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肖”之像

2024-04-21 02:43海青
美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波德萊爾濾鏡攝影

海青

如今人們還相信照片仍在呈現真實的樣子嗎?就在21世紀初,人像照片還和指紋一樣可靠。攝影發明之初,照片更是具有無比真實的力量,以至人們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現在一張薄片上,會產生極大的震撼。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認為攝影的步驟很像寫作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作家筆下的一個人“是各種外表的總和,只要予以適當關注,就可以使這些外表產生出無限層次的意義”。同樣,有了攝影術以后,人們更傾向于相信世界也是由無數現象和細節組合而成,每拍一次照片等于截取了一小片真相,其中總有某一片能代表更廣闊的真實。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人們期待的“真實感”呢?照片能取代肖像繪畫,除了成本與方便程度的考量,主要原因之一是光學成像帶來的直接真實感。今天已經沒有人再把自己的照片稱為“肖像”,拍照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也就沒有必要說得那么隆重。而且,“肖”意為“相似”,我們每天看到無數人的照片,其中很多早已不“肖”本人。用智能手機可以輕而易舉地拍照,也可以輕而易舉改變照片中人的樣子。發布在社交平臺上的照片與曾經的紙質照片、數碼照片相比,“畫風”大為改變?!澳テぁ薄懊腊住币咽浅R幉僮?,無論男女老幼,都沒有了正常的皮膚肌理,皆是白皙光滑。除此之外,移動端還有各種應用,不僅能調整被拍攝者的臉形、五官、膚色、身材、發型,還可以在拍攝動態影像時保持這些修改,更不要說那些五花八門的濾鏡和特效了。

經過修圖的照片在外人看起來很不真實,而且有千人一面的特點,但這是照片發布者心目中“真實的”自己。作為詩人和評論家的波德萊爾強調攝影與藝術的對立,人像照片的真實效果與繪畫相比被視為等而下之。這一望而知、無可爭議的“真實感”,讓攝影在科學研究、調查取證、資料保存等方面發揮著作用,這是一種科學的“真實”,與藝術想象無關,但這不妨礙人們對這個新發明的狂熱。波德萊爾在生命最后12年中拍了十幾幅肖像照,生動詮釋了自己說過的話,攝影“已經使所有的人都迷戀上了”。1865年,波德萊爾寫信給母親,提到自己想隨身保存一幅她的照片。他希望母親把照片上的人臉放大到三至五厘米,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會導致圖像邊緣模糊,而這種效果正是波德萊爾想要的——“真正的照片,但有著繪畫般的柔和輪廓”。踐上經常采取雙重標準。人們喜歡觀賞纖毫畢現的野生動物和巖石紋理,卻不喜歡自己臉上的瑕疵細節被清晰呈現,在人像領域,攝影師和被拍攝者對照片的訴求經常大相徑庭。波德萊爾懂得藝術上的“美”和膚淺的“好看”不同,但作為普通人,對自己和親人的照片還是要求“好看”。早期拍照機會難得,被拍攝者通常擔心照片效果而心存焦慮。顧客對照片不滿意也讓攝影師感到苦惱,只有一種萬靈藥可以醫治顧客和攝影師雙方的沮喪情緒,那就是“重拍”。

忐忑焦慮卻渴望一次次重新來過,拍照從一開始就顯現出令人上癮的特質,人們總是想通過不斷重復達到最完美的“真實”效果。

很長時間以來,美化人像最有效的方法除化妝造型之外,在攝影上就是對畫面的模糊化處理。沒有電腦繪圖技術的時候,電影經常把浪漫鏡頭、美好回憶和主角特寫放在柔光中,好萊塢電影早就如此設計,1979年上映的國產電影《小花》中也頻繁出現主角的柔光特寫,意味著影視行業偶像化風氣的悄然到來。照相館也開始為顧客拍攝斜對角構圖且帶有柔焦光斑的肖像,當時人們稱之為“藝術照”。

無論用何種方法獲得的柔光效果,本質上都要損失畫面清晰度,并不是“真正的照片”,只是技術局限與大眾審美對接后的結果。鏡頭仍然是威嚴的,直到20世紀90年代,被柔焦處理過的明星照片仍能透過朦朧薄霧看到明顯的妝容或皮膚紋理。數碼相機誕生后,電腦繪圖技術可以對照片做數字化處理,顛覆光學鏡頭捕獲的真實,從此廣告牌上的面孔都有著清晰逼真而又絕非真實的質感和輪廓。

攝影雖記錄了真實,但人像攝影的歷史就是人們規避真實鏡頭的技術演進史,真實的面容像強光一樣令人難以直視,“認識你自己”哪怕僅僅從外表上都難以實現。即使完全不考慮成本,所有人也會義無反顧地擁抱攝影,因為繪畫是畫家的“作品”,照片才被認為是本人真實形象的再現。人們對自己的照片最滿懷感情,但造型、神態、姿勢乃至畫面之外的拍攝者,無不透露出各種“秘密”。這些秘密曾經保存在照相簿中,觀賞照片只限于家庭成員和熟人之間,讓他人擁有自己的照片是非常鄭重的行為,因為人像照片的原始功用本來就如繪畫一樣,在儀式中等同于真人在場。

互聯網悄然而迅速地獲取了一切秘密,將其變成引導流量的素材,而且在人們的授權之下,今天還在使用“攝影”這個詞的人,如果不是職業攝影師,大概就是 20世紀7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人,直到他們成年之時,攝影仍很昂貴,照相機不是家家都有,人們只能去照相館拍訂婚照或全家福,從按下快門到看到照片需要等待幾天或者更久。數碼影像易于存儲、檢索、傳遞,從研發到普及,只經過了30余年,這個過程與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相伴隨,照片逐漸失去私密性,成為互聯網上的公開信息。在20世紀90年代的暢銷書《數字化生存》中,作者預言在未來社會中,比特將打敗原子,信息將以數據而非實體形態傳播和存儲,人們的生活和認知方式會由此發生巨變。結果我們都已看到,圖像數字化和智能化處理技術一騎絕塵,照片完全比特化,拍照是手機最常用的功能之一,每個人的手機里都存儲著無數照片,通過社交媒體能夠隨時瀏覽無數照片。

互聯網何以迅速瓦解了人們對照片的慎重態度,將這個曾經的私密領域公開化呢?又或許,這只是一度被壓抑的隱秘愿望隨著科技爆發而得到充分釋放?據本雅明觀察,人像攝影使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己的肖像照。一種小范圍的感官娛樂普及之后,不可避免會出現波德萊爾所說的“粗俗化”趨勢。電影和電視畫面轉瞬即逝不易保存,可以真正被“凝視”的圖像——照片、畫片、畫報、畫冊等,仍屬于笨重的“原子”,難以涂改且價格昂貴。數碼照片處理技術實現了幾乎無后續成本的拍照、修圖,所有人都有了編寫自己“歷史”的能力,電腦屏幕上的照片可以讓人久久注視,互聯網使這一切變成盛大的娛樂,簡易便攜且能夠做到無限量供應。

實際上,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當設備門檻和網速對人們尚且構成限制的時候,發布在互聯網上的個人照片仍維持著數碼修圖的精致化與真實之間的平衡,這時網民數量有限,網絡上每個ID與真人還保持著相對的一致性。系列科幻短劇《黑鏡》第二季中有一個故事,男主角去世后,某互聯網公司搜集分析他生前發布在網上的內容,就能制作出酷似其本人的仿生人。這部劇播出于2013年。如果十年后重寫這個故事,按照社交媒體發布內容復原出的人物至少在容貌上就會與本人大不相同。

智能手機的普及改變了很多事,首先是讓照片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在所有拍照設備中,只有手機是人們真正需要隨身攜帶的,數碼攝影無限重拍的功能在手機上實現了最大化。

當照片變得無限多時,平臺推送才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為人們不知道該看什么。在移動端社交媒體興起之初,創業者們只是想方設法地鼓勵人們將隨手拍的照片上傳到網上,當時手機的拍照效果還遠不理想,不足以令人拿出來展示。以移動端拍照和分享為核心功能的“照片墻”創始人凱文·斯特羅姆通過編寫濾鏡程序成功吸引了用戶,第一款濾鏡應用被稱為X-Pro2,以此致敬交叉沖印這種顯影技術。在膠片沖印時代,商業人像拍攝曾經廣泛使用這種技術,用負片顯影液處理彩色正片,以獲得高反差、高飽和度、粗顆粒的畫面風格。后來常有人把這種效果稱作“文藝范兒”“復古風”或“Ins風”,總之與現實保持距離感。這種濾鏡也是通過喪失一部分人臉細節的方法獲得美化效果,而且降低了像素,提高了上傳照片的速度,正好適應十年前的網速。

攝影誕生之初曾力圖對標“藝術”,當通信工具手機成為主要拍照和觀看設備之后,照片對標的是語言。照片墻的成功意味著人們已經習慣省去措辭的時間去修飾照片,用表情包來表達一切情緒。在此之后,各種美顏相機紛至沓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濾鏡、貼紙、特效數不勝數。以濾鏡打下江山的照片墻曾經為自己設置“無濾鏡”標簽,現在的社交媒體動輒號召用戶發布“素顏”照片,結果都會變成“素顏”效果的化妝術和濾鏡大展示。

科技迅速發展,人性則相對穩定。契訶夫寫過一篇短小的寓言《不平的鏡子》,說有一面凹凸不平的鏡子能讓普通人從中照見一個美麗的自己,照過鏡子的人至死守著鏡子不能自拔?,F在我們似乎已經得到了這面鏡子,自拍的動作正如攬鏡自照,在社交平臺可以設置讓哪些人和我們共同觀賞鏡像,好像一切都萬無一失。當我們前所未有地凌駕于真實影像之上時,卻失去了使用自己面容的權利,面容解鎖時自己的樣子就像無數人不愿面對的真實一樣,被輕松放逐到不知何處。

人類是世界上最復雜且最具個性化的一種“原作”。當我們進入數碼復制時代,被濾鏡說服,認為復制品遠遠優于原作的時候,我們已經接受了這樣一個由復制品構成的世界。按照巴爾扎克的假設,如果拍攝足夠多的照片,多到需要用完一個人的全部“幽靈影像”,這個人就會消失,只剩照片紛紛揚揚散落各處,無從知道哪一片更加真實。這個在銀版相時代無從發生的狂想,也許會發生在未來的“元宇宙”中。

(本刊編輯部摘自《讀書》,內容有刪減)

猜你喜歡
波德萊爾濾鏡攝影
“綠瓤西瓜”橫空出世 是濾鏡合成還是“確有其瓜”
材料作文“濾鏡與生活”導寫
“命運是自我選擇”:《波德萊爾》傳記批評解讀
抖音:“濾鏡”下的戲劇性與自我缺失
南方
漸變ND濾鏡套裝
走向巴黎詩歌(之二)——巴黎詩人波德萊爾
論《現代中國作家與法國文學》中的波德萊爾考察
WZW—bewell攝影月賽
最美的攝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