思想觀念的根深蒂固使得父母不愿意讓孩子參與教育,而更希望他們早日參與生產勞動?!靶「患窗病庇^念使得部分民族地區的父母更加期待孩子早日參加工作,通過勞動來積累經驗,盡早減輕家庭的生活負擔。在這種觀念下,教育被看作是一種無法立竿見影、無法直接解決眼前問題的投資。這使得一些家庭對于孩子接受教育漠不關心,甚至存在拒絕的態度。這種觀念的存在,使得教育工作在少數民族地區面臨著獨特的挑戰,需要通過深入調研和有針對性的政策來解決。

2.3 與民族特點結合不足

目前,教育扶貧理念還沒有與民族特色有效結合。不同生活習慣的民族分布在各民族地區,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存在較大差異。在推進民族地區教育工作時,要注重分析當地的民族特色,有效地將教育與民族特色結合起來,獲得民族群眾的支持,從而融入民族地區,提高鄉村振興工作的效率。受宗教和文化的影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對外來思想的認知度較低。他們更依賴傳統觀念,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村舍生活。他們缺乏為脫貧致富而努力奮斗的意識,排斥教育工作,使少數民族地區難以實現穩定發展。在推進少數民族農村鄉村振興戰略時,既要研究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共同特征,又要分別研究不同的民族特征。在開展民族教育的過程中,不尊重民族地區的獨特特色,忽視地理環境、文化環境、歷史環境和民族群眾的身心特點,缺乏針對性的教育,難以保證民族地區教育的有效性。

3 實現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教育發展路徑選擇

3.1 建立和創新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制度優勢

要實現民族地區教育振興戰略,必須保證教育經費充足。目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經費有限。民族地區的政府應調查民族地區的教育現狀,在明確教育狀況后批準足夠的資金,從國家的角度為民族地區鄉村教育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持。此外,地方政府還應支持社會資本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使教育振興工作朝著市場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地方政府應盡可能擴大教育經費來源,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提供財政支持。

在保證民族地區教育經費的基礎上,加強民族地區教師隊伍建設,補充民族地區優秀教師隊伍。當地政府應通過補貼等政策對當地教師進行培訓,吸引國內教師到民族地區任教。在推進民族地區農村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應加強民族音樂和民族美術教師的培養。鄉村政府還應提高民族教師的工資,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減少民族教師在工作中的煩惱。此外,還需要對支教教師進行個人能力培養,使其成為民族教師,這符合民族地區教育的現狀。在支教教師進行民族文化培訓的過程中,應設置少數民族語言專業、少數民族文化專業、少數民族歷史專業和各種民族教育課程,使教師根據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

民族地區學校還應增加互聯網技術在教育中的含量,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革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民族地區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此外,應該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解決教育過程中的問題。

3.2 優化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廣泛動員社會力量

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少數民族地區普遍存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通過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建立統一的教育資金池、提供補貼、擴大招生規模等途徑,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流動與利用。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政府應當科學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考慮到各地區的差異性和需求,包括教育師資、教材設施等資源的合理分配,確保每個地區都能夠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通過對各地區教育需求的深入研究,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為了保障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建立統一的教育資金池。通過將各類教育經費整合到一個資金池中,實現對資源的統一調配。這樣可以避免資源在分配過程中出現浪費和不均衡的情況。同時,通過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確保每一筆教育投資都能夠達到最大的社會效益。政府可以通過資金和政策上的傾斜,支持偏遠落后地區的教育事業。這包括增加對這些地區的財政撥款,提高教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為這些地區引進更多的教育人才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彌補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所帶來的差距。

對于無力為子女提供教育的家庭,地方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家庭補貼。這有助于解決貧困家庭因為教育費用而使子女失學的問題,確保適齡學生都能夠接受義務教育。也可以通過經濟手段,增加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學生接受教育的比例,促進教育公平。國家可以通過政策支持,擴大招生規模,特別是在民族地區相對落后的地區。通過提高招生名額,減輕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入學難題,縮小因為城鄉差距帶來的教育資源不均衡。這有助于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的整體教育水平,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3.3 促進民族文化與教育工作相結合,彰顯民族特色

為了促進民族文化和教育相結合,應將各地民族文化、民族歷史和課程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熱愛本民族文化,理解并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僅如此,民族地區鄉村學校還應該開設民族特色技術課程,培養優秀人才,讓學生學會傳統文化工藝,抓住產業振興實際,對當地資源進行利用,最終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民族地區鄉村學校還應該在教育工作中體現出本民族優秀文化,遵循本民族文化教育資源,推進民族文化的轉型與發展,從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民族地區鄉村學校的教育應考慮民族地區的發展狀況和民族群眾的心理特點,在教育工作中融入民族內容,完成民族群眾能夠理解并支持的民族教育。當地政府可以利用新媒體手段,利用電視臺組織文藝匯演,并舉辦民族傳統節日活動,舉行道德講堂,為民族群眾開闊視野,改變民族群眾傳統思想,讓新思想走入民族地區鄉村之中,讓教育事業得以發展,讓民族群眾能夠支持鄉村振興戰略。

3.4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在實現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教育發展路徑中,師資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不僅是教育事業成功的關鍵,也直接關系到民族地區鄉村教育的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事業,而教師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其薪酬水平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夠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教育專業人才。因此,我們建議采取積極的激勵政策,提高教師薪酬水平,確保薪酬與工作負擔相稱,以增加對鄉村教育的吸引力,從而為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在一些民族地區,由于教育資源匱乏和培訓機會不足,教師的整體教育水平可能相對較低。為了提高整體教育水平,我們需要實施持續的教師培訓計劃,為民族地區鄉村教育引進更多高素質的教育人才。通過培訓和引進,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從而提升教育質量。

在民族地區,了解和尊重當地的文化是建設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教師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直接影響著他們在教學中的表現。因此,我們建議加強教師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培訓,提高他們對當地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以更好地適應和融入民族地區的教育環境。傳統的薪酬水平可能無法完全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需要更加創新的激勵機制。我們建議設立教育獎勵計劃,通過評選表彰優秀教師,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和晉升空間,以激發教師的職業發展動力。通過這種方式,使教師在工作中更有激情,從而更好地推動民族地區鄉村教育的發展。

3.5 建設現代化教育基礎設施

現代化教育基礎設施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尤其對于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而言,建設先進的教育設施將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為教育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需加大對民族地區鄉村學校校舍的建設和維護力度。確保校舍設施的安全、健康、舒適,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場所。同時,結合當地氣候和文化特點,采用先進的建筑技術,提高校舍的耐久性和適應性。

在信息時代,數字化教育平臺已成為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了適應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需要,我們應當推動數字化教育平臺的建設,提供在線教育資源,彌補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資源的不足。這包括建設數字圖書館、網絡教室等,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便捷性。民族地區的偏遠性和交通不便是制約鄉村教育發展的一個瓶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優化交通和通信設施,改善學生和教職工的出行條件。建設更為便捷的交通網絡,同時提供良好的通信設備,以保障信息傳遞的暢通。為了實現可持續的教育發展,應當考慮在建設教育基礎設施的過程中推進綠色能源的應用。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輕對環境的影響,同時為學校提供穩定的能源支持。

4 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為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應該對民族地區鄉村教育的發展進程進行提速。本文對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現實困境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新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優化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促進民族文化和教育相結合的改進措施,爭取對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問題和提高鄉村振興戰略的服務能力研究做出進一步深化。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民族地區教育發展路徑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2〕GHBZ063,課題主持人:蘇建強。

(作者單位:定西市安定區香泉民族中學)

猜你喜歡
教育資源少數民族民族
我們的民族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