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勞動中德育可行性探索

2024-04-22 16:47居玥
家長·下 2024年3期
關鍵詞:勞動德育幼兒

居玥

“生活即教育,行為即課程”。勞動教育和立德樹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勞動是生活的基礎,是幸福的源泉,是道德的源泉所在,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素養的重要指標,德育是幼兒成長的指路牌,是勞動品質的外顯。勞動教育與德育的相互融合,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理解勞動的真正意義,培養幼兒堅強勇敢、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在潛移默化的勞動教育中實現德育滲透。本文對幼兒勞動中德育可行性展開探索,旨在通過勞動體驗進一步深化德育,讓幼兒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更好地適應社會,實現健康快樂的成長與進步。

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以勞育德是通過勞動汲取德育知識,在勞動中體現個人素質,強調個人真正體驗和感受到的事件,促使幼兒收獲更多豐富的精神價值。當前,幼兒教育教學中對勞動教育的關注度不足,幼兒園階段是向幼兒滲透德育思想、塑造健全人格的黃金時期,教師要積極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德育建設的思考中,讓勞動教育成為幼兒德育成長的“必修課”,真正愛上勞動、快樂勞動,體味付出與收獲的喜悅。

一、理解勞動價值,增強德育理念

幼兒的年齡較小,無法對德育有充分的認識,缺乏正確的了解與重視,傳統的勞動教育過度重視勞動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德育的重要性,導致勞動與德育的融合不足,勞動教育與德育內容出現了脫節,教師過度關注德育內容的空洞性和抽象性,與實際的勞動技能相互脫節,使幼兒無法在勞動中體驗到德育的重要作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傳統文化節日都是對幼兒最好的教育契機,在開展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道德品質的形成,教師可以引入勞動課程,引領幼兒感悟中國傳統文化,在勞動中提高幼兒的德育素養。

例如,臨近“五一勞動節”,日常生活中幼兒關于“勞動”的話題也多起來,教師開展“勞動大討論”,傾聽幼兒的想法,鼓勵他們把自己知道的“勞動”分享給小伙伴們。在相互交流溝通中,幼兒對“什么是勞動?爸爸媽媽們在家里怎樣勞動?有哪些勞動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時候,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幼兒講解關于勞動節的基本知識,讓他們對勞動形成一個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之后,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點,與他們一起商議如下“我們的勞動計劃”:

首先,勞動需要工具。幼兒在教師和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收集各種各樣的勞動工具。教師針對大班幼兒在擺弄研究勞動工具時的探究興趣點,引導鼓勵他們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拖把、小水桶、工作帽等,不斷豐富勞動工具。其次,教師鼓勵大班幼兒將自己了解到的勞動方法畫下來,在“勞動手牽手”大帶小活動中給弟弟妹妹做細致講解,承擔起哥哥姐姐的責任,帶領著弟弟妹妹感受“勞動是什么?”。再次,教師積極營造勞動氛圍,通過“勞動體驗日”創造契機,讓幼兒實踐操作,嘗試用小小的手將大大的幼兒園打掃得干干凈凈,并通過活動后的即時頒獎儀式,讓幼兒感受到“勞動就有收獲”。最后,體驗日結束后,幼兒有很多感想,此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寫寫畫畫,進行情感表達。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勞動教育的內容已經與生活情境深度融合,幼兒在親身體驗中真正理解勞動的快樂。教師開展的與勞動相關的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了解不同勞動者對不同行業的貢獻。隨著對“勞動”一步步地深入了解,幼兒對勞動產生了全新的認識,這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節日或紀念日,如“植樹節”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勞動活動,持續漸進式地讓幼兒在生活中勞動、在勞動中感悟生活,真真實實地了解、感受、體驗、學會并愛上勞動,懂得勞動的真正含義;不斷感受勞動文化、體驗勞動辛勞、感悟勞動精神;不斷提高幼兒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持之以恒地幫助幼兒萌生熱愛勞動的思維,增強他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教師創設真實的生活化情境,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在循序漸進的體驗中認識到勞動對人們生活及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品質,積極向更多的勞動者學習,有效增強幼兒的道德素養。

二、開展種植課程,培養勞動美德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很多家庭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一味地索取,覺得所需物品能夠輕易得來。溺愛讓幼兒不懂得什么是珍惜,雖然很多幼兒小時候會念“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但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真正做到,有些幼兒還剩兩口飯就不吃了。幼兒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沒有養成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為了進一步讓幼兒了解食物從播種到收獲的來之不易,幼兒園在種植過程中滲透德育,可以引領幼兒在園內開展種植課程,親歷體驗付出與收獲,在課程中培養幼兒的美德。

例如,在“喚醒春天,收獲美好”種植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做著翻土挖坑下種的勞動,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幼兒說:“老師,我來挖土?!庇械挠變赫f:“老師,我要放種子了?!庇械挠變赫f:“老師,這是我種的,快來看看!”有的幼兒說:“老師,還要澆水呢!”幼兒小心翼翼地把小種子種在了土壤里,期盼著每一顆小種子,快點生根發芽。通過挖土、播種種子、埋土、澆水這幾番勞動后,菜地終于完成了,接下來,就靜靜等著它們發芽長大。

勞動后,幼兒的衣服臟了,臉上也掛滿了汗水,但是看著滿是收獲的種植園,臉上洋溢起了開心的笑容。種植完成后還要進行養護照料種植區的種子,定時澆水、除草、施肥,教師要鼓勵幼兒細致觀察,用圖畫的方式持續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經過一段時間后,幼兒發現了種子的明顯變化:“快看,我們的小蔥又長高了!”“是呀,油麥菜好像也長了不少!”同時也發現了問題:“咦?葉子被蟲子吃了個洞?!庇變弘y過極了,紛紛開始想辦法并向教師和家長求助。大家開動腦筋,向園丁伯伯請教,收集網上除蟲方法的視頻,成立“除蟲小隊”,嘗試運用學習到的方法幫助植物除蟲。

幼兒通過實踐操作,親身感知每一顆種子生長與成熟的不易及需要付出的辛苦;在激烈地討論中變得更加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親近自然的勞作中學會了努力付出與堅持不懈;在面對困難和挑戰中敢于接受失敗,更敢于不斷試錯,不斷尋找解決的方法。教師在種植活動中一直陪伴在幼兒身邊,傾聽到了幼兒的心聲,看到了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感受著與幼兒共同成長的喜悅??粗L勢茂盛的菜地,幼兒的成就感滿滿,更愿意參與“喚醒土地”的其他活動,收獲更多美好的未來。

在照料植物的過程中,幼兒懂得尊重生命,形成了責任意識;在分小組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見,以及解決沖突的方法;在觀察照料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學會了細致觀察、精心照顧,努力思考和積極解決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在等待植物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幼兒理解了等待和堅持的重要性,這些都對于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三、引入角色扮演,樹立勞動觀念

幼兒沒有工作體驗,不懂得各種職業中的辛苦,因此教師可以在主題活動中引導幼兒了解生活中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幼兒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尊敬之情。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扮演不同行業的角色感受勞動的意義,在德育的視角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職業觀念,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在角色扮演中滲透勞動教育,促使幼兒初步養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啟發幼兒思考,讓幼兒從家庭成員出發,逐漸擴展到四周的社會環境,全面了解社會成員的工作與人們的生活關系,進而進一步保證勞動教育的質量。如,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問:“你的爸爸媽媽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他們在工作中會做哪些事情?”等,讓幼兒在游戲時進行交流與討論,對不同職業的勞動內容形成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通過問題的方式引領幼兒觀察自己的實際生活,了解不同職業,如在身邊經常接觸到的快遞員、超市的工作人員、理發師、清潔工等,他們都是怎樣工作的,每天工作的時間是多長,工作內容都有哪些等,引領幼兒觀察自己的生活,并在游戲中將這些角色充分地再現出來。幼兒在游戲中扮演、體驗不同職業勞動者的工作內容,懂得勞動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教師還可以帶幼兒參觀環衛工人的一天,了解整潔的環境離不開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引導幼兒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在幼兒園和家里堅持進行垃圾分類。

幼兒時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時期,也是幼兒道德品質形成的初步階段,勞動教育與德育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勞動教育能夠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發揮綜合育人的價值,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啟蒙作用;德育與勞動教育的相互融合,可以進一步幫助幼兒增強社會的責任感、公民意識,讓幼兒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四、家園合作共育,彰顯德育內涵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現階段很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家人寵愛,總是事無巨細地為幼兒“包辦”一切,舍不得讓幼兒做一點點家務。很多幼兒長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僅缺乏勞動技能,更加缺乏家庭成長過程中的責任感。幼兒天生是非常熱愛勞動的,勞動能夠讓幼兒更加富有活力。我們多給幼兒參與家務勞動的機會,可以讓他們在家務勞動中提高肢體協調能力、思考能力與認知能力,并從一些小小的家務事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獨立的人格與生活自理能力,這樣才能充分彰顯德育的內涵,為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閱讀自制繪本《亂扔東西的小貓咪》。不少幼兒疑問為什么小貓咪不會收拾,因為以前都是媽媽幫他整理房間,他什么也不做,所以不會自己整理。教師還可以通過共讀、自主閱讀、表征、交流、講故事等方式,幫助幼兒了解收納整理的必要性,養成收納整理物品的良好生活習慣。

例如,組織開展“我是快樂小幫手”活動,每天選出小值日生,幫助老師做好班級各項日常工作,如擦桌子、掃地、疊被子、分餐點、分飯菜、收發繪畫工具等。萬事開頭難,不要讓幼兒產生畏難情緒,要鼓勵幼兒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要從自我服務開始學習,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學會如何自己系鞋帶、穿衣服、疊被子,把臟衣服放進籃子里,讓幼兒慢慢習慣并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要給幼兒充分的信任,凡是他們自己能做的就讓他們自己做,幫助他們逐漸養成初步分類整理的習慣,懂得整理的意義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對幼兒加以提醒和引導,利用家園合作的力量,共同推選整理小達人,收集獎勵積分,換取獎狀。在家中,家長可以和幼兒開展“我是整理小能手”的親子游戲,進一步增強幼兒自主整理的能力與意識,真正將整理內化,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提高幼兒勞動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家長還可以帶著幼兒一起煮飯燒菜,從打開米缸舀米時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并告訴幼兒舀量多少,與幼兒一起洗米,并告訴他們洗米水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緊接著,從擇菜到洗菜,告訴幼兒所吃的菜肴需要經過多個步驟后才能食用,正確示范方法后有耐心地引導幼兒一起操作。在和家長共同完成美食的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到了父母每天煮飯燒菜的辛苦,對家人產生感恩之心,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力所能及地付出自己的一份勞動,不會隨意把家里弄得一團糟、到處丟玩具等。

勞動能夠讓幼兒變得更加富有活力,在家園共育中,家務勞動可以增進親子感情,提高幼兒的生活技能,讓幼兒在未來的成長與發展中更具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從小就喜歡勞動的幼兒,在未來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也更具優勢。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整合勞動教育內容,在幼兒的心中傳遞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引發幼兒對勞動和德育的更深層次思考,深刻理解勞動的價值所在。教師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情況及心理特征,在德育和勞動教育的滲透下,為幼兒開創更好的明天。

猜你喜歡
勞動德育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熱愛勞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