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鐵水聯運標準化建設現狀研究分析及對策建議

2024-04-21 10:23姜景玲汪健田春林
標準科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標準化現狀對策

姜景玲 汪健 田春林

關鍵詞:鐵水聯運,標準化,現狀,對策

0引言

2023年1月,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簡稱《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完善鐵水聯運標準規則”重點任務,為深入落實《行動方案》的工作要求,明晰制約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化問題,準確把握鐵水聯運標準規范制修訂任務,有序推進鐵水聯運重點標準的研究、制修訂工作,充分發揮標準的規范引領作用,迫切需要開展鐵水聯運標準化建設任務的研究。然而國內外有關鐵水聯運標準化的研究目前還較少,國外大部分學者關注重點集中于多鐵水聯運路徑優化、運輸效益分析等,國內大部分學者關注重點集中于多式聯運標準化。

Franconis[1]等認為貨主在選擇運輸方式時的決策是系統的和復雜的,主要影響因素有運費、運輸時間、可靠性、安全性等,而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在這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Flenming[2]等詳細介紹了漢堡港集裝箱鐵水聯運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歸納了漢堡港在東歐的領先地位和優秀經驗;Crainic[3]等通過對比美國大陸橋和歐亞大陸橋的鐵水聯運運量,分析了美國大陸橋開展集裝箱鐵水聯運的優勢經驗;Sahin[4]在對不同的運輸方式進行比較后,得出了在成本方面單個運輸方式沒有聯運有優勢,且運輸距離越大,兩者的差異越明顯的結論。Chang[5]等在對聯運路徑問題進行研究時,建立了帶時間窗的多目標商品流模型應用于路徑優化問題中,并提出了新的求解方法。Mostert[6]等在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通過對公路運輸和聯運進行比較,得出聯運比公路運輸有優勢;趙瑩等[7]對我國多式聯運發展現狀、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國多式聯運標準體系的構建思路;李繼春等[8]在分析我國集裝箱多式聯運標準化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剖析了集裝箱多式聯運標準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適用于我國國情的集裝箱多式聯運標準化發展建議;虞楠等[9]分析了我國港口鐵水聯運發展成績和存在問題,從加快進港鐵路建設、推進鐵水聯運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實現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的對策;賴文光等[10]對我國2020年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的發展現狀、鐵水聯運主要運營模式和經驗做法進行了分析,剖析了鐵水聯運發展在進港鐵路專用線建設、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張哲輝等[11]分析了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健全法規標準體系等促進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的路徑。

1鐵水聯運標準化工作現狀

“十三五”以來,隨著大部制改革的深入,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得到快速推進,成立了交通運輸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建了全國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的管理機構和技術支撐機構,在貨物多式聯運、旅客聯程運輸、綜合交通樞紐、轉運裝備等方面組織制定了系列重要標準,為推動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鐵水聯運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制定發布實施了26項與鐵水聯運密切相關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其中4項基礎標準,6項作業標準,14項信息化標準,2項裝載單元標準,河南省交通運輸學會、珠海市港口協會、江蘇省交通物流協會等行業協會學會組織發布了與鐵水聯運密切相關的4項作業團體標準和1項信息化團體標準。鐵水聯運標準制定和發布實施,對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1.1標準為鐵水聯運認識統一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基礎通用方面,發布了GB/T42184-2022《貨物多式聯運術語》、GB/T42820-2023《多式聯運貨物分類與代碼》等4項基礎標準,對鐵水聯運等術語進行了統一,規范了鐵水聯運過程中貨物的分類原則、編碼方法與代碼結構等。這些標準的發布實施,從國家層面有力推動了不同運輸方式間、不同部門間、不同產業間多式聯運基礎概念的銜接協調和規范統一,為解決由于行業標準不統一給多式聯運的貨物運量統計、信息交換、運輸計劃等方面帶來的不便利問題奠定了基礎,為促進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1.2標準為鐵水聯運作業協同效率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運輸組織方面,發布了JT/T1244-2019《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JT/T1312-2020《商品車多式聯運交接單》、JT/T1288-2020《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技術要求》等6項行業標準和T/HNTS0003-2022《集裝箱多式聯運河港功能區布設規范》等4項團體標準,規范了國內集裝箱鐵水聯運運單和電子運單的組成、格式、主要內容等,針對商品車鐵水聯運交接單、乘用車集裝箱鐵水聯運以及冷藏集裝箱鐵水聯運,規范了相關業務操作要求。這些標準的發布實施,可有效解決單證重復錄入、多次填報的問題,提高作業效率,減少作業時間,解決了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單證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從標準層面為鐵水聯運“一單制”運輸的實現提供了基礎依據和有力支撐,也為商品車、冷藏集裝箱等在不同運輸方式間的高效交接、轉運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例如:《商品車多式聯運交接單》《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技術要求》等標準支撐了上海港、大連港等在開展商品車運輸、冷藏集裝箱運輸時的聯運作業規范和效率提升,《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電子運單》等有力支撐了交通運輸部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開展,也為青島港、北部灣港、重慶港等集裝箱鐵水聯運“一單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1.3標準為鐵水聯運信息化水平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信息互聯互通方面,發布了JT/T1350-2020《海鐵聯運列車磅單報文》、JT/T1351-2020《海鐵聯運需求車提報報文》、GB/T42808-2023《港口海鐵聯運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要求》等14項信息化行業標準和T/JSATL20-2021《海鐵班列服務質量監測與評估平臺建設規范》1項信息化團體標準,規范了海鐵聯運跨方式信息交換報文、信息系統接口以及海鐵聯運集裝箱運輸電子數據交換報文等系列要求。這些標準的發布實施,有力促進了鐵路、水運等不同運輸方式間數據交換的標準化,促進了不同運輸方式間電子數據交換業務的開展,對推動海鐵聯運信息化平臺建設和數據交換提供了標準支撐。例如:寧波舟山港等通過與國鐵集團的深度合作,在途、到港列車和列車貨物等信息已實現與鐵路的交互共享,可以實現貨物的全程跟蹤;江蘇省打造了鐵水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已與連云港、徐州港、南京港實現數據對接。

1.4標準為鐵水聯運裝載單元優化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標準化裝載單元方面,發布了GB/T17770-1999《集裝箱空/陸/水(聯運)通用集裝箱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標準,規定了鐵水聯運中通用集裝箱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發布了JT/T1349-2020《多功能鋼質托盤技術要求》標準,規定了鐵水聯運中用到的多功能鋼質托盤的分類與規格型號、結構、材質及表面處理、信息標簽、作業規范。這些標準的發布實施,為集裝箱、托盤等鐵水聯運裝載單元的設計、生產和使用提供了技術依據,對提升鐵水聯運換裝效率、提高鐵水聯運服務質量和運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例如:依據《多功能鋼質托盤技術要求》標準研發的鋼質托盤在醫藥等行業得到了應用,實踐表明其安全性能、額定載荷、節能降耗等方面相對傳統木質托盤具有明顯的優勢。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鐵水聯運設施標準還不健全

現有有關綜合貨運樞紐相關標準中,不同行業管理部門立足自身管理要求,針對物流園區、港口站場、鐵路站場等制定了適合自身需要的標準規范,目前還缺少綜合貨運樞紐設計標準,鐵水聯運的功能區設置和集疏運體系建設等涉及跨方式協同運行的“綜合性”內容還缺少統一規范。此外目前還沒有針對港區的鐵路專用線設計規范,通常是參照TB10638-2019《鐵路專用線設計規范(試行)》來設計,缺乏港區作業對鐵路專用線特定要求的考慮,港口和鐵路部門在統籌考慮進港鐵路專用線建設時“無標可依”,實際運營中鐵路專用線建設情況五花八門,尤其是鐵水轉運距離差異較大,調研顯示,僅有寧波舟山港、北部灣港等少量港區實現了鐵路專用線接入港口碼頭,多數集裝箱碼頭與鐵路中心站相分離,且部分距離較遠,例如:有些港口鐵水聯運轉運距離近20公里。

2.2運輸管理服務規則還不夠統一

水運和鐵路裝載要求標準不一,例如:鐵路要求貨柜必須裝載均勻,偏載管理嚴格控制在重心位移100毫米以內,水運沒有這方面規定,實際運營中,水轉鐵常需二次掏箱。同時,水運、鐵路集裝箱貨物安全檢查要求也不盡相同,且青島港等港口提出各鐵路站點貨物加固、驗箱標準也不一致。對水運、鐵路集裝箱貨物裝載和安全檢查的技術要求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尚未開展系統研究,水運、鐵路集裝箱貨物聯運裝載和安全檢查技術要求還是空白。此外,運輸組織協調標準缺失,例如:進港鐵路專用線運營、港口泊位與鐵路站臺的作業能力匹配尚無標準可依。

2.3部分危險貨物界定標準不一致

水運危險貨物是指列入《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IMDGCode)的物質和物品,鐵路危險貨物是指列入TB/30006-2022《鐵路危險貨物品名表》的物質和物品,以及未列入鐵路危險貨物品名表單GB6944《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確定為危險貨物的,鐵路也按照危險貨物運輸,青島港、招商港口等港口提出例如瀝青等一些水路普通集裝箱貨物,鐵路運輸界定為危險貨物,造成聯運困難,但對于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危險貨物品名劃分尚未開展系統對比分析,需要進行系統全面梳理鐵路、水路運輸中相同和不一致的危險貨物品類品名,加強銜接并實施清單化管理。此外,目前運輸需求較為強烈的動力鋰電池鐵水聯運相關標準規范還處于空白。

2.4聯運單證標準仍不完備

目前已發布了《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電子運單》等運輸單證標準,這些標準對聯運單證的組成、格式等內容進行了規范,但聯運單證業務流程規范尚沒有統一標準,為提高聯運單證業務流轉的效率,提升多式聯運“一單制”發展水平,需要開展單證業務流程規范標準研究。

2.5信息交換內容和標準還有待完善

調研了解,果園港等港口企業提出其與所在地鐵路局集團公司的共享信息基本是在途、到港列車信息和在途、到港列車貨物信息等內容,路局權限有限,信息的及時性和穩定性不能得到保障,企業需求強烈的貨物全程跟蹤信息無法實現共享,共享信息不能滿足港口生產需要,例如:“請車日需求受理信息”,港口如能自動獲取港口發站貨物的承認車情況,就可以提前制定裝車計劃,方便計劃性安排生產,且跨路局的信息交換也還存在一定問題。同時,已有的信息交換標準也有待完善,例如:集裝箱電子數據交換系列標準,有些發布時間為2008年,標準老舊,需要修訂完善。

2.6已有標準實施效果不佳

調研了解,已發布的鐵水聯運相關標準的實施應用還較欠缺,有些企業通過交通運輸部網站、交通運輸標準化信息系統等對已發布的標準名稱大致了解,但對標準的技術內容不掌握,更不清楚如何應用標準,甚至部分企業標準化意識薄弱,對國家和行業發布的標準關注度不夠,對已發布標準的情況不了解,通過對20余家重點港口企業調研問卷分析,近40%的企業不了解已發布鐵水聯運相關標準情況,在標準實施應用方面,也僅有青島港、舟山港、果園港、珠海港等為數不多港口企業在實踐中應用了已發布的標準。

3對策建議

3.1聚焦重點,加快標準研究制修訂工作

一是聯運設施方面,加快《綜合貨運樞紐設計規范》的發布實施,解決鐵水聯運換裝作業區布設、換裝工藝等技術內容,明確建設規范,研究制定進港鐵路專用線建設與運營指南,以及鐵路專用線疏運能力與港區貨量和碼頭疏運能力相匹配的標準化,有利于鐵水聯運各參與方根據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和技術改造,避免由于各方能力不協調,出現運力浪費或者某一方運力瓶頸卡脖子的現象。二是作業協同方面,聚焦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危險貨物品名劃分不一致、裝載要求不一樣、需求較為強烈的動力鋰電池貨物運輸、單證業務流轉不規范等問題,研究制定相應標準規范或措施建議。三是信息互通方面,針對部分標準發布時間較早等問題,加快推進已有標準修訂研究進程。

3.2推動共享數據內容和標準化,推進鐵水聯運信息共享

強化港口企業與國鐵集團的溝通協調,推動擴大交互共享數據內容和權限,同時,充分用好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政府主導的信息化平臺,優化整合多部門建立的多式聯運信息系統,擴大共享內容、提高共享時效,推動實現貨物全程跟蹤信息、列車計劃申請、運單需求計劃、鐵路運單信息、列車在途信息、貨車裝載清單及明細、列車到達等港口企業需求較為強烈的信息,動態體現列車位置、到發時刻、船舶進離港、貨物裝卸等內容,為鐵水聯運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根據鐵水聯運共享數據內容的擴大,及時開展共享數據的標準制修訂工作,統一規范共享電子數據交換的基本要求、交換規則等內容,為共享電子數據的信息交換提供標準技術支撐。

3.3開展標準實施評估,強化標準實施效果反饋

通過問卷調研、實地調研、座談研討等多種形式,對標準行業管理部門、標準使用單位等標準用戶開展已有鐵水聯運標準實施情況調研,對標準實施狀況、標準實施效果等方面進行系統全面分析,從標準的可操作性、協調性、先進性等方面,對標準的技術內容是否科學合理進行評價,總結標準在規范引領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中的實施效益,以及梳理標準需要修訂完善的內容,研究提出標準“立改廢”建議,對于已不適用的標準,及時修訂完善,更好地發揮標準的規范引領作用。

3.4加強標準宣貫和落實,推動鐵水聯運標準廣泛應用

要充分運用中國交通報、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交通運輸標準化信息系統等多種媒體,對發布的鐵水聯運標準及時解讀和宣傳,依托標準起草單位,組織開展鐵水聯運專項或系列標準宣傳和業務培訓,便于標準使用者對標準內容的理解及提升標準的影響力,讓行業了解標準、使用標準。同時,依托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政策、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等,推動標準實施應用。

猜你喜歡
標準化現狀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標準化簡述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