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借繪本元素,激發美術教學活力

2024-04-18 09:43張宏光
兒童繪本(閱讀與美育) 2024年5期
關鍵詞:繪本美術創作

張宏光

導讀: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且美術教學的目標與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在美術教學中有效運用繪本進行教學既能夠優化美術教學的方式與內容,又能發展學生的美術素養與能力,讓美術課堂迸發出更多活力,推動學生更全面地發展。教師要有效運用繪本資源,為學生打造高效且現代、智慧且生動的美術課堂,更好地落實新課改的要求,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一、提高學生美術興趣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來為學生創設適宜的美術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更快融入美術課堂,獲得更好的美術學習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創設教學情境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參與課堂學習與互動的積極性,并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任何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興趣都是其最為重要與原始的學習動力。利用繪本為學生創設美術學習情境可以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收獲更多快樂與滿足,并且有利于學生將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轉化為持久的學習熱情,更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更能保障美術教學的質量。

比如,在美術教學中,色彩是十分基礎的教學內容,是學生進入美術世界前最先接觸的專業知識。其中,三原色更是學生色彩學習的啟蒙。在教學三原色時,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感受色彩,認識三原色與三間色,掌握利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方法。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大多會將這些重點知識直接提取出來,在課堂中反復地向學生講解與強調,試圖用這種方式將美術知識灌輸給學生。但此刻學生正處于美術學習的初始階段,他們對色彩并不了解,甚至不夠敏感,如果教師直接為學生講解這些抽象的美術知識則很難調動學生探究美術、了解美術的興趣。因此,為了保障美術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優化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從學生本身出發,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認知規律,意識到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并采取合適的策略,在美術課堂中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都能充分參與進色彩的學習之中,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

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小藍和小黃》這本繪本讀物。在引導學生正式走進繪本故事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繪本的封面,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面對封面,學生會產生諸多疑問:小藍是誰?小黃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封面,從封面中提取出關鍵信息,猜測這本繪本讀物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觀察與互動的過程中深深融入美術課堂。在簡短的討論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正式走進繪本故事之中,同時引出關于色彩的教學內容,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繪本閱讀的深入,學生的情緒隨之變化,觀察的重點也在不斷變化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斷深化對三原色的理解與思考,還能夠直觀地了解如何通過三原色調配出三間色,并輕松地將其記住。這本繪本讀物借助幾個簡單的色塊與一段精彩生動的故事為學生創設出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情境,在快速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色彩知識內容的印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輕松實現教學目標,優化美術學習效果,使美術課堂綻放出更多活力。

二、提升學生欣賞能力

欣賞各種優秀且特別的美術作品是美術教學中的基本活動之一。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風格多樣、內容豐富的繪本資源來拓展學生美術學習的視野,拓寬學生欣賞藝術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在美術課堂中充分感受美術作品獨有的魅力與內涵,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使之美術素養得到更好的發展。如今,繪本資源十分豐富,不僅題材、內容多樣,甚至還有根據美術風格進行劃分的繪本讀物。比如,《小藍與小黃》是一本抽象派風格的繪本,《我爸爸》《我媽媽》是超現實風格的繪本等等。同時,這些繪本不僅有著精心設計的畫面,還有著別出心裁的構圖與布局,能夠打開學生的美術思維,使學生積累更多美術創作的經驗與技巧。這些繪本帶有豐富的美術元素,將其作為美術教學素材能夠為美術教學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不僅可以給學生帶來新鮮有趣的學習體驗,還能突破美術教材的局限,讓學生見識到美術世界的廣闊光景。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畫面構圖與布局時,教師就可以積極利用繪本資源,結合繪本開展美術教學,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效果。在教學畫面構圖與布局時,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了解如何讓自己的畫作構圖飽滿。為此,教師可以選用《我爸爸》這本經典的繪本作品,這部超現實風格的繪本不僅在畫面、色彩上十分大膽新穎,充滿了想象力,同時它也將“飽滿的構圖”展現得淋漓盡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何為構圖與如何構圖。在這本繪本中,“爸爸”是主角,通過閱讀繪本可以發現“爸爸”在每一幅畫面中都占據著主要的位置,與其主角的身份相互呼應,他的背景大多是縮小與簡化,以進一步突出他的形象、強調他的身份。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一遍繪本內容,總結繪本畫面的特點與其中的信息,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美術課堂,使之美術思維更加活躍。等學生分享討論完畢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與拓展,為學生講解繪本中畫面的表現手法:通過將主體與其背景進行夸張對比來突出主體,讓學生真實地體驗到飽滿構圖的特點與其產生的效果,從而深化學生對構圖的理解與掌握。在分析完構圖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欣賞繪本時的感受與心得進行創作,運用繪本中飽滿構圖的方法,繪制出相應的畫作,進一步提高美術素養。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為美術課堂注入更多趣味性,還能讓學生欣賞了解更多優秀的美術作品,為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增強學生創作能力

培養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這樣的目標下,教師的美術教學流程愈發固定:一般都是由教師先展示相關的美術作品,再為學生分析其中的美術元素,講解所需的美術技能,最后由學生進行創作練習。像這樣固定且重復的流程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使美術課堂逐漸喪失應有的活力與趣味,難以增進學生對美術學科的情感,教學效果較差。為此,教師可以借助繪本對原有的美術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利用題材豐富、內容精彩、主題鮮明的繪本資源讓學生深入體會繪畫的不同表現形式以及表現材料,掌握更多美術創作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繪本有著豐富多樣的創作與表現手法,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美術學習的重要素材。學生在了解繪本內容的同時還可以認識各種各樣的繪畫工具,體會不同繪畫工具的表達特點與效果,產生豐富的靈感與想象。這樣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讓美術課堂更加高效。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它既是學生創作的靈感來源,也是學生享受美術、領略美術魅力的標志。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好餓的毛毛蟲》《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么?》等繪本讀物。這兩本繪本讀物非常特別,它們都運用了拼貼的創作手法來展示故事內容,閱讀起來讓人眼前一亮。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著重欣賞分析拼、貼、畫的表現形式,鼓勵學生盡情想象,將普通的繪畫作品想象成由拼、貼、畫進行表現的作品,充分領略這種創作手法的特點與魅力。在學生欣賞了解完這種創作手法后,教師可以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嘗試自己動手進行拼、貼、畫的創作,結合剛剛的想象,將自己覺得有趣或特別的素材創作成美術作品。教師要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創作材料,如色卡紙、剪刀、直尺等等,讓學生通過想象進行自由創作,推動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作能力得到更多發展。利用繪本,學生不僅可以見識到豐富多樣的美術創作形式,感受不同創作形式的特點與效果,領略美術創作的內涵與意義,還能積累創作的素材與技巧。在繪本的帶動下,學生的思維能不斷向外發散,展開無邊無際的想象,最終化成創作的動力。學生既能感受到美術創作的喜悅,也能收獲創作完成帶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同時,在引導學生閱讀分析繪本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拼貼畫中的細節,領略細節的重要性與意義,增強描繪細節的能力,從而靈活地運用細節表達更多的信息,使創作更加豐滿立體,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這樣比直接讓學生模仿示范的畫作進行美術創作更加生動有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認識,還能輕松增進學生對美術學科的情感,使之在美術學習與創作中展現出更多熱情與活力,讓美術教學事半功倍。

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各科教師共有的教學目標,在美術教學中亦是如此。美術創作的過程就是體現各位學生創意與想象的過程,每一位學生的創作都是獨一無二且精彩有趣的。如果美術教學僅是讓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并模仿各種經典的美術作品進行繪畫練習,整個過程一定是刻板的、死氣沉沉的。學生會對色彩、線條、構圖喪失興趣與靈感,并形成片面的美術學習觀念,這也正是當前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美術教學質量較低的原因。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利用各種資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維持住學生對美好事物與藝術的向往,讓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更多興趣。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發現,繪本是契合學生美術學習需求、能夠開發學生想象力與創新思維的重要資源,將繪本引入美術課堂能夠優化學生的美術學習體驗與效果,還能引導學生通過對配圖與文字的理解認識產生更多聯想與靈感。學生在閱讀了解繪本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再次加工自身的情感與認識,進而展開想象,創作出新的故事內容。在充滿想象的、自由的美術學習環境中,學生不僅會對美術學習產生更多興趣,還能深化對繪本內涵的理解,從而使美術課堂煥發出更多活力與光彩。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學習《有麻煩了》《上學的路》等繪本。這些繪本充滿了作者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描繪了一個新奇的、有趣的、童真的世界,展現了一段充滿無限可能與機遇的奇妙旅程。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這些繪本資源,與學生一同閱讀,分析其中出現的事物意象,感受作者對這些常見的事物意象的處理,體會作者是如何用可愛又奇妙的方式將這些事物意象呈現出來的。隨著繪本閱讀學習的深入,學生會獲得各種各樣的靈感,獲得各種各樣的啟發,體驗到創意的奇妙。教師可以由此開展主題創作活動,讓學生用繪畫以外的創作方式進行美術創作,將自己的腦洞、想象以及創意展示出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在繪本的感染下,學生創作熱情高漲,不僅更容易創作出妙趣橫生的美術作品,還能吸收積累更多創作的素材與技巧,有效保障美術教學的質量。

五、優化美育教育效果

美術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將所有學生培養成出人頭地的藝術家,也不是單純讓學生掌握美術的概念與創作的方式技能,而是發展學生的美術素養,讓學生能夠成長為具有美術素養的、向往美好的、全面發展的小小少年。對學生進行美育是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與基本任務,需要教師不斷帶領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的心靈與思想,使學生在美術作品中獲得更深刻的啟發與感悟,進而對其內涵思想產生共鳴,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散自身的思維,獲得新的認知與體驗,最終實現美育的教育效果。在美術教學中引入繪本資源不僅可以使美術課堂更加開放,豐富學生接觸和了解的美術作品數量,每一本繪本中還有著一個完整的、充滿想象并具有寓意的故事。教師不僅要提取出繪本中的美術元素,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使學生對相關的美術知識與方法技巧產生更多思考與理解,幫助其擴充自身的創作素材積累,還應深入挖掘繪本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完善學生的認知與理解,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實現美育教育的目標。

教師可以精心挑選一些極具寓意或者情感積極的繪本讀物,提取其中的德育元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利用這些繪本讀物對學生進行德育與美育。比如,引導學生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繪本用細膩的筆觸與充滿想象的畫面描繪了融洽友愛的約瑟一家,無論是對家庭環境的刻畫還是對家庭成員的介紹,無不體現著親情的溫暖與重要。不僅約瑟一家能夠讓人動容,作者繪制的老鼠一家同樣為整個故事增添了不少趣味,進一步突出了繪本的主題。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分析畫面的表現方法與技巧,還要讓學生思考繪本傳達的寓意與情感,讓學生能夠代入到各個角色之中,體會各角色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對家人的支持,從而增添更多生活信心與動力,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下健康茁壯地成長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方式百花齊放的今天,教師開展美術教學有了更多的選擇。利用繪本進行美術教學不僅可以帶給學生新奇生動的體驗,還能幫助學生輕松又深刻地掌握美術教學中的重點知識內容,讓美術課堂妙趣橫生、活力四射。教師要利用好繪本資源,為學生打造高效且開放、智慧又靈動的美術課堂。

猜你喜歡
繪本美術創作
繪本
繪本
繪本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繪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