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轉型研究

2024-04-20 06:55張曉可張登兵
大學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社科類智化數智

張曉可  張登兵

[摘 要]數智化轉型是人工智能時代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課題,對人文社科類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關鍵性作用。文章基于人文社科類人才培養的新特點,從培養理念、培養目標、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師資建設等方面分析了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轉型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路徑與對策,以培養學生的數智思維意識和數智應用能力,為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轉型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專業建設;數智化;轉型;地方高校;能力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2-0042-04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智能化成為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方向?;ヂ摼W的開放性和資源的豐富性為智能化提供了基本的數據“原料”[1]。數智化就是在數字化基礎上,利用智能算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實現從數據輔助管理到數據驅動決策的改變。數智化正在深刻地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模式,催生了新的產業模式、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對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優化升級有重大影響[2-3],使企業對“業務+數智”融合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4]。數智化人才不但體現在工程技術方面,也體現在運營管理方面[5],這對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6]。如何改革人文社科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數智化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文社科類人才已經成為地方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題[7-8]。

一、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人才培養新特點

在數智化大趨勢下,人文社科類人才的培養呈現出新的特點。只有準確把握這些特點,才能有效應對智能化背景下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新挑戰,也才能真正抓住新技術新理念給人文社科類專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構建基于數智思維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教育教學模式,促進人文社科類專業可持續發展[9]。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人才培養呈現出新的特點:數智化培養理念、復合化知識結構、融合型能力結構。

(一)理念: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的轉變

較長一段時間以來,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最大特點是數字化改造,即在原有的專業培養體系中,增加一些旨在提升學生數字化素養的課程,在文字數據處理、計算機語言、互聯網應用、商業調查數字化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和訓練的機會。但是,目前數字化改革只注重“系統優先”“數據為王”,并沒有深層次考慮數字化帶來的實效,導致出現以手段代替目標、以方法代替要求的情況。

(二)知識:從多元化向復合化的轉變

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可分為三個層次: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核心知識、專業拓展知識。以前一些研究者探討多元化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時,多是基于以上三個層次進行修改和完善。一般的做法就是根據人才發展的內在需求,對培養體系進行優化,更關注人才的多元化知識需求,對多元知識的內在關聯缺少深入研究,知識內聚性不足,不能為高質量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有效的專業支持。在數智化轉型中,要充分考慮專業知識結構的系統性、科學性、完備性、關聯性,構建復合型的專業知識結構體系,讓數智化知識在優化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知識結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能力:從黏合型向融合型的轉變

綜合應用能力是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應用能力的重要體現,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不應只是“多面手”,更應是“集成者”,他們要具有管理能力、商業能力、技術能力。因此,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數智化轉型絕不是在原有體系中“粘貼”一些數智化課程就能完成的。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的能力結構不是彼此獨立、互不影響的;相反,它們是有機關聯、相互影響的,共同形成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的綜合應用能力。多元能力的簡單拼湊,不會提高人才的綜合應用能力,而是會削弱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在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中,必須對原有能力培養體系進行深度反思,挖掘數智化與人文社科類專業的深層次內在關聯,以跨界融合能力為導向[10],將數智化能力的培養理念有機嵌入人才培養體系中[11],在融合中提升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轉型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傳統的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數智化的新要求,存在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數智化理念缺乏

新技術、新業態深刻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學習的方式,對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產生了影響。面對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轉型改革的新趨勢,一些地方高校還存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等問題。數智化理念的缺失主要表現為概念不清、重視不夠、措施不足。有部分人認為數智化是數字化的延續;也有部分人認為數智化是遙遠的事,現在還沒必要投入過多的精力;還有部分人認為數智化是其他工科專業的事,與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沒有直接關系。這些思想觀點的存在,恰恰是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轉型的障礙。

(二)數智化人才培養目標模糊

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發展致力于培養“既懂人文社科,又懂數智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這一培養方向的出發點是希望把相關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素質高、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就業口徑寬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在數智化方面并沒有實現預設的目標,在數智化轉型方面,還處于一種探索階段,面向社會需求的數智化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有待進一步明確。

(三)數智化教學模式尚未形成

傳統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教學多以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為主,教學模式單一,教學信息單向傳遞,不利于師生溝通,無法拓展學生的數智化創新思維。其大多是強調人文社科思維和科學管理能力的培養,較少涉及數智化能力的培養。其中部分專業開設了一些旨在培養數字化能力的技術類課程,但這些課程往往孤立在整個培養體系之外,未能和人文社科類專業核心課程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導致專業教學模式不能體現數智化新要求。

(四)數智化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由于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需求受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較大,知識更新快,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F有的人文社科類專業課程體系迫切需要進行數智化轉型,即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數智化改造或在課程體系中設置新的數智化課程。但是,傳統人文社科類專業在課程更新時,更多的是僅限于專業內的調整,導致課程體系過于死板,不能體現新時代的跨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社會對數智化復合型專業人才的要求。一方面,課程體系中的專業核心課程未能有效體現課程數智化改造新需求。另一方面,課程體系中沒有融入支撐數智化能力培養的新課程,或者是數智化課程未能有效融入專業能力培養體系中,導致專業的數智化轉型不能很好地支撐專業內涵發展。

(五)數智化實踐教學急需加強

面對新形勢,傳統的專業實踐設施及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對數智化創新創業實踐的新要求。一些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的校內實驗室已明顯落后于社會發展和企業生產實際,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數智化訓練。為提升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人文社科類實驗室的數智化改造顯然尤為急迫。另外,專業教學和企業實際存在差異,校企合作各方訴求不同,導致協同困難、動力不足。有些校企合作項目重形式輕執行,雖然有較完善的實踐方案,但執行時流于形式,學生很難深層次參與企業實踐,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協作生態還未形成。

(六)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師資不足

師資不足的問題是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難題之一,而數智化的新要求又進一步突出了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師資短缺的問題。不管是“能力導向”“數智技術”還是“管理技能”,都對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師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數智化人文社科類專業師資不足表現在多個方面,如數智技術不足、應用能力不足、復合能力不足等。一些地方高校依托信息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師資,進行數智化師資的培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面對跨專業復合型數智化師資不足的問題,如何為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師資支撐,已成為數智化人才培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轉型的主要對策

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應該從理念、目標、模式、體系等方面積極探索數智化轉型的路徑與對策。

(一)樹立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新理念

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要適應人才培養數智化這一形勢,必須在理念上認清人才培養的數智化方向,在思想上認可人才培養數智化轉型的重要意義,在行動上支持人才培養的數智化轉型;還必須從學校、學院、專業、教師四個層面落實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理念,形成對數智化轉型的共識,從而保障數智化轉型順利進行。學校層面,要認清數智化趨勢,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完善相關的數智化制度建設;學院層面,要認真分析學院數智化建設現狀,加大數智化投入力度,支持與數智化有關的各項教學改革;專業層面,要廣泛調研,深入研討,挖掘專業優勢,融入數智化元素,制訂切實可行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師層面,要持續學習,提升自身的數智化素養,把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理念落到實處。

(二)明確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新目標

從社會需求變化、技術發展趨勢的視角,對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的數智化定位進行分析研究,重新明確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人才培養目標。如何將數智化思維、數智化管理能力的培養目標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數智化轉型優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人文社科類專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培養具有數智化思維、數智化技術、數智化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突出專業人才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行業競爭力,以適應新的社會需求。

(三)構建人文社科類專業教學數智化新模式

專業人才培養的數智化轉型需要新的教學模式支撐,否則將不利于專業數智化轉型取得實效。在人文社科類專業教學中,融入數智化知識,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符合數智化人才培養目標的數智化教學新模式。新的教學模式要適應數智化人才培養的要求,改變以傳統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模式,采取“課堂、實踐、社會”三結合的能力培養方式。不管是傳統的數智化改造課程還是獨立的數智化專業課程,都要求教學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獨立思考與實踐,以加深學生對專業數智化的理解,使其能掌握數智化應用技能,提升專業競爭力。

(四)構建人文社科類專業課程數智化新體系

數智化課程體系不但要體現“改造、新增”,而且要體現“融合”的原則,改變“大而全,多而雜”的傳統課程體系。

一是改造已有的專業核心課程,使其符合信息時代的專業數智化要求,對數智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到支撐作用。比如,對傳統營銷課程的改造,可以將數字化營銷工具的使用、數字化數據的獲取融入課程中。

二是以數智化驅動專業內涵發展,新增數智化課程,使專業課程體系達到數智化人才培養的要求。比如,可以新設商務智能、數據可視化、數據驅動營銷類等課程,以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人才培養體系。

三是深入思考數智化知識能力與傳統人文社科類知識能力的有機融合,使得各門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相互促進,更好地實現復合型能力的培養。這是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將數智化和人文社科類專業有機融合,實現從“黏合能力”到“復合能力”再到“融合能力”的跨越。比如,對于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可以把數字招聘、企業社交網絡、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融入傳統的培養體系中。

(五)開拓人文社科類專業實踐教學數智化新思路

校企協同是實踐教學數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但是校企在體制機制上的差異使得合作在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校企共建實習基地,要把企業“請進”校內課堂,把課堂“搬進”校外企業,把專業教學和產業實踐進行深度融合,構建數智化、復合型的實踐教學體系,把數字化分析、數智化管理能力的培養作為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向。在新的背景下,不但要在形式上促成校企合作,而且要實現人才培養合作的實效,尤其是要讓校外企業資源在數智化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

(六)探索人文社科類專業師資建設數智化新路徑

人文社科類專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專業師資不足的問題是制約數智化轉型的瓶頸。人文社科類專業師資在數智化技術方面有所欠缺,同時,對已有專業師資進行數智化培訓不僅有較大的難度,而且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在師資引進方面,應引進高水平人文社科類專業師資,進一步探索“引培結合”的數智化人才引進路徑,按照“培養多渠道,引進兩條線”的思路,對有潛力的師資進行校內培養、校外培訓、企業鍛煉等多種方式的數智化能力培養,從高校、企業引進數智化人才,充實專業數智化轉型所需的師資力量。

四、小結

數智化轉型是地方高校人才培養面臨的重要課題。地方高校必須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的新趨勢,迎接挑戰,搶抓機遇,樹立數智化理念,以知識和能力融合為抓手,堅持課堂、實踐、社會相結合,對傳統人文社科類專業進行數智化改造升級,培養學生的數智化思維和數智化能力,提高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 黃升民. 從數字化到數智化[J]. 國際品牌觀察, 2020(33): 1.

[2] 李麗陽. 數字經濟背景下財會人才培養數智化轉型路徑研究[J]. 華東科技, 2023(1): 137-139.

[3] 趙璐, 李振國. 從數字化到數智化:經濟社會發展范式的新躍進[N]. 科技日報, 2021-11-29(8).

[4] 李金瑩. 數智化轉型背景下應用型本科會計人才培養探索[J]. 活力, 2022(24): 169-171.

[5] 陳芹, 鄭月龍. 數智化時代“思政引領+數智賦能”人才培養路徑探究[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23(7): 78-81.

[6] 王晴. 數字經濟背景下新商科建設的數智化賦能:機遇、挑戰與因應[J].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 2023, 39(2): 19-24.

[7] 韓婧怡. 數智化時代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 2023, 44(10): 102-104.

[8] 韓景旺, 劉濛, 張靜.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數智化”轉型[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 25(2): 124-130.

[9] 孔祥維, 王明征, 陳熹. 數字經濟下“新商科”數智化本科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 中國大學教學, 2022(8): 31-36.

[10] 張肅, 李燕. 數智化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生態系統建設探究:以長春理工大學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為例[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 35(6): 142-146.

[11] 王維國, 徐健, 蓋印. 新文科背景下經管類專業數智化升級改造的研究與探索:以東北財經大學為例[J].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2): 95-100.

[責任編輯:蘇祎穎]

猜你喜歡
社科類智化數智
“數智”視域中蘇南蒲岸村微濕地公園公共設施情感化設計研究
路安炎:按下中國造紙業“數智轉型”啟動鍵
叉車數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電子證照重構山西道路數智化體系
網安天下擔使命數智引領向未來"雙引擎"驅動現代警務創新人才培養(計信系攝影報道)
鄉鄉鎮鎮通5G”建設助力山西“數智”轉型
沙冒智化的詩
沙冒智化的詩
一束光
一束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