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評價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有效實施

2024-04-22 15:36孫靜靜
家長·下 2024年3期
關鍵詞:素養家長音樂

孫靜靜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苯處熜兄行У慕虒W評價,能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的情緒積極學習。在素質教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之后,音樂教育逐漸得到重視,該學科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都發生很大改變,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探索、實踐也更為積極,音樂教學評價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課堂教學要將教學評價作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主要手段,評價的過程和結果需要有科學的標準,才能保證評價的有效性,發揮其積極作用。因此,要想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有效實施音樂教學評價,教師需要了解其作用,而后結合實際情況將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指標與描述性評價、發展性與選擇性評價進行融合,同時充分利用多元化評價主體的作用,全方位優化教學評價及效果。

一、教學評價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信心

在初中階段,很多學生由于平時很少唱歌,學習音樂時很不自信,雖然很喜歡音樂課,但怯于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因此教師可以在評價時抓住學生本身的優點并將其放大,培養學生自信心,使其敢于大膽自信地歌唱。對學生做出評價時,教師應盡量使用鼓勵性、激勵性的語言,將具體的評價給予學生,如“老師覺得你的嗓音很清脆”“你的吐字很清晰,對唱歌很有幫助”“你的情感表達很到位,對歌詞的理解很到位”等,使其發現自己身上的優勢,只要自信勇敢,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贊賞。

(二)提高課堂氛圍活躍性

評價的主體具有多元化特性,評價方法也富于變化,教師可以借助創新音樂教學評價方法的方式提高課堂的活躍性,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訓練歌唱技巧等。如,學生互相評價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教師將其應用在課堂上,可促使學生主動模仿教師的評價方式、評價語言等,使學生了解其他同學的優勢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生的興趣也會在這樣的氛圍中被激發出來,音樂聆聽和分析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同時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融洽。但在使用該方法時,教師需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過于心急。

(三)有助于激活學生的音樂思維

音樂思維的發展直接影響學生的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的提升,并且能夠讓學生對自身有正確認識,監督、糾正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于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有顯著的效果。尤其是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這可以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使學生在比較放松的心態下學習,提高其音樂綜合能力與素養。

基于教學評價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學生音樂素養和興趣、教學目標等因素,對于評價方法、理念等進行創新和實踐,保證教學評價應用的合理性,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教學評價。

二、教學評價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有效實施

(一)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的融合

教學評價中的過程性評價是重點,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評價學生日常表現,因此過程性評價主要是記錄學生日常學習行為,如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態度等。結果性評價普遍是在教學進行了一段時間后評價學生學習情況,可使學生對這段時間內自身的情況有所了解和把握。二者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師主觀的影響。

例如,有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很一般,甚至是不好,但與優異的學生一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此時教師反而會對前者有較高的評價,進而對其有更高的期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日常表現比較好的學生在考試時取得的成績不理想,教師也會考慮其日常表現,在評價時給予積極、鼓勵性的評價,維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對音樂的興趣和自信心??梢?,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的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師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保證評價的科學性,從而在課堂上實施有效評價。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有很多創造性的活動內容,在此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拍攝整個過程,記錄學生的靈感,方便后續教學中應用這種靈感,如根據歌曲填詞、根據歌詞譜曲等,逐漸引導和鼓勵學生創作完整的音樂作品等。教師可以在每個月或者每個單元教學結束后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使學生的音樂素養逐漸得以提升,并且將日常的過程性評價與階段性的結果融合起來,增強評價的客觀性,使學生可以根據評價結果了解自己的情況,并接受教師的指導,這有利于保證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二)指標與描述性評價相融合

指標評價是在一定標準的基礎上測試學生的音樂能力、素養,等級評價是比較常用的方法。如,使用A、B、C、D等級方法展開評價,替代傳統的優、良、中、差方法,這樣方便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描述性評價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方法是對學生進行觀察,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后對學生展開評價。但是該方法對于教師的要求很高,工作量大且難度高,其優勢則是方便教師了解和把握學生的音樂素養。前者的操作更容易、客觀,但是難以準確地表達和評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因此,二者可以在評價活動中進行融合,彌補彼此的不足,便于提升教學評價有效性。

例如,在歌曲《我和你》演唱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從座位條件上將學生分組,各組合唱,而后從聲音穿透力、音調、聲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描述各小組的優點和不足。如,有的小組聲音很齊,對于節奏的把握非常好,但需要加強聲音穿透力的訓練;有的小組聲音非常洪亮,但可以感覺到是喊出來的歌聲,對細節和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因此需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有的小組因為整體音樂水平偏差較大,導致整個小組的演唱效果不佳,但是每個學生都陶醉其中,表情和情感都非常到位,代入感很強。這種教學評價既詳細描述了各組學生的真實情況,又從指標評價的角度準確評價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表現、掌握以及感受等情況,增強了評價的全面性,實現了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梢?,音樂教學評價中,教師可通過指標與描述性評價融合的方法實施評價。

(三)發展性與選拔性評價相融合

發展性評價重點突出評價所具有的激勵作用,將重點放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的評價作用,主要體現在單元教學中。選拔性評價是將水平、程度以及優劣作為依據選拔綜合素質優越的人才,經常應用在結業和升學時期。發展性與選拔性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差異性很明顯,但在實踐中容易出現二者互相替代的情況,影響評價效果,將二者以融合的方式應用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發揮出更強的優勢,優化評價的過程和效果。

例如,在《踏浪》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發展性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身的教學質量進行綜合性、科學性評價,同時,從學生升學角度出發,明確選拔性評價標準,增強評價的專業性。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時,評價的主要內容是學生演唱技巧的應用水平和情感表達效果,以鼓勵為主,重點在于維護好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緩解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壓力,并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與選拔性評價進行融合,則將重點放在專業技術方面,關注學生演唱時的技巧,指出并糾正學生專業技巧上的不足,提高其專業性。這樣可為在升學上有專業需求的學生提供有效評價和教學。由此可見,在開展音樂教學評價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具體學段、內容和目標合理融合發展性評價與選拔性評價。

(四)充分利用多元化評價主體

1.教師評價。

音樂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內心對音樂的喜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加學生生活中的藝術氣息,并且通過音樂減輕學生承受的各方壓力,而不是將每個人都培養成為音樂家。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評價,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理解音樂表達出來的不同情緒,并且能夠詮釋音樂的不同形象;通過鼓勵的語言、眼神和動作等,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注意評價方法、內容的多樣性,避免千篇一律的評價。

以《共和國之戀》為例,欣賞歌曲時學生的情緒被調動,并通過歌曲對國家有了正確、全面的了解,從而在欣賞過程中越來越熱愛自己的祖國。在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演唱歌曲,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最后進行課堂總結。在總結階段,教師需要評價學生的表現,包括演唱時的技巧、情感態度、表達的感受等,使用的語言、動作等都要表達出對學生的鼓勵和認可,如“你演唱時的情緒非常飽滿、表達準確?!薄澳銓Ω枨鷥群睦斫夂苋??!庇只蛘哓Q起大拇指表達對學生演唱、情緒表達以及欣賞準確性的認可等。這些都能夠培養學生自信心,保證教學評價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和素養。因此,教師要重視自身評價的合理性,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做出鼓勵性評價。

2.學生評價。

學生是教學評價的主體之一,教師可在課堂上使用該方法落實評價,最大限度發揮出教學評價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價值。學生評價又可以分為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兩種,二者可以聯合使用或單獨使用,具體可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選擇評價方法。

例如,在《同一首歌》演唱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采取學生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這首歌曲屬于音樂教學中的“表現與實踐”內容,重點在于學生對歌曲情緒和表達內容的理解、演唱時的呈現方式以及是否準確等,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則需要集中在學生對歌曲含義的理解與表達上,如演唱時技巧運用是否準確、情緒表達是否到位等,使學生了解自己、了解同學,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糾正自己的不足,并且加強對自身的監督,促進學生互相學習的同時,提升全體學生的音樂評價能力以及素養。

又如,在歌曲《希望與你同行》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從音樂的旋律、節奏、描繪的畫面等方面進行,學生在自我評價時會將自己的感受與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對比,以此評估自己對音樂是否有正確的理解、是否掌握音樂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會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便于進行針對性糾正、學習等,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與評價能力。

3.家長評價。

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教學評價,不僅需要重視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還可以引入家長評價,將其作為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方法和效果的主要內容,豐富教學評價方法,發揮家長評價的積極作用。在使用家長評價法時,教師可以通過錄制視頻、音頻以及面對面交流等方式落實,使家長了解學生音樂學習成果、了解學校的進度和方法等,加強家校溝通,充分利用雙方合作的優勢提升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

以《感謝你》為例,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邀請有空閑的家長參與課堂活動,聽課的同時欣賞學生的表演。首先,家長提前了解歌曲內容以及創作背景、創作者和演唱者等基本信息,認真聽歌曲的每一樂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家長能夠認真聽教師的講解以及演唱示范;傾聽學生的演唱、對歌曲的理解和表達。最后,家長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這樣的評價是對學生的鼓勵,對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評價效果具有顯著的作用,對于音樂教學評價的創新、教學水平的提升等有著特殊的意義。此外,家長評價的應用可以讓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使家長了解學校教育的基本情況,促進家校合作的同時,增強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信心、了解音樂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評價中合理應用家長評價法。

4.社會評價。

社會評價是外部評價參與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模式,是拓展教學評價、創新教學評價的重要途徑,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該方法。如,將學生演奏、演唱以及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視頻發送到網絡上或者發送給專業的音評人,而后將評價整理好,在課堂教學中展示給學生,使學生了解音樂專家對自己的表演所做出的評價,以進一步增加學生對自己的了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著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演唱《青春舞曲》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社會評價的方式,在完成歌曲的演唱教學后,將音樂能力和素養比較接近的學生劃分為一組,錄制學生表演的視頻,而后將其發送給專業的社會評價機構,由機構中的人員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評價,提高評價的專業性,從而使學生從專業的角度了解自己表演的優點和不足,提高學習的專業性。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中引入社會評價,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為教師優化課堂教學和評價方式創造更好的條件。如果學校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邀請社會人員、專業的機構等參與課堂教學,實現與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發揮社會評價的優勢與價值。

三、結語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結果、方法等進行的反思與批判,是培養學生的重要教育措施。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得到重視,效果也越來越顯著,已經成為教師優化教學模式和成果的重要探究、實踐內容。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融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指標評價與描述性評價等,結合學生的成長目標和教學目標等因素合理且充分地利用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以及社會評價等,能夠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音樂素養,發揮教學評價的應用價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其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猜你喜歡
素養家長音樂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我心中的好家長
音樂
家長請吃藥Ⅱ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