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考點分布特點 探究復習備考思路
——淺析2023 年高考四省份思想政治試卷考點分布特點暨對復習備考的啟示

2024-04-21 12:20吳利彬徐琦楠
教學考試(高考政治) 2024年1期
關鍵詞:考點選擇題分值

吳利彬 徐琦楠

(湖北省天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八個省市順利完成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新高考,相比于前兩年,2023 年高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對新教材的考法,如考什么?怎么考?各模塊分值比重是多少?本文重點分析了遼寧、湖北、湖南、廣東四省的高考政治試卷,從以上三個方面做一些簡要分析,以幫助大家整理思路,更好地指導教學。

一、主要考點分布、各模塊分值及備考啟示

各省試卷結構大同小異:遼寧卷16 道選擇題,3 道非選擇題,共6 問,總字數約4 900 字;湖北卷16 道選擇題,5 道非選擇題,共6 問,總字數約5 700 字,閱讀量較大;湖南卷16 道選擇題,4 道非選擇題,共7 問,總字數約5 500 字;廣東卷16 道選擇題,4 道非選擇題,共7 問,總字數約5 200 字??键c分布、各模塊分值比重,各有如下特點:

(一)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四份省卷最大的共同特點:本模塊沒有考非選擇題。

2.湖北卷僅考了1 道選擇題,而湖南卷則考了3 道選擇題。四省平均:2 道選擇題,模塊總分值均分6 分。

3.就本模塊內知識分布而言,湖南卷3 道題均考查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注重了試題的理論性和基礎性,如第2 題要求考生分析、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關于共產主義的描述;第3 題要求考生通過分析李大釗、毛澤東、習近平語錄更深刻理解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其他三省卷則側重于第三、四課知識,考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化,注重了試題的綜合性和應用性。

4.本模塊的復習備考啟示:

①加強“四史”教育,掌握各個歷史階段的成就及其意義,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等,在解題時要注意題中出現事件的時間節點。

②本模塊知識的命題立足于基礎性和綜合性,側重于考查考生的政治認同素養,建議在復習備考時可以重建復習單元,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識點可以與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二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知識點重構單元。

③要求學生掌握唯物史觀,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基本原理分析各種社會形態的演變及其特征。理解為上,不要花更多的時間用于背誦。

(二)必修2《經濟與社會》

1.本模塊知識融合度高:廣東卷第5 題考查引進、利用外資知識點,與對外開放知識點相融合,以及遼寧卷19(3)題,“運用經濟與社會、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分析鞍鋼橋梁鋼逐步融入全球市場的過程”,將兩個模塊的知識放在一個題中考查。

2.四省平均:2 道選擇題,1 道非選題,模塊總分值均分15 分左右。

3.本模塊復習備考啟示:

①重構復習單元,在復習備考過程中,將必修2《經濟與社會》中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選必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知識點重新整合成一個大單元,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發展格局。

②復習備考重點是第二課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調節、宏觀調控、企業經營等仍是高頻考點。

(三)必修3《政治與法治》

1. 本模塊題量、分值各省卷有較大區別:湖北卷3 道選擇題,2 道非選擇題,模塊總分值22 分;廣東卷4 道選擇題,1 道非選擇題,總分值21 分;遼寧卷2 道選擇題和1 道非選擇題,模塊總分值18 分,其中非選擇題12 分,非選擇題分值較大;湖南卷2 道選擇題和1 道非選擇題,總分值最少,只有14 分。四省平均:3 道選擇題和1 道非選擇題,模塊總分值均分18 分左右。

2.湖北卷考查了2 道非選擇題:18 題單獨考查了某村黨委在“帶領村民闖出一條致富路、幸福路”過程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21(1)題運用《法律與生活》《政治與法治》知識,評析甲乙丙的說法。整套題非常鮮明地體現了兩個特點:一是必備知識融合度高、覆蓋面較廣,本模塊總分值在全卷中占比最大;二是力求突出試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考查學生分析與綜合能力、反思與評價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

3.高頻考點實至名歸: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四省卷無一遺漏;黨、人民、人大、政府四個主體及相關制度,四省卷無一回避。

4.本模塊復習備考啟示:

①重構復習單元,建議在復習備考過程中將必修3《政治與生活》第一、二單元與選必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的第一單元重構,第三單元與選必2《法律與生活》第四單元重構。

②本模塊復習中要注重知識的應用性,要著重掌握各項制度的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解決社會問題,如湖南卷18 題“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湖北卷18 題考查村黨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廣東卷19 題說明全國人大代表是如何通過提出議案、建議進行履職的。

(四)選必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

1.本模塊考點融合度高,不僅表現在模塊融合上,而且還表現在同一道題考查多個模塊知識點,如湖北卷第5 題,通過提升“零碳競爭力”,考查了能源結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競爭、世界經濟發展新格局等四個考點。

2.各省卷中本模塊分值相差較大,四省平均:2道選擇題和1道非選擇題,模塊總分值均分13分。

3.本模塊復習備考啟示:

①復習備考過程中可以將本模塊知識拆解,與《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重構復習單元,重構成“當代國際經濟”和“當代國際政治”兩個大單元,便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上文已有建議,這里不作贅述。

②“當代國際政治”單元以考查選擇題為主,高頻考點集中在世界多極化單元中,本模塊非選擇題主要集中在“當代國際經濟”單元中,以考查經濟全球化為主,如湖南卷17(2)題運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知識,說明我國政府應如何助力民營企業在對外開放中形成競爭新優勢;遼寧卷19(3)題運用經濟與社會、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分析鞍鋼橋梁鋼逐步融入全球市場的過程;廣東卷18 題運用經濟全球化的知識,闡述中國與多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

(五)選必2《法律與生活》

1.廣東卷1 道選擇題和1 道非選擇題,其余三省都是2 道選擇題和1 道非選擇題,模塊總分值均分12 分。

2.廣東卷非選擇題考查了違約處理,其余三省非選擇題均考查了公民的民事權利。

3.非選擇題均考查了判斷、評析類題型:湖南卷19 題“判斷甲媒體訴乙公司侵權是否成立,并說明理由”,湖北卷21(1)題“評析甲乙丙的說法”,遼寧卷18 題“分析A 劇本殺店涉嫌哪些違法行為;若小明訴至法院請求損害賠償,可提出哪些理由”,廣東卷17(2)題“A 市仲裁委員會是否應當受理?乙方要求甲方承擔違約金并雙倍返還定金是否合法?請分別說明理由”。

4.本模塊復習備考啟示:

①如上文所述,將《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與《法律與生活》重構?!墩闻c法治》第三單元從宏觀入手,從黨和國家層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而《法律與生活》從微觀入手,立足于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培養公民法治意識。

②《法律與生活》識記量較大,謹慎擴展和深化,畢竟課堂不是法庭。

③對于民事糾紛的判斷、評析類的非選擇題的答案要點建議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判斷結論或總的觀點,言簡意賅;二是引用法律條文或法律基本精神,如果需要引用法律條文,試題會提供,法律基本精神則需要考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積累和培養;三是分析材料,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侵權或違約;這樣就做到了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評析時要注意評析各種主體的行為,不能有遺漏。

(六)必修4《哲學與文化》

1.遼寧卷文化部分非選擇題開放性大,湖北卷非選擇題中將哲學和文化融合考查,各省卷中哲學部分分值在本模塊總分占比大,四省平均:2 道哲學選擇題,1 道文化選擇題,哲學與文化各1 道非選擇題,模塊總分值均分24 分,在整套試卷中占比最大。

2.認識論與唯物史觀仍然是考查的重點,延續了全國卷的特點。

3.本模塊復習備考啟示:

①重構復習單元,將選必3《邏輯與思維》第八課把握辯證分合、第九課理解質量互變、第十課推動認識發展三個知識點與必修4《哲學與文化》相關知識點重構,但是要分清這三個知識點在不同的教材體系中各自的理論脈絡,在《哲學與文化》中重在原理運用,在《邏輯與思維》中重在培養辯證思維。

②本模塊復習重心在哲學部分,要建構概念、原理、方法論三要素相結合的思維導圖;對于文化部分,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原理,橫向分析文化的民族性、多樣性,縱向分析文化的時代化,以文化的發展、創新為主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③從解題方法來看,排除法仍然是這一模塊試題的解題法寶。

1.各省卷分值差別較大,最高14 分,最低9 分。

2.判斷與推理是考查的重點。

3.本模塊復習備考啟示:

①重構復習單元,在上文《哲學與文化》部分已有敘述,不贅述。

②第一單元重在理解思維條件,領悟思維要義;第二單元重在掌握概念方法,理解判斷邏輯要求,提升推理能力;第四單元重在體會聯想思維的運用,理解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的特征與優勢,把握超前思維的意義。

二、復習備考過程中的一些總體考量

本人結合過往學習、考察經歷,對比新舊教材與新舊高考模式,發現部分教師由于對“三新”模式的認知差異導致對教學缺乏更多的思考與探究。

我們認知的底層,正是我們思維的桎梏,在備考和教學實踐中多一些上游思維是必須的,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原有教學模式,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在“三新”背景下,對于2024 屆復習備考,特別是第四批考改省份的老師,應該有一些新的底層認知和現實思路。

(一)分析學情,精備、精練、精改,減輕學生負擔

新的教材體系非常直觀地體現了兩個特點:一是內容覆蓋面廣,二是知識量大,而學生由于高一年級要完成必修部分,以便通過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標準較低,同時科目多,每一學科學習時間相應減少,兩年下來基礎知識掌握極不牢固,傳統的“背多分”和題海戰術已不適合現實學情和新高考要求。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掌握必備知識,提高關鍵能力,減輕學生負擔?

1.提高復習備考效率,做到精備、精練、精改。先備練習,有針對性再備教材,練習精批準評,掌握學生知識落實情況,如在講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要首先知曉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高頻考點,也是學生容易發生錯誤的知識點,要將政府與市場的作用聯系起來,不可分割,在非選擇題中出則“聯袂”;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則要相互區別,在選擇題中要仔細甄別,不能混淆。備課過程中先備練習,結合練習中的考法再講授知識,最后通過作業檢查學生落實情況,整個過程要體現老師的“精”與學生的“實”。

2.建構以一級考點為線、二級考點為綱、三級考點為目的思維導圖,建構思維導圖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引導學生將龐雜的知識化繁為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要厘清這三級考點之間的關系,三級考點為二級考點服務,二級考點為一級考點服務,而一級考點則是教材的主線,是培養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的關鍵所在。必備知識貴在梳理、理解,大量地背記只會事倍功半。以選必3《邏輯與思維》第四課“準確把握概念”為例:一級考點是準確把握概念,二級考點是概念的概述和明確概念的方法,三級考點分別是概念的含義、概念的基本特征和明確內涵的方法、明確外延的方法,學生合上課本,整個有關概念的知識體系躍然腦海。

(二)注重關鍵的必備知識的落實

哪些是關鍵的必備知識?如何去落實?可謂見仁見智,筆者認為有兩個標準,一是高頻考點,二是直指本質。以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例,幾乎每年、每省必考,這就是關鍵的必備知識,要引導學生理解其本質,要求學生掌握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是什么,其性質是什么,與村支部等和其他組織是什么樣的關系。又比如對國有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理解,重在掌握國有經濟的地位與作用,抓住兩個詞:主導和控制力,強調其“質”;而公有制經濟是主體,強調其“量”,這樣既掌握了國有經濟和公有制經濟的本質區別,同時又復習了哲學和邏輯知識中關于事物“質”與“量”的相關知識。

(三)對標高考評價標準,解讀高考試卷,甄選復習重點

要辯證地把握高考評價標準體系,深刻理解評價標準體系和社會生活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其基本內核,即“一核四層四翼”,無論是“三無三不”原則,還是“金線、銀線、串聯線”思維,都是對這一評價體系的解讀與理解(可以參考《中國考試》2019 年第12 期和2024 年高考藍皮書),變的是重大時代主題和具體真實世界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在復習過程中要據此對復習重點做出相應的甄選。如必修2《經濟與社會》可根據國家經濟出現的新變化將重點放在民營經濟、市場經濟體制以及共同富裕等知識點上,必修3《政治與法治》將重點放在各項制度的優越性上,堅定制度自信,選必2《法律與生活》將重點放在公民民事權利等知識點上。

如何提高復習備考效能,是個永恒的課題,筆者力求貼近教學實踐,淺表性地作了以上思考,以期引發大家的深入探討,不同的省情、學情有不同的方法,而明確考試方向、培養學生核心價值和學科素養、提高學生關鍵能力、減輕學生負擔卻是我們面對的共同責任,多分析、多思考、多研究總是必須而難能可貴的。

猜你喜歡
考點選擇題分值
一起來看看交通違法記分分值有什么變化
考點展示
考點展臺
不等式(組)考點大掃描
單項選擇題狂練
數列選擇題精選精練
統計常見考點追蹤
十種妙招握在手 破解選擇題無憂
宿遷城鎮居民醫保按病種分值結算初探
病種分值結算模式下的醫療監管之實踐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