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糧食物流體系的優化與創新

2024-04-15 21:54張艷麗
北方水稻 2024年1期
關鍵詞:物流服務物流成本優化策略

摘? 要:簡述我國糧食物流倉儲、運輸、配送體系的現狀,分析糧食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糧食物流體系優化策略,通過構建綠色化的糧食物流體系、智慧化的糧食物流網絡體系,應用現代化的糧食物流設施設備、智能化的糧食倉儲管理系統,最終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智慧高效、協同融合、綠色發展、保障有力的糧食物流倉儲和糧食物流運輸體系。

關鍵詞:糧食物流體系;物流服務;物流成本;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6.11;F326.6?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6737(2024)01-0061-04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a's Grain Logistics System

ZHANG Yan-li

(P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anjin Liaoning 12401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grain logistics warehousing,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rain logistics system,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grain logistics system.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 green grain logistics system, an intelligent grain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apply modern grain logistic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t grain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finally build a grain logistic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reasonable layout, complete facilities, intelligence and high efficiency, synergy and integration, green development and strong guarantee.

Key words: Grain logistics system; Logistics services; Logistics cost; Optimization strategy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11 833萬hm2,比2021年增加70萬hm2,增長0.6%;全國糧食總產量68 653萬t,比2021年增加368萬t,增長0.5%。近年來我國糧食播種面積與產量均呈增長態勢,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已形成龐大的糧食商品流通網絡和基礎設施格局,糧食物流消費市場廣闊。糧食物流是糧食從生產到消費之間重要的支撐性產業,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強國家糧食宏觀調控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糧食物流體系包含倉儲、運輸、配送等多個環節,當前形勢下,整個體系需要不斷進行優化與創新,才能更加完備。

1? 我國糧食物流倉儲、運輸、配送體系現狀

1.1? 我國糧食倉儲體系現狀

我國糧食倉儲設施包括國家糧食儲備庫、地方糧食儲備庫以及各類農民儲糧倉,這些倉儲設施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調節市場供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糧食倉儲設施正在不斷增加和完善,國家和地方的糧食儲備規模逐年擴大,儲備能力不斷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糧食倉儲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智能通風系統、溫濕度監控系統等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糧食儲存的安全性和效率。糧食儲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平抑糧價、備戰荒年的重要舉措,做好糧食儲備就是保障糧食供給的重要后盾。

1.2? 我國糧食運輸體系現狀

我國國內的糧食運輸,是糧食實體在生產、收購和銷售過程中在國內省級行政區域之間的轉運和流通。我國糧食運輸主要采用鐵路、公路、水路三種運輸方式。公路運輸主要承擔糧食從農戶到糧站再到收納庫之間的糧食集中運輸。公路運輸的靈活性較高,可以實現“門到門”運輸,運輸車輛可以隨時調度。我國長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區,由于地理優勢水路運輸相對發達,糧食大部分采用水路運輸,其中長三角水路糧食運輸包括國內糧食調入和國外糧食進口,國內糧食調入主要包括東北三省和黃淮海地區,進口糧食調入多采用海港轉運與內河運輸相結合的方式沿江而上運至沿江各地區。鐵路運輸方式可以減少糧食裝卸時的損耗,實現顆粒歸倉。鐵路貨運架起了糧食運輸“鐵橋梁”,目前,鐵路部門能夠與糧食企業、農商對接,協調空車、調配空箱,全方面統籌規劃,為企業提供“點對點”裝車。

1.3? 我國糧食配送體系現狀

我國糧食配送主要涉及生產、收購、倉儲、運輸、加工、銷售、消費和政府調節等環節,在每個環節都會產生配送行為,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成本和風險因素。我國糧食物流體系中的物流配送環節正在不斷優化,通過建設現代化物流設施、提高運輸效率等措施,降低了糧食流通成本,保障了市場供應穩定,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但仍需進一步加強監管,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水平。

2? 糧食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

2.1? 糧食物流市場反應遲緩

目前,糧食物流網絡還不夠完善,糧食倉儲、中轉、網點等空間節點布局比較分散。這些領域基礎設施不完善、倉容不足和布局不合理,糧源和生產能力配置不合理,造成糧食物流市場反應遲緩。在糧食物流過程中,生產、收購、存儲、加工、銷售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聯系緊密,任何一個節點出現問題都會導致糧食供應鏈受阻,對糧食的穩定供應造成不利影響[1]。糧食物流企業與政府之間缺乏創新合作,導致糧食物流供應鏈反應緩慢。

2.2? 糧食物流成本高

我國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及維護費用較高,尤其是在糧食主產區,倉儲設施不足或老化可能導致糧食損耗嚴重,從而增加倉儲成本。我國地域遼闊,糧食運輸距離較長,尤其是對于偏遠地區的糧食運輸。長途運輸過程中,燃油價格上漲、物流配送效率等因素都會影響糧食物流成本。隨著科技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糧食加工企業需要不斷更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糧食銷售涉及批發市場、超市等眾多環節,其中涉及到的租金、人力等費用也會影響糧食物流成本。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和政策調整也會影響糧食物流成本,例如最低收購價政策、臨時收儲政策等都會對糧食物流產生一定影響。我國糧食物流成本較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礎設施、政策、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為降低糧食物流成本,需要從多個層面進行改革和創新,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

2.3? 物流人才缺乏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全國對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國內開設物流專業和課程的高等院校比較少,通過委托培訓方式培訓員工的企業也不多見,倉儲企業對人才的績效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目前物流行業更需要的是有著豐富的一線運營經驗的人才,懂得運作邏輯和自動化的應用場景,懂得倉儲、運輸方案的設計規劃和運輸路線的選擇等。

3? 糧食物流體系優化策略

3.1? 推進建設高效的糧食物流體系

首先,提升糧食物流設施設備功能,在我國的糧食主產區、增產核心區域,依托現有糧食倉儲設施設備,建立糧食物流中轉站和存儲庫,有效利用糧食倉儲設施,優化糧食倉型結構,提高準儲備倉比例,提升糧食倉儲的用倉質量和效能,通過整合優化糧食倉儲設施,推動糧食綠色倉儲、科學化管理和高標準化建設,提高倉儲設施使用效能和現代化水平,實現糧食倉儲的規范管理、數據共享。通過積極推進糧食物流設施功能提升,充分發揮糧食物流產業鏈的各種功能,提升我國糧食物流的集聚能力,進而推動糧食物流與糧食產業協同發展。

其次,加強糧食物流的節點建設,建設糧食物流的中轉倉庫、港口碼頭、堆場等物流節點,通過糧食物流節點輻射糧食運輸及網絡體系,完善散糧集并發運設施和集裝單元化裝卸設施,促進糧食企業與物流配送企業深度合作,提高糧食運輸配送保障能力,形成集糧食物流、倉儲、檢驗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物流體系,促進糧食倉庫、運輸和中轉之間的有效銜接,實現糧食倉儲物流資源整合,提高糧食物流配送能力,增強普通糧食物流和應急保障糧食物流的配送能力,全方位提高糧食物流的應急運輸配送保障能力和應急供應能力。

再次,各省、市、縣的糧食產區要充分發揮所在區域的區位交通優勢,優化相關的物流信息網絡,實現高速的糧食物流體系,鼓勵參與糧食物流運行的企業從全產業鏈視角考慮糧食物流的優化問題,即要適合顧客的需求,按照一定的管理流程,由產地到終端消費的全過程對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等進行無縫鏈接和供應,實現高效率和高效益[2]。

另外,應加強糧食倉儲物流設施的保護和監管,統籌考慮政府儲備、應急保障和產業發展需要,整合優化糧食倉儲設施,優化設施布局,激發市場活力,發揮多元主體作用。

3.2? 推進建設糧食物流信息網絡體系

著力建設糧食物流的信息網絡體系,實現糧食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完善糧食物流信息網絡平臺的監管功能,加大倉儲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糧食倉儲物流設施的綠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推進倉儲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準化。將綠色物流理念貫穿到糧食倉儲、裝卸、運輸等各環節,積極推進糧食運輸結構調整,科學引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全鏈條綠色化發展[3]。完善糧食物流的應急保障信息系統功能,推進糧食物流應急信息化體系建設,在糧食物流安全預警、應急指揮、應急物流等方面促進糧食物流與信息化融合發展。推動糧食物流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糧食物流信息化水平,促進糧食物流與信息化共同發展,實現各級儲備糧企業間的互聯互通。

3.3? 推動糧食物流服務技術創新發展

完善以需求為導向的糧食物流服務體系,促進糧食提質進檔,推動節糧減損,促進農民增收。建設專業化、經營性糧食物流服務中心,服務糧食倉儲、加工、運輸等環節,推進糧食物流全流程服務,鼓勵向糧食產銷兩端延伸,打造創新惠農的糧食物流服務保障體系。

在糧食倉儲技術方面,基于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稻谷低溫保鮮儲藏工藝,研發高水分稻谷的變溫智能一體化保質干燥技術等,打造綠色安全倉儲技術,進行倉儲環節技術創新,提高倉儲服務水平;在糧食倉儲技術領域,深入研究糧食倉儲環境,開展糧食倉儲技術創新;在糧食質量安全領域和加工領域,研究糧食的物理、生物、化學等特征,分析糧食在倉儲和運輸等物流環節的相關技術標準,探索出符合糧食的儲備系統和運輸體系。

“十四五”時期糧食領域服務創新還要聚焦在糧食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上,加強人才培養,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性,成立研發團隊進行糧食物流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強研發成果和知識產權保護,鼓勵產、學、研協調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通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系統創新能力,為糧食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在糧食物流倉儲領域,采用信息技術、遠程控制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建設倉儲信息網絡平臺,實現倉庫布局合理化、智能化和多元化,全方位提高糧食物流效率。

3.4? 政府協調推進,強化組織實施

綜合考慮本地糧食倉儲、糧食運輸物流實際、財政收支情況、企業籌資能力等因素,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強資金統籌管理,組織社會資本參與糧食倉儲、糧食運輸物流設施建設,鼓勵企業運用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企業與農業發展銀行、各類商業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的多層次合作,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資方式。政府政策應鼓勵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依托核心企業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有關部門應加強協同配合,解決糧食物流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政府部門應積極探索糧食物流社會化服務新方式,進一步強化優質糧食物流監管工作,打造優質糧食物流服務體系[4]。各地各單位要強化組織領導,確保糧食儲存安全,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加強宣傳解讀和服務指導,結合本地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好項目計劃和項目儲備,通過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更好地提高糧食的流通效率,穩步推進糧食物流產業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中國糧食物流發展的挑戰及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23(4):48-50.

[2] 楊春紅,史文蓮,湯靜,等.江蘇糧食安全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糧食問題研究,2023(2):15-19.

[3] 鄭沫利,黃思思.服務融入新格局 開啟“十四五”糧食物流發展新篇章[J].中國糧食經濟,2022(4):19-20.

[4] 吳志華,苑浩妍.中國糧食物流2021年回顧與2022年展望[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2,47(2):11-16.

基金項目:物流管理專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2021XH-85)。

收稿日期:2023-05-11

作者簡介:張艷麗(1979—),女,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物流、電子商務。

猜你喜歡
物流服務物流成本優化策略
電商環境下快遞企業物流服務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
簡論作業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具體應用
?;飞a企業的物流控制與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探析企業物流成本會計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河北省物流業發展分析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基于95306網構建鐵路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