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樺科學育苗方式與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探索

2024-04-14 13:50王鵬
種子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白樺樹栽培管理育苗

王鵬

摘 要:白樺樹,屬于樺木科落葉喬木,具有廣泛的適應性、頑強的生命力和較快的生長速度。在我國,白樺樹被視為一種重要的速生樹木品種。其應用領域廣泛,既有很高的生態綠化價值,也有顯著的經濟價值。隨著我國生態建設發展步伐的加快,白樺樹在綠化林和生態林建設中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本文通過對白樺樹的育苗、栽培與管理技術進行闡述,以此來實現林木成活、提高種植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多重提升。

關鍵詞:白樺樹;育苗;栽培管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白樺樹,隸屬樺木科,為落葉喬木,其高度可達30m。樹皮呈白色,平滑而有彈性,易于剝落。葉片呈矩圓形或橢圓形,長度介于5~12cm,寬度在3~6cm之間,邊緣帶有尖鋸齒。葉柄長度為1~2.5cm。白樺樹的花為單性,雌雄同株,花期在每年的4~5月。果實為堅果,直徑約1cm,光滑,8月成熟。白樺樹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生長海拔范圍為800~2000m。喜光,耐嚴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能在貧瘠、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1白樺樹造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1白樺的經濟效益

白樺是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樹種,其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木材用途廣泛:白樺木材因其獨特的紋理、輕質和易于加工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家具制造、建筑和造紙等行業。在我國,白樺木材的需求持續增長,對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②樹皮及樹葉的經濟價值:白樺樹皮富含纖維,可用于制作紙張和紡織品等。樹葉富含營養,可作為畜牧業飼料。這些副產品的開發利用為農村地區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③果實價值:白樺樹果實含有大量油脂,可用于制作食用油、潤滑劑等。開發利用白樺果實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1.2白樺的生態效益

白樺作為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在我國北方地區廣泛分布,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白樺樹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對土壤和氣候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對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森林資源更新具有重要意義[1]。具體表現為:①白樺樹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方面具有顯著作用。白樺樹冠茂密,樹干挺拔,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和抗侵蝕性。在風沙地區,白樺樹能夠有效地阻擋風沙侵襲,降低風速,減少沙塵暴對周邊環境的危害。同時,白樺樹的根系發達,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②白樺樹為眾多動物提供了生活空間和食物來源。白樺林內生物多樣性豐富,棲息著大量的鳥類和哺乳動物。例如,鳥類如藍喉蜂虎、灰喜鵲等,哺乳動物如松鼠、兔猻等。這些動物依賴于白樺樹生存,白樺樹為它們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地。③白樺樹在調節氣候、凈化空氣、降低污染方面具有積極作用。白樺樹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釋放氧氣多,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同時,白樺樹的落葉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2白樺育苗技術

2.1種子采集和處理

2.1.1種子采集

在白樺種子采集過程中,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至關重要。這些母樹通常能提供品質優良的種子。種子成熟期的采集尤為重要,因為這時期種子飽滿、干凈,無雜質。采集到的種子應具備這些特點,以確保種子的品質[2]。

2.1.2種子處理

采集到的種子需要經過一系列處理,包括晾曬、篩選和消毒。晾曬有助于促進種子的后熟過程,提高其發芽率。篩選過程可以有效去除雜質和劣質種子,從而保證種子的質量。消毒處理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為種子的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2.2播種時間和方法

2.2.1播種前

首先,大約在播種前15d,需要將種子浸泡在濃度為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這種消毒處理可以有效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種子的抗病能力。浸泡時間一般為30分鐘,過長或過短都不利于種子的消毒。消毒后的種子取出后,需要放置在40~45℃的溫水中浸泡24h。這一步驟是為了使種子充分吸收水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浸泡過程中要保持水溫恒定,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影響種子的發芽。接下來,按照1∶2的容積比例將種子與含水量約為60%的濕沙混合均勻?;旌虾?,將種子平鋪于蘆席之上,并放置在室內進行催芽處理。在催芽過程中,要保持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適宜,一般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保持在60%左右。同時,要定期檢查種子的發芽情況,及時調整環境因素,確保種子的正常發芽。

2.2.2播種時間

白樺播種的最佳時機一般為春季和秋季。春季播種一般在3~4月份,秋季播種則在9~10月份,播種量應控制在7.5~9.0g/m2。播種后10d內即可萌芽,通常20d左右幼苗可出齊。不過,具體的播種時間還需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狀況來調整。

2.2.3播種方法

白樺播種主要有兩種方法,即條播和撒播。條播是在苗床上開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隨后覆土鎮壓。撒播則是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再覆土鎮壓。需要注意的是,播種深度一般為2~3cm,覆土厚度一般為1~2cm[3]。

2.3苗期管理

2.3.1灌溉

白樺喜濕,種子小,播種后覆土淺。春季風多雨少,土壤易干,影響種子萌發,需灌溉。建議細霧噴灌保持土壤濕度,避免沖出種子。苗期管理需及時灌溉,幼苗需水多。4~5片真葉前可減少灌水量,增加頻率,避免根部腐爛。5片以上真葉時,可增加灌水量促進生長。

2.3.2間苗

間苗是白樺幼苗生長中的重要環節,首次間苗在幼苗長出5片真葉后進行,主要目的是剔除病弱苗。建議人工拔除,避免傷害健康幼苗,保持根系完整。二次間苗在葉片重疊、通風和透光度不佳時進行,目的是改善生長環境,促進健康生長。間苗后幼苗量應控制在300~400株/m2,保證通風和光照條件,減少病蟲害,提高抗逆性。

2.3.3追肥

在苗木培育過程中,追肥是重要管理措施。根據土壤肥力和苗木生長狀況,確定追肥次數和施肥量。首次追肥在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施用氮肥促進生長,氮肥施用量為9g/m2,滿足幼苗生長所需營養。在幼苗速生初期,再次追施尿素,施加量為30g/m2,促進快速生長。此后,根據生長情況追肥,8月中旬后施磷鉀肥促進木質化,提高抗寒能力。追肥時適當減少水分灌溉量,避免影響木質化效果。

2.3.4移植與出圃

當苗木生長到一定的高度和粗度時,可以進行移植和出圃。在移植前,應對苗木進行修剪和整理,去除病蟲害和過密的枝葉,以降低移植后的養護成本。在出圃時,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檢疫和驗收,確保苗木符合種植要求。同時,要結合當地的季節和天氣狀況進行移植和出圃,以降低苗木移植后的死亡率。

3白樺栽培管理技術

3.1選地和整地

白樺樹對土壤的要求相對較為寬松,適應性強。一般來說,白樺樹生長最適宜的土壤為中性或微酸性,pH值應控制在6.5~7.5的范圍內。盡管白樺樹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在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更為理想。因此,在選擇造林地時,應優先考慮這類土壤。整地是造林前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條件,為白樺樹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整地方式有多種,包括全面整地、帶狀整地和穴狀整地等,具體應根據造林地的情況明確整地方式。

3.2造林時間和方法

白樺樹是一種常見的樹種,通常在春季進行造林,即在土壤解凍后、樹木萌芽前進行。這是因為春季是樹木生長的旺季,此時造林可以保證樹木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在造林方法上,主要有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兩種。植苗造林是將苗木按照一定的密度栽植在造林地上,這種方法可以保證樹木的品質和生長速度,但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和物力。直播造林是將種子直接撒在造林地上,這種方法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但需要保證種子的品質和發芽率。造林移栽后需勤澆水,控制水量,一次澆透,注意排水。頭幾次澆水可結合硫酸亞鐵稀釋液,三次透水灌溉后逐漸減少硫酸亞鐵稀釋液施用和澆水頻率,進入正常管護。注意避免過度澆水導致土壤積水或泡根,根據天氣調整澆水頻率和量,避免不利影響。

3.3白樺造林的撫育管理

3.3.1施肥

在白樺造林過程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春、秋兩季栽植后,應在水堰內施加少量有機肥,并與土壤充分摻勻。這樣可以確保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養分供應。定植后的一年內,可以根據季節在樹根莖周圍50cm處挖環狀或散射狀的營養溝,進行施肥。這種施肥方式有利于白樺樹充分吸收養分,促進其健康成長。除了冬季,每個月都可以對白樺樹進行一次鉀肥施用。鉀肥不僅可以提高移栽苗的抗性,還能促進枝干的生長,使樹皮更加光滑潔白。在施肥過程中,要注意肥料的用量和濃度,避免過量施肥導致燒苗現象。同時,施肥時要注意攪拌均勻,避免局部濃度過高,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3.3.2修剪

白樺生長速度較快,需要定期修剪,以保持其形狀美觀。在修剪過程中,修剪時要遵循“疏、透、低、平”的原則,去除病蟲害嚴重、交叉生長等不良枝條,使樹冠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光照條件。

3.3.3防寒保暖

在寒冷地區,冬季是白樺樹面臨的主要威脅。為了防止凍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①覆蓋:在冬季來臨前,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蓋幼樹,以減少熱量散失和防止霜凍。這就像給幼樹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羽絨服”,有效地阻擋了寒冷的空氣侵襲。同時,稻草和塑料薄膜還可以保持土壤濕度,為幼樹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②培土:在冬季,將幼樹周圍的土壤培高,形成一個小土丘,有助于保溫。這就像給幼樹建造了一個“小暖房”,能夠有效地減少熱量散失,提高土壤溫度。同時,培土還可以防止風吹和動物踐踏,為幼樹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③灌水:在冬季土壤凍結前,對幼樹進行灌水,以增加土壤濕度和降低冰點。這就像給幼樹提供了一杯熱茶,能夠有效地緩解寒冷對幼樹的影響。同時,灌水還可以促進幼樹的根系生長,提高其抗寒能力。

3.4病蟲害防治

3.4.1白樺樹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葉斑?。喝~斑病是白樺樹的一種常見病害,主要表現為葉片上出現褐色斑點,隨著病害的發展,斑點逐漸擴大,導致葉片枯死。葉斑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真菌感染,高溫多濕的環境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傳播。為了防治葉斑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澆水,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②及時修剪病枝:發現病葉后,及時將其摘除,減少病菌在植株上的存活率。③藥物防治:在病害高發期,可使用相應的殺菌劑進行噴灑,以防止病害蔓延。

根腐?。焊∈橇硪环N危害白樺樹的病害,主要侵染樹的根部,導致根系腐爛,進而影響植株的生長。根腐病的發病原因多樣,如土壤濕度過高、土壤透氣性差等。為防止根腐病的發生,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①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壤透氣性,避免過度濕潤,有利于根系的生長。②合理施肥:避免過量施肥,以免導致土壤酸堿度失衡,從而降低植株抗病能力。③藥物防治:在病害高發期,對植株根部進行藥物處理,以殺滅病菌。

枝枯?。褐莶≈饕趾Π讟鍢涞闹l,導致枝條枯死。發病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為了防治枝枯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強檢疫:引進苗木時,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防止病毒傳入。②及時修剪病枝:發現病枝后,立即將其剪除,以減少病毒在植株上的傳播。③藥物防治:使用相應的殺毒劑進行噴灑,以防止病毒擴散。

3.4.2常見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樺還可能受到一些常見蟲害的侵害,例如蚜蟲、螨蟲、天牛等。這些蟲害會啃食葉片、吸取樹液,影響樹木的生長。對于這些蟲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①人工清除:定期檢查樹木,發現有蟲害時,可以人工清除蟲害部位,并集中銷毀。②生物防治:利用天敵昆蟲、寄生性微生物等生物來控制蟲害的繁殖和傳播。③化學防治: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化學藥劑來殺滅蟲害。但是需要注意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4白樺的采伐和更新

4.1采伐時機與技術

4.1.1采伐周期

白樺采伐周期應根據樹木生長狀況、林分密度、立地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以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通常情況下,白樺采伐周期可設定為20~30年。

4.1.2采伐強度

采伐強度應根據林分密度、樹種組成、木材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合理的采伐強度有利于森林資源的再生和生態功能的維護。采伐強度可控制在20%~30%之間。

4.1.3采伐方法

采用間伐、主伐和更新采伐等方法。間伐主要用于調整林分結構,提高木材質量和產量;主伐是為了獲取木材資源;更新采伐則是為了促進森林更新和生物多樣性。

4.2更新造林策略

4.2.1更新方式

采用人工更新和自然更新兩種方式。人工更新主要包括播種、植苗等方法,適用于新建白樺林或對現有林分進行改造;自然更新則依靠白樺種子自然繁殖,適用于立地條件較好的區域。

4.2.2更新時間

根據采伐方式和立地條件的不同,更新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采伐后應立即進行更新造林,以充分利用采伐跡地資源,提高森林覆蓋率。這樣可以確保樹木的生長和恢復,同時也可以減少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

4.2.3種源選擇與苗木質量

選擇優良種源,可以確保更新造林的苗木質量。選用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材質優良的種源,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長效果。同時,對苗木進行嚴格質量檢測,可以確保造林的質量和效果。

4.2.4監測與評估

對更新造林地進行定期監測和評估,包括樹高、胸徑、密度等生長指標,以及土壤、水分、氣候等生態環境指標。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更新造林策略,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功能的維護。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白樺樹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生態效益,掌握其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有助于促進我國生態建設發展,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繼續研究和探索白樺樹的栽培技術,為我國綠化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周洋.白樺育苗及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23,46(12):32-34.

[2]白璐.白樺育苗及栽培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23,51(:1):149-150.

[3]趙爽.白樺育苗與栽培管理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10):57+60.

猜你喜歡
白樺樹栽培管理育苗
平靜
白樺樹下(外三章)
論林業育苗的技術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術
盆栽紅掌的溫室栽培管理技術
日本五針松的嫁接育苗技術研究
白樺
如何做好林業產業管理分析
北方的白樺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