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惡魔少年》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學書寫

2024-04-22 15:21楊亞娟
三角洲 2024年4期
關鍵詞:祥子受害者人性

楊亞娟

《惡魔少年》是日本社會派推理作家藥丸岳的代表作之一,2022年12月由劉姿君翻譯,海南出版社出版。小說立足于未成年人犯罪取材,展現了未成年犯罪對受害者、對社會的深刻影響,探討了社會法治形勢下未成年犯罪中個體贖罪的意義。小說的線索人物是檜山貴志,三年又十個月前他的妻子祥子被三個少年殘忍殺害,因為兇手未成年,檜山只知道兇手客觀、冷漠的代號:少年A、少年B和少年C。而今,少年A、少年B和少年C接連遭遇不測和危險,案發地卻和檜山有著密切的聯系,于是,曾經揚言“既然國家不處罰他們,那我就親手把兇手殺了”的檜山,成為警察第一懷疑的對象。

人物的多重身份設置

小說從檜山立場去逐漸揭開祥子被殺害的真相,故事中的各色人等不為人知的秘密都逐漸被披露了出來,人生的艱難和人性的復雜通過人物的多重身份設置顯現了出來,小說也因此更加撲朔迷離,具備了懸疑的特征。

一、檜山兩次成為受害者家屬

檜山初三的時候,父母車禍身亡,肇事者是一個大學生。一個少年,驟然失去雙親,卻只能面對保險理賠,連大學生家庭的歉意都接收不到。長大后的檜山開了自己的咖啡店,又遇見了來店里打工的祥子,他喜歡上了祥子,兩人結婚,有了女兒愛實。但實際上,檜山并不了解祥子,他印象中的祥子人見人愛,專注、認真、善良、體貼,這些只是和外人同樣的認知,他并不了解祥子內心的痛苦,所以檜山成家獲得的幸福感跟祥子并不等同。失去家庭的檜山又在十幾年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生活剝奪走的東西又以新的形式回來了。檜山的幸福持續得很短暫,愛實5個月的時候,祥子被害。

檜山一直走不出祥子遇害的陰霾,妻子被害,檜山第二次成為受害者家屬,這一次,成年的他面對未成年犯罪,如同少年時面對家破人亡一樣,同樣無力。

二、澄子的雙重身份

祥子的媽媽前田澄子是個單身媽媽,她辛苦養大了女兒,女兒成家立業后卻慘遭殺害。面對祥子的被害,澄子表現得比檜山要理智和冷靜,叮囑檜山不要追究,好好養好女兒愛實,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對于一個單親母親,澄子的冷靜讓檜山很不理解,這是小說中埋下的一個伏筆,后來案件逐步深入和追尋后答案揭曉,原來祥子在少年時曾經失手殺死了教師瀧澤。澄子曾經作為一個未成年犯罪者的家長,因此,澄子對于三個少年的暴行也就顯得寬容了一點,但失去獨女的痛苦卻一直在她的心頭肆虐。具有共情能力的澄子卻沒有想到,祥子當年犯罪是無意間的錯手失誤,而如今祥子卻是被有計劃殺害,并且罪犯已經預知就算他們殺人也不會受到懲處。

三、“觸法少年”與受害者的雙重身份

“未滿十四歲的少年沒有刑事責任能力。即使做出觸犯法律的行為,也不能說是犯罪,因此稱為‘觸法少年,是保護輔導的對象?!薄缎谭ā愤@樣定義未成年犯罪者。祥子命案的始作俑者澤村和也和八木將彥起初只是有一些小毛病的少年,在丸山純的精心設計下從不斷打架、收保護費等小打小鬧到未成年犯罪殺人。后來,良心未泯的澤村和八木要贖罪時被丸山純殺害,他們從“觸法少年”成了受害者。

同樣具有施害人和受害者雙重身份的還有祥子和仁科步美,這兩個姑娘未曾見面,卻都因對方改變了一生。

祥子4歲時在老家群馬縣吾妻郡目睹4歲的小柴悅子被手上有胎記的少年相澤秀樹猥褻殺害,憑記憶中胎記幫警察找到了罪犯。初三時又失手殺死了瀧澤俊夫而進入了管教機構。出來后祥子獨來獨往,沉默寡言,努力打工賺錢,碰見了檜山,與之相愛,但她一直封閉自己,檜山根本不了解祥子的過去。祥子得知小柴悅子的父母一直想得到犯罪少年的道歉,她想去找瀧澤的家人致歉,得知步美病重,便拿出自己500萬日元的存款,并向已經成為律師的相澤秀樹敲詐了500萬日元,借小柴悅子之名捐給了步美做手術。祥子過失傷人,殺害了瀧澤,而她自己又悲慘地死在了三個少年的刀下。

瀧澤是步美的父親,步美的生活遭遇了經濟和精神的雙重打擊。后來步美收到一封信,有祥子一家的照片和地址,上面有挑撥的話語:“殺害你父親的兇手過得很幸?!?,于是步美在丸山純的挑唆下不僅拍下錄像威脅八木、澤村他們協助殺害祥子,還在4年后來到檜山的咖啡館應聘,希望掌握檜山的行蹤,把八木和澤村的死亡嫁禍于他。步美從一個未成年犯罪的受害者家人,最后成為犯罪者。

四、“觸法少年”與大律師相澤秀樹

相澤秀樹15歲的時候在群馬縣吾妻郡猥褻殺死了4歲的小柴悅子,被4歲的祥子看見,警察依據祥子提供的特征——手背上形狀奇特的胎記找到了相澤秀樹。多年后,相澤秀樹已經功成名就,成了“觸法少年”的輔佐人,也正因為他經常在電視上出現,被祥子認了出來,祥子向他敲詐了500萬日元捐給步美做手術。相澤秀樹把祥子一家的照片寄給了步美,附上了地址,挑撥步美報復祥子。

故事敘述呈現未成年犯罪多樣化狀態

小說采用倒敘手法,一步步被揭開的真相指向的是未成年人犯罪這個沉重的社會話題,小說以藝術化方式書寫了現實社會中各式各樣的未成年人犯罪樣態,站在受害者家屬的角度發聲,雖然充滿偶然和巧合,但指向的卻是社會真實。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團伙作案

未成年人因為年紀比較小,主體意識不強,合作抱團會讓他們更有安全感,三五成群,相互慫恿,就容易鑄成大錯。祥子的遇害就是八木、澤村和丸山三個人團伙作案。

祥子初中時失手殺死了教師瀧澤俊夫,也是碰見了拓也、純二、阿健這三個高中生引發的血案。祥子性格沉悶,沒什么朋友,美雪父母吵架,家庭氛圍壓抑,兩個人因夾娃娃認識,又跟著三個高中生到酒吧,被逼著打交友電話的廣告騙來了瀧澤俊夫,瀧澤被三個少年毒打并搶走錢包,后來瀧澤再次碰見美雪和祥子,逼要自己的錢包,卻被驚魂失措的祥子為救美雪捅死。祥子被逮捕,送少年院,美雪被保護管束。三個高中生是祥子和美雪犯罪的直接導火索。

步美是瀧澤的女兒,父親被害,家庭驟變,母親腹中的胎兒死亡,步美又患了重病,這一切不幸都讓步美內心充滿仇恨。步美住院時碰到了探望奶奶的丸山,兩人成了朋友,丸山和步美一起策劃了祥子的命案。但步美和丸山不同,丸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而步美知道了祥子的贖罪后,最后從丸山手里救下了被劫持的愛實。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暴力化

未成年人缺乏理性,也因為年少而對生命缺乏敬畏和尊重,因此,往往犯罪行為暴力,手段殘忍。小說中15歲的相澤秀樹猥褻4歲的悅子遭到反抗后勒死了悅子,并且用石頭將其臉砸得面目全非,恰好被祥子看到才得以破案;祥子被八木三人割到了頸動脈,上半身因反抗刀傷無數,而女兒愛實就睡在嬰兒床上,祥子在女兒面前慢慢死去;丸山純三人對男童猥褻并用殘忍的方式傷害他;丸山知道事情暴露,打算殺掉檜山、美雪和愛實三人,因為他揚言自己才17歲,就算被判十年,也沒事兒。

三、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乏高智商犯罪

大多時候,未成年人犯罪要么出于物資匱乏,想獲取財物,過失傷人;要么是出于某種精神原因——情緒的宣泄或因性欲而犯罪,這樣的少年應該是生活中缺乏正向的引領,但人們忽視了有一種惡叫生而為惡,不知悔改。丸山純就是這樣的,可以說,相澤秀樹也是這樣的。

丸山純13歲就將他的小伙伴澤村和八木玩弄于股掌之間,引誘他們鑄成大錯,還偽裝自己是最無辜的一個,甚至于他作案時還故意留下?;兆尵煺业骄€索破案,不能不說他智商很高。近4年后,當澤村和八木有了贖罪心理,想找檜山告知真相時,他又有預謀地殺害了澤村和八木,還設計了自己被推下月臺的事件,試圖把這些都引到檜山身上,讓檜山成為嫌犯。就算最后事情暴露了,丸山純也想好了,自己17歲,不會判得很重,最多十年。

同樣,少年時殺死幼童悅子的相澤秀樹,成為少年院的輔佐人,經常上電視,其成就說明了他必然是一個極聰慧的人,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把對祥子敲詐的不滿通過禍水東引的方式發泄,最終導致了步美對祥子的報復。

《惡魔少年》中塑造了各式各樣的或有理由或無理由的未成年犯罪者,但標題振聾發聵的“惡魔”不是指向那些過失傷人、有悔改之心和贖罪行為的少年人,而是指丸山純這類純粹的惡人,像惡魔一樣,毫無人性。

小說書寫指向生命關懷和人性反思

小說以極端的表達“惡魔”為標題,立足未成年犯罪,描摹了實實在在落在受害者家屬身上的痛苦感受,文學書寫中體現對生命的關懷和對人性的反思。

一、受害者及家人的感受在法律中應該被尊重

檜山在妻子被殺害后一直無法走出來,因為他是一個兩次失去家人的人,他只能知道少年A、少年B、少年C這樣的代號。他密切關注《少年法》的修訂,才能在《少年法》修訂后第一時間去查卷宗,進而得知了三個少年的名字。

而小柴悅子的父母、瀧澤俊夫的妻子,他們一直不知道傷害自己家人的那個少年姓甚名誰,修訂后的《少年法》雖然允許了被害人家屬可以查閱卷宗,但是三年內的才可以查到,他們滿懷痛苦,希望能收到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少年的歉意。瀧澤俊夫的妻子在經歷了胎兒死亡、女兒重病等一系列的打擊后,沒有精力去關注犯罪少年的情況,對捐款1000萬日元給女兒做手術的捐款者,她依據二十來歲、推著嬰兒車這些特征,判斷是當年那個殺死了瀧澤的少女,她沒有親眼見到祥子給她道歉,但她收到了祥子的贖罪心意。而小柴悅子的父母卻一直未能等到那份歉意,相澤秀樹因為越來越大的名氣更想永遠隱藏過去,從來沒想過贖罪。

二、人性的復雜體現在社會各個群體之中

人性復雜,不能單以善惡而論?!氨Wo派”總會把未成年人定義為不諳世事、容易被他人裹挾的一個群體,覺得應該保護他們的人權,不拘泥于過去,讓他們忘卻過去,改過自新。而“嚴懲派”則認為不能放任未成年人內心的獸性,應該通過懲罰讓他們回歸理智。

小說以文學語言書寫未成年人犯罪中呈現的復雜人性。當一切真相和細節都浮出水面,人性之善也刷新著人們的認知,向善是人性的光輝和對自我的追求,祥子捐款給步美治??;美雪悉心照料著愛實;澤村和八木有了贖罪悔改之心;步美在最后關頭勇敢地救下了愛實。同樣,在成年人那里,檜山知道了祥子的過去還是深愛著她,并且反省自己對犯罪者深惡痛絕的決絕態度可能影響了祥子對他可能的坦白;三枝作為警察關心愛實的身體健康;貫井作為記者和社會評論的推動者幫助了受害者家屬,這些都是社會中的平凡、具體的人,能夠帶給檜山溫暖。

當然,小說也告訴讀者,人性中有執拗、可怕的一面,人性復雜,絕對不是年紀小就一定單純、善良。丸山純和步美盡管未成年,卻策劃了近4年前對祥子的謀殺;丸山純經過教育仍不知悔改,4年后再犯命案,并且以17歲未成年為依仗,根本不擔心會受到嚴厲制裁。丸山純的母親強勢自我,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兒子的事情有所反思,這可能是丸山心理陰暗的一個家庭原因。相澤秀樹因為祥子的敲詐,為了隱瞞過去,保障自己的社會地位不受影響,便引誘步美報復祥子。

綜上所述,小說《惡魔少年》以檜山為線索人物展開故事,祥子被害貌似是簡單明了的未成年人激情犯罪案件,抽絲剝繭后卻發掘出復雜的案件真相。每個人物的多重身份被層層剝離,未成年人犯罪的多樣化豐富了故事敘述,文學書寫的背后,是作者對于生命的關注和人性的反思。小說以文學書寫方式,更強烈、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了未成年人犯罪這個普遍性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

楊亞娟,文學碩士,教師,研究方向:文學評論、兒童文學。本文系基金項目2021年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改項目“分級閱讀模式下的文學理論課程改革”(21JG003Y)、2022年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團隊《文學概論》(111190050)研究成果。作者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學院。

猜你喜歡
祥子受害者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則
逼近人性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顯未成年人保護精細化
人性的偏見地圖
分析《駱駝祥子》中祥子的悲劇因素
駱駝“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淺析《駱駝祥子》中祥子的婚戀悲劇
功能與人性
受害者敏感性與報復、寬恕的關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祥子悲劇性格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