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打開那些“錯過的風景”

2024-04-17 14:08李浩
閱讀時代 2024年4期
關鍵詞:筆會經典作品海濤

李浩

1988年,我到滄州師范上學,在那時候開始接觸現代詩歌和外國文學,當時我感覺空氣中充溢的都是急于獲得外界知識、急于提升自己以及急于“擁抱世界”的氣息,它馥郁,熱烈,沖撞,甚至有些蠻橫……我承認自己最初對此有抵觸,它和我理解的、認可的文學太不一樣了,比如我與《百年孤獨》的相遇。在我聽說這個書名的時候它已經顯赫得不得了,然而我無法“連夜”找到這本書,學校圖書館里查詢不到,周圍的同學也沒有誰有這本書。幾年后我認識了李文東,他把我領到他的書櫥旁邊,“塞”給我三本書,其中就有《百年孤獨》。然而,我回家后迫不及待地翻開,大約兩三天,才看了三四十頁;然后又有三五天,看了七十頁左右。我讀不進去,那么多的線頭、那么多的人物把我纏繞在里面讓我找不到路徑甚至感到某種窒息。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我一次次打開,用依然的“先期的熱情”,最多的一次讀到八十幾頁。然而我不得不說,我被阻擋在外面,一次次。如果不是它顯赫的名聲和我準備下的“先期的熱情”,它將會和我永遠地錯過。

或許是某種機緣巧合。1995年,鄭州《百花園》組織小小說筆會,從未發表過一篇小說的我意外地受到邀請。我躊躇良久,決定裝得有理想有學問些,帶了《百年孤獨》。筆會時間不短,大家對我是陌生的,當我湊過去和小小說作家們交談,得到的是客氣的冷漠,敷衍性的回答。一百余人的大會,我突然感覺異常孤獨。沒辦法,我就躲在房間里,翻開帶來的《百年孤獨》,一頁一頁往下翻——這一次,我讀到了一百多頁,突然間讀出好來了,有種豁然開朗、突然透過了強光的感覺,那種美妙實在讓人興奮。我用力地按下這份興奮,決定從第一頁“多年之后,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他就會回想起他父親領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重新讀起。

有人進進出出,有人找尋高海濤,午夜時分高海濤歸來,然后是鼾聲響起……我沒有受到任何的打擾,我一個人,沉浸在《百年孤獨》的故事和氛圍里,感受著遙遠的、陰影巨大的土地上種種事件的穿梭更替?;羧先说姆块g里行走著忘記了時間的靈魂,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融化了他已經做好的金魚,俏姑娘雷梅苔絲飛上了天空,“這手稿上所寫的事情過去不曾,將來也永遠不會重復,因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處于孤獨中的世家絕不會有出現在世上第二次的機會”。我讀到最后一句話的時候是凌晨五點,我極不愿意讀完它,因為讀完意味著這一美妙旅程的某種終止……我百感交集,我興奮不已,內心里涌動的激情和幸福極需要迅速地說出,于是我故意弄出巨大的響動,故意在高海濤的耳邊咳嗽,故意——但他睡得很沉,不肯醒來。沒辦法,我就走到樓道里,在樓道里一遍遍來回走動:我希望能遇到早起的人,準備晨練的人,我一定要把他攔下來和他談《百年孤獨》,無論他是誰。

如果不是在鄭州時對《百年孤獨》的閱讀,我很可能會永遠地(至少是很長一段時間)被外國文學中難記的人名和故事講述的方法阻擋在外面,看不到其中的豐富、美妙和深刻,并且會在自以為是的道路上繼續下去。在閱讀過《百年孤獨》之后,我覺得這個閱讀經歷讓我實現了某種“跨越”,也不再有之前的那種“懼怕”。

三十幾年里,我反復地提

及(特別是向我的學生們)一個詞,“審美溢出”:審美溢出,是說我們的舊有審美經驗、舊有觀念在面對一個嶄新文本尤其是具有某種“災變”特質的文本的時候,它是容納不下這個“新”的,它無所適從,那個文本和它所代表的方式對我們來說就是溢出了我們的審美,我們舊有審美的容器已經裝不下它。這時候,我們其實更應當提醒自己:我們是不是應當更換更大的容器了?面對一個和之前的閱讀很不相似,甚至和我舊有的理念相悖的作品,無論它是文學的還是哲學的、社會學的,我現在的做法是,先接受再懷疑,讓自己保持必要的耐心和必要的先期熱情,以準備迎接……

我看重向難度的挑戰,看重那些對我審美構成挑戰并有力說服我的圖書。我期待它能帶我進入到一個新天地,正是這個新天地的到來,我的審美的容器才得以不斷地擴大。我希望我們能夠打開,不斷打開和接納那些“被我們錯過的風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拓展我們的審美“基本盤”,讓它變得越來越大。我會以我在閱讀《百年孤獨》時的遭遇舉例:如果我在幾次閱讀不進去的時候就放棄了,可能我錯過的不只是這部作品的美妙,而是太多、太多的美妙,以及包含在這些美妙中的智慧。

在一個相當漫長的時間里,我談論文學問題,每每以《百年孤獨》的做法為例證:一是我太熟悉它了,二是它的精到、豐富和多樣確實讓人驚嘆,用它來做例證往往效果極佳。到2012年左右,我閱讀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米沃什、卡達萊、斯坦貝克、博爾赫斯和帕慕克,閱讀著羅素、蘇格拉底、康德和古典的萊辛,有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再次重讀《百年孤獨》,這一次,它的基本技法我已經能夠掌握。我和作家劉建東說,我現在閱讀《百年孤獨》和過去時的閱讀有很大不同,我覺得當那種全然的陌生感、驚艷感消弭之后,它不再那樣好。2015年,我在解放軍藝術學院講課,和研究生們一起交流《百年孤獨》,但這一次,我驚訝地意識到自己其實錯過了很多:我以為是了解它的,但在重讀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疏漏太多的情節和埋有深意的細節了,它再次讓我驚嘆它的浩瀚和魅力。伊塔洛·卡爾維諾在《為什么讀經典》一書中曾談到,他認為“一部經典作品是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一部經典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書”“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永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無論從哪個意義上來講,《百年孤獨》都是經典性的,它永遠不會把它要向閱讀者說出的那些“耗盡”。

(源自《文藝報》,有刪節)

責編:潘茜

猜你喜歡
筆會經典作品海濤
少年筆會
為什么讀經典(節選)
羅海濤作品
第十一屆清遠市三名筆會線上舉行
感悟經典作品 提升美術素養
金秋筆會
金秋筆會
擷英 經典時期的經典作品
古典音樂欣賞與時代的融合——經典作品欣賞引發的思考
氣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