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高血壓,可能需要先治頸椎病

2024-04-19 03:29黃詩浩
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3期
關鍵詞:頸髓頸源椎動脈

黃詩浩

高血壓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主要包括神經精神性因素、生活或工作壓力、中樞和外周化學感受器興奮、飲食結構因素、頸源性因素、患有某些內分泌疾病、睡眠不足、異常易感基因、血管彈性下降、年齡、用藥、不良的生活習慣、血液的黏滯性升高等。原發性高血壓疾病在高血壓患者中的占比超過9 0 %,而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只占5 %~1 0 %,頸源性高血壓患者約占高血壓患者的2 5 %。頸源性高血壓主要是指因頸椎勞損、退行性改變、外傷等原因使頸椎間組織發生錯位,產生無菌性炎癥,直接或間接刺激頸交感神經節或椎動脈引起血管舒縮功能紊亂、腦內缺血等導致的中樞性血壓異常。近些年來,發病患者數不斷增加,應引起高度重視,本文就為您介紹頸源性高血壓。

頸源性高血壓的診斷

頸源性高血壓患者常常會出現頭痛、頭暈、頸肩和背部疼痛、視力障礙、上肢酸困不適及麻木等癥狀。X射線檢查有退行性改變、血壓偏高等,一般病程在一年以上。合理治療頸椎病后血液逐漸趨于正常且符合以下4個特征:①血壓高于正常范圍;②有頸椎病的臨床表現,追問病史血壓改變與頸椎病變有直接關系;③血壓穩定與否與病情輕重有直接關系;④停服降壓藥后,以手法治療頸椎?。?~1 0次)以后,血壓下降,觀察一個月后,高血壓明顯好轉。

頸源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對著電腦,還有很多人喜歡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用頸方法不當或外傷等因素易使機體的頸部發生病變,導致支撐頸部的椎間組織及骨骼———頸椎出現不同程度的增生、損傷、變形、粘連、移位和滑脫等情況,患者的頸部軟組織會發生水腫、炎癥反應和痙攣等,壓迫頸髓、脊神經及椎動脈,進一步刺激頸前交感神經節,從而引起腦缺血、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神經性疼痛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患者血壓水平升高。

(一)頸髓受壓

頸髓一般會受到贅生骨、椎間盤、后縱韌帶及后方增厚的黃韌帶的擠壓,造成椎管內靜脈回流障礙,繼而產生淤血,影響動脈網,導致脊髓血液不能正常供應,出現慢性缺氧,最終導致脊髓功能障礙。頸髓慢性受壓的癥狀有神經元萎縮、脫失,神經元截面積減少等。

(二)椎動脈受壓

椎動脈從鎖骨下動脈分流出來后幾乎豎直往上走,先從第7頸椎的前方越過,而后穿入第6頸椎的橫突孔,緊接著依次穿過第5至第1頸椎的橫突孔。為對準枕骨大孔,穿過第一頸椎的椎動脈必須在頸椎的出口處做一個幾乎9 0度的大回轉,轉向后方。為了平衡這個突如其來的大轉彎,在寰椎下方和樞椎上方之間,椎動脈也出現一個彎曲,這個彎曲與寰椎上面的彎曲幾乎相反。最后,左右椎動脈向中央匯合,在顱腦底部的枕骨大孔并排進入顱腦,形成基底動脈。腦干的供血主要來源于基底動脈,其延髓區是血壓調節的中樞所在。椎動脈缺血會導致腦干與大腦缺血,導致血壓升高。

(三)頸神經根受壓

椎間關節是椎間孔的后壁,椎體與椎間盤為其前壁。神經根癥狀的產生有諸多原因,如椎關節移位、椎間盤周圍軟組織炎癥水腫、混合突出物向側后方擠壓等。常表現為軀體感覺、運動異常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并可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

(四)隱匿性頸椎病變

其實大部分頸椎異常的患者并不伴有明顯的頸髓、椎動脈、神經根等受壓的癥狀,但其頸椎及周圍組織病變所致的交感神經紊亂或障礙卻可引起血壓升高。頸前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因素,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后興奮,會釋放更多的兒茶酚胺,促使心鈉素釋放增多,從而對心血管活動產生影響??梢?,頸交感神經節對于維持大腦血流量、心血管活動及血壓等的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頸源性高血壓的臨床特點

(一)臨床癥狀

頸源性高血壓的患病率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明顯降低,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因此具有較高的頸源性高血壓患病率。大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失眠、血壓升高、頭痛、頭暈、頭脹、情緒變化等癥狀。當頸源性高血壓患者的病情較嚴重時,會引起胸悶、聽力下降或者耳鳴、心悸、頸肩部僵硬、惡心、指尖及上臂感覺麻木、嘔吐和視物不清等多種癥狀。但是,大多數患者并不會出現明顯的頸椎病癥狀,只會出現血壓水平升高和頸椎形態的異常改變等情況。在疾病的早期,患者的血壓升高現象常常表現為發作性,會出現劇烈的波動,很容易受患者的體質情況、體位變化、外界的氣候改變等因素的影響。如果患者出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則其聽力會明顯下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突發性耳聾。

(二)實驗室檢查

X射線、C T和磁共振成像等檢查能觀察到頸源性高血壓患者的頸椎呈現不規則排列的情況,反弓、生理彎曲幅度減小甚至伸直,棘突往一側偏移,椎間隙和椎間孔比較狹窄,椎管由于變形及受到增生的擠壓而出現狹窄和偏移,部分患者會出現椎間盤突出、椎動脈受壓和頸髓受壓等情況。頸椎磁共振成像檢查在頸源性高血壓的檢查中具有比較獨特的優勢,可以全面地觀察患者的脊髓、脊神經、椎骨、椎動脈、椎間盤具體的改變情況。多普勒檢查能了解患者椎動脈的供血變化;造影檢查能了解頸源性高血壓患者體內脊髓和椎動脈受到壓迫的具體程度。

一些頸源性高血壓患者的心電圖檢查結果呈現為T波改變,有竇性心動過緩或過速、期前收縮及心房顫動等多種心律失常,很容易與冠心病混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有效鑒別診斷,避免發生誤診。通過實驗室檢查,單純性頸源性高血壓患者的尿酸、血脂、血液黏稠度和血糖都不會出現顯著的異常變化。

(三)藥物治療反應

舒血寧、血塞通、燈盞花素、丹參及川芎嗪等具有改善微循環作用的藥物對頸源性高血壓患者有較好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頸源性高血壓患者對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及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具有較高的敏感性,部分患者會出現低血壓反應,長時間服用上述藥物容易引起耐藥現象。如果患者的頸部病變情況得到糾正,血壓水平也會明顯改善,因此,可以根據情況減少降壓藥物的使用劑量。

頸源性高血壓的治療方法

服用降壓藥物僅能暫時減輕頸源性高血壓患者的癥狀,降低血壓水平,一旦停止服用藥物就會發生反彈,因此,必須糾正患者的頸椎異常情況,從根本上解決其病因。病因治療、保健治療和整脊治療均有助于減輕癥狀、糾正患者頸椎的異常情況及控制血壓。

(一)病因治療

地心引力是一種可以嚴重影響機體頸椎的自然力量,如何順應地心引力,確保機體的頸椎處于平衡狀態是治療頸椎病的關鍵。大多數患者是由于頸椎受到損傷或用頸方法錯誤而導致頸椎出現病變,如長時間保持低頭或不正確的姿勢、從高處墜落或外傷、受涼、過度地甩頭等。另外,內分泌異常、骨質疏松、不合理的飲食和缺乏運動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頸源性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

因此,頸源性高血壓患者必須養成正確的用頸習慣,改正錯誤的姿勢,平時要格外注意保護自己的頸部。同時,適當的運動(如慢跑、游泳、養骨保健、散步、打太極拳等)也有助于減輕病情,還可以根據情況服用補腎壯骨藥、健骨食療及適當補鈣等。平時可做養骨正氣操,主要有四肢活絡式、提升陽氣式、丹田固氣式、身心平衡式、全身活絡式等一系列動作。

(二)保健治療

頸源性高血壓患者如果堅持進行頸部保健,就能慢慢減少降壓藥物的服用劑量,甚至可以停止服用降壓藥物。

(三)整脊治療

如果頸源性高血壓患者的頸椎出現明顯的異常,甚至發生頸椎移位的情況,采取頸部整脊療法,可產生顯著的治療效果。

結語

頸源性高血壓是一種癥狀性高血壓,隨著頸椎病、眩暈等癥狀好轉之后,血壓也會逐漸恢復正常,只是一種癥狀性、一過性的高血壓,不會對身體有較大危害,因此大家無須緊張。

猜你喜歡
頸髓頸源椎動脈
以“四天穴”為主針刺治療頸源性耳鳴驗案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探究
通督調神針法結合推拿治療頸源性失眠的臨床觀察
交通事故外傷及其醫療行為與頸髓損傷間的因果關系鑒定1例
更 正
柯薩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所致全身性皰疹并累及頸髓1例
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患者頸髓的彌散張量成像
彈撥頸外橫突治療點治療頸源性肩周炎126例
推拿配合熱敷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89例
三針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1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