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亦舒小說中都市女性的婚戀觀

2024-04-20 14:25譚春杏
青年文學家 2024年5期
關鍵詞:阿紫都市女性婚戀觀

譚春杏

婚戀是古今中外大多數作家青睞的題材,女性作家以她們敏感細膩的筆觸創作出許多優秀的婚戀作品。亦舒小說圍繞香港這座浮華都市,以女性的視角,真實敘述了都市女性的戀愛、婚姻、家庭的故事。亦舒早慧而勤奮,至今出版的作品已有三百多種。由于亦舒小說創作數量眾多,因而她的作品能夠較為全面地呈現都市女性多元化的婚戀觀:或為愛情,或為金錢,或為游戲等。相較其他的女性作家,亦舒的婚戀小說顯得更真實,更寂寞,更蒼涼。亦舒用其直白之筆揭開了現代都市婚戀的真實面貌,清晰地呈現了多樣化的婚戀觀及都市婚戀的錯綜復雜性。

一、玫瑰式的婚戀觀

愛情和婚姻體現著男女之間最親密的關系,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精神上的彼此認同和感官上的和諧融洽。因而,在自古至今的婚戀文學作品中,愛情是美好而浪漫的,為愛而婚的婚姻模式是值得書寫的。亦舒的小說中亦有不少為抒寫愛情的婚戀作品,這是一種“玫瑰式的婚戀觀”的呈現。玫瑰式的婚戀是純粹的、熱烈的、真摯的,過程雖然曲折坎坷,但結局是美好甜蜜的。

《玫瑰的故事》里的黃玫瑰有著傾城的美貌。因這美貌,她的情感生活注定波瀾曲折;因這名字,她的人生就是注定與愛情纏繞牽絆。黃玫瑰十七歲時愛上有未婚妻的莊國棟,莊國棟卻拒絕了她。玫瑰傷心欲絕,被哥哥送到美國。在美國長大的玫瑰選擇嫁給平庸的方協文。直到母親去世,玫瑰與丈夫離婚,返回香港。后來,玫瑰與溥家明相愛,不幸的是溥家明身患絕癥,玫瑰想要和他結婚,家明不答應,她便堅持陪著愛人走到其生命的最后時刻。之后,玫瑰遇到了羅德慶爵士,又重遇莊國棟。莊國棟對玫瑰展開了熱烈的追求,但玫瑰最終選擇了羅德慶,并與其結婚相守。玫瑰在婚戀中始終忠誠于愛情,顯得獨立而自愛,理智而明晰:對于莊國棟,玫瑰因為愛所以熱烈去追求,被拒絕后雖痛苦到撕心裂肺,但又絕不糾纏對方。對于溥家明,彼此傾心相愛,玫瑰明知對方時日無多,但仍愿沉溺其中。愛人離去后,玫瑰卻不沉浸于痛苦中。玫瑰對家明的愛情,熾熱而通透。對于羅德慶,是千帆過盡之后的愛戀,成熟而理智,是愛的歸宿。莊國棟、溥家明、羅德慶都是玫瑰的愛情,對于這三者,她選擇熱烈地去愛。在玫瑰的愛情故事中,男主角大都是青年才俊或事業有成,唯一例外的是方協文。方協文是玫瑰感情受挫后的避風港,十年婚姻里,玫瑰選擇了被愛。沒有愛情的婚戀對于玫瑰而言是難以想象的,要么愛,要么被愛,要么相愛,這便是玫瑰的婚戀選擇。又如在《流金歲月》里,蔣南孫在富裕的家庭中長大,但由于父親投資失敗,家里破產,之后父親猝死,母親遠嫁英國,贍養祖母的重擔落到南孫的肩上,雪上加霜的是男友章安仁無情地提出分手。此后,南孫歷盡滄桑,事業有成,只是多年來不敢再戀愛。后來南孫在倫敦公園偶遇王永正。王永正品性純良,因為喜歡南孫本人而堅定選擇婚姻。南孫的婚戀過程雖然曲折,但結局終是圓滿,這是段玫瑰式的婚戀?!懊倒迨降幕閼儆^”對現代都市女性在婚戀方面的選擇無疑提供了有意義的借鑒。

二、喜寶式的婚戀觀

婚戀本身并不純粹,它帶有濃厚的世俗化的特征。所謂婚戀的世俗化的特征,是指婚戀的目的性、功利性。在傳統的婚姻觀念里,男女締結婚姻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傳宗接代。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世俗觀念影響之下,男子進入世俗婚姻,并不一定是為了愛情,更多是為了完成生育繁衍的任務;而女子進入情感、婚姻的圍城則是為了得到金錢物質方面的保障。亦舒小說《喜寶》中的姜喜寶曾不止一次地說過,她要得到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喜寶是劍橋法學系的高才生,但她出身貧寒,經常為三餐及學費憂慮,最后她選擇做勖存姿的情婦。喜寶用年輕美貌換取衣食無憂,從此荒廢學業,也沒有了自由。勖存姿去世后,她得到無數財富,但她從此也不再快樂。又如《花解語》里,花解語的姐姐花不語因投資電影失敗,背負重債走投無路?;ń庹Z在外婆和姐姐的逼迫下,與高位截癱的杏子斡簽下結婚契約。以婚姻為契約,花解語從此可以享有杏子斡的財產,得到終生的保障。再如《心扉的信》里,梁守丹自幼喪父,家境貧寒,在母親的嫌棄中長大。守丹中學未畢業,母親與侯家簽下了賣身契約??杀氖呛罴业膬鹤邮峭詰僬?,對于守丹而言,這段婚姻是無情無愛的?!跋矊毷降幕閼儆^”是契約式的婚戀,女子的年輕、美貌、聰明、溫善是契約的前提,婚姻是契約里明碼標價的商品,而情感不值一提。契約生成之時,女子們便開始被冰冷的契約所禁錮。所不同的是,姜喜寶主動選擇了契約,花解語無奈選擇了契約,梁守丹被動選擇了契約。

三、阿紫式的婚戀觀

阿紫是小說《連環》里的香紫珊。香紫珊是富商香權賜的小女兒,她的母親出軌被她的父親查知,她的父親開槍打傷了她的母親,從此母親在阿紫的生活中消失。而又由于她非香權賜所出,所以香權賜對她這個女兒態度冷淡。阿紫從小任性妄為,以贏過姐姐香寶珊為目的。連環則是香家仆人的兒子,自小與阿紫認識,并深愛阿紫。阿紫深知連環愛她,但為了得到遺產而徹底打敗姐姐,她破壞姐姐的婚姻搶走姐夫徐可立;因母親把遺產留給了連環,她隨之又向連環示好?!鞍⒆鲜降幕閼儆^”是一種游戲人生的婚戀觀。這種婚戀觀視婚戀如同游戲,完全不顧及親情與愛情,只在乎追逐的結果及得到的利益。以婚戀為游戲的結局,其結果注定是每個人都被游戲所傷,就如小說的最后是這樣寫連環的感受:“在他記憶中,阿紫早已成精,生生世世與他同在,永不分離?!边B環的痛苦深刻而恒久,終生不能治愈。香紫珊的婚戀觀的形成與她的父母婚姻關系的錯綜復雜及最后的破碎相關。又如《阿修羅》里的吳珉珉是阿修羅式的女孩。關于阿修羅,書中是這樣解釋:“阿修羅嗜斗,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所以我們稱大戰場為修羅場。阿修羅性子執拗、善妒、剛烈、能力很大?!眳晴腌朐谌龤q時,目睹母親葬身火海,從此為噩夢所纏繞。她自小孤僻冷清又沉默寡言,被人視為阿修羅。十七歲開始,吳珉珉因著年輕和脫俗的美貌,在婚戀戰場上無往而不利。由上可知,“阿紫式的婚戀觀”中的香紫珊與吳珉珉其實是同類型的女子:生活優渥、年輕貌美、母愛缺失而又與父親關系疏離冷淡。她們因著從小不曾得到來自父母的寵愛,致使她們長大后亦不懂得如何愛人;又因著生活優渥令她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致使她們以婚戀為游戲、為戰場,傷害他人而不自知。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阿紫們”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引發關注,得到寵愛罷了。

四、邱晴式的婚戀觀

邱晴是亦舒小說《我們不是天使》里的主人公。邱睛的出生地是香港的貧民窟九龍城寨,她的母親和姐姐都是底層社會的舞女,她從沒有見過父親。她的家庭一直被人看不起,所幸的是邱晴在母親和姐姐的照顧下還可以讀書。后來,她的母親因病而逝,姐姐為男友麥裕杰擋槍而死。自親人去世之后,邱晴由麥裕杰供其讀書至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后,邱晴進入麥裕杰的夜總會工作,最后執掌夜總會,成為有錢有勢的女人。事業有成,又有情意相投的男友,結婚是順理成章的。但當男友斐敏新希望與之成家立業時,邱晴卻說:“邱家的女子,從不結婚?!薄扒袂缡降幕閼儆^”是一種終身不婚的婚戀觀。邱晴的不婚主義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原生家庭的不完整,生活的風雨飄搖,都給童年與成長過程的邱晴留下創傷。這些創傷令邱晴終生不能被治愈。她的母親與姐姐企圖通過依靠男人而獲得生活保障,但結局都很慘痛,這又令邱晴對兩性關系持非常悲觀的態度。所以,她愿意享受戀愛的快樂卻不愿意走入婚姻的圍城。抱有“邱晴式的婚戀觀”的女子還有《艷陽天》里的周從心。相較于邱晴而言,周從心的身世更為艱難凄酸。從心是棄嬰,被信義婆抱回來養大。長大后,從心經人介紹去照顧回鄉養病的燕陽,燕陽叫她去北美闖闖。燕陽去世后,從心獨自到加拿大討生活,得到張祖佑收留。歷盡苦難后,從心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然而,功成名就的從心并沒有選擇婚姻。她愛張祖佑,也只是在張祖佑簽售新書時去排隊要他的一個簽名而已。周從心的不婚主義與她的身世相關。她自出生開始便無人可依,自小乖巧懂事,所有得到的皆靠自己雙手得來。金錢物質既然自己可以掙得到,婚姻就不會成為生活必需品。邱晴、周從心都是帶著創傷成長的女子,因為成長過程太過艱難,年紀小小但都已看透世情冷暖、人性涼薄。所以,成年后的她們對戀愛也罷,婚姻也罷,都表現得直白、冷靜、理智、通透。

五、姚晶式的婚戀觀

姚晶是小說《她比煙花寂寞》里的主人公。姚晶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她與丈夫因愛而婚。但她丈夫出身名門望族,她并不被婆家所接納。在家庭的壓力下,她的丈夫長期住在美國,而她則長久獨居香港。丈夫向她提出離婚,最后她心臟病突發猝死。男女締結婚姻根本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在人生路上可以彼此取暖,守望相助,但“姚晶式的婚戀觀”是孤立無援而又蒼涼寂寞的。姚晶的生活看似體面耀眼,實則百孔千瘡。因為丈夫的離棄,姚晶的婚姻只有她自己的孤影獨守。人生本就寂寞蒼涼,而圍城困守又令寂寞蒼涼感變得更加深刻。又如《銀女》,小說中的林無邁的婚戀觀也是“姚晶式”的。林無邁與陳小山是夫妻,兩人生活優渥卻相敬如賓。林無邁熱衷于工作,而陳小山喜歡嬉戲玩樂并結交不同的女友。生活方式不同,令他們關系疏離,貌合神離?;橐龅木喗Y本來就是為了同行取暖,而林無邁的十多年的婚姻體驗是非常孤寂的。由上述而言,持著“姚晶式的婚戀觀”的女子其實都有以下共同點:一是為愛而婚。這說明這些女子是懷著美好的希冀進入婚姻,而婚姻給予她們的只有冰冷與寂寞。二是經濟獨立。姚晶是明星,林無邁是成功的婦產科醫生,她們功成名就又收入豐厚,即使離婚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但她們仍選擇困守婚姻的圍城。三是在寂寞的婚姻里無望而長久地堅守。面對孤寂無聲、無人可依的婚姻時,她們為著體面卻讓這樣的婚姻狀態長期存續。然而,婚姻的冰冷卻隨著時間一點點滲入她們的四肢百骸,令她們無法呼吸或變得心如鐵石。四是婚姻的結局都不好。姚晶因丈夫要離婚而猝死,林無邁在陳小山車禍離世后為他收拾殘局。亦舒小說中,還有《如何說再見》的謝雅正、《曾經深愛過》的利璧迦等都是在婚姻里寂寞的女子,只不過謝雅正在寂寞中離世,利璧迦在寂寞中出走?!耙降幕閼儆^”展現了都市女性婚戀的復雜性,女子為愛而婚,所求不過是愛,但最終得到的都是寂寞。

六、常春式的婚戀觀

“常春式的婚戀觀”是一種女子愿意進入婚姻,但當婚姻令其失望時又能果斷地從婚姻中抽離的婚戀觀。在小說《沒有季節的都會》里,常春經歷兩次婚姻,但都持續時間不長。第一任丈夫安福全享受婚姻帶來的舒適生活,但對家務瑣事從來都是視而不見;第二任丈夫張家駿生性浪漫,喜歡嬉戲,不能忍受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在與安福全離婚后,常春開始艱難創業,最終事業有所成。從此,她只享受陪伴兒女健康成長的快樂,不再對婚姻有所希冀。又如《我的前半生》里,子君與涓生結婚十幾年,為家庭、為丈夫的事業盡心盡力,但涓生因為結識新歡辜玲玲,逼迫其離婚。子君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同意離婚。脫離社會十幾年而要重新融入社會是不容易的,但子君跌跌撞撞還是闖出了自己的路,成了陶瓷藝術家。幸運的是在此過程中,子君還遇到了建筑師翟有道。翟有道品性高尚,子君再次進入婚姻?!俺4菏降幕閼儆^”是作者對都市女性婚戀問題的探尋與解答:如果婚姻不是女子所希冀的模樣,那么她們可以從婚姻圍城中出走;如果婚姻不再可依靠,那么她們至少還可以用自己的雙手自救。

婚戀是千百年來文學傳唱不絕的主題。亦舒的小說以真實筆觸書寫都市女性的婚戀境況,呈現出玫瑰式、喜寶式、阿紫式、邱晴式、姚晶式、常春式等多樣化的婚戀觀。對于都市女性的婚戀,正如亦舒所說,“維持大多數婚姻的因素是孩子、經濟、寂寞、需要安全感、面子—并不是愛情”(鐘曉毅《亦舒傳奇》)。由此可見,世俗婚戀是現實而又瑣碎的。亦舒的小說也只是旨在展現都市女性婚戀百態,并不過多強調審視與批判。雖不強調審視與批判,但亦舒又對都市女性婚戀問題作出了深入的思考以及頗具意義的探討。

猜你喜歡
阿紫都市女性婚戀觀
Writing Like a Man
寶 怡 | 厚愛悅己,恣意向上
——都市女性自愛力系列
女性修辭視域下都市女性形象的構建——評電視節目《非誠勿擾》
95后大學生婚戀觀的現狀及探析
石頭比美
黑熊奶奶的老花鏡
運斤成風
論歐陽子小說中的婚戀觀
郢書燕說
趣味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