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研究

2024-04-21 11:30熊唯胡昊天劉玉玲李倩何苗苗王亞東
標準科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湖北省標準化交通

熊唯 胡昊天 劉玉玲 李倩 何苗苗 王亞東

關鍵詞:交通運輸,標準化

1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背景

1.1全國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背景

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交通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先行領域,同時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交通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成為社會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科學管理、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務、支撐和引領行業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交通運輸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聯合印發《交通運輸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對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形勢要求進行明確,要求充分發揮標準化的基礎作用、引領作用、規制作用、戰略作用,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提升行業治理能力。

1.2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背景

湖北省處于我國內陸腹地,坐擁黃金水道長江,為我國水陸交通運輸的重要樞紐,素有“九省通衢”美譽?!笆濉币詠?,全省綜合運輸服務發展快速,成效明顯,但對標新形勢新要求,仍然存在運輸服務一體化水平有待提高、傳統運輸業態亟待轉型升級、行業綜合治理能力有待加強、交通運輸服務質效有待提升、交通資源配置有待優化、交通運輸標準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不足。近年來,湖北省重視交通運輸發展,加快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印發了《關于促進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湖北省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推進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5年)》等文件,重點完善全省交通運輸短板。扎實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等部省規劃落實,編制《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湖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等不斷提升行業治理水平?!笆奈濉睍r期,是湖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新征程的開局五年,也是譜寫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五年。應對新形勢,踏上新征程,湖北省交通立足服務國家戰略、支撐重大布局要求,面臨適應新發展格局、加快城鎮化發展、融合新技術、堅持安全發展等新挑戰,迫切需要加強標準化工作。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圍繞交通領域智慧化轉型需求,加快完善相關標準,引領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健康發展。在新形勢、新發展要求的推動下,加強標準化管理,建立適應湖北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標準體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綠色交通、安全交通、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標準研制和發布實施,成為全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基于標準化建設,圍繞長江經濟帶發展特點和需求,推動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對標國際標準,打造國際運輸體系,不斷提升湖北省交通運輸行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現狀

2.1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情況

“十三五”時期,湖北省交通運輸硬件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方面,通過公共交通服務標準化試點獲得了充分的實施經驗,另一方面,制定了《湖北省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等地方標準,并針對城市水上客運、城市公交客運、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交通道路材料及工具等領域分別制修訂一系列行業標準,行業治理體系配套日趨完善。但目前尚未形成交通運輸領域的標準體系。

一是試點建設方面。2014年,咸寧市楓丹公交有限公司獲批公共交通服務試點項目承擔單位。試點創建以來,該公司制定了具體的《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方案》和《標準化管理辦法》,建立了公共交通服務標準體系,涵蓋177項標準。通過4年的標準化創建,公司人員素質、工作效率及品牌影響力都得到較大提升。2018年12月18日以91.6的高分通過了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考核評估,成為湖北首個國家級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標準化試點。

二是標準制修訂方面。根據交通運輸標準化信息系統公開信息顯示,除去工程設備類標準,湖北省各級交通運輸單位主導或參與了交通運輸領域制修訂標準約為14項,類型涵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主要成果有《城市客運輪渡服務規范》等兩項行業標準、《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系列4項行業標準。

除此之外,2011年初,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質監局根據交通運輸部《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活動實施方案》《省交通運輸廳關于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設質量的若干意見》和《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活動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組織相關建設單位編制《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并于當年6月進行發布,用于指導全省高速公路參建單位如何參考并執行各類行業及國家標準,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試用期內較好地指導并降低了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事故率并提升了工程管理中的規范性。

2.2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建設中的問題和、不足

2.2.1標準體系建設規劃性不足

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的建設起步較晚,缺乏充足的建設經驗積累,反映在實踐中主要體現為部分部門對標準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充分意識到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因而使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建設遲滯于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的整體進程,并進一步影響全省交通運輸建設向更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當前湖北省交通運輸發展進程中還存在短板,尤其體現在基本公共交通服務均等化水平仍待提升。旅客聯程運輸總體處于起步階段,與新時代多樣化、多層次的客貨運輸需求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相適應。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是重要手段。因此實現基本交通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充分發揮標準化的作用,將標準化視為基本交通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關鍵一環。這需要政府部門從推動基本交通公共服務發展的高度出發,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客貨運輸的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最終目的,高屋建瓴,推動標準化建設。

2.2.2標準體系建設系統性缺失

當前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建設整體上呈現出實施范圍較小,且已實施的領域較為分散的情況,體現出整體性、系統性規劃的缺失。進一步看,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規劃并沒有體現出比較明確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事項。根據已有的建設實踐,更多體現為不同部門根據實際需求制定相關標準的各自為政的局面。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工程,需要有系統的思想與明確的規劃,要求各部分既能履行各自的職能,又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促進整體性職能的發揮。以系統的理念明確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才能根據全省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確定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

2.2.3標準體系運行機制待完善

運行機制通常涵蓋實施機制、保障機制、績效評估機制和監督機制等,但目前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缺乏統一的標準修正與管理,且標準的各項工作承擔科室不統一,責任不明,導致標準體系運行受阻。尤其是標準的評估與監督環節,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評估機制,導致標準的實施結果缺乏有效反饋,許多標準化工作流于表面。而監督機制的欠缺導致無法將標準化工作納入規范化的軌道,既影響了標準化的工作成效,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應當鼓勵行業組織、標準化技術組織、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第三方主體創建多種形式的標準實施效果監測體系,穩步開展標準監測與實施反饋,對標準實施進行實時跟蹤和調研,定期梳理,對不適宜的標準及時修訂、廢止。建立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評估機制,根據反饋和評估情況對標準進行復審。標準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經過復審,對不適應交通運輸發展實際的應當及時修訂或者廢止。逐步建立高質量交通運輸標準體系。

2.2.4標準信息平臺建設起步慢

信息平臺的建設對于以數字化推動交通運輸標準化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目前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信息平臺建設緩慢,影響了標準信息的收集與整合以及標準的制定與推廣。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平臺的開發與建設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支持,但是由于部分部門對標準化工作缺乏重視,導致較為有限的資源投入難以保障信息平臺建設的進展。

3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構建

3.1標準體系框架構建思路

按照交通運輸方式、交通運輸涉及領域、標準類型等維度考慮標準體系構建模式,框架模型如圖1所示。

根據標準體系模型,利用綜合標準化原理和方法,結合湖北省交通運輸實際,搭建交通運輸標準體系框架,如圖2所示。子體系包括基礎通用標準、信息化標準、運輸安全與應急標準、綠色交通標準、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工程建設與養護標準等。各子體系按交通運輸設計領域劃分,根據各領域的特點,分別涵蓋了綜合交通、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方式和管理、技術標準。二級子體系涵蓋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多式聯運等相關標準。

依據標準體系框架,對現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等進行梳理,形成標準明細表。通過標準明細表可以分析重點而又急需制定的標準,為標準化工作部署及標準制修訂提供依據,同時方便標準的查詢和使用。

經過梳理,該標準體系包含2667項標準,其中基礎通用標準240項,綜合交通運輸標準1268項,綠色交通標準109項,運輸安全與應急標準183項,信息化標準550項,工程建設與養護標準417項。

3.2湖北交通運輸重點任務

根據《湖北省綜合運輸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工作部署,當前湖北省交通標準化發展中的重點任務有如下幾點。

(1)標準化對接促進多式聯運發展。鼓勵應用電子運單、智能合同等新模式,加快物流信息、物流設施、物流裝備等標準對接,推動建立統一的運輸市場和標準規則。建設布局合理、體系完善、內聯外暢、集約高效的多式聯運體系,初步建成引領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發展,輻射全國、服務全球的國家內陸地區多式聯運中心。提升多式聯運協同水平。結合港口資源整合,建設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在信息共享、供應鏈服務、“一單制”單據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2)多領域標準融合加速郵政標準化對接。加強交通樞紐與快遞倉儲、分撥、接駁等設施的規劃銜接,推動郵政業與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行業間標準對接和企業間信息共享。推動郵政快遞與鐵路、民航企業優化安檢流程,實現安全銜接,提高安檢效率。

(3)裝備制造標準化推進船舶水運融合發展。推進水運船舶標準化、環?;?,推廣應用江海直達船型、三峽船型等專業化船型,研發建造適合長江、漢江等江漢聯運新船型,鼓勵新建改建LNG單燃料動力船舶,建造純電動游輪,實施以“船型研發、技術創新”為重點的水運裝備設施升級工程。推進物流裝備現代化,推廣應用集裝箱、廂式半掛車等標準化運載單元和貨運車輛,推動公鐵適用的內陸集裝箱等在湖北地區先行先試,支持發展大型化專業化的轉運換裝設施設備,提升冷鏈物流等設施裝備水平。

(4)載運工具達標活動提升安全水平。強化載運工具質量治理,提升重點運輸船舶安全技術性能,深入實施道路運輸車輛達標管理,完善營運車船準入標準,保障運輸裝備安全。

(5)健全安全生產責任標準體系。完善依法治理體系,健全交通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督促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責任明晰的安全生產制度和覆蓋生產經營各環節的風險防控責任鏈條,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6)加強法治政府部門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交通運輸法規制度體系,根據國家和省要求,積極做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交通運輸領域新業態規范管理、高速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的立法論證和準備工作。深入推進執法隊伍職業化、執法站所標準化、管理制度規范化、執法工作信息化。在后期的研究中,建議結合重點工作任務開展標準化工作,重點圍繞交通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多式聯運、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等方面構建具有湖北特點的,適應湖北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

4湖北省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實施建議

4.1加強交通運輸標準化頂層設計

(1)科學謀劃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路線圖。做好標準體系規劃設計,明確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健全標準化政策制度,加快構建和完善涵蓋標準制定、實施、監督等政策制度體系。堅持系統觀念,構建標準化“全鏈條”工作機制,加強標準與計量、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等質量監督體系一體化建設,強化標準實施效果評估與反饋,推動標準實施應用。

(2)健全優化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運行機制。加強標準化管理組織建設,推動組建廳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分委會,加強對市縣交通運輸部門和行業企業、協會學會、科研院所標準化工作指導,加強標準申報、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報批發布、實施、監督等各環節工作協同,推進標準化全壽命周期管理。推動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引導科研院所、企業協會在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等相關領域成立一批省級標準技術委員會,完善促進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相關技術服務發展的機制。優化完善科技創新與標準化工作聯動機制,部署推進技術研發、試點建設、標準研制與產業布局,加強技術創新活躍領域標準研究,引導和推進先進適用創新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爭取承擔全國和省標準化技術組織秘書處相關工作。

(3)構建交通運輸標準化運行質量控制體系。結合行業發展特點和趨勢,制定標準編制計劃,分批開展標準編制工作,通過構建覆蓋交通運輸各階段、各事項、各要素的標準體系,提出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的建設路徑和管理策略,強化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信息網融合發展標準研究。健全標準立項評估制度,加強標準立項必要性和可行性審查,不為制定標準而制定標準。充分發揮標委會智庫作用,強化標準研究驗證,提高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科學性、公開性和透明度,在標準研制過程中應充分聽取各利益相關方意見,廣泛征求意見,聽取各方訴求,講求科學民主,確保各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充分表達,在出現爭議時,應及時啟動爭議處理程序,開展針對標準爭議的調查論證,要盡可能做到科學客觀,在此基礎上加強協調達成共識。建立標準協同實施機制,加強標準實施監督檢查,鼓勵行業或標準化主管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共同推動標準有效實施,將標準條款應用到交通運輸實際工作中,加強標準技術條款及要求實施符合性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標準在使用過程中的不適應性并定期修訂。健全標準實施反饋機制,加快建立統一的標準實施反饋平臺,暢通反饋渠道,加快制定標準實施反饋信息處置規則,明確處理反饋信息的工作時限、程序要求,確保標準實施信息能夠及時有效處理。

4.2有序推進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建設

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的建設是為了規范和優化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提高運輸效率和安全水平。湖北省是個內陸省份,交通標準體系建設對于促進湖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至關重要。針對省內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存在的上述問題,湖北省近幾年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漸完善湖北交通運輸標準體系。

(1)優化道路交通標準。湖北省在道路交通標準方面一直積極推進,以確保道路交通安全、通行順暢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下一步,還需通過制定道路設計、建設和維護的技術標準,包括道路寬度、坡度、標線、交通信號燈等,以確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旨在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通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居民和各行各業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道路交通環境。

(2)完善運輸服務標準。制定交通運輸服務的標準,包括客運服務質量、貨物運輸條件、票務管理等,提高運輸服務的品質和用戶滿意度。通過完善運輸服務標準,可以提升運輸服務的規范性、可靠性和便捷性,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為居民和企業提供更好的運輸服務體驗。

(3)實現數據標準化和信息共享。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信息共享平臺,促進交通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提高交通決策和管理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下一步,還需構建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整合各類運輸信息資源,實現數據共享和交互,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交通信息服務。通過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實現交通監管、運行、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運作,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務水平。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也為交通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服務,提高了居民和企業的出行體驗。

(4)提升綠色交通水平。湖北省一直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推動綠色交通的發展,旨在減少交通對環境的影響,提高交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環境友好性。后續還需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支持,擴大公交車輛的規模、提升服務質量,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減少汽車出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鼓勵和支持清潔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包括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輛等,減少尾氣排放和環境污染。通過在綠色交通領域不斷探索和創新,致力于推動交通運輸向低碳、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以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

(5)加強交通安全標準實施。湖北省一直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并制定了一系列交通安全標準,以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例如:規定了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標準,包括交通標志、交通信號燈、道路護欄、反光標線等,以確保道路的安全和通行順暢。還制定了駕駛員的駕駛技能要求和標準,包括駕駛技術、交通法規和安全意識等方面,通過培訓和考試確保駕駛員具備良好的駕駛技能和安全意識。后續將在學校交通安全標準化方面持續發力,包括學校周邊道路改造、交通警示標識的設置、交通安全教育的實施等,保障學生的交通出行安全。

(6)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按照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標準,以確保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在道路工程建設標準、隧道工程標準、交通信號標準等方面不斷發力,包括道路設計、施工、驗收等方面,確保道路的結構、質量和安全性符合要求,制定了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信號設施的標準,包括顏色、形狀、尺寸、布局等方面,確保交通信號的統一性和規范性。還需完善港口工程建設的標準,包括港口碼頭、泊位、堤防等方面,確保港口的裝卸能力、安全性和環保要求滿足標準。

通過以上各個方面的努力,逐步完善優化覆蓋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標準體系,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構建高效、便捷、安全、環保的交通網絡,促進湖北經濟的發展和區域間的互聯互通,同時,還能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條件,改善生活質量和保護環境。

4.3加快交通運輸重點標準制修訂

圍繞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結合前文對湖北交通運輸相關領域標準問題梳理,亟須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運輸服務、智慧交通、安全應急保障等方面標準的研制工作。按照“急用先行、突出重點”的原則,適應新發展需求,找準交通運輸標準化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識別,并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建立擬制修訂標準目錄(見表1)。

4.4落實交通運輸相關標準應用實施

應用和實施是標準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僅對標準文本的研制并不足以實現湖北省交通標準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還需要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指導交通領域從業人員工作有跡可循,降低風險危害,促進全省交通行業提質增效。重視交通運輸領域的標準化實踐應用,可以將該領域的有益經驗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廣泛的推廣、擴散和持續改進。

在標準化推廣過程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交通運輸領域各單位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水平參差不齊,標準文本易淪為擺設。另一方面,各單位自行探索實踐工作經驗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經濟成本,而交通主管部門主導推進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應用可以有效節約這一成本,同時驅動力也強于各自為政的推進方式。問題的解決方式都離不開對標準的實踐與應用,對此有如下幾條路徑可供參考。

一是廣泛開展標準實施宣貫。宣貫手段多元化,提請省交通廳領導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標準發布進行解讀,提高交通領域地方標準關注力度,增強地方標準公信力。通過多媒體途徑廣泛宣傳推廣,營造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氛圍,組織交通運輸行業標準交流會,讓交通領域相關企業機構、個人和公眾充分了解并積極參與標準實施過程,從而更好地推動標準化建設發揮實踐作用。

二是建設培訓標準人才梯隊。整合行業標準化人才資源,組織政府單位、行業協會、高校院校及第三方技術機構,共同參與標準化人才培養工作,發揮各方專業優勢,強化培訓效果。通過聯席機制等方式構建交通標準化人才梯隊培訓計劃,對不同層次、不同門類的標準化培訓內容進行制定、實施、推廣和評估。最終培養和發展高質量、高素質的標準化人才梯隊,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標準化工作需求,并促進標準化工作的持續發展。

三是實施試點持續改進標準。尋找有意向的單位開展交通運輸標準化試點申報工作,實踐并探索交通標準建設經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進行不斷改進優化,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成果。不同專項的交通單位擇取自身優勢領域,制定試點計劃,明確試點實施方案,經過充分論證和協調組織后予以實施。實施過程中不斷收集相關信息及數據,與試點相關方充分溝通交流,獲取反饋和建議,并持續進行改進,確保標準更符合實際需求和應用需要。

通過以上實踐路徑的“組合拳”,能夠有效落實和落細交通運輸相關標準的應用實施。這將有利于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的規范化水平,推動交通運輸服務質量的提升,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標準支撐,實現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5結語

通過以上實踐路徑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地推動湖北省交通運輸相關標準的應用實施,提升規范化水平,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為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標準支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加強標準化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支撐作用,還能夠形成協調一致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共識,為湖北省交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湖北省標準化交通
標準化簡述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勸導員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春風化雨 深入淺出——記湖北省優秀理論宣講員龍會忠
論汽車維修診斷標準化(上)
交通運輸標準化
湖北省將再添6座長江大橋
湖北省今年將建成農村公路1.5萬km
閱讀理解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