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技術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內在機理及提升路徑

2024-04-20 15:51趙鑫
中國集體經濟 2024年11期
關鍵詞:數字技術提升路徑

趙鑫

摘要: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推進,數字技術在鄉村治理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可借助數字技術手段來提高。在數字鄉村建設的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面臨基礎設施不完善、環保資金投入不足、農民數字化素養較低以及人居環境整治碎片化等問題。文章從完善基礎設施、加大資金投入、提升農民數字素養以及人居環境整治整體化等四個方面入手,持續推動數字技術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進而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水平。

關鍵詞:數字技術;農村人居環境;內在機理;提升路徑

隨著鄉村振興的持續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已成為鄉村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是重要舉措。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全國各部門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臟、亂、差”的面貌不斷轉變,農村環境面貌和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了廣大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但仍存在治理整體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及數字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的問題,嚴重影響農村現代化的步伐。

數字化鄉村建設逐步深入發展,我國鄉村治理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互聯網+垃圾分類、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數字化環境監測等模式逐步出現。2021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指出,“推動全國農村人居環境管理信息化建設”,這表明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數字化轉型,是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如何借助“互聯網+”、數字技術、云計算等新型數字化手段,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體系,成為當前政策界和學術界都應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數字技術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內在機理

數字技術賦能治理是指依托信息技術或數字平臺來擴展傳統治理渠道或改變傳統治理方式,以實現治理能力的提升。當前,數字技術發展迅速,正逐步深入社會并慢慢普及,改變農村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幫助解決傳統人居環境整治面臨的問題,提高治理效率,更快速地匹配資源,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其內在機理如下:

首先,大數據提高了監測生態環境的時效性,根據數據的更新,環保部門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阻止污染事件的產生及蔓延。其次,環境信息的發布和分享將不再受時空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化,村民可以借助媒體在社交平臺表達環境訴求,降低參與環境治理的成本。最后,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數字化治理平臺,改善組織結構,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環境治理整體水平。如圖1所示。

(一)數字技術賦能監測生態環境污染

政府借助數字技術創建生態環境綜合監測平臺,對生態環境各方面進行監控,幫助有效提升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水平。通過生態環境監測平臺,獲取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精準觀察環境的變化,快速找到污染源,并及時采取措施。如遠程監測田地的秸稈火情,通過北斗衛星系統尋找污染源以及監控污染物的收集和運輸。環保部門通過分析實時數據、歷史數據以及污染數據等相關數據,精準推測出該區域的空氣質量,為區域間大氣污染的科學治理提供數據支撐,改善生態環境。

(二)數字技術賦能降低村民參與成本

政府運用數字技術,建立數據共享中心,為村民參與環境治理提供平臺,村民也從被動的參與者變成了積極參與環境治理的合作伙伴。借助手機終端等形式,數字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知識傳播途徑,提高知識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借助互聯網的信息傳播,不同年齡階段的村民會有不同程度的環保認知,幫助增強環保意識,有助于公眾有效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例如,村民可以利用移動終端APP、小程序等應用,通過拍照的方式,及時將生活垃圾處理的問題上傳至平臺,以較低的成本參與環境治理。

(三)數字技術賦能優化環境治理流程

數字技術將促進現代化環境治理組織形式的轉變,由垂直型轉變為扁平化的組織。由于數字化治理要求數據的收集和傳輸具有時效性,治理機構的建立將趨于平行化和分散化,減少管理層級、簡化職能部門和機構。政府部門等治理主體借助數字技術,優化環境治理的體制機制和工作流程,在數據的流轉共享下,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協同和行動協同,提高環境治理效率,提升環境治理能力。政府部門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在環境治理平臺數據資源的基礎上,推動全省各環境保護部門的數據相通和業務互聯,促進集約化工作方式的形成。

二、數字技術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面臨的困境

數字鄉村治理憑借著先進的現代技術效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但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仍存在一些技術性和結構性的問題需要解決??傮w上看,我國數字技術賦能人居環境治理還停留在以信息暢通為主的階段,但在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資金投入、村民信息化素養以及人居環境整治各要素銜接等方面仍面臨很多障礙。

(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建設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化鄉村建設的必要條件,更是農村居民素養提升的基本保障。根據《數字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各地應當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優先納入數字鄉村治理之中進行統一規劃。盡管我國各地十分重視鄉村數字化建設、提倡互聯網與人居環境的融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但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任務量較大,所需時間久,需要信息技術與農村發展彼此融合。

根據《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已提升到57.6%,表明在建設數字鄉村的過程中,基礎通信設施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但整體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與發展目標有很大的差距。具體來看,在中西部地區,我國農村地區各個村戶之間相隔較遠,分散居住,這一狀況嚴重阻礙農村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從總體上看,因基礎設施條件對農村數字化建設的支撐有限,數字化技術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尚未充分體現,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數字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夯實。

(二)環境治理資金投入不足

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是一個長期性的工程,穩定持續的資金投入是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數字化平臺的根本。目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存在整體投入不足和配置分散的問題,盡管國家和各級政府每年都會安排一部分資金用于鄉村人居環境改善,但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仍存在較大的缺口。在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我國“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仍然存在,很多地方政府并沒有將鄉村放在與城市同等的位置,而是將農村置于城鎮之下。這種思想直接導致地方政府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城鎮,打造城市綠地、城市公園等項目,而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沒得到重視,資金安排也不到位。根據相關研究,當一個國家環境治理投入的資金占同期GDP投資的1%~2%時,才能大體上控制環境污染;而要使環境質量發生明顯好轉,則環境治理投入的資金需占同期GDP的3%~5%??傮w上看,我國近年來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比處于1%左右,這表明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資金不足,可以大體上控制環境污染,但要徹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還需加大資金投入。在總體資金投入方面,具體到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層面的資金,則占比更少。因此,應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資金投入,扎實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三)村民信息化素養有待提高

農村居民是數字鄉村建設的直接參與者,農村居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推動數字鄉村內生發展的關鍵。提高農民的信息化素養,有助于增強農民的信心,激發農民的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改變“政府干,群眾看”的僵局,營造一種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圍。但是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約束以及數字科技普及不廣泛等原因,農村居民對互聯網、大數據等認知較淺,導致應用信息化技術水平較低。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2021年發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中國鄉村數字素養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居民數字素養得分為56.3分,而我國農村居民得分為35.1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這表明城鄉之間還是存在較大的“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會導致農村發展呈現遲滯的現象,阻礙數字化鄉村的建設。大部分村民的文化水平低下是當時家庭條件較差造成,接受素質教育的比例較低,大多數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知識素養較低直接導致運用信息化技術水平低下,很難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紅利。目前來看,大多數農村居民對互聯網的使用僅限于語音、視頻聊天、刷小視頻等,對于“互聯網+”鄉村建設及人居環境整治等方式不是很了解。

(四)人居環境治理碎片化

首先,與現代城市完善的基礎設施相比,農村地區設施覆蓋度低,技術手段的普及難度較大,其數據收集和整理也比較困難,進一步造成生態環境治理數據的碎片化。由于不同部門的環境治理數據標準存在差異,同時各職能部門之間存在利益的阻礙,壟斷各自的信息,這些都會導致數據資源很難在主體之間共享,形成信息閉環,為政府服務帶來難度。政府收集的各項基礎信息和統計數據對外開放程度較低,一些致力于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信息不對稱,難以準確把握治理需求,增加社會組織進入環保工作的難度。

其次,在傳統的人居環境治理中,各主體之間缺乏主動參與和合作治理的意識。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專注于本部門的目標,與其他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性,導致治理主體碎片化。同時農村地區也缺乏合法的參與機制與參與平臺,主體只能各行其是,難以形成治理合力,影響整體性目標的實現。例如,為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政府需要把具體的工作落實到各個部門,但是不同的主體在追求部門目標時往往會忽視整體目標的實現。在農村環境治理過程中,只重視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偏重政策的制定,而忽視了后續的監督和管理,使得農村人居環境問題反復發生,無法根治。

三、數字技術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提升路徑

本文通過梳理數字技術賦能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面臨的困境,闡釋數字技術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內在機理,以期通過數字技術賦能來緩解傳統人居環境整治面臨的問題,破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困境,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探索創新路徑。在大數據賦能背景下,數字化治理平臺廣泛應用于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鄉村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幫助持續優化鄉村人居環境的治理水平。

(一)完善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在建設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時,可以結合智慧城市的建設方向,同時應充分考慮到農村地區的發展狀況,加強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城鄉之間數據資源流動的有效渠道,以推動城鄉之間各類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同時根據區域農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加快推進4G網絡在偏遠農村地區的覆蓋,探索5G在基層治理中的應用,不斷提升農村及偏遠貧困地區信息基礎設施的水平。讓數字基礎成為農村的基礎設施,加快促進數字技術與農村建設的融合,發揮數字技術要素的優勢,推動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發揮數字技術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基礎作用,打造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協同管理平臺,將數據的快速傳輸和交互成為可能,壓縮環境治理的時間成本。數字化政府通過平臺及時進行監測,并將感知到的污染和風險通過平臺傳遞給執法部門,相關部門實地勘察并及時上報結果。其中可以將大氣污染監測工作納入平臺,通過分析大數據,可以為開展農村的大氣污染治理提供依據。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平臺收集的信息對污染問題做出預測,幫助生態環境部門進行決策,改善農村空氣污染的問題。例如,可以應用遙感監測技術,對農村大氣的污染狀況進行持續監控。一旦發生大氣污染事件,環保部門可以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阻止事態嚴重化。

(二)增加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

為了保證擁有穩定的資金來源,政府需要將農村環境治理作為重點項目支持。由于我國農村環境治理資金仍存在較大的缺口,資金來源不穩定,相關部門很難持續有效地治理和改善人居環境。政府需要提高農村環境治理的資金比例并將環保資金制度化,定期予以撥款,同時也應做到因地制宜,針對每個地區的不同情況給予相應的撥款額。此外,村內可以借助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為村民提供公開透明的資金使用情況,公開展示每一筆資金的來源和去處,消除村民的疑慮。

在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的前提下,各地方政府應多方籌集環境治理的資金,單靠政府的資金難以滿足人居環境整治的現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應該充分利用市場,同時發揮政府、企業、農民多方主體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使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拓寬資金渠道成為可能?!罢鲗?、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治理格局正在形成,政府可以探索購買服務,吸引多方主體廣泛參與并積極投入數字化鄉村建設。例如黑龍江饒河縣聯通公司與鄉政府合作,建立“數字鄉村”平臺,把鄉村治理、政務服務、信息發布等多方面內容納入平臺,有效提高鄉政府的工作效率。

(三)培育信息化思維的鄉村人才

農民的知識文化素養是應用數字技術的關鍵,同時也是建設數字化鄉村的基礎,因此培育具有信息化思維的鄉村人才是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一方面,政府需要在鄉村繼續大力普及義務教育及現代信息化教育,將教育的范圍從適齡兒童擴大到所有的村民,讓農民有更多的機會受到更高等的教育,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提升鄉村數字技術賦能的價值。面向農民普及數字農業農村相關知識,提高農民素質水平,幫助促進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協同,促進資源共享,幫助鄉村治理。

另一方面,加強數字業務的培訓,要提高“三農”干部以及高素質農民的數字技術應用水平。在數字化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干部、基層領導干部等主體的引領作用,開展相應的信息技能培訓,幫助本地農民提升數字化素養。政府相關部門也可以在鄉村地區設立相應的技術培訓基地,為農民提供學習信息技術的實踐平臺,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在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中,各主體可以借助數字技術進行環境治理。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視鄉村信息化人才的培養,發揮數字技術的作用,提高人居環境整治的績效。

(四)提高人居環境整治整體化水平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性治理, 是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碎片化問題的必然選擇,使生態環境信息技術從“信息孤島”走向“信息共享”。政府通過構建數據共享的人居環境整治系統,實現數字技術的跨部門協作,從而促進部門之間以及地區之間的合作發展,提升人居環境整治的整體化水平。政府部門可以建設大數據資源共享中心,構建全方位覆蓋的生態信息資源網絡,通過數據采集、錄入的實時更新,整合政府各責任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打破參與主體之間信息閉環的障礙,有效協同政府部門治理資源,使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相關信息在數據存儲與數據交換中達到互聯互通,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地區不協調、部門不協調、層級之間信息不互通等問題。

目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在解決我國人居環境治理等方面正在發揮積極作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數字化平臺逐步完善,該平臺將農村人居環境涉及的各方面納入其中,提高政府環境治理的效率,其中包括污水的處理、垃圾的轉運和處理、廁所改造的情況、村容村貌的整治等。如今,各地政府面向縣域積極推廣“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例如,河南省商丘市農業農村局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抓住廁所革命及農村垃圾處理、污水治理、鄉村道路、坑塘整治等關鍵措施,創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商丘鄉村振興大數據平臺”,實現管理智能化、操作便捷化、功能齊全化、服務高效化、全程可追溯的廁所革命及農村人居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

四、結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廣大農村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提升。但農村社會與外部力量的交互程度越來越高,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復雜,傳統治理手段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治理要求。數字化鄉村建設將互聯網、數字技術與人居環境治理充分融合,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技術的革新,從而提高環境治理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EB/OL].(2021-12-05)[2023-03-11].http://www.gov.cn/zhengce/2021-12/05/content_5655984.htm.

[2]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EB/OL].(2019-12-25)[2023-03-1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0/content_5470944.htm.

[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EB/OL].(2022-09-01)[2023-03-11].https://dsj.guizhou.gov.cn/xwzx/gnyw/202208/t20220805_759-

78461.html.

[4]王紅旗,許潔,吳梟雄,等.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資金瓶頸及對策分析[J].中國環境管理,2017(04):23-28.

[5]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中國鄉村數字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21)[EB/OL].[2023-03-11].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210312/t20210312_525434633.shtml.

[6]張誠,劉祖云.從“碎片化”到“整體性”:農村環境治理的現實路徑[J].江淮論壇,2018(03):28-33.

[7]張學慧,蔣韋利.環境監測技術在農村大氣污染防治中的應用[J].鄉村科技,2022(03):127-129.

[8]馮陽雪.元治理視角下農村環境治理的路徑分析與反思[J].當代經濟管理,2022(02):41-48.

[9]高國偉,郭琪.大數據環境下“智慧農村”治理機制研究[J].電子政務,2018(12):102-111.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數字技術提升路徑
數字化技術在高校博物館中的應用
舞蹈創作技術的運用與研究
淺析產業化模式對中國動畫發展的重要性
搭建高效的勞動就業教育平臺提升就業管理水平
試論當代大學教師文化素養及路徑提升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數字媒體藝術在虛擬展示空間中的應用探究
探討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的路徑
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研究應用
工業自動化中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