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特色作物融合勞動種植課程的實踐專題研究

2024-04-17 13:51鐘興郝蘇丁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作物云南勞動

鐘興 郝蘇丁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以及《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為學校的勞動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并指明了發展方向。如何因地制宜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真正地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實際技能和社會責任感,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解答的問題。校園勞動種植課程一直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云南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因地制宜地將云南特色作物種植引入校園勞動課程,更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農業文化傳承,使他們具備實際技能、社會責任感和文化傳承的能力,更好地貫徹勞動教育。

一、構建云南特色作物融合勞動種植課程體系,增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系統性

中小學常見的勞動教育有4種:自我服務勞動、手工勞動、社會公益勞動、生產勞動。之前的勞動教育多集中于自我服務勞動和手工勞動兩個方面,學生甚少接觸社會公益勞動、生產勞動,實施難度也較大。自《綱要》出臺以來,城區學校勞動種植基地落成為生產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提供了有力保證,使學生的勞動教育更加全面系統。

云南擁有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如普洱茶、咖啡、食用菌、花卉、中草藥、特色農作物等。這些特色作物不僅具有經濟價值,還蘊含著濃厚的農業文化,為校園勞動教育提供了獨特的平臺,讓學生在勞動中更有歸屬感、認同感。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實地規劃種植,將云南特色作物融入校園勞動課程,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農業種植和相關文化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農業文化素養,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實際技能、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在校園種植實踐中我們發現,項目式勞動種植課程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挖掘本土農業的育人價值。因地制宜地創造性融合云南特色作物更能形成對學生勞動素質的全面要求。例如云南得天獨厚的氣候因素,使其擁有豐富的花卉資源,成為中國最大的花卉產區,花卉典型玫瑰花,不僅有開花植物的生長特點,還兼具食用和美育價值。在校園勞動課程中,學生們可以學習玫瑰的種植、采摘、加工和烘焙等知識,了解云南玫瑰的獨特魅力和價值。還可以將其他相關學科內容融入勞動全過程,從種植規劃(土地規劃、種植品種)到種植形式(土培、水培、霧培),再到種植產品的買賣(農耕超市),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并以學校為主導,統籌協調家庭和社會資源,形成勞動種植課程合作體系,大幅提升勞動教育成效。

二、優化云南特色作物融合校園勞動種植課程實施路徑,提高學生勞動教育的科學性

1.云南特色作物的選擇

云南地理環境多樣,擁有豐富的作物資源,如中草藥、食用菌、花卉、農作物等。選擇這些特色作物的好處在于,它們可以在不同的季節進行種植,為學生提供多樣性的勞動體驗,同時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對云南地方文化的了解。在選擇時應兼顧種植時間,避免因生長時間過長導致不能按時收獲,或生長時間過短種植體驗感不強的情況。還應考慮種植成果的加工再利用,如紫色馬鈴薯這一特色農作物,學生不僅可以正常地收獲紫色馬鈴薯果實,還可以將其中一部分再加工成薯片,讓學生參與到食品加工的過程中,體驗從種植到食品的全過程。

2.云南特色作物融合校園勞動種植課程設計

在選擇特色作物后,根據學校種植基地的具體情況,需要設計合適的校園勞動種植課程,以確?;顒拥目茖W性和實效性。為了實現科學的勞動種植課程,教師需要接受相應的培訓,根據勞動項目的形式,將特色作物的生長周期、種植技術、收獲方法等內容融入課程,同時也要加入相關的生態環保知識,以便學生全面理解農業生產過程。課程應強調實際的勞動體驗,以生為本,讓學生親自參與特色作物的種植、養護和收獲,以增強他們的實際技能。教師可采用親身實踐、合作學習和探究實驗等教育方法,以提高課程的互動性和學習效果。以項目式課程為出發點,分季節、分年級、分模塊地制作相應種植手冊,輔助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在種植過程中還可以開展云南特色作物知識競賽、繪制植物插畫、作物生長觀察日記、農副產品制作等一系列相關活動,幫助學生親近自然,感悟農耕文化,體驗勞動種植,從中形成自己的感悟。

3.各方參與和評價

為提高勞動教育的科學性,學??梢耘c當地農業種植戶、食品加工廠、環保組織等建立合作關系,以便學生能夠參與真正的農業生產和環?;顒?。這不僅提供了更廣闊的實踐平臺,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勞動教育還應當強調環保責任,通過特色作物的種植,學會如何在勞動中遵守環保原則。例如,可以帶著學生收獲的馬鈴薯到馬鈴薯加工廠加工成薯片;到農業種植戶體驗真實的農業耕作過程;聯合社區舉辦愛心捐贈蔬菜等公益活動,使學生明白種植勞動的意義與價值。

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綜合評價是勞動教育的關鍵。為了提高科學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特色作物和課程項目,以增加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鼓勵學生記錄自己的勞動體驗和成長,通過學習日志的方式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還可以從收獲的成果方面,評選“優秀種植小隊”“優秀種植能手”等獎項,調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

三、挖掘云南特色作物融合勞動種植課程的新價值,彰顯學生勞動教育的時代性

學生在獲得關于特色作物的生長過程、種植技術、收獲方法等農業科學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通過進一步參與特色作物的加工,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云南地方文化,傳承傳統的農業技藝和文化習俗。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體驗到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加深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項目式的學習模式,將多個學科融合,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學習的機會,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他們可以通過親身參與勞動獲得實際的農業生產技能,這些技能將對他們未來的生活和職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挖掘云南特色作物融合勞動種植課程的新價值不僅有助于學生獲得農業知識和實際技能,還為他們提供了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勞動教育。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農業生產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種植形式也變得多種多樣,僅僅對傳統農業進行體驗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智能化農業種植平臺,并引導學生學習現代農業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勞動,培養創新思維。

云南特色作物融合勞動種植課程不僅有助于文化傳承和知識積累,還培養了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增強了環保意識、拓寬了文化視野,同時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勞動,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本文系云南省科技廳項目《云南特色作物種植校園科普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推廣應用》(立項號:202304AM130029)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作物云南勞動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云南邀您來“吸氧”
作物遭受霜凍該如何補救
四種作物 北方種植有前景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內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潛在應用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熱愛勞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