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理萬“雞”:“雞司令”和“花癡婆”的幸福生活

2024-04-16 09:39丹顏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4年3期
關鍵詞:張小龍雞糞夫妻倆

丹顏

在甘肅省定西市魯家溝鎮,有一個叫將臺村的小村落,道路寬敞整潔,青瓦白墻的小樓錯落有致。

在村頭打聽張小龍家,熱情的村民們會爭著告訴你:“沿著這條街走,最干凈、最好看的那戶就是?!?/p>

走近張小龍家,頓時眼前一亮,小院外圍的彩色花圃是廢舊輪胎涂上環保漆做的,院內窗明幾凈,門廳里各色花草舒枝展葉,雖是冬天,卻滿眼生機盎然。

女主人陳志紅早早迎在門口:“當家的這會兒在雞棚忙活呢,走,我帶你們去看看?!?/p>

雞舍離小院不過5分鐘的路程。換上提前備好的“工作服”,戴上口罩、帽子,隨著陳志紅走進雞棚。棚內兩大排籠架排列有序,5000只雞悠然進食,不時發出歡快的咯咯聲。

因為清理消毒到位、通風良好,雞棚里沒有一般雞舍的難聞氣味。張小龍喜滋滋地介紹起來:“現在都講究綠色環保高效,我一個人日理萬‘雞,不在話下?!?/p>

你以為張小龍家只是種花養雞,那可就“膚淺”了。

喜歡折騰的“花癡婆”

回到張家小院,張小龍夫婦煮了幾個雞蛋請品嘗:“咱家的雞蛋都是自己種的飼料,真正的綠色無污染?!?/p>

熱乎乎的雞蛋握在手里,剝開蛋殼,露出凝脂一般晶瑩的蛋清,咬一口到嘴里,淡淡的清香中帶一點兒嚼勁,令人回味無窮。真不愧是綠色環保雞蛋!

說到綠色環保,張小龍夫婦特別有感觸。陳志紅笑著打開了話匣子:“村里人都說,我當家的是能人嘞。咱家先種樹,后養雞,搞綠色發展,其實沒啥秘訣,就是跟著國家鄉村振興的政策一步一步大膽走?!?/p>

兩人不僅走得穩,還每一步都踩在了點兒上。20世紀90年代,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張小龍了解到,種樹苗的收入比種地要高,還能保護環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夫妻倆立即響應,把家門口四五畝農田都種上了柏樹苗。

對于種樹,張小龍沒想太多:“我家離洮河特別近,水源方便,農民嘛,種啥不是種?!笨稍陉愔炯t這兒就不一樣了。她是個植物迷,聽說誰家有好苗子、好花種,準兒鼓搗回來種在自家院子里。

陳志紅的娘家遠在新疆,難得回去一趟,她也不閑著,把那邊的棗樹苗、葡萄秧打包帶土,坐好幾個小時火車給扛回來。

結婚沒幾年,陳志紅帶著張小龍在屋前屋后栽上了各式果樹,小院也被她見縫插針地種滿蔬菜花草。小院郁郁蔥蔥、花香陣陣,引得不少鄰居夸獎,張小龍卻不以為然:“有什么好看的?每天都得澆水,耽誤工夫還費水。真是個花癡婆姨?!标愔炯t也不反駁,接著種。

就這樣,夫妻倆一個在外面種,一個在家種。樹苗漸漸長起來了,夫妻倆驚喜地發現,往常一年四季急吼吼的風到家門口居然變溫順了,刮進來的土也少了不少。更實惠的還在后頭,靠著賣樹苗,張小龍家每年都能收入上萬元。

這份綠色產業給夫妻倆帶來了養殖創業的第一筆啟動金。張小龍發現,市場上雞蛋價格較高,而飼養蛋雞投資小、見效快,立刻投資5萬元辦了個養雞場。

陳志紅有點兒猶豫:“5萬元不是小數目,賠了咋辦?”“大不了還種樹唄?!睆埿↓埿判臐M滿,“你看,別人家的西瓜在地里爬著長,你給養到盆里吊著長不也挺好,不試試咋知道不行呢?”好像是這么個理兒,陳志紅被說服了。

那時,張小龍沒想到,他看好的養雞大業不僅給自己,更給陳志紅挖了一個大“坑”。

2008年年初,張小龍建了一座養雞場,養了1700多只蛋雞。養雞是個累活兒,夫妻倆每天凌晨4點多起床,喂食、喂水、撿蛋,一直忙到晚上6點多,就連兒子張安放了學也跑來幫忙。最難過的是清理雞糞,又臭又臟,清理一次,熏得人半天緩不過勁兒來。

鄰居們路過雞舍,紛紛捂住鼻子,遇上大風天兒,半條街都是雞糞味兒。有人跟陳志紅開玩笑:“養雞把好好的院子毀了,可惜?!标愔炯t怎么不心疼,但雞舍都建起來了,總不能拆了吧。

養雞不僅累人,還費心。魯家溝鎮地處黃土高原,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發量卻是降水量的10倍以上。沒有水,夫妻倆就打水窖儲水,下雨時,打開雨窖,雨停了,再蓋上。水的問題解決了,飼料的問題又冒出來。

雞飼料價格不斷上漲,資金嚴重短缺,張小龍急得直上火。陳志紅也對養雞苦惱不已,愛干凈的她每天回家把“工作服”洗了又洗,還是覺得有雞糞味兒。她想抽空兒打理一下花花草草,可一天忙下來,累得不想動。一時間,滿院子的綠植都好像跟著丟了魂兒。說好的詩和遠方抵不過眼前的一地雞毛。

為她打造“愛情生產線”

2009年,在夫妻倆的努力下,第一批蛋雞開始產蛋,蛋雞養殖業發展也開始進入正軌。然而,更大的考驗來了。2010年,張小龍因為車禍,腿部嚴重受傷,只能躺在床上,重擔一下落到了陳志紅肩上。

兩千只雞、二三十只羊……張小龍看著妻子累得又黑又瘦,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他試著跟她商量:“要不,咱們把雞賣了,別干了?”“雞剛能產蛋嘞,就這么放下,你舍得?”賣了,就意味著前期投入付諸東流,那可是5萬元啊,她舍不得?!鞍残漠斈愕摹u司令,家里有我呢?!?/p>

為了保住張小龍的養雞大業,陳志紅決定拼了。她還摸索出一種休閑方式,累的時候把種植物當成休息,給植物澆水,施點兒雞糞當肥料,看著滿院子的花花草草,心漸漸安定下來。熬過最初的“兵荒馬亂”,陳志紅不僅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雞舍也打掃得干干凈凈。

午后,張小龍躺在床上,透過玻璃窗看著妻子忙來忙去,哼著歌兒澆水、剪枝。隔不多久,張小龍總能發現家里有了新變化。放在以前,這些他是不耐煩多看一眼的,現在每天看著這個花兒打了朵兒,那個結了果兒,總有一些小驚喜、小期待。妻子總有本事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整出點兒不一樣的調調來,張小龍越來越佩服。

陳志紅說:“你看,人和花草一樣,熬過冬天,總會盼來下一個春天,你的腿也會像這些小樹小草一樣,等到春天就冒出新芽芽,長好了?!睆埿↓埿χ饝骸暗任液昧?,陪你大干一場?!?/p>

受妻子的感染,病床上的張小龍也有了斗志。干活嘛,不一定要靠體力,還要有智慧。他買來書籍潛心學習,一有空就向附近的養雞戶取經,很快掌握了飼養各個環節的關鍵技術。

雖然足不出戶,但雞有什么情況,張小龍卻了如指掌。夫妻倆分工協作,他主內,她跑外;他是幕后坐鎮的“元帥”,她是沖鋒陷陣的“大將”。

身體恢復一些后,張小龍拄著拐去雞舍幫忙,開窗關窗,定時給雞通通風。他看著妻子勞碌的身影,想著,自己的腿徹底恢復還需要很久,怎么讓她更輕松一些呢,這成了張小龍的一樁心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16年年初,引洮工程通水入村,剛好經過張小龍家門口,夫妻倆開心極了,他們再也不用儲水買水了。

不久,張小龍又打聽到有自動化養雞設備,能自動喂食,清理雞糞,既環保又智能,省事又省心。他立刻拿出全家多年積蓄,又找人東拼西湊,大膽投資20多萬元,建了一條現代化生產線。這次陳志紅沒攔著,“他看好的事,準能成”。

張小龍確實有眼光。自動化喂食系統通過計量和定時投放飼料,原先兩三個小時的上料只需10分鐘就能完成,完善的供水設施確保雞群的新鮮水攝入,就連最難處理的雞糞也能通過機械收集完成。借著這條生產線,張小龍很快擴大了養殖規模,蛋雞增加到了5000只,收入翻了番。

以前一整天的工作只要半天就能完成,再也不用凌晨起床了,陳志紅睡了養雞以來第一個踏實的懶覺。兒子張安說:“這是爸爸為媽媽打造的‘愛情生產線?!睆埿↓埫鹤拥念^:“傻孩子,這些年要不是你媽操持著,咱這個家早就垮了?!?/p>

日理萬“雞”的養雞司令

在綠色環保的道路上,夫妻倆并肩而行。張小龍對妻子滿是感激:“她比我堅強、豁達,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我?!标愔炯t卻覺得:“他比我有頭腦,有干勁兒,科學養雞的法子都是他琢磨出來的?!?/p>

嘗到綠色科技的甜頭,張小龍越干越有勁頭。張小龍特意買了粉料機器,學習飼料配制技術,按照特定比例,將玉米粉、豆粕和麥麩等混合加工成飼料,不僅降低了成本,還讓雞產蛋量高、抵抗力強,有效減少抗生素類藥物的投放比例,實現了綠色循環發展。

以前最討厭的雞糞也成了寶,收集后堆積發酵,經腐熟處理后成為農家肥,剛好給家里的綠植蔬菜做肥料,多余的晾干后送給周邊的鄉親,特別受歡迎。

近幾年,張小龍從陳志紅手中接過“雞司令”的帥印,兒子張安負責雞蛋銷售,陳志紅輕松了不少??伤€是閑不住,跟著張小龍一起打理雞舍,還在養雞場四周種了爬山虎,一到夏天,墻上綠油油的,滿眼生機。

陳志紅有更多時間收拾小院了。這些年,受張小龍影響,她的眼光也跟著升級。她覺得養花種菜也要綠色環保。

用過的油桶、飲料瓶剪開,用來栽種西紅柿苗,整整齊齊擺在檐下,隨手可摘;蛇皮口袋裝上半袋營養土,種上人參果,嘿,這創意絕了!

不知不覺,一家人走在了綠色發展的前沿。村里推行垃圾分類,夫妻倆帶頭示范。餐廚垃圾做肥料,紙箱紙殼交給廢品收購站,至于瓶瓶罐罐,交給陳志紅就地變廢為寶。在他們一家人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養成了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

夫妻倆還對自家的廚房和廁所進行了清潔能源改造?!耙噪姶骸弊鲲埲∨?,干凈衛生,避免了燃燒秸稈做飯時的煙熏火燎。

甘肅光照時間長,到了夏天,夫妻倆就用太陽灶燒水做飯,清潔又環保。前幾年,廁所“拆舊建新”,變成了水沖式,不用定期清理旱廁,衛生方便。

張小龍帶著兒子主動攬過澆水施肥的活兒,家里用過的瓶瓶罐罐,一律攢起來交給陳志紅搞特色栽培。陳志紅要種果樹,父子倆準??钙痂F鍬、拎起水桶積極響應。

去年夏天,陳志紅在小院里設計了荷花池,張小龍負責監督施工。半池荷花、幾尾錦鯉,裝點了整個夏天。

花兒開了,果子成熟了,張小龍第一時間拍下來,發到網絡平臺上,引來不少親友點贊?!吧┳涌商芨闪?!養雞是把好手,花兒養得也漂亮!”“那可不!”張小龍滿心得意。

各式花兒常開不敗,果樹年年結果,家里總有吃不完的水果蔬菜。小院越來越漂亮,鄰居們都喜歡來他家串門,臨走時,熱情的陳志紅不忘給大家帶上幾包花種子、幾袋雞糞有機肥?!凹壹覒魬舳甲兊闷?,是大家一致的心愿?!?/p>

2022年,張安成了家,兒媳費曉霞第一次進門,就被滿院綠植驚呆了,秒變婆婆的“鐵粉”?!皨?,我也要跟您學種花兒!”有了兒媳的支持,陳志紅更帶勁兒了。

婆媳倆時不時研究適合栽培的綠植,網購花種子。兒媳的小姐妹來做客,看見漂亮的小院羨慕不已:“曉霞,你也太幸福了吧,我要有這樣的婆婆,可高興死了!”婆媳倆相視一笑。

小孫女出生后,全家的分工又有了微調。張小龍繼續做“雞司令”,張安負責雞蛋的出售和販運,兒媳在村工廠上班。為了讓孩子們安心工作,陳志紅主動“解甲歸田”,帶孫女之余,繼續侍弄滿院的花草。日子平淡又樸實,和諧而美好。2023年5月,這個甜蜜的五口之家獲得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不滿一歲的小孫女剛學會走路,對家里的植物特別好奇,張小龍夫妻倆最喜歡拉著她的小手教她認植物。

綠樹濃蔭間,常常傳來這樣的對話,“這是雞冠花?!薄盎?!”“這是人參果?!薄肮?!”“這是葡萄?!薄疤?!”……陽光灑滿這座農家小院,剛剛澆過的綠植掛滿晶瑩的水珠,亮晶晶的,閃著五彩的光。

猜你喜歡
張小龍雞糞夫妻倆
雷軍錯失張小龍
雞糞喂豬注意事項
張小龍: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極簡主義者
張小龍: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
因雞糞爭吵老漢突發腦溢血當事人被判部分擔責
認錯
猜猜我是誰
一雙筷子
生孩子
如何利用雞糞喂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